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电柜辅助快速安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043649发布日期:2021-07-27 13:55阅读:81来源:国知局
一种配电柜辅助快速安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快速安装装置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配电柜辅助快速安装装置。



背景技术:

配电柜(箱)分动力配电柜(箱)和照明配电柜(箱)、计量柜(箱),是配电系统的末级设备,配电柜是电动机控制中心的统称,配电柜使用在负荷比较分散、回路较少的场合;电动机控制中心用于负荷集中、回路较多的场合,它们把上一级配电设备某一电路的电能分配给就近的负荷,这级设备应对负荷提供保护、监视和控制。

目前现有技术中配电柜与电缆的连接,一般采用螺栓进行固定电缆顶端的铜丝,通过旋转螺栓以此进行固定电缆和配电柜的连接,但是通过我们长期观察中发现,在配电柜接入电缆时,需要工人通过螺丝起旋转螺栓进行固定电缆,但是该方法效率十分低下,安装效率比较缓慢,当需要连接大量的电缆时,该固定方式在操作时非常繁琐,严重的降低了安装的效率,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在配电柜接入电缆时,需要工人通过螺丝起旋转螺栓进行固定电缆,但是该方法效率十分低下,安装效率比较缓慢,当需要连接大量的电缆时,该固定方式在操作时非常繁琐,严重的降低了安装的效率,费时费力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配电柜辅助快速安装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配电柜辅助快速安装装置,包括柜体、接收器本体和固定组件;所述接收器本体固接在柜体内部;所述固定组件设置在接受器本体底部;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第一块体、第二块体和开关单元;所述第一块体固接在接受器本体底侧;所述接收器本体内部开设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底部设置有第二块体;所述第二块体内部开设有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底端贯穿第一块体与第二块体的侧壁;所述第二空腔侧端滑动连接有第一杆体;所述第一杆体顶部固接有夹板;所述第一杆体底部固接有橡胶块;所述夹板顶侧固接有第一极板;所述第二空腔靠近第一杆体的一侧固接有第一弹簧;所述开关单元设置在第一弹簧底部。

优选的,所述开关单元包括竖杆;所述竖杆贯穿第一块体与第二块体的底部并与其滑动连接;所述竖杆顶端固接有第二杆体;所述第二杆体设置在第一弹簧与第一杆体之间;所述竖杆侧面设置有第三杆体;所述第三杆体贯穿第二空腔靠近竖杆的一侧并与其滑动连接;所述竖杆与第三杆体之间铰接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空腔底部设置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设置在第三连杆底部;所述第二块体靠近竖杆的一侧固接有推板;所述推板设置在第二弹簧顶部;所述第一空腔顶侧与第一极板对应位置处固接有第二极板。

优选的,所述第二空腔侧壁与夹板对应位置处固接有辅助块。

优选的,所述柜体底侧固接有一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底端固接有滑轮。

优选的,所述支撑杆底部设置有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固定杆和弯杆;所述支撑杆底端开设有第三空腔;所述固定杆滑动连接在第三空腔顶部;所述固定杆为l型杆;所述固定杆底端转动连接有固定块;一对所述弯杆转动连接在第三空腔底部;所述弯杆设置在滑轮的两侧;所述固定块与弯杆之间铰接有第二连杆;所述弯杆底端固接有摩擦块。

优选的,所述支撑杆底侧与弯杆对应位置处固接有一对支杆;所述支杆与弯杆之间固接有第三弹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配电柜辅助快速安装装置,通过设置固定组件,依靠夹板和橡胶块进行固定电缆,通过第一极板与第二极板进行连接,以此配电柜的接线工作,通过该设置可以大幅的提升工作效率,减少工作时间,替代原本的螺栓固定电缆方式,大幅降低工作时繁琐程度,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配电柜辅助快速安装装置,通过设置限位组件,依靠摩擦块和滑轮进行配合,以此可以在需要移动时,通过滑轮进行移动,当需要进行固定时,通过摩擦块进行固定滑轮,进而固定配电柜,通过该设置可以便于配电柜进行移动和搬运,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固定组件的剖视图;

图3是限位组件的局部剖视图;

图4是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图5是图3中b处的放大图;

图例说明:

1、柜体;2、接收器本体;3、固定组件;4、辅助块;6、限位组件;31、第一块体;311、第一空腔;32、第二块体;321、第二空腔;322、第一杆体;323、夹板;324、橡胶块;325、第一极板;236、第一弹簧;33、开关单元;331、竖杆;332、第二杆体;333、第三杆体;334、第一连杆;335、第二弹簧;336、推板;34、第二极板;51、支撑杆;52、滑轮;61、固定杆;611、第三空腔;612、固定块;613、第二连杆;62、弯杆;71、支杆;72、第三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给出具体实施例。

请参阅图1-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配电柜辅助快速安装装置,包括柜体1、接收器本体2和固定组件3;所述接收器本体2固接在柜体1内部;所述固定组件3设置在接受器本体底部;所述固定组件3包括第一块体31、第二块体32和开关单元33;所述第一块体31固接在接受器本体底侧;所述接收器本体2内部开设有第一空腔311;所述第一空腔311底部设置有第二块体32;所述第二块体32内部开设有第二空腔321;所述第二空腔321底端贯穿第一块体31与第二块体32的侧壁;所述第二空腔321侧端滑动连接有第一杆体322;所述第一杆体322顶部固接有夹板323;所述第一杆体322底部固接有橡胶块324;所述夹板323顶侧固接有第一极板325;所述第二空腔321靠近第一杆体322的一侧固接有第一弹簧236;所述开关单元33设置在第一弹簧236底部;在使用过程中,将电缆插入到第二空腔321内,拉动开关单元33,开关单元33开启,第一弹簧236进行伸展,第一弹簧236推动第一杆体322进行移动,第一杆体322带动夹板323和橡胶块324进行移动,通过夹板323进行固定电缆顶部的铜丝,橡胶块324进行固定电缆的绝缘层,以此将电缆固定在第二块体32内,通过开关单元33带动电缆与接收器本体2进行连接,接收器本体2进行工作,以此完成配电柜的接线的工作,进而可以通过效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开关单元33包括竖杆331;所述竖杆331贯穿第一块体31与第二块体32的底部并与其滑动连接;所述竖杆331顶端固接有第二杆体332;所述第二杆体332设置在第一弹簧236与第一杆体322之间;所述竖杆331侧面设置有第三杆体333;所述第三杆体333贯穿第二空腔321靠近竖杆331的一侧并与其滑动连接;所述竖杆331与第三杆体333之间铰接有第一连杆334;所述第一空腔311底部设置有第二弹簧335;所述第二弹簧335设置在第三连杆底部;所述第二块体32靠近竖杆331的一侧固接有推板336;所述推板336设置在第二弹簧335顶部;所述第一空腔311顶侧与第一极板325对应位置处固接有第二极板34;在使用过程中,当电缆插入到第二空腔321内时,拉动竖杆331;竖杆331带动第二杆体332进行移动,第一弹簧236进行伸展,第一弹簧236推动第一杆体322进行移动,以此实现电缆的固定,继续拉动竖杆331,竖杆331通过第一连杆334带动第三杆体333进行移动,第二弹簧335进行伸展,第二弹簧335推动推板336进行移动移动,推板336带动第二块体32进行移动,移动过程中第一极板325会插入到第二极板34内部,以此使电缆与接收器本体2进行连通,接收器本体2进行工作,以此完成配电柜电缆接线的工作,通过该设置可以大幅度的提升安装效率,减少工作强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二空腔321侧壁与夹板323对应位置处固接有辅助块4;在使用过程中,通过该设置可以更好的固定电缆内的铜丝。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柜体1底侧固接有一组支撑杆51;所述支撑杆51底端固接有滑轮52;在使用过程中,当配电柜进行移动时,可以通过滑轮52进行移动,以此可以便于配电柜进行移动和搬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支撑杆51底部设置有限位组件6;所述限位组件6包括固定杆61和弯杆62;所述支撑杆51底端开设有第三空腔611;所述固定杆61滑动连接在第三空腔611顶部;所述固定杆61为l型杆;所述固定杆61底端转动连接有固定块612;一对所述弯杆62转动连接在第三空腔611底部;所述弯杆62设置在滑轮52的两侧;所述固定块612与弯杆62之间铰接有第二连杆613;所述弯杆62底端固接有摩擦块;在使用过程中,当需要进行固定配电柜时,向下移动固定杆61;固定杆61带动固定固定块612进行移动,固定块612通过第二连杆613带动弯杆62进行转动,通过弯杆62底端的摩擦块进行夹住滑轮52,使滑轮52无法进行滚动,以此将配电柜进行固定,当需要进行移动配电柜时,向上拉动固定杆61,拉伸到一定距离后,通过与第三空腔611侧边的凸起进行配合,以此将固定杆61顶端卡在凸起内,进而将固定杆61进行固定,固定杆61向上移动过程中,固定杆61带动固定块612进行移动,通过连杆带动弯杆62进行转动,进而摩擦块进行张开,以此滑轮52可以支撑进行滚动,进而可以方便的进行搬运配电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支撑杆51底侧与弯杆62对应位置处固接有一对支杆71;所述支杆71与弯杆62之间固接有第三弹簧72;在使用过程中,固定杆61向下进行移动时,第三弹簧72进行伸展,第三弹簧72推动摩擦块夹住滑轮52,以此可以更好的夹紧滑轮52,当固定杆61向上进行移动,弯杆62进行转动,弯杆62进行挤压弹簧,弹簧进行收缩,以此可以更好的固定滑轮52。

工作原理:将电缆插入到第二空腔321内,拉动竖杆331;竖杆331带动第二杆体332进行移动,第一弹簧236进行伸展,第一弹簧236推动第一杆体322进行移动,第一杆体322带动夹板323和橡胶块324进行移动,通过夹板323进行固定电缆顶部的铜丝,橡胶块324进行固定电缆的绝缘层,以此将电缆固定在第二块体32内,继续拉动竖杆331,竖杆331通过第一连杆334带动第三杆体333进行移动,第二弹簧335进行伸展,第二弹簧335推动推板336进行移动移动,推板336带动第二块体32进行移动,移动过程中第一极板325会插入到第二极板34内部,以此使电缆与接收器本体2进行连通,接收器本体2进行工作,以此完成配电柜的接线的工作,通过该设置可以减少安装时的工作量,进而提升工作速度,需要进行固定配电柜时,向下移动固定杆61,固定杆61带动固定固定块612进行移动,固定块612通过第二连杆613带动弯杆62进行转动,第三弹簧72进行伸展,第三弹簧72推动摩擦块夹住滑轮52,以此使滑轮52无法进行滚动,进而将配电柜进行固定,当需要进行移动配电柜时,向上拉动固定杆61,拉伸到一定距离后,通过与第三空腔611侧边的凸起进行配合,以此将固定杆61顶端卡在凸起内,进而将固定杆61进行固定,固定杆61向上移动过程中,固定杆61带动固定块612进行移动,通过连杆带动弯杆62进行转动,第三弹簧72进行收缩,摩擦块进行张开,以此滑轮52可以支撑进行滚动,进而可以方便的进行搬运配电柜。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