一种电源与网络二合一电涌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456531发布日期:2020-12-29 10:00阅读:10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源与网络二合一电涌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涌保护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源与网络二合一电涌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电源网络二合一电涌保护器已广泛地应用在网络监控视频系统中,用于网络摄像枪防雷及抗电涌保护。

市面上电源网络二合一电涌保护器产品主要有两类:一是铝合金结构,这类产品采用铝合金型材加工成壳体,早期比较普遍,它的优点是开发容易、模具成本低,缺点是非模块化、壳体成本高、不利环保(外壳氧化),这些缺点已经导致这个结构的产品被边缘化,逐渐被市场所淘汰;二是塑料结构,这类产品采用注塑加工壳体,它的优点是模块化、装配简单、壳体成本低,缺点是壳体结构修改困难、壳体兼容性差。

除此之外,市面上塑料结构产品都存在一个相同问题,就是安装维护人员手指不易触及到水晶头弹片去插拔网线,原因是水晶头弹片面向产品底面,安装后弹片紧贴住安装底板,弹片与底板直径空隙不足以伸入手指作业,导致水晶头与电涌保护器拆装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源与网络二合一电涌保护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电源与网络二合一电涌保护装置,它包括壳体、电源电涌保护装置和网络电涌保护装置,所述电源电涌保护装置包括电源线接口,电源线接口为6.35mm间距pcb端子,所述网络电涌保护装置包括网络线路接口,网络线路接口包括网络线路输入接口与网络线路输出接口,网络线路接口为:全塑rj45座,其中:

所述壳体的材质为塑料,壳体包括上壳体和壳体底座,所述上壳体设置为凸字形,上壳体的宽度设置为24mm,上壳体的上部设置为凸台;电源电涌保护装置和网络电涌保护装置均安装于上壳体中,其中:电源电涌保护装置设置于凸台中,网络电涌保护装置设置于电源电涌保护装置的下方,电源电涌保护器与网络电涌保护器通过2.54mm间距单排针刚性锡焊连接,上壳体的上表面上设置有用于分别指示电源线接口和网络线路接口的标志;所述网络线路输入接口与网络线路输出接口相对设置于上壳体两侧的侧壁上,并且网络线路输入接口与网络线路输出接口对应连接的水晶头的弹片卡槽向上设置;

所述上壳体扣设在壳体底座的上方,壳体底座的下表面的一侧设置有卡钩,壳体底座的下表面的另一侧设置有限位框,限位框上设置有限位凹坑,限位框上设置有滑槽,卡钩的开口方向与滑槽的开口方向相对设置,滑轨的上下两端对应安装于卡钩和滑槽中,滑轨的末端设置有限位块,上壳体与壳体底座沿滑轨滑动至滑轨末端时,限位块卡装于限位凹坑中。

进一步地,所述电源电涌保护装置和网络电涌保护装置的电路板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上壳体1上。

进一步地,壳体的长度为90mm,壳体的高度为63mm。

进一步地,所述凸台的高度为12mm,凸台的长度为45mm。

进一步地,所述滑轨为35mm电器导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采用模块化设计,符合35mm电气导轨安装条件,壳体的宽度是选择24mm,形成了独特的外形结构特征。

2、本实用新型除了拥有模块化、壳体成本低的优点外,壳体材质为塑料,壳体具有绝缘特性,不存在漏电风险,而铝合金壳体没有绝缘特性,存在漏电风险。

3、本实用新型针对电源电涌保护器,选择了6.35mm间距的pcb端子,标准情况下,可以接入4.0mm2的铜芯线;其它同类产品选择了5.08mm间距的pcb端子,标准情况下,最大只能接入2.5mm2的铜芯线,这个区别在产品安装接线时表现出来,较小的接线端口有可能不满足现场接线规格要求。

4、由于模块宽度限制,电源电涌保护器与网络电涌保护器需上下装配,而6.35mm间距的pcb端子叠加rj45座的总高度远远超出了现有技术中模块允许的高度,这就是现有技术中放弃选用6.35mm间距的pcb端子的原因。本实用新型通过交错叠放方式,满足了模块高度限制要求。

5、市面上塑料结构产品都存在一个相同问题,就是安装维护人员手指不易触及到水晶头弹片去插拔网线,原因是水晶头弹片面向产品底面,安装后弹片紧贴住安装底板,弹片与底板直径空隙不足以伸入手指作业。本实用新型水晶头弹片面向产品正面,方便安装维护人员插拔网线。

6、市面上塑料结构产品只有18mm与36mm两个宽度。18mm宽度优点是占用空间小,缺点是电路板过窄,正好相反,36mm宽度优点是电路板够宽,缺点是占用空间大。在pcb设计时,电路板过窄就要减少线路的宽度,或者缩小线间距离。减少线条宽度会导致工频电流与脉冲电流通过能力下降,缩小线间距离又会导致爬电间距不足。本实用新型采用24mm宽度,充分保障了线路宽度与线间距离的设计要求,同时,产品占用较小的空间。

总之,本实用新型的网络二合一电涌保护器采用塑料结构,兼顾了铝合金结构的优点,优化设计了壳体尺寸、形状结构、连接件规格等,在满足电路设计需求、降低壳体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满足用户安装要求、产品美观等方面取得优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壳体内部电源电涌保护装置(8)和网络电涌保护装置(9)装配结构立体图;

图7为图6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电源线接口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pcb孔位图;

图11为网络线路输入接口或者网络线路输出接口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1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上壳体,2为凸台,3为电源线接口,4为网络线路接口,5为卡钩,6为限位框,7为壳体底座,8为电源电涌保护装置,9为网络电涌保护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若未特别指明,实施例均按照常规实验条件。另外,对于本领域技术待通过人员而言,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和范围的前提下,对这些实施方案中的物料成分和用量进行的各种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12所示的一种电源与网络二合一电涌保护装置,它包括壳体、电源电涌保护装置8和网络电涌保护装置9,所述电源电涌保护装置8包括电源线接口3,电源线接口3为6.35mm间距pcb端子,所述网络电涌保护装置9包括网络线路接口4,网络线路接口4包括网络线路输入接口与网络线路输出接口,网络线路接口4为:全塑rj45座,其中:

所述壳体的材质为塑料,壳体包括上壳体1和壳体底座7,所述上壳体1设置为凸字形,上壳体1的宽度设置为24mm,上壳体1的上部设置为凸台2;电源电涌保护装置8和网络电涌保护装置9均安装于上壳体1中,其中:电源电涌保护装置8设置于凸台2中,网络电涌保护装置9设置于电源电涌保护装置8的下方,电源电涌保护器与网络电涌保护器通过2.54mm间距单排针刚性锡焊连接,上壳体1的上表面上设置有用于分别指示电源线接口3和网络线路接口4的标志;所述网络线路输入接口与网络线路输出接口相对设置于上壳体1两侧的侧壁上,并且网络线路输入接口与网络线路输出接口对应连接的水晶头的弹片卡槽向上设置;

所述上壳体1扣设在壳体底座7的上方,壳体底座7的下表面的一侧设置有卡钩5,壳体底座7的下表面的另一侧设置有限位框6,限位框6上设置有限位凹坑,限位框6上设置有滑槽,卡钩5的开口方向与滑槽的开口方向相对设置,滑轨的上下两端对应安装于卡钩和滑槽中,滑轨的末端设置有限位块,上壳体1与壳体底座7沿滑轨滑动至滑轨末端时,限位块卡装于限位凹坑中。

在电路方面,本实用新型电源电涌保护器符合t3试验,核心特点是2+1组合放电模式。网络电涌保护器符合c2试验,核心特点是网络变压器隔离保护。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的电路已广泛地应用于其它同类产品,因此,电路设计不是本实用新型核心部分,这里不做深入说明。

进一步地,所述电源电涌保护装置8和网络电涌保护装置9的电路板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上壳体1上。

进一步地,壳体的长度为90mm,壳体的高度为63mm。

进一步地,所述凸台2的高度为12mm,凸台2的长度为45mm。

进一步地,所述滑轨为35mm电器导轨。

进一步地,所述电源电涌保护装置8和网络电涌保护装置9的电路板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上壳体上。

电源与网络二合一电涌保护装置装配:将电源电涌保护装置8和网络电涌保护装置9安装于上壳体1中,采用螺栓将电源电涌保护装置8和网络电涌保护装置9分别固定安装在上壳体1的对应位置处,然后将壳体底座7扣合在上壳体1的下方,壳体底座7与上壳体1采用超声波焊接在一起。

使用时,将装配好的电源与网络二合一电涌保护装置通过滑轨滑动至预定位置,限位块卡装于限位凹坑中,完成电源与网络二合一电涌保护装置的固定,根据标识接入电源线和网络连接线即可正常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技术领域的技术待通过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