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用背吸式移动电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33901发布日期:2021-08-03 13:20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手机用背吸式移动电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电源、无线充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手机用背吸式移动电源。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充电技术的成熟,移动电源领域也将这种技术集成于一体,用户只需要将设备的无线充电线圈一端面放置于移动电源设有充电线圈一侧,即可完成充电。然而现在的无线充电电源在充电时,手机仅仅放置于移动电源上,待充电设备极易受到外力与移动电源发生相对位移,使待充电设备无法保证其充电的稳定性,严重时会导致待充电设备掉落,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机用背吸式移动电源,可以使无线充电过程更加稳定,并且待充电设备不易掉落、损坏。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手机用背吸式移动电源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手机用背吸式移动电源,包括面壳和底壳,所述面壳盖设于底壳上构成一空腔,所述空腔内部设有电芯,以及与电芯连接的电源管理板和无线充电输出板,所述电源管理板一端设有充电口,所述充电口贯穿固定于底壳侧壁,所述无线充电输出板中部设有无线充电线圈,所述面壳一端面开设有通孔和容置槽,所述容置槽靠近电芯;还包括无线充电盖和第二磁性件,所述无线充电盖穿过通孔盖设于无线充电输出板上,所述无线充电盖内壁等间距设有多个收容槽,所述收容槽内设有第一磁性件;所述第二磁性件嵌设于容置槽内固定。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无线充电输出板侧壁设有多个缺口,所述收容槽插入缺口内固定。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电源管理板为u型结构,所述电芯和电源管理板构成环状结构,所述无线充电输出板置于环状结构中心,所述无线充电盖的侧壁置于无线充电输出板和环状结构之间。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通孔远离底壳一端开设有环形半槽;

还包括硅胶垫,所述硅胶垫卡入环形半槽内固定。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充电口为type-c接口、lightning接口、miniusb接口或者microusb接口中的任意一种。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均为n52强力磁铁。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手机用背吸式移动电源的有益效果是:面壳盖设于底壳上构成一空腔,空腔内部设有电芯,以及与电芯连接的电源管理板和无线充电输出板,电源管理板一端设有充电口,充电口贯穿固定于底壳侧壁,无线充电输出板中部设有无线充电线圈。面壳一端面开设有通孔和容置槽,容置槽靠近电芯。无线充电盖穿过通孔盖设于无线充电输出板上,无线充电盖内壁等间距设有多个收容槽,收容槽内设有第一磁性件。第二磁性件嵌设于容置槽内固定。通过多个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构成磁吸面以吸附待充电设备对应吸附区,使无线充电过程更加稳定,多点磁吸固定不易掉落损坏待充电设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手机用背吸式移动电源的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手机用背吸式移动电源分解结合和手机配合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手机用背吸式移动电源和手机配合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阐述和说明:

请参考图1,一种手机用背吸式移动电源,包括面壳10、底壳20、无线充电盖40和第二磁性件52。

面壳10盖设于底壳20上构成一空腔,空腔内部设有电芯31,以及与电芯31连接的电源管理板32和无线充电输出板33,电源管理板32一端设有充电口321,充电口321贯穿固定于底壳20侧壁,无线充电输出板33中部设有无线充电线圈331。面壳10一端面开设有通孔11和容置槽12,容置槽12靠近电芯31。无线充电盖40穿过通孔11盖设于无线充电输出板33上,无线充电盖40内壁等间距设有多个收容槽41,收容槽41内设有第一磁性件51。第二磁性件52嵌设于容置槽12内固定。

请参考图2和图3,通过多个第一磁性件51和第二磁性件52构成磁吸面以吸附待充电设备对应吸附区,增大了固定面积面积,使无线充电过程更加稳定。多点磁吸固定的方式不易脱落损坏待充电设备。

本实施例中电源管理板32和无线充电输出板33均为pcb板,通过紧固件(螺钉、销钉)将其固定于底壳20内壁上。pcb板上设有的电子元器件属于比较成熟的现有技术,本实施例将不作赘述。

与此同时,无线充电盖40固定了无线充电输出板33的无线充电线圈331的位置,使用户可以快速将手机的无线接收线圈对准无线充电线圈331进行充电。

目前市面上已有内置磁性件的手机70,并且还将磁性件分成第一磁吸区71和第二磁吸区72两个区域。本实施例中多个第一磁性件51对应与第一磁吸区70磁吸固定,第二磁性件52对应与第二磁吸区72磁吸固定。以实现如前述的磁吸面固定。本实施例中第二磁性件52为长条状,可以进一步提升固定效果。第一磁性件51的数量可以根据客户需求进行增减,并且也可以通过多个第一磁性件51组合成多种图案,以提升市场竞争力。

无线充电输出板33侧壁设有多个缺口332,收容槽41插入缺口332内固定。节省了收容槽41安置空间的同时,还可以利用收容槽41将无线充电输出板33固定。

本实施例电源管理板32为u型结构,电芯31和电源管理板32构成环状结构,无线充电输出板33置于环状结构中心,合理利用空腔有效的空间。无线充电盖40的侧壁置于无线充电输出板33和环状结构之间。可以将无线充电线圈331隔离,避免其干扰电源管理板32上的电子元器件。

通孔11远离底壳20一端开设有环形半槽。同时还包括硅胶垫60,硅胶垫60卡入环形半槽内固定。进一步强化用户视觉定位效果;硅胶垫60自身具有较大的摩擦力,在与待充电设备外壁接触,可以进一步提升固定效果;最后硅胶垫60贴附于无线充电盖40外壁,可以起到一定的防水效果,避免水渍溅入面壳10通孔11和无线充电盖40之间的间隙内。

本实施例中充电口321为type-c接口、lightning接口、miniusb接口或者microusb接口中的任意一种。其接口样式可以根据客户需求进行替换。

第一磁性件51和第二磁性件52均为n52强力磁铁,n52强力磁铁具有较强的吸附性,可以使固定效果更佳。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手机用背吸式移动电源,面壳盖设于底壳上构成一空腔,空腔内部设有电芯,以及与电芯连接的电源管理板和无线充电输出板,电源管理板一端设有充电口,充电口贯穿固定于底壳侧壁,无线充电输出板中部设有无线充电线圈。面壳一端面开设有通孔和容置槽,容置槽靠近电芯。无线充电盖穿过通孔盖设于无线充电输出板上,无线充电盖内壁等间距设有多个收容槽,收容槽内设有第一磁性件。第二磁性件嵌设于容置槽内固定。通过多个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构成磁吸面以吸附待充电设备对应吸附区,使无线充电过程更加稳定,多点磁吸固定不易掉落损坏待充电设备。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