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母线的水平支撑过渡金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54796发布日期:2020-12-11 15:23阅读:90来源:国知局
管母线的水平支撑过渡金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支撑电力金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管母线的水平支撑过渡金具。



背景技术:

管母线主要应用在我国电力建设工程中电网输电导线与变电站变压器之间的导体连接、输电线路中的跳线、电力设备中的连接导体以及大电流直流融冰装置中作过流导体,是取代传统的矩形、槽形、棒形母线和软导线的全新导体,是电力输变电系统中关键的设备之一,对输变电系统及电力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的管母线间通流是通过多个金具来实现的,滑动支撑和固定支撑常因接触不良而产生放电现象,易造成设备的损坏。

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管母线的水平支撑过渡金具,通过一个支柱绝缘子能够实现两个同向水平管母线的滑动支撑,还能够有效防止滑动支撑件、固定支撑件发热损坏设备,大大提高水平支撑过渡金具安全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管母线的水平支撑过渡金具。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管母线的水平支撑过渡金具,所述水平支撑过渡金具包括:

底盘,所述底盘的下方与支柱绝缘子连接;

固定支撑件,设置于所述底盘上,所述固定支撑件用于支撑管母线;

滑动支撑件,设置于所述底盘上,所述滑动支撑件与所述固定支撑件对齐,所述滑动支撑件用于支撑所述管母线;

均压环,设置于所述底盘上,所述均压环位于所述固定支撑件和所述滑动支撑件之间;

所述固定支撑件上的所述管母线和所述滑动支承件上的所述管母线,通过导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支撑件包括:

支撑托板,包括一对支腿和设置于一对所述支腿上的弧形托板,所述弧形托板用于支撑所述管母线;

支撑板,设置于所述底盘上,一对所述支撑板位于一对所述支腿的外侧,一对所述支撑板与一对所述支腿通过第一连接轴连接;

第一轴套,设置于所述支撑板内,所述第一轴套外套于所述第一连接轴的端部;

第一绝缘套,设置于所述支腿内,所述第一绝缘套外套于所述第一连接轴上,所述第一绝缘套通过第一沉头螺钉与所述第一连接轴固定连接;

第一等电位线,所述第一等电位线的一端与所述支腿连接,所述第一等电位线的另一端与所述底盘连接。

进一步地,一对所述支撑板通过第一紧固件与所述底盘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滑动支撑件包括:

滑动托板,包括一对滑动支腿和设置于一对所述滑动支腿上的滑动托板,所述滑动托板用于支撑所述管母线;

支板,设置于所述地盘上,一对所述支板位于一对所述滑动支腿的外侧,一对所述支板与一对所述滑动支腿通过第二连接轴连接;

第二轴套,设置于所述支板内,所述第二轴套外套于所述第二连接轴的端部;

第二绝缘套,设置于所述滑动支腿内,所述第二绝缘套外套于所述第二连接轴上,所述第二绝缘套通过第二沉头螺钉与所述第二连接轴固定连接;

第二等电位线,所述第二等电位线的一端与所述滑动支腿连接,所述第二等电位线的另一端与所述底盘连接;

滑道,所述滑道设置于一对所述支板上,所述第二连接轴能够带动所述滑动托板在一对所述支板上移动;

盖板,设置于所述支板的侧端面上,所述盖板封盖所述滑道。

进一步地,一对所述支板通过第四紧固件与所述底盘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导线与导线固定块连接后,通过导线固定块与所述管母线焊接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底盘与所述支柱绝缘子通过第三紧固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三紧固件周向设置在所述底盘和所述支柱绝缘子的中心处。

进一步地,所述底盘与所述均压环通过第二紧固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紧固件周向设置在所述均压环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在底盘上设置固定支撑件和滑动支撑件,实现水平支撑过渡金具的固定支撑和滑动支撑;通过导线将固定支撑件上的管母线和滑动支承件上的管母线固定连接,实现水平支撑过渡金具的导流功能;通过均压环的设置,实现水平支撑过渡金具的均压屏蔽功能;通过一个支柱绝缘子能够实现两个同向水平管母线的滑动支撑,能够有效防止滑动支撑件、固定支撑件发热损坏设备,大大提高水平支撑过渡金具安全性,还能降低设备维护,节省运维成本。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管母线的水平支撑过渡金具的立体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管母线的水平支撑过渡金具的主视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管母线的水平支撑过渡金具的侧视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固定支撑件的主视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固定支撑件的左视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滑动支撑件的主视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滑动支撑件的左视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底盘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8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固定支撑件,101第一沉头螺钉,102支撑托板,103支撑板,104第一连接轴,105第一轴套,106第一等电位线,107第一绝缘套;2第一紧固件,3第二紧固件,4第三紧固件,5滑动支撑件,501第二沉头螺钉,502滑动托板,503支板,504盖板,505第二等电位线,506第二连接轴,507第二轴套,508第二绝缘套,6底盘,7第四紧固件,8均压环,9导线固定块,10导线,11管母线,12支柱绝缘子。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实用新型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实用新型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实施例

本实施例以450管母线为例。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管母线的水平支撑过渡金具的立体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管母线的水平支撑过渡金具的主视图;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管母线的水平支撑过渡金具的侧视图。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管母线的水平支撑过渡金具,水平支撑过渡金具包括:

底盘6,底盘6的下方与支柱绝缘子12连接;

固定支撑件1,设置于底盘6上,固定支撑件1用于支撑管母线11;

滑动支撑件5,设置于底盘上,滑动支撑件5与固定支撑件1对齐,滑动支撑件5用于支撑管母线11;

均压环8,设置于底盘6上,均压环8位于固定支撑件1和滑动支撑件5之间;

固定支撑件1上的管母线11和滑动支承件5上的管母线11,通过导线10连接。

通过在底盘6上设置固定支撑件1和滑动支撑件5,实现水平支撑过渡金具的固定支撑和滑动支撑;通过导线10将固定支撑件1上的管母线11和滑动支承件5上的与管母线11固定连接,实现水平支撑过渡金具的导流功能;通过均压环8的设置,实现水平支撑过渡金具的均压屏蔽功能;通过一个支柱绝缘子12能够实现两个同向水平管母线11的滑动支撑,能够有效防止滑动支撑件5、固定支撑件1发热损坏设备,大大提高水平支撑过渡金具安全性,还能降低设备维护,节省运维成本。

同向水平排布的两根管母线11通过水平支撑过渡金具固定在支柱绝缘子12上,电流通过导线10由固定支撑件1上的管母线11传递到滑动支承件5上的管母线11上,均压环8实现对水平支撑过渡金具的均压屏蔽功能。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固定支撑件的主视图;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固定支撑件的左视图。

如图4和图5所示,固定支撑件1包括:

支撑托板102,包括一对支腿和设置于一对支腿上的弧形托板,弧形托板用于支撑管母线11;

支撑板103,设置于底盘6上,一对支撑板103位于一对支腿的外侧,一对支撑板103与一对支腿通过第一连接轴104连接;

第一轴套105,设置于支撑板103内,第一轴套105外套于第一连接轴104的端部;

第一绝缘套107,设置于支腿内,第一绝缘套107外套于第一连接轴104上,第一绝缘套107通过第一沉头螺钉101与第一连接轴104固定连接;

第一等电位线106,第一等电位线106的一端与支腿连接,第一等电位线106的另一端与底盘6连接。

管母线11通过固定支撑件1可以实现管母线11在支柱绝缘子12上的绝缘支撑,管母线11与固定支撑件1没有电流通过,可以有效避免因接触不良产生的放电现象。

其中,一对支撑板103通过第一紧固件2与底盘6固定连接。

图6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滑动支撑件的主视图;图7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滑动支撑件的左视图。

如图6和图7所示,滑动支撑件5包括:

滑动托板502,包括一对滑动支腿和设置于一对滑动支腿上的滑动托板,滑动托板用于支撑管母线11;

支板503,设置于底盘6上,一对支板503位于一对滑动支腿的外侧,一对支板503与一对滑动支腿通过第二连接轴506连接;

第二轴套507,设置于支板503内,第二轴套507外套于第二连接轴506的端部;

第二绝缘套508,设置于滑动支腿内,第二绝缘套508外套于第二连接轴506上,第二绝缘套508通过第二沉头螺钉501与第二连接轴506固定连接;

第二等电位线505,第二等电位线505的一端与滑动支腿连接,第二等电位线505的另一端与底盘6连接;

滑道,滑道设置于一对支板503上,第二连接轴506能够带动滑动托板在一对支板503上移动;

盖板504,设置于支板503的侧端面上,盖板504封盖滑道。

管母线11焊接连在滑动托板502上,通过第二连接轴506、第二轴套507和第二绝缘套508等实现管母线11因温度引起的材料膨胀或收缩而在支板503上产生的滑动。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盖板504将滑道封盖住,能够有效防止风沙进入水平支撑过渡金具内,而导致风沙对水平支撑过渡金具造成卡塞,影响滑动支撑件5上的管母线11的滑动。

进一步地,一对支板503通过第四紧固件7与底盘6固定连接。

图8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底盘的示意图。

如图8所示,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紧固件2和第四紧固件7为螺栓,本实施例中采用4组螺栓固定固定支撑件1,采用6组螺栓固定滑动支撑件5,每一组为两个螺栓。

进一步地,导线10与导线固定块9连接后,通过导线固定块9与管母线11焊接连接。

导线10与导线固定块9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实现同向水平排布的两根管母线11的导流功能。

进一步地,底盘6与支柱绝缘子12通过第三紧固件4固定连接,第三紧固件4周向设置在底盘6和支柱绝缘子12的中心处。

需要说明的是,第三紧固件6为螺栓,通常采用3-8个螺栓周向设置在底盘6和支柱绝缘子12的中心处,将底盘6和支柱绝缘子12固定连接,提高支柱绝缘子12的支撑稳定性。

进一步地,底盘6与均压环8通过第二紧固件3固定连接,第二紧固件3周向设置在均压环8上。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紧固件3为螺栓,通常采用3-8个螺栓周向设置在均压环8上,并与底盘6固定连接,实现对均压环6支撑的稳定性,提高水平支撑过渡金具的使用安全性。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实用新型后,将容易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实用新型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实用新型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实用新型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实用新型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