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模块共用的一体化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695292发布日期:2021-04-16 11:45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模块共用的一体化电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多模块共用的一体化电机。


背景技术:

2.随着自动化进程的发展,人们对电机的要求逐渐提高,要求其体积小、故障率低,因此一体化电机应运而生,其主要应用于步进电机,通过将驱动控制器与电机一体化加工生产,减小电机体积,便于使用,但是,当一体化电机用于多模块控制时,其需要设置多个模块连接插口,则电机内部线路增多,目前的一体化电机内部线路未进行良好的束线,都是简单的塞在外壳中的,线路混乱,且电机主体与编码器等控制元件需要通过电机输出轴末端进行连接,从而控制步进电机的转角,则混乱的线路容易被电机输出轴伸出端磨损或者卡入编码器等电路板内,影响电机一体化装配和后期维修拆卸,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多模块共用的一体化电机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模块共用的一体化电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模块共用的一体化电机,包括电机主体,所述电机主体末端通过螺栓连接安装框的一端,所述安装框内安装编码器,所述安装框的另一端通过螺栓连接法兰片的一端,所述法兰片的另一端通过螺栓安装驱动控制器,所述驱动控制器的外壁固定内嵌安装多个连接插口,所述驱动控制器上安装散热机构,所述法兰片上开有贯穿穿线孔,所述电机主体和编码器均电连接线路的一端,所述线路的另一端贯穿穿线孔并电连接驱动控制器,所述穿线孔内安装束线机构,所述法兰片靠近驱动控制器的一端外壁开有收纳槽,所述收纳槽的顶部连通穿线孔,所述束线机构与驱动控制器间的线路卡接收纳槽。
5.优选的,所述电机主体的输出轴与编码器的轴线重合,所述电机主体的末端端面与安装框内壁均开有线路通孔,所述线路靠近驱动控制器的一端弯折形成折叠段,且折叠段为v型结构。
6.优选的,所述法兰片的边缘开有贴合安装框的螺纹孔,所述穿线孔和收纳槽外侧的法兰片上开有贴合驱动控制器的螺纹孔。
7.优选的,所述束线机构包括压板,所述穿线孔内壁间滑动卡接压板,所述穿线孔的两侧内壁均开有滑槽,所述压板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滑块,所述滑块滑动卡接滑槽,所述滑块与滑槽靠近收纳槽的一端间安装弹簧,所述压板与穿线孔远离收纳槽的一端均固定安装防滑垫,所述压板的侧壁固定安装拨块。
8.优选的,所述弹簧始终处于压缩状态,所述防滑垫为弹性橡胶结构,且防滑垫向靠近的一面开有多个弧形卡槽。
9.优选的,所述散热机构包括卡槽,所述驱动控制器外壳远离法兰片的一端开有卡
槽,所述卡槽内卡接导热硅胶片,所述驱动控制器的端面通过螺栓安装端盖板,所述端盖板紧密压在导热硅胶片上,所述端盖板上固定内嵌安装多个散热翅片。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1.1、电机主体和编码器的线路穿过穿线孔并拉紧,束线机构将线路压紧固定在穿线孔处,使得电机主体和编码器处的线路保持绷紧,避免线路接触电机主体的输出轴和编码器;
12.2、线路伸出穿线孔的一段通过折叠段折叠成v型结构并卡入收纳槽内存储,使得线路余量得到良好的固定收纳,便于驱动控制器的一体化安装和后续拆卸维修;
13.3、通过导热硅胶片将驱动控制器热量导致端盖板处,多个散热翅片贯穿端盖板并紧贴导热硅胶片,从而增加与空气接触面积,便于散热,并且导热硅胶片具有弹性,从而对驱动控制器内部元件进行缓冲,避免端盖板受到碰撞时冲击内部元件,提高一体化电机寿命。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束线机构处结构爆炸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驱动控制区处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17.图中:1电机主体、2安装框、3编码器、4法兰片、5穿线孔、6收纳槽、 7束线机构、71滑槽、72滑块、73压板、74防滑垫、75弹簧、76拨块、8驱动控制器、9散热机构、91卡槽、92导热硅胶片、93端盖板、94散热翅片、 10连接插口、11线路、12折叠段。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9.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多模块共用的一体化电机,包括电机主体1,电机主体1末端通过螺栓连接安装框2的一端,安装框2内安装编码器3,安装框2的另一端通过螺栓连接法兰片4的一端,法兰片4的另一端通过螺栓安装驱动控制器8,驱动控制器8的外壁固定内嵌安装多个连接插口10,驱动控制器8上安装散热机构9,法兰片4上开有贯穿穿线孔5,电机主体1和编码器3均电连接线路11的一端,线路11的另一端贯穿穿线孔5并电连接驱动控制器8,穿线孔5内安装束线机构7,法兰片4靠近驱动控制器8的一端外壁开有收纳槽6,收纳槽6的顶部连通穿线孔5,束线机构7与驱动控制器8间的线路11卡接收纳槽6。电机主体1与编码器3、驱动控制器8一体化安装,散热机构9对驱动控制器8进行散热,驱动控制器8 与法兰片4间设有束线机构7,则电机主体1和编码器3的线路11穿过穿线孔 5并拉紧后,通过束线机构7对线路11进行夹紧固定,避免线路11接触电机主体1的输出轴和编码器3,然后将多余线路卡接收纳槽6进行收纳,便于驱动控制器8的安装,且拆卸时收纳槽6内的线路11余量便于驱动控制器8拆卸脱离法兰片4,方便电机一体化装配和后期维修拆卸。
20.电机主体1的输出轴与编码器3的轴线重合,便于编码器3对电机主体1 转角进行监测控制,电机主体1的末端端面与安装框2内壁均开有线路通孔,线路11靠近驱动控制器8的一端弯折形成折叠段12,且折叠段12为v型结构,则线路11余量通过v型结构的折叠段12折叠收纳在收纳槽6内,方便驱动控制器8的安装和拆卸。
21.法兰片4的边缘开有贴合安装框2的螺纹孔,穿线孔5和收纳槽6外侧的法兰片4上开有贴合驱动控制器8的螺纹孔。
22.束线机构7包括压板73,穿线孔5内壁间滑动卡接压板73,穿线孔5的两侧内壁均开有滑槽71,压板73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滑块72,滑块72滑动卡接滑槽71,滑块72与滑槽71靠近收纳槽6的一端间安装弹簧75,压板73与穿线孔5远离收纳槽6的一端均固定安装防滑垫74,压板73的侧壁固定安装拨块76,弹簧75始终处于压缩状态,防滑垫74为弹性橡胶结构,且防滑垫 74向靠近的一面开有多个弧形卡槽,通过拨块76拉动压板73,滑块72沿滑槽71滑动并压缩弹簧75,则防滑垫74相互远离,便于线路11穿过穿线孔5 并拉紧,然后松开拨块76,则弹簧75的弹力推动滑块72,使得压板73移动压紧线路11,防滑垫74增大摩擦力,使得线路11固定,实现束线效果。
23.散热机构9包括卡槽91,驱动控制器8外壳远离法兰片4的一端开有卡槽 91,卡槽91内卡接导热硅胶片92,驱动控制器8的端面通过螺栓安装端盖板 93,端盖板93紧密压在导热硅胶片92上,端盖板93上固定内嵌安装多个散热翅片94,导热硅胶片92贴合卡槽91,从而将驱动控制器8内部元件热量导热至端盖板93,多个散热翅片94贯穿端盖板93并紧贴导热硅胶片92,从而增加与空气接触面积,便于散热,并且导热硅胶片92具有弹性,从而对驱动控制器8内部元件进行缓冲,避免端盖板93受到碰撞时冲击内部元件。
24.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电机主体1与安装框2直接栓接,使得电机主体1的输出轴伸出与编码器3连接,法兰片4连接安装框2和驱动控制器 8,从而实现一体化安装,安装驱动控制器8时,通过拨块76拉动压板73,滑块72沿滑槽71滑动并压缩弹簧75,则防滑垫74相互远离,便于线路11穿过穿线孔5并拉紧,然后松开拨块76,则弹簧75的弹力推动滑块72,使得压板 73移动压紧线路11,防滑垫74增大摩擦力,使得线路11固定,则电机主体 1和编码器3处的线路11保持绷紧,避免线路11接触电机主体1的输出轴和编码器3,然后将线路11伸出穿线孔5的一段通过折叠段12折叠成v型结构并卡入收纳槽6内存储,实现多模块共用时内部多个线路的束线和收纳,从而便于驱动控制器8的一体化安装和后续拆卸维修,导热硅胶片92贴合卡槽 91,从而将驱动控制器8内部元件热量导热至端盖板93,多个散热翅片94贯穿端盖板93并紧贴导热硅胶片92,从而增加与空气接触面积,便于散热,并且导热硅胶片92具有弹性,从而对驱动控制器8内部元件进行缓冲,避免端盖板93受到碰撞时冲击内部元件,提高一体化电机寿命。
25.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