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光伏组件的框架及光伏组件和光伏发电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841163发布日期:2021-02-03 21:01阅读:88来源:国知局
适用于光伏组件的框架及光伏组件和光伏发电系统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光伏组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光伏组件的框架以及包括了该框架的光伏组件、包括了该光伏组件的光伏发电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能源的不断消耗和能源价格的上涨,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成为当今能源领域研究的主要课题。由于太阳能具有无污染、无地域性限制、取之不竭等优点,研究太阳能发电成为开发新能源的热门方向之一。现阶段中,利用太阳能电池发电是人们使用太阳能的一种主要方式。而随着光伏技术不断的发展,作为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半导体器件的光伏组件产品得到了快速的开发。
[0003]
光伏组件是太阳能发电系统的核心单元,通常由层压件、接线盒、外边框组成。目前光伏组件厂家生产的组件大多为单玻带边框或双玻带边框组件,方便其运输,避免运输中的组件自爆,且边框用于后续与电站支架进行连接固定和安装。
[0004]
但是现有技术中的边框以及安装方式都比较固定,不仅材料成本大,且将光伏组件安装在电站的安装支架上时比较繁琐。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有鉴于此,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改进的适用于光伏组件的框架,材料成本低,且将其安装到现有的电站安装支架上简单方便。
[0006]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0007]
一种适用于光伏组件的框架,包括交叉设置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端部上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用于连接光伏层压件与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连接件至少连接在所述层压件的边角处,多个所述连接件之间形成用于容纳所述层压件的空间;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设置在所述层压件的背面;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上设置有用于插入安装支架内的插入块。
[0008]
通过相互交叉连接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形成的框架主体,并通过连接件连接层压件和框架主体,从而将层压件与框架连接。连接件至少分布在框架的边角处,能够有效减少材料用量,降低材料成本。且本实用新型在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远离层压件的一侧还设置用插入块,插入块用于在将光伏组件安装时插入电站的安装支架内,实现快速安装,十分方便。
[0009]
现有的电站安装支架为u型,其上端部具有回折的钩部,通过设置插入块,将插入块插入u型的安装支架内,插入(滑入)的设计十分方便,且通过插入块与u型支架的配合,达到将光伏组件安装的目的。且无需采用新型的安装支架,现有的电站安装支架即可实现,使用匹配度好。
[0010]
优选地,所述插入块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的滑动块以及沿水平方向设置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宽度大于所述滑动块的宽度。滑动块和限位块均滑动在u型支架内,且由
于限位块的宽度大于u型支架的开口宽度,限位块起到限位作用,钩住u型支架的开口,使光伏组件固定在安装支架上。
[0011]
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之间为旋转连接,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中的一个具有圆形的凸部,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中的剩余一个开设有与所述凸部相匹配的凹部,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安装后,所述凸部容纳在所述凹部内。圆形的凸部和凹部的设置,使得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能够旋转重叠的同时有效减少支架的厚度。
[0012]
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之间为嵌入式连接,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中的一个开设有嵌入槽,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中的剩余一个具有与所述嵌入槽相匹配的嵌入部,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安装后,所述嵌入部插入在所述嵌入槽内。在一些实施例中,嵌入槽内和/或嵌入部上具有凸起,使得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
[0013]
优选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的中点和第二支架的中点相交设置。
[0014]
更加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对应所述层压件的对角线设置,即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均由层压件的一个边角延伸至对应的另一个边角。对角线的设置使得形成的框架结构上更加稳固。
[0015]
优选地,所述连接件上开设有用于容纳所述层压件的安装槽以及用于与第一支架或第二支架端部连接的安装部。连接件类似于l型,用于包裹层压件的边角。连接件的截面类似于1型或f型,上端开设有用于容纳所述层压件的安装槽,下端向层压件的下方延伸并与第一支架或第二支架的端部连接,具体采用螺栓连接。
[0016]
优选地,每条所述第一支架上的插入块与对应的所述第二支架上插入块之间形成的连线之间相互平行。沿层压件的宽度方向上,如第一支架上一次设置有三个插入块,第二支架上也对应设置有三个插入块,那么两个支架上第一个插入块之间形成的连线、第二个插入块之间形成的连线以及第三个插入块之间形成的连线之间相互平行,且该连线与层压件的宽度方向平行,以将框架和层压件插入到安装支架内。
[0017]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光伏组件,包括层压件和如上所述的适用于光伏组件的框架,所述层压件容纳在所述框架上多个所述连接件之间形成的空间内。层压件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盖板、上封装层、电池层、下封装层以及背板,所述电池层包括一片、两片或多片的电池片。
[0018]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光伏发电系统,包括多个如上所述光伏组件所组成的光伏组件阵列以及用于与所述光伏组件上的框架配合的安装支架。多个光伏组件通过导线连接,该光伏发电系统还包括各种连接固定结构以及导线、汇流箱等光伏系统零部件。
[0019]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本实用新型的适用于光伏组件的框架,通过相互交叉连接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形成的框架主体,并通过连接件连接层压件和框架主体,从而将层压件与框架连接。连接件至少分布在框架的边角处,能够有效减少材料用量,降低材料成本。且本实用新型在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远离层压件的一侧还设置用插入块,插入块用于在将光伏组件安装时插入电站的安装支架内,实现快速安装,十分方便。
附图说明
[0020]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
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1]
图1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光伏组件第一视角的立体图;
[0022]
图2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光伏组件的主视图;
[0023]
图3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光伏组件第二视角的立体图;
[0024]
图4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光伏组件的侧视图;
[0025]
图5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连接示意图;
[0026]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另一优选实施例中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连接示意图;
[0027]
其中:层压件-1,支架-2,第一支架-21,第二支架-22,连接处-23,插入块-3,滑动块-31,限位块-32,连接件-4,凹部-51,凸部-52,嵌入槽-61,嵌入部-62,凸起-63。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9]
实施例
[0030]
本实施例的光伏发电系统,包括多个光伏组件所组成的光伏组件阵列以及用于安装光伏组件的安装支架。多个光伏组件通过导线连接,该光伏发电系统还包括各种连接固定结构以及导线、汇流箱等光伏系统零部件。电站安装支架为u型,其上端部具有回折的钩部。
[0031]
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的光伏组件包括层压件1和适用于光伏组件的框架,层压件1容纳在框架上多个连接件4之间形成的空间内。层压件1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盖板、上封装层、电池层、下封装层以及背板,电池层包括多片规则排列的电池片。
[0032]
本实施例中的适用于光伏组件的框架,包括交叉设置的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以及连接在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端部上的连接件4,连接件4用于连接光伏层压件1与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连接件4设置在层压件1的四个边角处,多个连接件4之间形成用于容纳层压件1的空间;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设置在层压件1的背面;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上设置有用于插入安装支架内的插入块3。通过设置插入块3,将插入块3插入u型的安装支架内,插入(滑入)的设计十分方便,且通过插入块3与u型支架的配合,达到将光伏组件安装的目的。且无需采用新型的安装支架,现有的电站安装支架即可实现,使用匹配度好。
[0033]
其中插入块3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的滑动块31以及沿水平方向设置的限位块32,限位块32的宽度大于滑动块31的宽度。滑动块31和限位块32均滑动在u型支架内,且由于限位块32的宽度大于u型支架的开口宽度,限位块32起到限位作用,钩住u型支架的开口,使光伏组件固定在安装支架上。
[0034]
第一支架21的中点和第二支架22的中点相交设置,连接处23可以采用旋转连接设
计或嵌入式设计。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对应层压件1的对角线设置,即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均由层压件1的一个边角延伸至对应的另一个边角。对角线的设置使得形成的框架结构上更加稳固。
[0035]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之间为旋转连接,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中的一个具有圆形的凸部52,且具有圆形凸部52的另外一侧与层压件1的背面贴紧;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中的剩余一个开设有与凸部52相匹配的凹部51,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安装后,凸部52容纳在凹部51内。圆形的凸部52和凹部51的设置,使得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能够旋转重叠的同时有效减少支架的厚度。本实施例中优选第一支架21的一侧与层压件1相紧贴,第一支架21的另一侧具有圆形凸部52,第二支架22与第一支架21之间通过紧固件旋转连接且第二支架22上开设有与圆形凸部52相匹配的圆形凹部51。在其他的实施例中,也可以在第二支架22上设置圆形的凸部52,在第一支架21上开设圆形的凹部51。
[0036]
如图6所述,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之间为嵌入式连接,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中的一个开设有嵌入槽61,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中的剩余一个具有与嵌入槽61相匹配的嵌入部62,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安装后,嵌入部62插入在嵌入槽61内。在一些实施例中,嵌入槽61内和/或嵌入部62上具有凸起63,使得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
[0037]
如图1~3所示,连接件4上开设有用于容纳层压件1的安装槽以及用于与第一支架21或第二支架22端部连接的安装部。连接件4类似于l型,用于包裹层压件1的边角;连接件4的截面类似于1型或f型,上端开设有用于容纳层压件1的安装槽,下端向层压件1的下方延伸并与第一支架21或第二支架22的端部连接,具体采用螺栓连接。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的端部制作成与连接件4配合的形式,即端部具有两个相互垂直的面,用于与l型的连接件4连接。
[0038]
如图1和4所示,每条第一支架21上的插入块3与对应的第二支架22上插入块3之间形成的连线之间相互平行。即沿层压件1的宽度方向上,如第一支架21上一次设置有三个插入块3,第二支架22上也对应设置有三个插入块3,那么两个支架2上第一个插入块3之间形成的连线、第二个插入块3之间形成的连线以及第三个插入块3之间形成的连线之间相互平行,且该连线与层压件1的宽度方向平行,以将框架和层压件1插入到安装支架内。
[0039]
本实用新型的适用于光伏组件的框架,通过相互交叉连接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形成的框架主体,并通过连接件连接层压件和框架主体,从而将层压件与框架连接。连接件至少分布在框架的边角处,能够有效减少材料用量,降低材料成本。且本实用新型在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远离层压件的一侧还设置用插入块,插入块用于在将光伏组件安装时插入电站的安装支架内,实现快速安装,十分方便。
[0040]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