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二次设备防雷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13164发布日期:2020-12-08 13:53阅读:96来源:国知局
变电站二次设备防雷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电站领域,具体的是变电站二次设备防雷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箱式变电站,又叫预装式变电站,是一种高压开关设备、配电变压器和低压配电装置,按一定接线方案排成一体的工厂预制户内、户外紧凑式配电设备,即将变压器降压、低压配电等功能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安装在一个防潮、防锈、防尘、防鼠、防火、防盗、隔热、全封闭、可移动的钢结构箱,特别适用于城网建设与改造,是继土建变电站之后崛起的一种崭新的变电站,由于现有技术中,变电站的散热口是处于始终横向的固定安装状态,始终气体流通,当下雨天时,打雷下雨,就会出现雨水进入变电站,对防雷保护装置再将雷电导入地下的工作影响极大,对变电站内的电箱电压等配电设备都有影响,容易发生危险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变电站二次设备防雷保护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变电站二次设备防雷保护装置,其结构包括防雷顶罩、防雷箱体、散热防水装置、开合门、底座台,所述防雷顶罩位于防雷箱体上方且与防雷箱体法兰连接,所述散热防水装置安装于防雷箱体前端且与防雷箱体活动配合,所述开合门安装在防雷箱体上且与防雷箱体活动配合,所述底座台位于防雷箱体下方且与防雷箱体相连接,所述散热防水装置上设有连接轴、转动轮、百叶散热板,所述转动轮连接在连接轴外围且与连接轴活动配合,所述百叶散热板与转动轮铰接连接且活动配合。

更进一步的,所述百叶散热板上设有摆动连接板、集水槽、挡水块,所述集水槽嵌套位于摆动连接板内,所述挡水块连接在集水槽两侧,所述挡水块与摆动连接板卡合连接。

更进一步的,所述连接轴贯穿在防雷箱体前端壁内部,所述转动轮与防雷箱体活动卡合。

更进一步的,所述防雷顶罩与防雷箱体外表层采用橡胶涂层填涂,能够起到防雷绝缘效果。

更进一步的,所述摆动连接板为设有三角折角凹槽的板块,所述摆动连接板有一边为斜面边,起到雨水快速排落的作用,所述挡水块为可吸水材质且可拆卸。

更进一步的,所述散热防水装置设有三个个且连接在防雷箱体前端中下方位置,起到散热和防止雨水喷溅、进入防雷箱体的作用。

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防雷箱体内部的配电系统工作,会产生热气,通过热气向外排,气体产生的推力将百叶散热板向外推,使得百叶散热板通过与转动轮铰接连接而向外翻起,使得防雷箱体内的热气体向外排,从而进行散热,当散热停止时,没了推力,百叶散热板往回摆,使得百叶散热板呈竖直状态,与防雷箱体前端因卡合而刚好闭合,因此在雷雨天气时可以使得防雷箱体为封闭状态,避免雨水进入,当雷雨天气时,需要散热,通过集水槽会将雨水收集,在百叶散热板不断来回摆动过程中,再通过摆动连接板一侧的斜面设计更可以将雨水更快的排落,因此避免雷雨天雨水从散热通道进入防雷箱体内,避免发生危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变电站二次设备防雷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散热防水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百叶散热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防雷顶罩-1、防雷箱体-2、散热防水装置-3、开合门-4、底座台-5、连接轴-31、转动轮-32、百叶散热板-33、摆动连接板-331、集水槽-332、挡水块-33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实施例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变电站二次设备防雷保护装置,其结构包括防雷顶罩1、防雷箱体2、散热防水装置3、开合门4、底座台5,所述防雷顶罩1位于防雷箱体2上方且与防雷箱体2法兰连接,所述散热防水装置3安装于防雷箱体2前端且与防雷箱体2活动配合,所述开合门4安装在防雷箱体2上且与防雷箱体2活动配合,所述底座台5位于防雷箱体2下方且与防雷箱体2相连接,所述散热防水装置3上设有连接轴31、转动轮32、百叶散热板33,所述转动轮32连接在连接轴31外围且与连接轴31活动配合,所述百叶散热板33与转动轮32铰接连接且活动配合。

其中,所述百叶散热板33上设有摆动连接板331、集水槽332、挡水块333,所述集水槽332嵌套位于摆动连接板331内,所述挡水块333连接在集水槽332两侧,所述挡水块333与摆动连接板331卡合连接。

其中,所述防雷顶罩1与防雷箱体2外表层采用橡胶涂层填涂,能够起到防雷绝缘效果。

其中,所述连接轴31贯穿在防雷箱体2前端壁内部,所述转动轮32与防雷箱体2活动卡合。

其中,所述摆动连接板331为设有三角折角凹槽的板块,所述摆动连接板331有一边为斜面边,起到雨水快速排落的作用,所述挡水块333为可吸水材质且可拆卸。

其中,所述散热防水装置3设有散热防水装置3个且连接在防雷箱体2前端中下方位置,起到散热和防止雨水喷溅、进入防雷箱体2的作用。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做如下说明:通过防雷箱体2内部的配电系统工作,会产生热气,通过热气向外排,气体产生的推力将百叶散热板33向外推,使得百叶散热板33通过与转动轮32铰接连接而向外翻起,使得防雷箱体2内的热气体向外排,从而进行散热,当散热停止时,没了推力,百叶散热板33往回摆,使得百叶散热板33呈竖直状态,与防雷箱体2前端因卡合而刚好闭合,因此在雷雨天气时可以使得防雷箱体2为封闭状态,避免雨水进入,当雷雨天气时,需要散热,通过集水槽332会将雨水收集,在百叶散热板33不断来回摆动过程中,再通过摆动连接板331一侧的斜面设计更可以将雨水更快的排落,因此避免雷雨天雨水从散热通道进入防雷箱体2内,避免发生危险。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技术特征:

1.变电站二次设备防雷保护装置,其结构包括防雷顶罩(1)、防雷箱体(2)、散热防水装置(3)、开合门(4)、底座台(5),所述防雷顶罩(1)位于防雷箱体(2)上方且与防雷箱体(2)法兰连接,所述散热防水装置(3)安装于防雷箱体(2)前端且与防雷箱体(2)活动配合,所述开合门(4)安装在防雷箱体(2)上且与防雷箱体(2)活动配合,所述底座台(5)位于防雷箱体(2)下方且与防雷箱体(2)相连接,其特征在于:

所述散热防水装置(3)上设有连接轴(31)、转动轮(32)、百叶散热板(33),所述转动轮(32)连接在连接轴(31)外围且与连接轴(31)活动配合,所述百叶散热板(33)与转动轮(32)铰接连接且活动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电站二次设备防雷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百叶散热板(33)上设有摆动连接板(331)、集水槽(332)、挡水块(333),所述集水槽(332)嵌套位于摆动连接板(331)内,所述挡水块(333)连接在集水槽(332)两侧,所述挡水块(333)与摆动连接板(331)卡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电站二次设备防雷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轴(31)贯穿在防雷箱体(2)前端壁内部,所述转动轮(32)与防雷箱体(2)活动卡合。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变电站二次设备防雷保护装置,其结构包括防雷顶罩、防雷箱体、散热防水装置、开合门、底座台,通过防雷箱体内部的配电系统工作,会产生热气,热气向外排,气体产生的推力将百叶散热板向外推,使得百叶散热板通过与转动轮铰接连接而向外翻起,从而进行散热,当散热停止时,没了推力,百叶散热板往回摆,使得百叶散热板呈竖直状态,与防雷箱体前端因卡合而刚好闭合,因此在雷雨天气时可以使得防雷箱体为封闭状态,避免雨水进入,当雷雨天气时,需要散热,通过集水槽将雨水收集,在百叶散热板来回摆动过程中,摆动连接板一侧的斜面设计更可以将雨水更快的排落,因此避免雷雨天雨水从散热通道进入防雷箱体内,避免发生危险。

技术研发人员:姬慧;倪汉青;翁惠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扬州浩辰电力设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6.03
技术公布日:2020.12.0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