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电源切换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411951发布日期:2020-12-25 08:18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集成电源切换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安防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电源切换系统。



背景技术:

监控系统越来越发达,监控设备作为幕后英雄立下了汗马功劳。在整个网络拓扑结构中,监控设备却离不开监控电源设备。监控电源设备作为整个网络的源头,给监控设备提供了交流电源或者直流电源。

像监狱等涉密场所,监控系统要求图像不能丢失,如果摄像机的供电电源出故障了,更换电源或维修都需要一定时间,就会有一段时间的监控图像丢失。其他监控场所,如果单个摄像机的供电电源出故障,就需要给运维商联系,安排人员来维修,成本较高。如果能为摄像机提供一个备份电源,就能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集成电源切换系统,能够实现两路电源的自动切换,在主电源出故障时,由副电源来为摄像机供电。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集成电源切换系统,包括供电电路、主电源导通控制电路、副电源导通控制电路,市电通过供电电路整流、滤波、稳压转化成直流电源为系统供电;主电源导通控制电路包括延时电路、与延时电路连接的三极管、与三极管连接的继电器,并由继电器连接主电源,继电器初始状态为断开状态;副电源导通控制电路包括连接主电源的降压电路、电压比较电路、延时电路、双路控制继电器、继电器,继电器初始状态为闭合状态,降压电路将主电源输出电压降低后通过比较电路与主电源输出电压相比较,电压比较电路连接延时电路,延时电路通过三极管控制双路控制继电器的切换,双路控制继电器连接继电器,继电器连接副电源,主电源和副电源均通过继电器与市电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供电电路包括连接市电的接线端子p1、整流桥u6、稳压器u2,市电经接线端子p1通过整流桥u6转换为12v直流电压,再通过滤波电容和稳压器u2将供电电压稳定在直流12v上,为集成电源中各部件供电。

进一步地,所述整流桥u6型号为msb30m,包括1-4脚,稳压器u2型号为l7812cv,包括1-3脚,整流桥u6的3脚、4脚通过接线端子p1连接市电,整流桥u6的1脚连接电容ec1的正极、电容c2的一端、稳压器u2的1脚,稳压器u2的3脚连接电容ec2的正极、电容c3的一端、电阻r2的一端、主电源导通控制电路、副电源导通控制电路,整流桥u6的2脚、电容ec1的负极、电容c2的另一端、稳压器u2的2脚、电容ec2的负极、电容c3的另一端、电阻r2的另一端接地。

进一步地,所述主电源导通控制电路的延时电路包括双d触发器u1,双d触发器u1的型号为cd4013be,双d触发器u1包括1-14脚,继电器k1的型号为hk3ff-dc12v,继电器k1包括1-5脚,双d触发器u1的3脚、5脚接地,双d触发器u1的14脚连接稳压器u2的3脚、电容c1的一端、电阻r5的一端、继电器k1的4脚、二极管d11的负极,电容c1的另一端连接双d触发器u1的6脚、电阻r1的一端,双d触发器u1的1脚连接电阻r3的一端、二极管d9的负极、电阻r4的一端,双d触发器u1的7脚、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电容ec3的负极并接地,双d触发器u1的4脚、电容ec3的正极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二极管d9的正极,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1的基极,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二极管d11的正极、继电器k1的5脚、电阻r5的另一端,继电器k1的1脚连接市电的零线,市电的火线连接主电源的火线接线端、副电源的火线接线端,继电器k1的3脚连接主电源的零线接线端,初始状态时,继电器k1的1脚连接其2脚。

进一步地,所述副电源导通控制电路的降压电路包括稳压器u5,稳压器u5的型号为78l08cv,稳压器u5包括1-3脚,所述副电源导通控制电路还包括接线端子p5,接线端子p5包括1-4脚,副电源导通控制电路的比较电路包括比较器u3,比较器u3的型号为lm393p,比较器u3包括1-8脚,副电源导通控制电路的延时电路包括时基电路u4,时基电路u4的型号为ne555p,时基电路u4包括1-8脚。

主电源的输出端连接稳压器u5的3脚、接线端子p5的1脚,稳压器u5的3脚连接电容ec6的正极,电容ec6的负极接地,稳压器u5的1脚通过电容ec7接地,稳压器u5的2脚通过二极管d16接地,稳压器u5的1脚连接可变电阻r13的3脚,可变电阻r13的1脚通过电阻r15接地,可变电阻r13的2脚为可调端。

所述副电源导通控制电路的双路控制继电器k3型号为hk19f-dc12v,双路控制继电器k3包括1-8脚,双路控制继电器k3的4脚连接其5脚,可变电阻r13的2脚连接电容ec5的正极、电阻r8的一端、双路控制继电器k3的1脚,电容ec5的负极接地,电阻r8的另一端连接比较器u3的3脚,比较器u3的1脚连接电阻r6的一端、时基电路u4的8脚、时基电路u4的4脚,比较器u3的1脚、时基电路u4的4脚连接电容ec4的正极,电阻r6的另一端连接主电源输出端,电容ec4的负极连接时基电路u4的6脚、二极管d12的负极、电阻r9的一端,时基电路u4的2脚连接二极管d12的负极,二极管d12的正极、电阻r9的另一端接地,初始状态时,双路控制继电器k3的1脚连接其2脚。

稳压器u5的1脚连接电阻r14的一端、双路控制继电器k3的3脚,电阻r14的另一端接地。

比较器u3的2脚连接电阻r7的一端,电阻r7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12的一端、电阻r10的一端,电阻r12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10的另一端连接主电源输出端,主电源输出端连接比较器u3的8脚、双路控制继电器k3的5脚、双路控制继电器k3的8脚,比较器u3的4脚接地。

时基电路u4的5脚通过电容c4接地,时基电路u4的1脚接地,时基电路u4的3脚通过电阻r11连接三极管q2的基极,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双路控制继电器k3的7脚、二极管d14的正极,二极管d14的负极连接主电源输出端,双路控制继电器k3的4脚接地。

所述副电源导通控制电路的继电器k2型号为hk3ff-dc12v,继电器k2包括1-5脚,继电器k2的4脚接地,继电器k2的4脚连接二极管d13的负极,二极管d13的正极接地,继电器k2的1脚连接市电的零线,继电器k2的3脚连接主电源的零线接线端,继电器k2的2脚连接副电源的零线接线端,继电器k2的5脚接地,初始状态时,继电器k2的1脚连接其2脚。

副电源的输出端连接接线端子p5的2脚,接线端子p5的1脚连接二极管d3的正极,接线端子p5的2脚连接二极管d4的正极,二极管d3的负极、二极管d4的负极连接接线端子p5的输出引脚4脚,接线端子p5的3脚接地。

进一步地,各电阻阻值关系为,r10:r12=1:1,r13:r15=1:1;初始状态时,所述可变电阻2脚和3脚之间的阻值与变电阻r13总阻值的比值小于3/4。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集成电源切换系统,其有益效果在于,在主电源出故障时可切换到副电源为摄像机供电。同时,也方便集中更换或维修主电源,节省人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供电电路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电源导通控制电路图;

图3-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副电源导通控制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1-图6,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集成电源切换系统进行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

参照图1-图6,本实施例的集成电源切换系统,包括包括供电电路、主电源导通控制电路、副电源导通控制电路,市电通过供电电路整流、滤波、稳压转化成直流电源为系统供电;主电源导通控制电路包括延时电路、与延时电路连接的三极管、与三极管连接的继电器,并由继电器连接主电源,继电器初始状态为断开状态;副电源导通控制电路包括连接主电源的降压电路、电压比较电路、延时电路、双路控制继电器、继电器,继电器初始状态为闭合状态,降压电路将主电源输出电压降低后通过比较电路与主电源输出电压相比较,电压比较电路连接延时电路,延时电路通过三极管控制双路控制继电器的切换,双路控制继电器连接继电器,继电器连接副电源,主电源和副电源均与市电相连。

所述供电电路包括连接市电的接线端子p1、整流桥u6、稳压器u2,市电经接线端子p1通过整流桥u6转换为12v直流电压,再通过滤波电容和稳压器u2将供电电压稳定在直流12v上,为集成电源中各部件供电。

所述整流桥u6型号为msb30m,包括1-4脚,稳压器u2型号为l7812cv,包括1-3脚,整流桥u6的3脚、4脚通过接线端子p1连接市电,整流桥u6的1脚连接电容ec1的正极、电容c2的一端、稳压器u2的1脚,稳压器u2的3脚连接电容ec2的正极、电容c3的一端、电阻r2的一端、主电源导通控制电路、副电源导通控制电路,整流桥u6的2脚、电容ec1的负极、电容c2的另一端、稳压器u2的2脚、电容ec2的负极、电容c3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2的另一端通过发光二极管d5接地,发光二极管d5为电源指示灯。

所述主电源导通控制电路的延时电路包括双d触发器u1,双d触发器u1的型号为cd4013be,双d触发器u1包括1-14脚,继电器k1的型号为hk3ff-dc12v,继电器k1包括1-5脚,双d触发器u1的3脚、5脚接地,双d触发器u1的14脚连接稳压器u2的3脚、电容c1的一端、电阻r5的一端、继电器k1的4脚、二极管d11的负极,电容c1的另一端连接双d触发器u1的6脚、电阻r1的一端,双d触发器u1的1脚连接电阻r3的一端、二极管d9的负极、电阻r4的一端,双d触发器u1的7脚、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电容ec3的负极并接地,双d触发器u1的4脚、电容ec3的正极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二极管d9的正极,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1的基极,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二极管d11的正极、继电器k1的5脚、发光二极管d10的负极,发光二极管d10的正极连接电阻r5的另一端,发光二极管d10为主电源供电指示灯,继电器k1的1脚连接市电的零线,市电的火线连接主电源的火线接线端、副电源的火线接线端,继电器k1的3脚连接主电源的零线接线端,初始状态时,继电器k1的1脚连接其2脚。

所述副电源导通控制电路的降压电路包括稳压器u5,稳压器u5的型号为78l08cv,稳压器u5包括1-3脚,所述副电源导通控制电路还包括接线端子p5,接线端子p5包括1-4脚,副电源导通控制电路的比较电路包括比较器u3,比较器u3的型号为lm393p,比较器u3包括1-8脚,副电源导通控制电路的延时电路包括时基电路u4,时基电路u4的型号为ne555p,时基电路u4包括1-8脚。

主电源的输出端连接稳压器u5的3脚、接线端子p5的1脚,稳压器u5的3脚连接电容ec6的正极,电容ec6的负极接地,稳压器u5的1脚通过电容ec7接地,稳压器u5的2脚通过二极管d16接地,稳压器u5的1脚连接可变电阻r13的3脚,可变电阻r13的1脚通过电阻r15接地,可变电阻r13的2脚为可调端。

所述副电源导通控制电路的双路控制继电器k3型号为hk19f-dc12v,双路控制继电器k3包括1-8脚,双路控制继电器k3的4脚连接其5脚,可变电阻r13的2脚连接电容ec5的正极、电阻r8的一端、双路控制继电器k3的1脚,电容ec5的负极接地,电阻r8的另一端连接比较器u3的3脚,比较器u3的1脚连接电阻r6的一端、时基电路u4的8脚、时基电路u4的4脚,比较器u3的1脚、时基电路u4的4脚连接电容ec4的正极,电阻r6的另一端连接主电源输出端,电容ec4的负极连接时基电路u4的6脚、二极管d12的负极、电阻r9的一端,时基电路u4的2脚连接二极管d12的负极,二极管d12的正极、电阻r9的另一端接地,初始状态时,双路控制继电器k3的1脚连接其2脚。

稳压器u5的1脚连接电阻r14的一端、双路控制继电器k3的3脚,电阻r14的另一端通过发光二极管d17接地,发光二极管d17为副电源供电指示灯。

比较器u3的2脚连接电阻r7的一端,电阻r7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12的一端、电阻r10的一端,电阻r12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10的另一端连接主电源输出端,主电源输出端连接比较器u3的8脚、双路控制继电器k3的5脚、双路控制继电器k3的8脚,比较器u3的4脚接地。

时基电路u4的5脚通过电容c4接地,时基电路u4的1脚接地,时基电路u4的3脚通过电阻r11连接三极管q2的基极,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双路控制继电器k3的7脚、二极管d14的正极,二极管d14的负极连接主电源输出端,双路控制继电器k3的4脚接地。

所述副电源导通控制电路的继电器k2型号为hk3ff-dc12v,继电器k2包括1-5脚,继电器k2的4脚接地,继电器k2的4脚连接二极管d13的负极,二极管d13的正极接地,继电器k2的1脚连接市电的零线,继电器k2的3脚连接主电源的零线接线端,继电器k2的2脚连接副电源的零线接线端,继电器k2的5脚接地,初始状态时,继电器k2的1脚连接其2脚。

副电源的输出端连接接线端子p5的2脚,接线端子p5的1脚连接二极管d3的正极,接线端子p5的2脚连接二极管d4的正极,二极管d3的负极、二极管d4的负极连接接线端子p5的输出引脚4脚,接线端子p5的3脚接地。

各电阻阻值关系为,r10:r12=1:1,r13:r15=1:1;初始状态时,所述可变电阻2脚和3脚之间的阻值与变电阻r13总阻值的比值小于3/4。

电源切换系统工作原理如下:接通市电瞬间,u1在c1、r1作用下置位,u1的1脚输出高电平驱动k1动作,主电源得电输出12v。随即u1复位,u1的1脚输出低压电致使k1掉电。因主回路中已经建立12v供电系统,经由k3常闭点给k2供电,k2吸合维持主电源得电。

主电源故障输出低至10v以下时,u3的2脚的电压低于3脚电压,1脚导通,u4工作,延时一段时间,u4的3脚输出,q2导通,k3继电器常开触点吸合,k2继电器常闭触点吸合,切换到副电源工作。

主电源12v输出失去时,u3、u4不工作,k2常闭触点吸合,副电源220v供电,由主电源切到副电源工作。

启动初期,先由副电源供电,主电源输出正常,由副电源切换到主电源供电,由于d3、d4的存在,可保证即使存在切换摄像机也能正常启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