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盒和具有它的电池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117605发布日期:2021-02-27 14:06阅读:98来源:国知局
配电盒和具有它的电池系统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汽车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配电盒和具有它的电池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电动汽车的普及和人们要求的提高,很多电动汽车要求电池包支持快充功能,电池包在进行大电流快充时,配电盒内的电气元件在短时间内产生的热量容易堆积,影响电气元件的性能和精度,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配电盒失效。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配电盒,以提升配电盒的散热效果。
[0004]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配电盒的电池系统。
[0005]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6]
一种配电盒,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导电端子和壳体通风槽,所述壳体内形成容置腔;电气元件,所述电气元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导线排,所述导线排适于连接所述导电端子和/或所述电气元件,且所述导线排上开设有沿所述导线排厚度方向贯穿的导线通风槽。
[0007]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导线通风槽沿所述导线排的长度方向延伸。
[0008]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导线排为多个,且在垂直于所述电气元件的方向上,多个所述导线排相互错开。
[0009]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用于向所述容置腔送风的散热风扇。
[0010]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包括:壳体本体和上盖,所述上盖与所述壳体本体可拆卸地连接,所述散热风扇设置在所述上盖上。
[0011]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本体包括:侧壳体和底板,所述电气元件固定在所述底板上,所述侧壳体与所述底板通过卡接和/或螺接的方式实现固定。
[0012]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在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检测值超过预设温度阈值时,所述散热风扇工作。
[0013]
进一步地,所述电气元件包括:接触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导线排与所述接触器的连接位置处。
[0014]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配电盒为高压配电盒。
[0015]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高压配电盒具有以下优势:
[0016]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配电盒,通过容置腔内外的空气流动,降低配电盒内导线排和电气元件的温度,提升配电盒的散热效果,从而有利于提升电气元件的使用寿命,防止高温影响电气元件的精度,保证配电盒的可靠性。
[0017]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池系统,包括上述的配电盒。
[0018]
所述电池系统与上述的高压配电盒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
赘述。
附图说明
[0019]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0]
图1是配电盒的爆炸图;
[0021]
图2是侧壳体的主视图;
[0022]
图3是一个导线排的立体图。
[0023]
附图标记说明:
[0024]
配电盒10、侧壳体11、导电端子111、壳体通风槽112、底板12、上盖13、散热风扇131、电气元件2、接触器21、导线排3、导线通风槽31。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6]
下面将参考图1-图3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配电盒10。
[0027]
参照图1-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配电盒10,包括:壳体、电气元件2、导线排3,壳体上设置有导电端子111和壳体通风槽112,壳体内形成容置腔,电气元件2设置在壳体内,导线排3适于连接导电端子111和/或电气元件2,且导线排3上开设有沿导线排3厚度方向贯穿的导线通风槽31。
[0028]
具体地,壳体的两端均设置有导电端子111,壳体的一端的导电端子111为电流输入端,另一端的导电端子111为电流输出端,导线排3在电流输入端和电流输出端之间串联电气元件2,以实现配电盒10执行电池包能量分配和安全防护。
[0029]
其中,电流路径上,在导电端子111和电气元件2之间的导线排3连接导电端子111和电气元件2,在两个电气元件2之间的导线排3连接这两个电气元件2。可选地,导线排3与导电端子111通过螺接相连,导线排3与电气元件2通过螺接相连。
[0030]
电气元件2和导线排3均设置在容置腔内,当配电盒10通电后,导线排3与导电端子111的连接处、导线排3与电气元件2的连接处、电气元件2、导线排3均会发热,使容置腔升温,当流过配电盒10的电流较大,例如电池包进行大电流快充时,容置腔升温迅速,壳体内外产生温差,壳体通风槽112有利于容置腔内外的空气流动,以便于容置腔内的热量被空气带走,使容置腔降温,导线通风槽31有利于增加通过导线排3的空气流量,从而有利于提升导线排3与空气的换热效率,快速降低导线排3的温度,进而实现而控制配电盒10的温度,防止配电盒10过热导致失效,降低配电盒10过热引发火灾的风险。
[0031]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配电盒10,通过容置腔内外的空气流动,降低配电盒10内导线排3和电气元件2的温度,提升配电盒10的散热效果,从而有利于提升电气元件2的使用寿命,防止高温影响电气元件2的精度,保证配电盒10的可靠性。
[0032]
参照图1和图3所示,导线通风槽31沿导线排3的长度方向延伸,以提升通过导线排3的空气流量,从而有利于降低导线排3的温度。
[0033]
参照图1所示,导线排3为多个,且在垂直于电气元件2的方向上,多个导线排3相互错开,也就是说,在电流输入端和电流输出端之间的多个导线排3之间不相交,以防止导线排3串联的电气元件2发生短路。优选地,导线排3为铜排,且铜排表面取消绝缘层的包裹,铜排的导电性和导热向良好,可减少导线排3的发热量,提升导线排3的散热效果。
[0034]
参照图1所示,壳体上设置有用于向容置腔送风的散热风扇131,以将容置腔内的热空气快速地从壳体通风槽112排出到壳体外,也就是说,散热风扇131可提升容置腔内外的空气的流动速度,从而实现而对配电盒10的冷却降温。
[0035]
参照图1所示,壳体包括:壳体本体和上盖13,上盖13与壳体本体可拆卸地连接,以便于配电盒10的装配,散热风扇131设置在上盖13上,散热风扇131对容置腔的送风可带走导线排3和电气元件2的热量。优选地,导线排3位于电气元件2的上表面,且导线通风槽31的开口与散热风扇131正对,以提升对导线排3的冷却效果和降低导线排3对散热风扇131送风的遮挡,使上风口的导线排3和下风口的电气元件2均能良好地散热。
[0036]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盖13与壳体本体可拆卸地连接,例如卡接,以实现配电盒10的模块化,当配电盒10无快充功能时,配电盒10发热量较低,可取消上盖13和上盖13上的散热风扇131,以降低配电盒10的成本。
[0037]
参照图1所示,壳体本体包括:侧壳体11和底板12,电气元件2固定在底板12上,侧壳体11与底板12通过卡接和/或螺接的方式实现固定。
[0038]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侧壳体11与底板12通过卡接的方式实现固定。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侧壳体11与底板12通过螺接的方式实现固定。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中,侧壳体11与底板12通过卡接和螺接的方式实现固定。
[0039]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底板12上开有与电气元件2位置对应的圆孔,圆孔放置有螺母嵌件,配电盒10在装配时,先将电气元件2与底板12上的螺母嵌件固定,再将侧壳体11与底板12通过卡接和螺接固定,然后将导线排3安装在导电端子111和电气元件2之间,最后将带有散热风扇131的上盖13卡接在侧壳体11上。
[0040]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壳体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在温度传感器的检测值超过预设温度阈值时,散热风扇131工作,以将导线排3和电气元件2控制在适宜的温度内,从而有利于配电盒10可承载更大的电流。
[0041]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导线排3与电气元件2的温度,预设温度阈值为45℃,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值小于等于45℃时,电气元件2和导线排3温度正常,散热风扇131工作不工作,从而有利于节能和减少散热风扇131工作噪音;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值大于45℃时,电气元件2和导线排3温度偏高,散热风扇131工作,以将电气元件2和导线排3控制在适宜的温度内,保证配电盒的可靠性。
[0042]
优选地,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值大于50℃时,散热风扇131可提升转速,以提供更大的风量,提升对电气元件2和导线排3的降温效果。
[0043]
参照图1所示,电气元件2包括:接触器21,温度传感器设置在导线排3与接触器21的连接位置处,以检测导线排3与接触器21的温度。
[0044]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配电盒10为高压配电盒,电气元件2包括:控制线束、熔断器、接触器21、电流传感器、预充电阻等装置。
[0045]
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实施例的电池系统,包括上述的配电盒10,电池系统还
包括电池包,配电盒10作为电池系统与电池包之间的纽带,配电盒10是电池系统的重要组成单元,能够执行电池包能量分配和安全防护。
[0046]
电池系统还包括bms(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电池管理系统),温度传感器可通过线束传递给bms,当bms检测到配电盒10内温度超过预设温度阈值时,控制散热风扇131工作,以使配电盒10内的电气元件2工作在适宜的温度内,从而可提高电气元件2的使用寿命和检测精度,保证电气元件2的性能可靠,且在配电盒10长期使用老化后,散热风扇131对容置腔内的风冷降温可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而发生故障或热失控,导线排3上开设有导线通风槽31,通过导线排3上方的散热风扇131强制风冷,导线排3降温速度快,从而有利于减少导电端子111位置处的热量向电气元件2传递,防止容置腔内部温差较大引发的bms误判报错等问题,导线通风槽31还可以减少散热风扇131的工作时间,节省电能。
[0047]
在本实用新的一些实施例中,散热风扇131具有的电源插件,电源插件与控制线束连接,bms可调节控制线束对散热风扇131的供电,从而实现控制散热风扇131的工作状态。
[0048]
以上所述仅为本使用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