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端盖轴向径向限位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788427发布日期:2021-12-04 10:47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机端盖轴向径向限位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机端盖轴向径向限位结构。


背景技术:

2.常见电机一般由中间电机壳体加两端端盖总体结构设计,采用此结构设计简单,便于机械加工,两端端盖与电机壳体一般采用螺栓螺钉在轴向上连接达到轴向径向双限位。对于要求小体积重量轻的航空威特电机,通常采用电机壳体加一端端盖形式结构,如图1,该结构设计紧凑,有利于减少加工环节及装配环节导致的不可消除公差,有效控制同轴度要求,电机壳体壁厚较薄,便于体积尺寸合理设计及重量控制,达到航空威特电机高功率密度小体积尺寸重量轻的特点要求,该结构端盖通常采用圆柱头螺钉在径向上连接达到轴向径向双限位。
3.采用中间电机壳体加两端端盖结构的电机通常体积重量设计较大,且电机壳体需有足够壁厚或设计凸台以便加工螺纹孔。采用电机壳体加一端端盖形式结构,通常采用圆柱头螺钉在径向上连接达到轴向径向双限位,不仅产品外观设计欠佳,更需占用额外空间体积。


技术实现要素:

4.实用新型目的
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机端盖轴向径向限位的结构设计,用于有径向空间占用限制,高功率密度小体积尺寸重量轻要求的威特电机。
6.实用新型技术解决方案
7.一种电机端盖轴向径向限位结构,电机壳体一端内壁开设有环形槽,电机壳体1外表面对应环形槽位置开设有联通至电机壳体内壁的局部切口,端盖外圆表面与环形槽对应位置处开设有圆周环形槽,在圆周环形槽上沿径向开设有盲孔,钢丝挡圈同时环绕于环形槽和圆周环形槽内且钢丝挡圈一端插入盲孔内,钢丝挡圈部分露出卡在切口处;通过连接件对电机壳体和端盖进行径向限位。
8.优选的,端盖安装在电机壳体上后钢丝挡圈分别与环形槽和圆周环形槽间隙配合。
9.优选的,局部切口两端沿周向的圆心角为约40
°

10.优选的,连接件采用紧定螺钉,紧定螺钉安装在电机壳体和端盖相应位置沿径向开设的螺纹孔内。
11.优选的,螺纹孔的轴线穿过环形槽的中线且螺纹孔的轴线与局部切口中线之间周向的夹角为约80
°

12.优选的,装配紧定螺钉到位后,紧定螺钉尾端与电机壳体外表齐平。
13.优选的,装配紧定螺钉时在紧定螺钉螺纹处涂厌氧胶。
14.本实用新型的优点:通过采用钢丝挡圈同时卡在两不同结构件环形槽中达到轴向
限位,可适当旋转端盖得到理想数据后采用装配紧定螺钉达到径向限位目的,结构设计紧凑,零件机加及总装工艺实现好,拆卸方便,可有效解决在有径向空间占用限制,高功率密度小体积尺寸重量轻要求的威特电机端盖轴向径向限位结构设计。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机端盖轴向径向限位结构的示意图。
16.图2为电机壳体环形槽、局部切口示意图。
17.图3为端盖圆周环形槽示意图。
18.图4为钢丝挡圈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电机壳体、2端盖、3紧定螺钉、4钢丝挡圈、2

001环形槽、2

002局部切口、3

001圆周环形槽、3

002盲孔。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21.如图1,一种电机端盖轴向径向限位结构,电机壳体1一端内壁开设有环形槽2

001,电机壳体1外表面对应环形槽2

001位置开设有联通至电机壳体1内壁的局部切口2

002,端盖2外圆表面与环形槽2

001对应位置处开设有圆周环形槽3

001,在圆周环形槽3

001上沿径向开设有盲孔3

002,钢丝挡圈4同时环绕于环形槽2

001和圆周环形槽3

001内且钢丝挡圈4一端插入盲孔3

002内,钢丝挡圈4部分露出卡在切口2

002处;通过连接件对电机壳体1和端盖2进行径向限位。盲孔3

002孔径比钢丝挡圈4直径稍大即可,深度根据装配钢丝挡圈4需要确定。如图2,局部切口2

002两端与电机壳体1内壁的圆心之间形成的圆心角为约40
°
。连接件采用紧定螺钉,紧定螺钉安装在电机壳体1和端盖2相应位置沿径向开设的螺纹孔内。螺纹孔的轴线穿过环形槽2

001的中线且螺纹孔的轴线与局部切口中线之间的夹角为约80
°

22.电机壳体内壁的环形槽2

001及端盖2外圆表面圆周环形槽3

001的槽宽尺寸(l1、l2)一致,比钢丝挡圈4直径(φ)稍大;槽深尺寸(h1、h2)一致,比钢丝挡圈4直径一半稍大,同时保证端盖2装配到电机壳体1上后环形槽2

001和圆周环形槽3

001与钢丝挡圈4之间间隙配合,目的是保证装配端盖2及钢丝挡圈4后旋转端盖2有尽可能小的间隙但又不会干涉卡滞卡死。
23.总装时,首先将端盖2装配到电机壳体1上,注意电机壳体1内壁圆周环形槽2

001与端盖2外圆的圆周环形槽3

001对齐,旋转端盖2,使端盖2外圆圆周环形槽上盲孔3

002与电机壳体1局部切口2

002中央对齐。其次将钢丝挡圈4有折弯一端装配到端盖盲孔3

002内,利用钢丝挡圈4的弹性和韧性梳理钢丝挡圈4沿电机壳体1圆周环绕,沿顺时针或者逆时针方向旋转端盖2,使钢丝挡圈4沿电机壳体1内壁的环形槽2

001及端盖2外圆圆周环形槽3

001旋合进入槽内,旋合到位为钢丝挡圈4完全在环形槽2

001和圆周环形槽3

001内,且钢丝挡圈4有局部一段(不能为钢丝挡圈4尾部)露出卡在电机壳体1局部切口2

002处,利用钢丝挡圈4直径一半处于电机壳体1内壁环形槽内2

001,一半处于端盖2外圆圆周环形槽3

001内,即同时卡在两不同结构件环形槽内达到轴向限位的目的。再次根据有刷电机固有特性,对电机进行通电初步测试指标数据,可适当旋转端盖2,改变电刷与换向器接触位置以
便得到理想数据。最后用工装夹具固定端盖2与电机壳体1的相对位置,在电机壳体1上和端盖2上加工螺纹孔,螺纹孔大小及深度根据选定的紧定螺钉3确定,保证装配紧定螺钉3到位后(紧定螺钉3装配时螺纹处涂厌氧胶),紧定螺钉3尾端基本与电机壳体1外表齐平,即尾端能卡住电机壳体1到达径向限位的目的,紧定螺钉3尾端可用红漆作标记线,便于观察判断紧定螺钉3在各项试验考核后是否有松动现象。
24.拆卸时,首先拆卸紧定螺钉3,然后旋转端盖2使钢丝挡圈4末端在电机壳体1局部切口2

002处裸露,利用钢丝挡圈4弹性韧性用工具挑起钢丝挡圈4末端,反向旋转端盖2直至钢丝挡圈4完全脱离环形槽即可完成拆卸。
25.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所述实施方式,任何人应得知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作出的结构变化,凡是与本实用新型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未详细描述的技术、形状、构造部分均为公知技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