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组装式环网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473341发布日期:2021-08-31 14:08阅读:50来源:国知局
新型组装式环网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技术领域,具体为新型组装式环网柜。



背景技术:

环网柜是一种电气设备,环网柜外线先进入柜内主控开关,然后进入分控开关,各分路按其需要设置。如仪表,自控,电动机磁力开关,各种交流接触器等,有的还设高压室与低压室开关柜,设有高压母线,如发电厂等,有的还设有为保护主要设备的低周减载。环网柜的主要作用是在电力系统进行发电、输电、配电和电能转换的过程中,进行开合、控制和保护用电设备。环网柜内能够设有断路器、隔离开关、负荷开关、操作机构、互感器、保护装置等多种电气元件,从而使得环网柜能够适用于发电厂、变电站、石油化工、冶金轧钢、轻工纺织、厂矿企业、住宅小区、高层建筑等多种不同场合。

由于环网柜的这些结构与功能,所以环网柜需要的柜型种类繁多,不能够通用,当环网柜中某一间隔出现问题时,不便于更换,无法短时间内解决用户用电问题,对社会公共资源不够优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新型组装式环网柜,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目前市场上的环网柜需要的柜型种类繁多,不能够通用,当环网柜中某一间隔出现问题时,不便于更换,无法短时间内解决用户用电问题,对社会公共资源不够优化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组装式环网柜,包括pt柜和挤压板,所述pt柜背部开设有第一并柜孔,所述pt柜的下方设置有进出线柜,所述进出线柜的背部开设有第二并柜孔,所述进出线柜的下方设置有组合电器柜,所述组合电器柜的背部开设有第三并柜孔;

所述组合电器柜一侧固定连接有侧板,所述侧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垫板,所述垫板一侧固定连接有凸板,所述组合电器柜的另一侧开设有凹槽,所述组合电器柜背侧设置有并柜外板,所述并柜外板上开设有第四并柜孔,所述第四并柜孔内活动连接有连接螺栓,所述并柜外板上开设有散热槽,所述散热槽内部底面上固定连接有第一u型板,所述第一u型板一侧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t形螺栓,所述t形螺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固定连接在轴承内,所述轴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一侧设置有散热网,所述散热槽内部上方固定连接有第二u型板,所述第二u型板内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挤压板固定连接在弹簧的末端。

优选的,所述第一并柜孔、第二并柜孔和第三并柜孔分别在pt柜、进出线柜和组合电器柜背侧等距离设置有三组,且三组第一并柜孔、第二并柜孔和第三并柜孔分别与九组第四并柜孔一一对应。

优选的,所述垫板、凸板和凹槽分别在侧板和第三并柜孔另一侧等距离设置有三组,且凸板和凹槽构成卡合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一u型板和第二u型板尺寸相等,且第一u型板和第二u型板之间的距离大于散热网的高度。

优选的,所述螺纹孔、t形螺栓、转轴、轴承和限位板构成联动结构,且t形螺栓、转轴和限位板的长度之和不小于第一u型板的内部长度。

优选的,所述散热网、弹簧和挤压板的最大高度之和大于第一u型板和第二u型板之间的距离,且弹簧小于第二u型板内部深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新型组装式环网柜:

1.设置有第一并柜孔、第二并柜孔、第三并柜孔、并柜外板、第四并柜孔、连接螺栓,首先,将pt柜、进出线柜和组合电器柜按照顺序排列,然后将并柜外板放置在pt柜、进出线柜和组合电器柜的背部,使九组第四并柜孔分别与第一并柜孔、第二并柜孔和第三并柜孔对齐,然后将连接螺栓穿过九组第四并柜孔与外部螺母连接,从而使pt柜、进出线柜和组合电器柜拼接组合,通过拼接的方式,可以更多样性的组合柜型,可以配置不同数量的进出线柜以满足客户不同的需求,且哪个间隔出现问题或者损坏都能快速更换而互不影响,能短时间解决用户用电问题。而且只更换或者维修有问题的间隔,不用整柜更换,极大地缩减了维护成本;

2.设置有侧板、垫板、凸板和凹槽,当组合完成的环网柜与另一组组合完成的环网柜拼接时,通过环网柜一侧三组凸板滑入另一组环网柜一侧的凹槽中,使两组环网柜快速对接,从而便于两组组合完成的环网柜拼接;

3.设置有第一u型板、螺纹孔、t形螺栓、转轴、轴承、限位板、散热网、第二u型板、弹簧、挤压板,首先,通过转轴和轴承旋转t形螺栓,在旋转的同时t形螺栓向外拉动限位板移动,使限位板不在对散热网进行限制,然后向上推动散热网,在推动散热网的过程中弹簧挤压变形,然后,使散热网的下方从第一u型板中脱出,从而将散热网取下,相比于焊接的方式而言,比较便于安装拆卸散热网,从而便于清理散热网内的灰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并柜外板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u型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1、pt柜;2、第一并柜孔;3、进出线柜;4、第二并柜孔;5、组合电器柜;6、第三并柜孔;7、侧板;8、垫板;9、凸板;10、凹槽;11、并柜外板;12、第四并柜孔;13、连接螺栓;14、散热槽;15、第一u型板;16、螺纹孔;17、t形螺栓;18、转轴;19、轴承;20、限位板;21、散热网;22、第二u型板;23、弹簧;24、挤压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组装式环网柜,包括pt柜1、第一并柜孔2、进出线柜3、第二并柜孔4、组合电器柜5、第三并柜孔6、侧板7、垫板8、凸板9、凹槽10、并柜外板11、第四并柜孔12、连接螺栓13、散热槽14、第一u型板15、螺纹孔16、t形螺栓17、转轴18、轴承19、限位板20、散热网21、第二u型板22、弹簧23、挤压板24,所述pt柜1背部开设有第一并柜孔2,所述pt柜1的下方设置有进出线柜3,所述进出线柜3的背部开设有第二并柜孔4,所述进出线柜3的下方设置有组合电器柜5,所述组合电器柜5的背部开设有第三并柜孔6,所述第一并柜孔2、第二并柜孔4和第三并柜孔6分别在pt柜1、进出线柜3和组合电器柜5背侧等距离设置有三组,且三组第一并柜孔2、第二并柜孔4和第三并柜孔6分别与九组第四并柜孔12一一对应,使pt柜1、进出线柜3和组合电器柜5之间便于拼接;

所述组合电器柜5一侧固定连接有侧板7,所述侧板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垫板8,所述垫板8一侧固定连接有凸板9,所述组合电器柜5的另一侧开设有凹槽10。所述垫板8、凸板9和凹槽10分别在侧板7和第三并柜孔6另一侧等距离设置有三组,且凸板9和凹槽10构成卡合结构,使两组拼接完成的环网柜之间便于对接,所述组合电器柜5背侧设置有并柜外板11,所述并柜外板11上开设有第四并柜孔12,所述第四并柜孔12内活动连接有连接螺栓13,所述并柜外板11上开设有散热槽14,所述散热槽14内部底面上固定连接有第一u型板15,所述第一u型板15一侧开设有螺纹孔16,所述螺纹孔16内螺纹连接有t形螺栓17,所述t形螺栓1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轴18,所述转轴18固定连接在轴承19内,所述轴承1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板20,所述螺纹孔16、t形螺栓17、转轴18、轴承19和限位板20构成联动结构,且t形螺栓17、转轴18和限位板20的长度之和不小于第一u型板15的内部长度,使限位板20能够在t形螺栓17的作用下在第一u型板15左右移动,所述限位板20一侧设置有散热网21,所述散热槽14内部上方固定连接有第二u型板22,所述第一u型板15和第二u型板22尺寸相等,且第一u型板15和第二u型板22之间的距离大于散热网21的高度,防止散热网21高度过高,导致无法安装散热网21,所述第二u型板22内固定连接有弹簧23,所述散热网21、弹簧23和挤压板24的最大高度之和大于第一u型板15和第二u型板22之间的距离,且弹簧23小于第二u型板22内部深度,防止挤压板24被弹出第二u型板22,导致弹簧23无法正常复位,所述挤压板24固定连接在弹簧23的末端。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新型组装式环网柜时,对本装置进行简单的一个了解,首先,将pt柜1、进出线柜3和组合电器柜5按照顺序排列,然后将并柜外板11放置在pt柜1、进出线柜3和组合电器柜5的背部,使九组第四并柜孔12分别与第一并柜孔2、第二并柜孔4和第三并柜孔6对齐,然后将连接螺栓13穿过九组第四并柜孔12与外部螺母连接,从而使pt柜1、进出线柜3和组合电器柜5拼接组合,通过拼接的方式,可以更多样性的组合柜型,可以配置不同数量的进出线柜3以满足客户不同的需求,且哪个间隔出现问题或者损坏都能快速更换而互不影响,能短时间解决用户用电问题。而且只更换或者维修有问题的间隔,不用整柜更换,极大地缩减了维护成本,其次,当组合完成的环网柜与另一组组合完成的环网柜拼接时,通过环网柜一侧三组凸板9滑入另一组环网柜一侧的凹槽10中,使两组环网柜快速对接,从而便于两组组合完成的环网柜拼接,然后,通过转轴18和轴承19旋转t形螺栓17,在旋转的同时t形螺栓17向外拉动限位板20移动,使限位板20不在对散热网21进行限制,然后向上推动散热网21,在推动散热网21的过程中弹簧23挤压变形,然后,使散热网21的下方从第一u型板15中脱出,从而将散热网21取下,相比于焊接的方式而言,比较便于安装拆卸散热网21,从而便于清理散热网21内的灰尘,本说明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