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线套管预埋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867846发布日期:2021-02-05 17:10阅读:8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线套管预埋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线套管预埋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电线套管预埋固定难度较大,尤其是密集部位中的电线套管预埋,由于相邻间隔缝隙较小,固定位置不准确,导致固定不稳定,容易造成偏位。
[0003]
传统密集部位电线套管预埋固定方式为扎丝固定,电线套管伸出板面后用扎丝缠绕固定,电线套管的端部采用塑料胶带封堵,但由于灌注混凝土的冲击力较大,极易将用扎丝缠绕的电线套管冲垮,使电线套管倾斜、不固定,导致电线套管无法保证垂直于底面固定,位置偏移,使得电线套管随混凝土浇筑主体面处容易被混凝土污染或堵塞,严重影响电线贯穿套管。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线套管预埋固定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密集部位中的电线套管预埋困难、容易倾斜偏移和被堵塞的技术问题。
[0005]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
一种电线套管预埋固定装置,包括:
[0007]
固定组件:用于固定电线套管,并被所述电线套管贯穿设置,且与所述电线套管长度轴线并排设置;
[0008]
定位组件:用于定位所述电线套管位置,位于所述固定组件正上方并与所述固定组件同轴连接设置;
[0009]
密封组件:依次贯穿所述定位组件和所述固定组件,并使所述电线套管竖直设置。
[0010]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若干并行设置的筒柱,所述筒柱的上端面与所述定位组件的下端面垂直连接设置。
[0011]
进一步的,所述筒柱横截面为圆形,所述筒柱位置与所述电线套管位置相对应。
[0012]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定位槽和置于所述定位槽两端的挡板;沿所述定位槽长度设有一长条孔,所述长条孔贯穿所述定位槽厚度且其宽度小于所述筒柱内径;所述长条孔被所述密封组件贯穿设置。
[0013]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槽为下端面和两端面均开口设置的结构,其横截面为u型结构。
[0014]
进一步的,所述挡板为l型结构,一端置于所述定位槽远离所述筒柱一侧,另一端沿所述定位槽端面朝所述筒柱一侧设置。
[0015]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槽高度小于所述筒柱高度。
[0016]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组件包括具有外螺纹的杆件和与所述杆件外螺纹相配合的套件,所述套件可沿所述杆件长度方向移动设置。
[0017]
进一步的,所述杆件一端贯穿所述定位槽并置于所述筒柱内侧;所述套件通过所述杆件并与所述定位槽远离所述筒柱一侧面接触设置。
[0018]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固定装置,可快速定位电线套管位置并能稳固地固定连接在一起,保证电线套管排列定位准确且稳定垂直于浇筑主体面设置;同时还可防止电线套管的端口被混凝土污染或堵塞,保证电线套管畅通无阻;整个固定装置拆装方便,易于周转,可多次重复使用,可调节性高。
附图说明
[0019]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预埋固定装置的安装效果图;
[0020]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预埋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1]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预埋固定装置的俯视图;
[0022]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a-a的剖视图。
[0023]
图中:
[0024]
100、电线套管
ꢀꢀꢀꢀꢀꢀꢀꢀꢀ
200、固定组件
ꢀꢀꢀꢀꢀꢀꢀ
210、筒柱
[0025]
300、定位组件
ꢀꢀꢀꢀꢀꢀꢀꢀꢀ
310、定位槽
ꢀꢀꢀꢀꢀꢀꢀꢀꢀ
320、挡板
[0026]
330、长条孔
ꢀꢀꢀꢀꢀꢀꢀꢀꢀꢀꢀ
400、密封组件
ꢀꢀꢀꢀꢀꢀꢀ
410、杆件
[0027]
420、套件
ꢀꢀꢀꢀꢀꢀꢀꢀꢀꢀꢀꢀꢀ
500、混凝土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0029]
本实施例提出一种电线套管预埋固定装置,如图1-4所示,包括用于固定电线套管100,并被电线套管100贯穿设置且与电线套管100的长度轴线并排设置的固定组件200;用于定位电线套管100的位置,位于固定组件200的正上方并与固定组件200同轴连接设置的定位组件300;以及依次贯穿定位组件300和固定组件200,并使电线套管100竖直设置的密封组件400。
[0030]
进一步的,固定组件200包括若干并行设置的筒柱210,筒柱210为直筒型结构且其上端面与定位组件300的下端面垂直连接设置,优选地,铜柱210与定位组件300焊接连接,筒柱210的数量与在密集部位中的电线套管100的数量相同。筒柱210的横截面为圆形,筒柱210的内径大于电线套管100的外径,筒柱210的位置与电线套管100的位置相对应。
[0031]
筒柱210是由2mm厚钢管制作,筒柱210的高度小于电线套管100的高度,即筒柱210的下端面距离水平地面有一定的间隙高度,且该间隙高度大于浇注混凝土的高度,使得筒柱210的下端面距离混凝土上端面还有一定距离,防止筒柱210干涉混凝土层500的凝固。
[0032]
进一步的,定位组件300包括定位槽310和置于定位槽310两端的挡板320,定位槽310为下端面和两端面均开口设置的结构,其横截面为u型结构;定位槽310的上端面上设有长条孔330,长条孔330沿定位槽310长度设置且贯穿定位槽310的厚度,长条孔330的宽度小于筒柱210的内径,用于电线套管100贯穿设置。
[0033]
定位槽310的宽度和长度大于水平排列的电线导管100的最大外侧宽度和最大外侧长度,且定位槽310的高度小于筒柱210的高度,目的是便于观察筒柱210的位置,同时还节约制备材料。挡板320为l型结构,一端置于定位槽310远离筒柱210的一侧,另一端沿定位
槽310端面朝筒柱210的一侧设置,优选地,挡板320由30mm
×
30mm角钢制成。
[0034]
进一步的,密封组件400包括具有外螺纹的杆件410和与杆件410外螺纹相配合的套件420,套件420可沿杆件410的长度方向移动设置。优选地,杆件410为螺杆,套件420为螺母。
[0035]
杆件410的一端贯穿定位槽310的长条孔330并置于筒柱210的内侧;套件420被杆件410贯穿并与感觉410螺纹配合,且与定位槽310远离筒柱210的一侧面接触设置。通过调节套件420与杆件410的配合高度进而与不同高度的电线套管100相适配,同时,套件420也可以作为密封件封堵着定位槽310,同时也可以调整定位组件300的位置以适应筒柱210高度位置的变化。
[0036]
一种电线套管预埋固定方法,采用如上所述的固定装置,步骤包括:
[0037]
s1:将固定组件200与定位组件300配合连接固定,并使电线套管100竖直设置并依次贯穿定位组件300和固定组件200。
[0038]
s2:再操作密封组件400依次贯穿固定组件200和定位组件300,并使密封组件400与定位组件300接触设置。
[0039]
s3:浇筑混凝土,并使电线套管100远离固定装置一端内嵌于混凝土层500内。
[0040]
s4:待混凝土层500凝固完毕后,拆卸固定装置。
[0041]
s5:重复上述步骤,再进行下一组电线套管100的预埋。
[0042]
本实用新型固定装置及固定方法,可快速定位电线套管位置并能稳固地固定连接在一起,保证电线套管排列定位准确且稳定垂直于浇筑主体面设置;同时还可防止电线套管的端口被混凝土污染或堵塞,保证电线套管畅通无阻;整个固定装置拆装方便,易于周转,可多次重复使用,可调节性高。
[0043]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