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电缆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45388发布日期:2021-01-26 15:50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一种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电缆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电缆保护装置,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建筑施工的临时电缆在接头位置一般都采用传统的自粘带、绝缘胶带进行保护,这种材料易老化,防水性能不好,不耐高温且耐寒性能和耐候性差,现场多次周转后材料易破损,力学强度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电缆保护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0004]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
一种便捷的可组装的电缆保护装置,它包括海绵硅胶管和用于从环向锁紧该海绵硅胶管的自锁式尼龙束轧带,在该海绵硅胶管内预留设有电缆管道,断开的电缆一和断开的电缆二分别穿入海绵硅胶管内部预留的电缆管道中进行连接,所述海绵硅胶管能够沿断开的电缆一或断开的电缆二进行滑动。
[0006]
本实用新型采用“套管-紧固”的方式进行工作,其中套管是用海绵硅胶管(英文名:sponge silicone tube)特制而成,加固所用材料为特制的自锁式尼龙束扎带(英文名:self-lockingnylon cable ties)。“套管”是将海绵硅胶管套在已经接好的电缆线上,“紧固”是在“套管”上使用紧固装置,将电缆与套管进行加固,避免“套管”沿着电缆线移动。
[0007]
该电缆接头保护装置套管以及紧固装置可以适用于绝大多数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缆接头的保护,同时其尺寸可以自由调整。
[0008]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跟现有技术比,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保证了作为电缆接头安全可靠的前提下,能够很好的适应作业环境的需要,灵活多变,一定程度上减少因为常用自粘带、绝缘胶带材料本身因素造成的安全隐患,灵活多变的特性使其在生产过程中减少不必要的资金投入,以降低生产成本。
[0009]
本实用新型利用了海绵硅胶管的物理、化学特性,使得施工现场电缆接头的施工更加安全、简便、快捷、环保,提高了施工效益和电缆后期的周转,降低了电缆在施工过程中因接头问题产生的浪费及施工成本。这套电缆保护装置具有操作简单灵活,适用性广的特点。
附图说明
[0010]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组合示意图;
[0011]
图2是“套管”的横断面图;
[0012]
图3是安装示意图;
[0013]
图4是完成示意图。
[0014]
附图中的标记为:1-海绵硅胶管,2-自锁式尼龙扎带,3-电缆管道、4-断开的电缆一,5-断开的电缆二。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16]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施的:
[0017]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于将接好的临时电缆线穿入加工好的海绵硅胶管,同时利用特殊的自锁式尼龙扎带2将其进行加固、束紧。海绵硅胶管1不仅具有优良的电绝缘性能、耐老化性能、化学稳定性、抗氧化耐候性,耐辐射,同时还具有生理惰性,透气性好,耐高低温,可在-60℃~250℃长期使用。自锁式尼龙扎带2可以将海绵硅胶管1与电缆接头紧固成一个整体,起到防脱落作用。整个装置避免了后期电缆接头处因为保护不到位出现电缆断电、短路等情况,同时后期电缆拆分也很方便,便于周转,既降低了成本,也解决了技术上的不足,为现场临时用电的施工带来了很多便利。
[0018]
如图3所示,施工时先将断开的断开的电缆一4穿入图1特制的海绵硅胶管1内部预留的电缆管道3中,再将断开的电缆一4、断开的电缆二5进行对接,检查合格后,将海绵硅胶管1移动,使得接头位置处于海绵硅胶管1中间位置(接头距离海绵硅胶管1端头长度不小于100mm),完成后如图4所示,使用自锁式尼龙束轧带2进行紧固。
[0019]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