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面电缆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982176发布日期:2021-07-23 14:35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一种地面电缆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施工现场电缆整理工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面电缆支架。



背景技术:

随着行业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大大小小的在建项目不断地增多,随之而来的安全用电问题越来越突出,特别是对于临时用电,往往电线都拖放在地上,而且施工现场地面经常有积水,如遇到电缆线破皮漏电,很容易造成没必要的人员伤亡,最终对工程造成经济损失。因此,对临时用电的管控显得尤为重要,电缆支架在临时用电过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根据《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第7.2.3(强制性条文):电缆线应埋地或架空敷设,严禁地面明设,或沿脚手架、树木等敷设,并应避免机械损伤和介质腐蚀。现有的电缆支架一般是在墙上固定,给临时用电造成了极大的不便,而且有些施工现场在临时用电过程中是通过利用钢筋插在地上来架起电缆,一方面钢筋不是绝缘体容易造成漏电,且其容易刮破电缆线造成漏电。另一方面钢筋属于尖锐物品,在施工过程中工人不易察觉,尤其是在夜间施工过程中,很容易受伤。由此产生下述发明技术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施工现场在临时用电过程中,电线拖地容易漏电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绝缘的电线支架,将电线凌空架起,使得施工过程中临时用电能够安全高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地面电缆支架,包括立柱,立柱的顶部插装有太阳能警示灯,立柱的柱身连接有斜撑支腿,立柱上位于斜撑支腿上方设置有两个水平对置的托线槽。

进一步地,所述立柱为四方木柱,立柱的四个柱面等高设置有肩部;立柱的四个柱面各连接斜撑支腿,斜撑支腿为矩形木杆,斜撑支腿的顶端抵靠肩部,斜撑支腿上设置有通孔,通孔位于斜撑支腿与立柱接触的高度区间内,通孔中穿设连接带将四个斜撑支腿与立柱绑扎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立柱的柱面内陷形成肩部。

进一步地,所述立柱的柱面内陷、形成横向通槽,通槽的顶构成肩部,斜撑支腿的前端伸入通槽内,斜撑支腿的宽度等于通槽的长度。

进一步地,所述立柱的柱面内陷在柱体内形成三棱柱状空腔,三棱柱状空腔的顶面构成肩部,斜撑支腿的前端伸入三棱柱状空腔内。

进一步地,所述立柱的柱面设置凸出的木条形成肩部,斜撑支腿的宽度等于立柱的宽度。

进一步地,所述肩部具有两个以立柱柱面宽度方向中线为轴对称的斜面,斜撑支腿的顶端为契合肩部的尖端。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带为扎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势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地面电缆支架,解决了施工现场在临时用电过程中,电线拖地造成漏电的问题,使得施工过程中临时用电能够安全高效。电缆支架采用施工现场残余木条加工而成,变废为宝,且拆装方便,便于收纳、转场使用。电缆支架安装可拆太阳能警示灯,夜间起到警示作用,避免夜间电缆被拉扯。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中的立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的俯视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2中的立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3中的立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4中的立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5中的立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示意图。

图中:1-立柱;1-1-插筒;1-2-肩部;1-3-通槽;1-4-三棱柱状空腔;1-5-木条;2-斜撑支腿;2-1-通孔;3-连接带;4-太阳能警示灯;5-托线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实施例1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地面电缆支架,包括一根立柱1和四根同尺寸的斜撑支腿2;立柱1为四方木柱,斜撑支腿2为矩形木杆。立柱1的顶部纵向开有盲孔形成插筒1-1,插筒1-1内插装有太阳能警示灯4;白天接受太阳光照蓄电,夜晚发光起到警示作用。立柱1的柱身连接斜撑支腿2,立柱1的柱面内陷、形成横向通槽1-3,通槽1-3的顶构成肩部1-2,斜撑支腿2的前端伸入通槽1-3内,斜撑支腿2的顶端抵靠肩部1-2,斜撑支腿2的宽度等于通槽1-3的长度。立柱1四个柱面的肩部1-2等高。斜撑支腿2上设置有通孔2-1,通孔2-1位于斜撑支腿2与立柱1接触的高度区间内,通孔2-1中穿设连接带3将四个斜撑支腿2与立柱1绑扎固定。立柱1上位于斜撑支腿2上方设置有两个水平对置的托线槽5。其中,连接带3采用扎带,拉结方便、牢固;且单价低,拆分电缆支架时,直接割断连接带3即可。

实施例2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肩部1-2具有两个以立柱1柱面宽度方向中线为轴对称的斜面,斜撑支腿2的顶端为契合肩部1-2的尖端。如此设置,限制斜撑支腿2相对于立柱1的横向移动,便于组装时定位和提高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实施例3

如图5、图6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立柱1的柱面内陷在柱体内形成三棱柱状空腔1-4,三棱柱状空腔1-4的顶面构成肩部1-2,斜撑支腿2的前端伸入三棱柱状空腔1-4内;肩部1-2提供给斜撑支腿2纵向支撑,同时三棱柱状空腔1-4限制斜撑支腿2横向移动,使得本实施例的电缆支架兼顾实施例1与实施例2的优点。

实施例4

如图7、图8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立柱1的柱面设置凸出的水平木条1-5形成肩部1-2,斜撑支腿2的宽度等于立柱1的宽度。

实施例5

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4的区别在于,立柱1的柱面设置两个倾斜设置的木条1-5,两个木条1-5以立柱1柱面宽度方向中线为轴对称设置;斜撑支腿2的顶端为契合两个木条夹角的尖端。如此设置,限制斜撑支腿2相对于立柱1的横向移动,便于组装时定位和提高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如图10所示;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时,沿线缆轨迹间隔放置电缆支架,电缆搁置在托线槽内,木质材质支架避免电缆破皮漏电,太阳能警示灯提供夜间警示。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地面电缆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立柱(1),立柱(1)的顶部插装有太阳能警示灯(4),立柱(1)的柱身连接有斜撑支腿(2),立柱(1)上位于斜撑支腿(2)上方设置有两个水平对置的托线槽(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面电缆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1)为四方木柱,立柱(1)的四个柱面等高设置有肩部(1-2);立柱(1)的四个柱面各连接斜撑支腿(2),斜撑支腿(2)为矩形木杆,斜撑支腿(2)的顶端抵靠肩部(1-2),斜撑支腿(2)上设置有通孔(2-1),通孔(2-1)位于斜撑支腿(2)与立柱(1)接触的高度区间内,通孔(2-1)中穿设连接带(3)将四个斜撑支腿(2)与立柱(1)绑扎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面电缆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1)的柱面内陷形成肩部(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地面电缆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1)的柱面内陷、形成横向通槽(1-3),通槽(1-3)的顶构成肩部(1-2),斜撑支腿(2)的前端伸入通槽(1-3)内,斜撑支腿(2)的宽度等于通槽(1-3)的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地面电缆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1)的柱面内陷在柱体内形成三棱柱状空腔(1-4),三棱柱状空腔(1-4)的顶面构成肩部(1-2),斜撑支腿(2)的前端伸入三棱柱状空腔(1-4)内。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面电缆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1)的柱面设置凸出的木条(1-5)形成肩部(1-2),斜撑支腿(2)的宽度等于立柱(1)的宽度。

7.根据权利要求4或6所述的一种地面电缆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肩部(1-2)具有两个以立柱(1)柱面宽度方向中线为轴对称的斜面,斜撑支腿(2)的顶端为契合肩部(1-2)的尖端。

8.根据权利要求2-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地面电缆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带(3)为扎带。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施工现场电缆整理工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面电缆支架,为了解决施工现场在临时用电过程中,电线拖地容易漏电的问题;具体包括一木质立柱,立柱的顶部插装有太阳能警示灯,立柱的柱身连接有木质斜撑支腿,立柱上位于斜撑支腿上方设置有两个水平对置的托线槽。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电线拖地造成漏电的问题,使得施工过程中临时用电能够安全高效。电缆支架采用施工现场残余木条加工而成,变废为宝,且拆装方便,便于收纳、转场使用。电缆支架安装可拆太阳能警示灯,夜间起到警示作用,避免夜间电缆被拉扯。

技术研发人员:魏武;赵学文;吕争魁;王朝晖;何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铁十二局集团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1.19
技术公布日:2021.07.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