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电缆展放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613235发布日期:2021-04-09 13:04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电缆展放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缆放线装置的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新型电缆展放装置。



背景技术:

在地铁供电施工中,展放敷设电缆作为环网、通信、信号等专业施工的主要工序,占据着工程总量的较大比重。由于电缆盘尺寸大,质量重,电缆盘在普通放线小车上无法顺滑转动,难以满足电缆敷设要求,而且电缆盘数多,给电缆敷设增加了相当难度。而人工放线施工进度慢,采用人数多,施工周期长,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电缆展放装置,提高电缆敷设效率,加快施工进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电缆展放装置,包括底座、第一升降侧板、第二升降侧板、升降底板、升降机构、转动轴、传动机构以及动力源;第一升降侧板和第二升降侧板相对设置在底座上,底端穿过底座;第一升降侧板上设置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内转动设置有端盖;端盖的外侧为封闭端,内侧为开放端,内壁设置有内齿圈;第二升降侧板上设置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内转动设置有套筒;升降底板设置在底座内,与第一升降侧板和第二升降侧板的底端固定连接;升降机构设置在底座内,与升降底板连接;转动轴的第一端设置有外齿圈,穿过套筒和电缆盘进入端盖,外齿圈与内齿圈啮合,第二端固定在套筒上,位于第一升降侧板和第二升降侧板之间的轴段与电缆盘固定连接;传动机构与动力源连接,带动端盖旋转。

进一步地,传动机构包括主动轮、从动轮以及连接主动轮和从动轮的皮带;动力源为电机,电机固定在第一升降侧板上,输出轴与主动轮固定连接;从动轮设置在端盖的外侧。

进一步地,转动轴的第二端上设置有与套筒配合的盖板,套筒的外侧和盖板上均设置有螺纹孔,套筒和盖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升降机构为液压缸。

进一步地,底座上设置有弧形槽,弧形槽位于第一升降侧板和第二升降侧板之间。

进一步地,底座的一侧设置有斜坡,斜坡上设置有用于将电缆盘运送至弧形槽上的运输滚筒。

进一步地,底座的底面设置有减震轮组;减震轮组包括外套筒、内滑杆、减震弹簧和行走轮;外套筒的顶端固定在底座的底面,底端设置有开口;内滑杆滑动插设在外套筒内,顶端设置有防止从外套筒脱落的防脱落块,底端转动设置有行走轮;减震弹簧设置在外套筒和内滑杆围合成的空腔内,两端分别抵靠在外套筒和内滑杆上。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将电缆盘运输至底座上,且位于第一升降侧板和第二升降侧板之间,调整第一升降侧板和第二升降侧板的高度,使端盖、电缆盘的轴孔、套筒三者的圆心共线,转动轴穿过套筒和电缆盘进入端盖,外齿圈与内齿圈啮合,第二端固定在套筒上,位于第一升降侧板和第二升降侧板之间的轴段与电缆盘固定连接;传动机构与动力源连接,带动端盖旋转,由于啮合作用,转动轴旋转,带动电缆盘转动,实现电缆的快速展放,有效提高了电缆敷设效率,加快了施工进度,同时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新型电缆展放装置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新型电缆展放装置不含转动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另一方向的视图;

图4为图1所示新型电缆展放装置中转动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新型电缆展放装置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第一升降侧板,3-第二升降侧板,4-升降底板,5-转动轴,6-端盖,7-套筒,8-主动轮,9-从动轮,10-皮带,11-电机,12-盖板,13-液压缸,14-斜坡,15-运输滚筒,16-外套筒,17-内滑杆,18-减震弹簧,19-行走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新型电缆展放装置,包括底座1、第一升降侧板2、第二升降侧板3、升降底板4、升降机构、转动轴5、传动机构以及动力源;第一升降侧板2和第二升降侧板3相对设置在底座1上,底端穿过底座1;第一升降侧板2上设置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内转动设置有端盖6;端盖6的外侧为封闭端,内侧为开放端,内壁设置有内齿圈;第二升降侧板3上设置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内转动设置有套筒7;升降底板4设置在底座1内,与第一升降侧板2和第二升降侧板3的底端固定连接;升降机构设置在底座1内,与升降底板4连接;转动轴5的第一端设置有外齿圈,穿过套筒7和电缆盘进入端盖6,外齿圈与内齿圈啮合,第二端固定在套筒7上,位于第一升降侧板2和第二升降侧板3之间的轴段与电缆盘固定连接;传动机构与动力源连接,带动端盖6旋转。

将电缆盘运输至底座1上,且位于第一升降侧板2和第二升降侧板3之间,调整第一升降侧板2和第二升降侧板3的高度,使端盖6、电缆盘的轴孔、套筒7三者的圆心共线,转动轴5穿过套筒7和电缆盘进入端盖6,外齿圈与内齿圈啮合,第二端固定在套筒7上,位于第一升降侧板2和第二升降侧板3之间的轴段与电缆盘固定连接;传动机构与动力源连接,带动端盖6旋转,由于啮合作用,转动轴5旋转,带动电缆盘转动,实现电缆的快速展放。

进一步地,传动机构包括主动轮8、从动轮9以及连接主动轮8和从动轮9的皮带10;动力源为电机11,电机11固定在第一升降侧板2上,输出轴与主动轮8固定连接;从动轮9设置在端盖6的外侧。

进一步地,转动轴5的第二端上设置有与套筒7配合的盖板12,套筒7的外侧和盖板12上均设置有螺纹孔,套筒7和盖板12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升降机构为液压缸13。

进一步地,底座1上设置有用于放置电缆盘的弧形槽,弧形槽位于第一升降侧板2和第二升降侧板3之间。

进一步地,底座1的一侧设置有斜坡14,斜坡14上设置有用于将电缆盘运送至弧形槽上的运输滚筒15。

进一步地,底座的底面设置有减震轮组,一是能够便于移动装置,二是由于电缆盘重量较大,当电缆卷放在底座1上后,能够通过减震轮组的作用进行减震;减震轮组包括外套筒16、内滑杆17、减震弹簧18和行走轮19;外套筒16的顶端固定在底座1的底面,底端设置有开口;内滑杆17滑动插设在外套筒16内,顶端设置有防止从外套筒16脱落的防脱落块,底端转动设置有行走轮19;减震弹簧18设置在外套筒16和内滑杆17围合成的空腔内,两端分别抵靠在外套筒16和内滑杆17上。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电缆展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第一升降侧板、第二升降侧板、升降底板、升降机构、转动轴、传动机构以及动力源;

所述第一升降侧板和第二升降侧板相对设置在底座上,底端穿过底座;

所述第一升降侧板上设置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内转动设置有端盖;

所述端盖的外侧为封闭端,内侧为开放端,内壁设置有内齿圈;

所述第二升降侧板上设置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内转动设置有套筒;

所述升降底板设置在底座内,与第一升降侧板和第二升降侧板的底端固定连接;

所述升降机构设置在底座内,与升降底板连接;

所述转动轴的第一端设置有外齿圈,穿过套筒和电缆盘进入端盖,外齿圈与内齿圈啮合,第二端固定在套筒上,位于第一升降侧板和第二升降侧板之间的轴段与电缆盘固定连接;

所述传动机构与动力源连接,带动端盖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电缆展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主动轮、从动轮以及连接主动轮和从动轮的皮带;

所述动力源为电机,电机固定在第一升降侧板上,输出轴与主动轮固定连接;

所述从动轮设置在端盖的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电缆展放装置,其特征在于,转动轴的第二端上设置有与套筒配合的盖板,套筒的外侧和盖板上均设置有螺纹孔,套筒和盖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电缆展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升降机构为液压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电缆展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底座上设置有弧形槽,弧形槽位于第一升降侧板和第二升降侧板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电缆展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底座的一侧设置有斜坡,斜坡上设置有用于将电缆盘运送至弧形槽上的运输滚筒。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电缆展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底座的底面设置有减震轮组;

所述减震轮组包括外套筒、内滑杆、减震弹簧和行走轮;

所述外套筒的顶端固定在底座的底面,底端设置有开口;

所述内滑杆滑动插设在外套筒内,顶端设置有防止从外套筒脱落的防脱落块,底端转动设置有行走轮;

所述减震弹簧设置在外套筒和内滑杆围合成的空腔内,两端分别抵靠在外套筒和内滑杆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电缆展放装置,属于电缆放线装置的技术领域,该装置中第一升降侧板和第二升降侧板相对设置在底座上,底端穿过底座;第一升降侧板上设置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内转动设置有端盖;端盖的外侧为封闭端,内侧为开放端,内壁设置有内齿圈;第二升降侧板上设置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内转动设置有套筒;升降底板设置在底座内,与第一升降侧板和第二升降侧板的底端固定连接;升降机构设置在底座内,与升降底板连接;转动轴的第一端设置有外齿圈,穿过套筒和电缆盘进入端盖,外齿圈与内齿圈啮合,第二端固定在套筒上;传动机构与动力源连接,带动端盖旋转。上述新型电缆展放装置可提高电缆敷设效率,加快施工进度。

技术研发人员:郑建庭;杨全;白慧勇;谌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铁十二局集团电气化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8.07
技术公布日:2021.04.0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