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转动防护罩的太阳能通信基站

文档序号:25081159发布日期:2021-05-14 17:31阅读:83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转动防护罩的太阳能通信基站

1.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基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有转动防护罩的太阳能通信基站。


背景技术:

2.通信基站是移动设备接入互联网的接口设备,是指在一定的无线电覆盖区中,通过移动通信交换中心,与移动电话终端之间进行信息传递的无线电收发信电台。通信基站的建设和维护是移动通信运营商投资的重要部分。通信基站通常是由市电进行供电,但为了节约通信基站的电力消耗,部分通信基站会采用太阳能供电。另外,安装在偏远地区的通信基站供电较为困难,也会采用太阳能的方式进行供电。传统通信基站中太阳能板是固定的,发电效率较低,有待改进。太阳能板在面对冰雹或大风天气时容易受损,有必要增设保护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3.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有转动防护罩的太阳能通信基站,能够提高通信基站上太阳能板的发电效率,并防止太阳能板受损。
4.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有转动防护罩的太阳能通信基站,包括塔体,所述塔体的下端设置有机箱,所述塔体的顶端设置有太阳能供电装置;所述塔体的上端设置有控制环,所述控制环设置在所述太阳能供电装置的下方,所述控制环的上表面包括第一环面和第二环面,所述第一环面和第二环面均为有高度落差的光滑弧面;所述太阳能供电装置包括转动基座、太阳能板、防护罩、第一升降架和第二升降架;所述转动基座水平转动设置在所述塔体的顶端,并由电机驱动;所述转动基座的上表面设置有支撑杆和转动块;所述第一升降架和第二升降架均与所述转动基座竖向滑动配合;所述太阳能板转动设置在所述支撑杆上,所述第一升降架的上端与所述太阳能板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升降架的下端与所述第一环面滑动配合;所述防护罩的一端与所述转动块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升降架的上端与所述防护罩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升降架的下端与所述第二环面滑动配合;所述转动基座水平转动并带动所述太阳能板和防护罩竖向翻转。
5.进一步地,所述太阳能板为矩形板体;所述防护罩为倒l状,所述防护罩的一侧设置有容纳所述太阳能板的内凹槽;所述第一升降架和第二升降架均上升至最高点时,所述太阳能板和防护罩均翻转至竖向,且所述太阳能板对应进入所述内凹槽内。
6.进一步地,所述防护罩靠近所述转动块的一端设置有镂空槽,所述镂空槽的上端设置有遮挡板。
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升降架包括第一升降杆和第一过渡杆,所述第一升降杆与所述转动基座竖向滑动配合,所述第一升降杆的上端通过所述第一过渡杆与所述太阳能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升降杆的下端通过滑轮与所述第一环面滑动配合。
8.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升降架包括第二升降杆、第二过渡杆、转动斜杆和下升降杆,
所述转动基座的一侧设置有水平向外延伸的支撑板;所述转动斜杆的下端转动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所述第二升降杆与所述转动基座竖向滑动配合,所述下升降杆与所述支撑板竖向滑动配合;所述下升降杆的下端通过滑轮与所述第二环面滑动配合,所述下升降杆的上端通过滑轮与所述转动斜杆的中部顶压连接,所述转动斜杆的上端通过滑轮与所述第二升降杆的下端顶压连接,所述第二升降杆的上端通过第二过渡杆与所述防护罩转动连接。
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升降架和第二升降架均上升至最高点时,所述第一升降杆与所述第一过渡杆呈直角,所述第二升降杆与所述第二过渡杆呈直角。
10.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有转动防护罩的太阳能通信基站,其有益效果如下:
11.1)太阳能板在转动基座的带动下转动,进而改变太阳能板的朝向;第一升降架竖向运动,带动太阳能板转动,进而改变太阳能板的倾角;转动基座和第一升降架配合,可以使太阳能板始终正对太阳,从而提升太阳能板的发电效率;
12.2)设置有防护罩,在面对冰雹等恶劣天气时,防护罩转动并遮住太阳能板,保护太阳能板,防止受损。
附图说明
13.附图1为通信基站的塔体结构示意图;
14.附图2为防护罩罩住太阳能板时的连接示意图;
15.附图3为太阳能板工作时的连接示意图;
16.附图4为镂空槽和遮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18.如附图1至4所述的一种带有转动防护罩的太阳能通信基站,包括通信基站的塔体 1,所述塔体1的下端设置有机箱2,所述塔体1的顶端设置有太阳能供电装置。
19.所述塔体1的上端设置有控制环3,所述控制环3设置在所述太阳能供电装置的下方,控制环3的形状大致如附图3所示,所述控制环3的上表面包括第一环面4和第二环面5,所述第一环面4和第二环面5均为有高度落差的光滑弧面。
20.如附图2和3所示,所述太阳能供电装置包括转动基座6、太阳能板7、防护罩8、第一升降架9和第二升降架10。所述转动基座6水平转动设置在所述塔体1的顶端,并由电机驱动转动。所述转动基座6的上表面设置有竖向的支撑杆11和转动块12。所述第一升降架9和第二升降架10均与所述转动基座6竖向滑动配合。
21.所述太阳能板7下板体的中心处竖向转动设置在所述支撑杆11的顶端上,所述第一升降架9的上端与所述太阳能板7下板体的一端竖向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升降架9的下端与所述第一环面滑动配合。
22.所述防护罩8的一端与所述转动块12竖向转动连接,使防护罩8可以竖向翻转,所述第二升降架10的上端与所述防护罩8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升降架10的下端与所述第二环面5滑动配合。
23.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方式如下:由于第一环面4和第二环面5均为有高度落差的光滑
弧面,当所述转动基座6在电机的驱动下水平转动时,第一升降架9和第二升降架10 随之竖向运动,进而带动太阳能板7和防护罩8竖向翻转。太阳能板7分为工作状态和收纳状态。工作状态下如附图3所示,太阳能板7斜向上大致正对太阳,并随太阳运动,而防护罩8处于向下翻转的状态,不影响太阳能板7的正常工作。收纳状态下如附图2 所示,太阳能板7和防护罩8均翻转至竖向,太阳能板7在防护罩8的围罩下得到保护,避免太阳能板7在冰雹和大风等恶劣天气下受损。在天气较好时,转动基座6正常转动,一天内转动一周,白天时太阳能板7保持大致正对太阳,且防护罩8向下翻转,夜晚时太阳能板7和防护罩8均翻转至竖向。在天气预报得知第二天天气恶劣时,由通信基站的管理人员远程操控关闭转动基座6,使太阳能板7维持在收纳状态,以免太阳能板7 受损。
24.所述太阳能板7为矩形板体。所述防护罩8为倒l状,所述防护罩8的一侧设置有容纳所述太阳能板7的内凹槽13。所述第一升降架9和第二升降架10均上升至最高点时,所述太阳能板7和防护罩8均翻转至竖向,且所述太阳能板7对应进入所述内凹槽 13内,防止太阳能板7受损。
25.所述防护罩8靠近所述转动块12的一端设置有镂空槽14,所述镂空槽14的上端设置有遮挡板15。设置镂空槽14可以防止太阳能板7在转动过程中与防护罩8碰撞干涉,确保太阳能板7能够顺利翻动,遮挡板15的设置可以提升防护罩8的防护作用,防止太阳能板7与镂空槽14的相对处受损。
26.所述第一升降架9包括第一升降杆16和第一过渡杆17,所述第一升降杆16与所述转动基座6竖向滑动配合,所述第一升降杆16的上端通过所述第一过渡杆17与所述太阳能板7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升降杆16的下端通过滑轮与所述第一环面4滑动配合。若不设置第一过渡杆17,则太阳能板7无法正常翻转。
27.如附图2和3所示,所述第二升降架10包括第二升降杆18、第二过渡杆19、转动斜杆20和下升降杆21,所述转动基座6的一侧设置有水平向外延伸的支撑板22。所述转动斜杆20的下端转动设置在所述支撑板22上,所述第二升降杆18与所述转动基座6 竖向滑动配合,所述下升降杆21与所述支撑板22竖向滑动配合。所述下升降杆21的下端通过滑轮与所述第二环面5滑动配合,所述下升降杆21的上端通过滑轮与所述转动斜杆20的中部顶压连接,所述转动斜杆20的上端通过滑轮与所述第二升降杆18的下端顶压连接,所述第二升降杆18的上端通过第二过渡杆19与所述防护罩8转动连接。若不设置第二过渡杆19,则太阳能板7无法正常翻转。若不在第二升降杆18的下方设置转动斜杆20和下升降杆21,则会使得第二环面5的高度落差过大,第二升降架10 的下端很难与第二环面5竖向滑动配合,运动不顺畅。转动斜杆20和下升降杆21的设置则可以减小第二环面5上的高度落差。
28.所述第一升降架9和第二升降架10均上升至最高点时,所述第一升降杆16与所述第一过渡杆17呈直角,所述第二升降杆18与所述第二过渡杆19呈直角,此时防护罩8 和太阳能板7可以更为稳定得处于收纳状态。
29.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