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防输电线路跳线断线支撑间隔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334177发布日期:2021-06-04 18:40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防输电线路跳线断线支撑间隔棒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架空输电线路金具,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防输电线路跳线断线支撑间隔棒,适用于高压、超高压、特高压输电线路跳线及变电站进线引流线。


背景技术:

2.输电线路跳线,连通耐张塔两侧导线,是整个线路电流通道和能量传输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到的高压、超高压、特高压输电线路跳线及变电站进线引流线,涵盖对应gb/1179《圆线同心绞架空线》各类输电线路导线等,如lgjq

300/40、lgj

400/35、jl/g1a

400/50、lgj

500/65、lgf

630/45、acsr

720/50、lgj

800/65、jl/g3a

900/40、jl/g3a

1000/45、jl/g3a

1250/50。跳线端部主要采用引流板压接方式再与导线耐张线夹引流板联结,这样的结构构造,导致引流板线夹出口跳线存在应力集中或应力突变,因此在大风、舞动等状态下,容易造成引流板线夹出口跳线及应力应变疲劳断股断线,影响电网连续安全运行。而且一旦出现断股断线,难于修复,只能进行换线处理。目前,尚未有有效的防范和治理措施。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有效避免跳线断股断线的发生,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防输电线路跳线断线支撑间隔棒,其主要作用是有效地将引流板线夹出口跳线应力集中或应力突变的危险点外移至支撑架外侧,改善跳线引流板出口受力,成功地保护和解决了引流板线夹出口跳线应力应变集中导致的断股断线的问题,在大风、舞动等状态下,波节点和危险点转移至支撑架外侧,由于此处为非固定端自由度相对较大,能将应力受疲劳降低到危险值以下水平。同时,本实用新型采用自锁夹头,消除其自身因螺栓松脱掉销掉爪故障带来的影响,提高可靠性。
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5.一种新型防输电线路跳线断线支撑间隔棒,由支撑架和两个自锁夹头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架的两端分别固定一个自锁夹头。
6.所述支撑架设计成u型结构。
7.所述自锁夹头由上盖与下盖一端通过销钉ⅰ活动连接,且上盖与下盖合拢后形成一个圆孔,自锁扣及弹簧通过销钉ⅱ安装在下盖尾端本体上,上盖尾端通过自锁扣锁紧于下盖尾端本体上。
8.所述自锁夹头的内侧安装有导电橡胶垫。
9.所述自锁夹头的上盖和下盖尾端设有同轴安装圆孔。
10.本实用新型有效地将引流板线夹出口跳线应力集中或应力突变的危险点外移至支撑架外侧,改善跳线引流板出口受力,成功地保护和解决了引流板线夹出口跳线应力应变集中的问题,在大风、舞动等状态下,波节点和危险点转移至支撑架外侧,由于此处为非固定端自由度相对较大,能将应力受疲劳降低到危险值以下水平。同时,本实用新型采用自锁夹头,消除其自身因螺栓松脱掉销掉爪故障带来的影响,提高可靠性。
附图说明
1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整体示意图。
12.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自锁夹头侧面示意图。
13.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自锁夹头正面示意图。
14.图中:1

引流板压接管,2

跳线,3

自锁夹头,4

支撑架,5

安装孔,6

导电橡胶垫,7

自锁扣,8

弹簧,9

上盖 10

下盖,11

销钉ⅰ,12

销钉ⅱ。
具体实施方式
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16.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新型防输电线路跳线断线支撑间隔棒,由支撑架4和两个自锁夹头3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4的两端分别固定一个自锁夹头3,所述支撑架4设计成u型结构;所述自锁夹头3由上盖9与下盖10一端通过销钉ⅰ11活动连接,且上盖9与下盖10合拢后形成一个圆孔,自锁扣7及弹簧8通过销钉ⅱ12安装在下盖10尾端本体上,上盖9尾端通过自锁扣7锁紧于下盖10尾端本体上;所述自锁夹头3的内侧安装有导电橡胶垫6;所述自锁夹头3的上盖9和下盖10尾端设有同轴安装圆孔5,上盖9与下盖10合拢后形成的圆孔将引流板压接管1或跳线2包住,再利用专用十字扳手通过上盖9和下盖10尾端的同轴安装圆孔5压紧固定于自锁扣7上。
17.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两个自锁夹头3打开,分别卡在引流板压接管1和跳线2上,再利用专用十字扳手穿过安装圆孔5,收紧十字扳手压紧自锁夹头3上盖9和下盖10,直至自锁扣7锁住上盖9尾端,取出专用十字扳手。由于引流板压接管1的尺寸比跳线2大,故卡在引流板压接管1的自锁夹头3尺寸要大些,一个自锁夹头3上盖9与下盖10合拢后形成的圆孔与引流板压接管1直径匹配;另一个自锁夹头3上盖9与下盖10合拢后形成的圆孔与跳线2的直径匹配。
18.这样本实用新型有效地将引流板线夹出口跳线应力集中或应力突变的危险点外移至支撑架4外侧,改善跳线引流板出口受力,成功地保护和解决了引流板线夹出口跳线应力应变集中的问题,在大风、舞动等状态下,波节点和危险点转移至支撑架4外侧,由于此处为非固定端自由度相对较大,能将应力受疲劳降低到危险值以下水平。同时,本实用新型采用自锁夹头,消除其自身因螺栓松脱掉销掉爪故障带来的影响,提高可靠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