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智能手环充电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205460发布日期:2021-05-28 11:11阅读:98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式智能手环充电座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携式智能手环充电座。



背景技术:

智能手环是一款风靡的穿戴式设备,通过佩戴智能手环,用户可以记录运动的实时数据;但是现有技术中的智能手环体积小,电池容量小,待机时间短,所以移动的智能手环充电座应运而生。

现有授权公告号cn210129758u的中国专利公开一种智能手环的充电底座,包括充电外壳,所述充电外壳的上表面开设有充电槽,所述充电槽的内侧表面固定安装有充电触片,所述充电槽的内侧表面靠近上边沿处固定安装有吸附铁块,所述充电外壳的表面边缘处活动安装有防尘盖,所述防尘盖的内侧表面位于边缘处固定安装有吸铁块,所述防尘盖的外侧表面边缘处固定安装有活动片,所述充电外壳的下表面开设有固定卡槽。使用时,能够减少外界干扰和防止灰尘侵蚀的同时,还可防止充电触片在不充电时长期接触氧气而导致的腐蚀或接触水分而短路的危害,还可方便对智能手环充电座整体的携带,避免忘记携带充电线而带来麻烦。

但是实际使用中,上述充电底座虽然可以携带充电,但是充电底座中的电量有限,使用完成后必须外接电源充电,不适应于长时间野外使用;此外,上述充电底座充电时需要手持或者单独放置,无法正常操作智能手环,影响用户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的不足,提供一种续航时间长,便于携带,使用方便,提高用户体验感的便携式智能手环充电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携式智能手环充电座,包括充电带,设于所述充电带上的充电座及设于所述充电座中的蓄电池,所述充电座中伸出充电插头,沿所述充电带长度方向,所述充电带正面设置有多块太阳能板,所述太阳能板电性连接所述蓄电池,所述蓄电池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充电插头。

进一步,所述充电座中设置有l形滑槽,所述充电插头为l形滑块,l形滑块的横向部沿所述l形滑槽的横向部滑动,所述l形滑块的竖向部与所述l形滑槽的竖向部抵接。

进一步,所述l形滑块的竖向部的一侧设置有滑块磁铁和滑块接触片,所述l形滑槽的竖向部的一侧设置有滑槽磁铁和滑槽接触片,所述滑块磁铁正对所述滑槽磁铁设置,所述滑块接触片正对所述滑槽接触片设置。

进一步,所述充电座中设置有线路板,所述线路板中设置有电路控制模块,所述太阳能板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电路控制模块的输入端,所述电路控制模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蓄电池。

进一步,所述太阳能板为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太阳能电池板至少有六块,六块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并联。

进一步,所述充电座的一侧设置有充电口,所述充电座正面设置有显示器,所述充电口和所述显示器均电性连接所述蓄电池。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实际应用中,将充电带和智能手环一起佩戴在手腕上,将充电座上的充电插头插入智能手环的充电接口即可为智能手环充电;通过太阳能板持续为充电座的蓄电池供电;本实用新型续航时间长,便于携带,使用方便,提高用户体验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是图2中a-a处剖示图;

图4是图2中b-b处剖示图;

附图标记:充电带1;充电座2;l形滑槽21;滑槽磁铁211;滑槽接触片212;蓄电池3;充电插头4;滑块磁铁411;滑块接触片412;太阳能板5;线路板6;充电口7;显示器8。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一种便携式智能手环充电座,包括充电带1,设于所述充电带1上的充电座2及设于所述充电座2中的蓄电池3,所述充电座2中伸出充电插头4,沿所述充电带1长度方向,所述充电带1正面设置有多块太阳能板5,所述太阳能板5电性连接所述蓄电池3,所述蓄电池3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充电插头4。

使用时,将充电带1和智能手环一起佩戴在手腕上,将充电座2上的充电插头4插入智能手环的充电接口即可为智能手环充电;通过太阳能板5持续为充电座2的蓄电池3供电;本实用新型续航时间长,便于携带,使用方便,提高用户体验感。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所述充电座2中设置有l形滑槽21,所述充电插头4为l形滑块41,l形滑块41的横向部沿所述l形滑槽21的横向部滑动,所述l形滑块41的竖向部与所述l形滑槽21的竖向部抵接;本实施例中,使用时,通过l形滑槽21将l形滑块41滑出充电座2,直至l形滑块41的竖向部与所述l形滑槽21的竖向部抵接,将l形滑块41滑出部分插到智能手环的充电接口中即可开始充电。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所述l形滑块41的竖向部的一侧设置有滑块磁铁411和滑块接触片412,所述l形滑槽21的竖向部的一侧设置有滑槽磁铁211和滑槽接触片212,所述滑块磁铁411正对所述滑槽磁铁211设置,所述滑块接触片412正对所述滑槽接触片212设置;本实施例中,使用时,通过l形滑槽21将l形滑块41滑出充电座2,直至滑块磁铁411吸附在滑槽磁铁211上,滑块接触片412与滑槽接触片212接通,l形滑块41通电,即可为智能手环充电。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所述充电座2中设置有线路板6,所述线路板6中设置有电路控制模块,所述太阳能板5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电路控制模块的输入端,所述电路控制模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蓄电池3;本实施例中,由于太阳能板5产生较高电压的机会不多,蓄电池3自身电压过高后会导致充电无法进行,通过电路控制模块持续限制蓄电池3输入电流的大小,充电更安全可靠。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所述太阳能板5为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太阳能电池板至少有六块,六块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并联;本实施例中,通过至少六个太阳能电池板并联,可以有效地增强太阳能电池板提供电流的能力。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所述充电座2的一侧设置有充电口7,所述充电座2正面设置有显示器8,所述充电口7和所述显示器8均电性连接所述蓄电池3;本实施例中,通过充电口7可直接为蓄电池3充电,通过显示器8显示蓄电池3的电量和使用状态,使用更方便。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定义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便携式智能手环充电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带(1),设于所述充电带(1)上的充电座(2)及设于所述充电座(2)中的蓄电池(3),所述充电座(2)中伸出充电插头(4),沿所述充电带(1)长度方向,所述充电带(1)正面设置有多块太阳能板(5),所述太阳能板(5)电性连接所述蓄电池(3),所述蓄电池(3)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充电插头(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智能手环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座(2)中设置有l形滑槽(21),所述充电插头(4)为l形滑块(41),l形滑块(41)的横向部沿所述l形滑槽(21)的横向部滑动,所述l形滑块(41)的竖向部与所述l形滑槽(21)的竖向部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智能手环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l形滑块(41)的竖向部的一侧设置有滑块磁铁(411)和滑块接触片(412),所述l形滑槽(21)的竖向部的一侧设置有滑槽磁铁(211)和滑槽接触片(212),所述滑块磁铁(411)正对所述滑槽磁铁(211)设置,所述滑块接触片(412)正对所述滑槽接触片(212)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智能手环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座(2)中设置有线路板(6),所述线路板(6)中设置有电路控制模块,所述太阳能板(5)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电路控制模块的输入端,所述电路控制模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蓄电池(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智能手环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板(5)为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太阳能电池板至少有六块,六块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并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智能手环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座(2)的一侧设置有充电口(7),所述充电座(2)正面设置有显示器(8),所述充电口(7)和所述显示器(8)均电性连接所述蓄电池(3)。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携式智能手环充电座,包括充电带,设于所述充电带上的充电座及设于所述充电座中的蓄电池,所述充电座中伸出充电插头,沿所述充电带长度方向,所述充电带正面设置有多块太阳能板,所述太阳能板电性连接所述蓄电池,所述蓄电池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充电插头;实际应用中,将充电带和智能手环一起佩戴在手腕上,将充电座上的充电插头插入智能手环的充电接口即可为智能手环充电;通过太阳能板持续为充电座的蓄电池供电;本实用新型续航时间长,便于携带,使用方便,提高用户体验感。

技术研发人员:陈刻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唯朵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9.23
技术公布日:2021.05.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