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支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683830发布日期:2021-04-13 22:31阅读:312来源:国知局
光伏支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板安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伏支架结构。


背景技术:

2.当今时代,能源技术快速发展,其中以光伏发电技术最具代表性。光伏发电是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而将光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技术。主要由太阳能电池板、控制器和逆变器三大部分组成。光伏发电具有安全可靠、无噪声、低污染、无需消耗燃料等优点。
3.现有的光伏支架包括安装架和支撑件,光伏板安装在倾斜设置的安装架上,安装架安装在支撑件上。支撑件包括立柱和斜撑,斜撑的一端与安装架相连,另一端与立柱相连。立柱与斜撑共同支撑安装架和光伏板。立柱的下端插入坡面的桩基孔中,实现安装。
4.山地场地存在的主要外载荷通常为风载荷或雪载荷。多数情况下,外载荷对坡面施加的作用力f1,安装在坡面上的光伏板、安装架等也承受外载荷的作用力f1。此时,立柱不仅承受由外载荷施加的压力,还承受由外载荷产生的弯矩,立柱容易倾翻。为了保证光伏支架的稳定安装,桩基孔往往较深,且立柱的横截面较大。
5.山地场地坡度较大,多数情况下坡度较大处为岩石地基,且表层覆土较薄。履带式成孔机无法在坡度较大的地方进行桩基成孔操作,因而常采用改装后的成孔机具进行桩基成孔。当坡度更大时,使用改装后的成孔机在成孔操作时,特别是深孔的成孔操作时,仍旧具有较大施工难度。因此,只能废弃该处场地,造成场地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于在山地坡度较大处稳定安装的光伏支架结构。
7.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光伏支架结构,包括安装架和支撑件,所述安装架安装在支撑件上;所述支撑件包括立柱和斜撑;所述斜撑的一端与安装架相连,另一端与立柱相连;还包括柔性拉紧件和固定板;
8.所述柔性拉紧件的一端与立柱的上端通过安装座相连,另一端与固定板上的钩挂件相连;
9.沿坡面倾斜方向a,至少一个所述固定板位于立柱的下方,至少一个固定板位于立柱的上方。
10.进一步的,所述柔性拉紧件包括第一钢丝和第二钢丝;
11.所述第一钢丝与第二钢丝通过连接件相连;
12.所述第一钢丝远离连接件的一端与安装座相连,所述第二钢丝远离连接件的一端与固定板上的钩挂件相连。
13.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和第三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与第三连接板分别设置在第二连接板的两侧,且形成z型结构;
14.所述第一钢丝远离安装座的一端设置有一体成型的第一墩头,所述第一钢丝穿过
第一连接板上的通孔,所述第一墩头的宽度大于第一连接板上通孔的直径;所述第一墩头位于第一连接板与安装座相背的一侧;
15.所述第二钢丝远离固定板的一端设置有一体成型的第二墩头,所述第二钢丝穿过第三连接板上的通孔,所述第二墩头的宽度大于第三连接板上通孔的直径;所述第二墩头位于第三连接板与固定板相背的一侧。
16.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座包括相连的第一支板和第二支板,所述第一支板与第二支板形成l型结构;
17.所述第一钢丝远离连接件的一端设置有第三墩头;
18.所述第一支板与立柱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钢丝穿过第二支板上的通孔,所述第三墩头的宽度大于第二支板上通孔的直径;所述第三墩头位于第二支板与连接件相背的一侧。
19.进一步的,还包括伸缩件,所述伸缩件位于第一连接板与第三墩头之间;
20.所述伸缩件包括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
21.所述第一套筒套设在第一钢丝上,且外周设置有螺纹;
22.所述第二套筒套设在第一套筒外,且与第一套筒螺纹连接。
23.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由混凝土制成。
24.进一步的,所述立柱的上端远离安装架,所述立柱与两个斜撑形成y型结构。
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在山地坡度较大处稳定安装的光伏支架结构。通过柔性拉紧件的拉力,使立柱仅承受沿轴向竖直向下的压力,拉力与压力形成力矩,平衡立柱所受的弯矩,减小立柱的受力。因此,安装立柱的桩基孔较浅且直径较小,降低桩基孔的成孔施工难度。不仅节约人工和材料成本,而且便于材料的搬运和安装。施工人员在施工现场根据安装的实际需要确定柔性拉紧件的长度,现场剪切加工,施工方便。
附图说明
26.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7.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a处放大图;
28.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b处放大图;
29.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立柱与固定板的位置示意图;
30.附图标记:1

安装架;2

立柱;3

斜撑;4

固定板;5

第一钢丝;501

第一墩头;502

第三墩头;6

第二钢丝;601

第二墩头;7

第一连接板;8

第二连接板;9

第三连接板;10

第一支板;11

第二支板;12

光伏板;13

第一套筒;14

第二套筒;15

抱箍;16

安装管。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32.如附图所示,光伏支架结构,包括安装架1和支撑件,所述安装架1安装在支撑件上;所述支撑件包括立柱2和斜撑3;所述斜撑3的一端与安装架1相连,另一端与立柱2相连;还包括柔性拉紧件和固定板4;所述柔性拉紧件的一端与立柱2的上端通过安装座相连,另一端与固定板4上的钩挂件相连;沿坡面倾斜方向a,至少一个所述固定板4位于立柱2的下
方,至少一个固定板4位于立柱2的上方。
33.光伏板12安装在倾斜设置的安装架1上,支撑件对光伏板12和安装架1起支撑作用。坡面的桩基孔中预置有安装管16,立柱2的外径与安装管16的外径相等,立柱2的下端置于安装管16上,且通过抱箍15紧固。立柱2的上端可以与安装架1相连,在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立柱2的上端远离安装架1,斜撑3连接安装架1与立柱2,立柱2和两个斜撑3形成y型结构。斜撑3的一端与安装架1相连,可以焊接,优选为通过连接座可拆卸相连。连接座包括相连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且形成t型结构,第一侧板与斜撑3通过螺栓

螺母相连,第二侧板与安装架1通过螺栓

螺母相连。斜撑3的另一端与立柱2连接,可以焊接或螺栓

螺母连接,优选为焊接,且在工厂预制加工成型。
34.固定板4置于坡面土体中,且由混凝土或金属制成的,优选的,固定板4由混凝土制成。固定板4上设置有钩挂件,如挂钩、锚环等。柔性拉紧件的一端与立柱2通过安装座相连,另一端与钩挂件相连。固定板4上覆土,利用固定板4自重及覆土重量进行抗拔。通过柔性拉紧件的拉力平衡立柱2所受的弯矩,使立柱2仅承受沿轴向竖直向下的压力,减小立柱2的受力,防止立柱2倾翻。坡面受到的外载荷作用力f1通常具有多种方向,f1既可能正对坡面,又可能斜对坡面。沿坡面倾斜方向a,位于立柱2下方的固定板4与柔性拉紧件共同作用,防止立柱2向上方坡面倾翻。沿坡面倾斜方向a,位于立柱2上方的固定板4与柔性拉紧件共同作用,防止立柱2向下方坡面倾翻。安装立柱2的桩基孔较浅且直径较小,降低桩基孔的成孔施工难度,立柱2的横截面较小。不仅节约人工和材料成本,而且便于材料的搬运和安装。柔性拉紧件可以为缆绳,优选为钢丝。施工人员在施工现场根据安装的实际需要确定柔性拉紧件的长度,现场剪切加工,施工方便。
35.固定板4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多个,只需保证,沿坡面倾斜方向a,至少一个固定板4位于立柱2的下方,既可以为正下方,也可以为斜下方;沿坡面倾斜方向a,至少一个固定板4位于立柱2的上方,既可以为正上方,也可以为斜上方。在如图4所示,沿坡面倾斜方向a,其中一个固定板4位于立柱2的斜上方,另一个固定板4位于立柱2的斜下方。
36.立柱2的高度通常为800mm~2200mm,当立柱2的高度较高时,柔性拉紧件的长度太长施工不便,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优选的,所述柔性拉紧件包括第一钢丝5和第二钢丝6;所述第一钢丝5与第二钢丝6通过连接件相连;所述第一钢丝5远离连接件的一端与安装座相连,所述第二钢丝6远离连接件的一端与固定板4上的钩挂件相连。第一钢丝5的一端与安装座相连,另一端与连接件相连。第二钢丝6的一端与连接件相连,另一端与固定板4上的钩挂件相连。将柔性拉紧件分段安装,方便施工。
37.连接件可以为环形结构,第一钢丝5与第二钢丝6分别与环形结构的连接件相连。优选的,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板7、第二连接板8和第三连接板9;所述第一连接板7与第三连接板9分别设置在第二连接板8的两侧,且形成z型结构;所述第一钢丝5远离安装座的一端设置有一体成型的第一墩头501,所述第一钢丝5穿过第一连接板7上的通孔,所述第一墩头501的宽度大于第一连接板7上通孔的直径;所述第一墩头501位于第一连接板7与安装座相背的一侧;所述第二钢丝6远离固定板4的一端设置有一体成型的第二墩头601,所述第二钢丝6穿过第三连接板9上的通孔,所述第二墩头601的宽度大于第三连接板9上通孔的直径;所述第二墩头601位于第三连接板9与固定板4相背的一侧。第一连接板7、第二连接板8和第三连接板9构成z型结构,第一钢丝5穿过第一连接板7上的通孔,且通过一体成型的第
一墩头501限位。第二钢丝6穿过第三连接板9上的通孔,且通过一体成型的第二墩头601限位。
38.安装座可以为环形挂耳,环形挂耳安装在立柱2的上端,第一钢丝5远离连接件的一端与环形挂耳相连。优选的,所述安装座包括相连的第一支板10和第二支板11,所述第一支板10与第二支板11形成l型结构;所述第一钢丝5远离连接件的一端设置有第三墩头502;所述第一支板10与立柱2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钢丝5穿过第二支板11上的通孔,所述第三墩头502的宽度大于第二支板11上通孔的直径;所述第三墩头502位于第二支板11与连接件相背的一侧。第一支板10与立柱2的上端焊接或者螺栓连接,优选为焊接。第一钢丝5穿过第二支板11上的通孔,且通过一体成型的第三墩头502限位。第三墩头502与第二支板11之间设置有垫片。
39.由于存在加工误差,难以保证第一钢丝5与第二钢丝6安装好后,刚好处于张紧状态。为了对第一钢丝5和第二钢丝6的总长度进行调节,优选的,还包括伸缩件,所述伸缩件位于第一连接板7与第三墩头502之间;所述伸缩件包括第一套筒13和第二套筒14;所述第一套筒13套设在第一钢丝5上,且外周设置有螺纹;所述第二套筒14套设在第一套筒13外,且与第一套筒13螺纹连接。通过调节第一套筒13在第二套筒14中的伸长量,实现第一钢丝5和第二钢丝6总长度的调长或调短,进而将第一钢丝5与第二钢丝6张紧。第一套筒13优选为空心螺杆,第二套筒14优选为螺母。第一连接板7与第二套筒14之间设置有垫片。
40.以上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从实施过程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在山地坡度较大处稳定安装的光伏支架结构。通过柔性拉紧件的拉力,使立柱仅承受沿轴向竖直向下的压力,拉力与压力形成力矩,平衡立柱所受的弯矩,减小立柱的受力。因此,安装立柱的桩基孔较浅,降低桩基孔的成孔施工难度。不仅节约人工和材料成本,而且便于材料的搬运和安装。施工人员在施工现场根据安装的实际需要确定柔性拉紧件的长度,现场剪切加工,施工方便。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