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电站智能除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718509发布日期:2021-07-02 19:38阅读:245来源:国知局
一种变电站智能除湿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电站保护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变电站智能除湿装置。



背景技术:

室内变电站由于设备密集、通风条件不佳,室内环境的温度和湿度会相对偏高。尤其南方地区,当雨后及梅雨季节环境中湿度较高的情况下,可能造成局部放电或短路,引发安全事故。因此当室内湿度较高时必须对室内变电站进行除湿。

现有的变电站大多不具备除湿结构或者人为除湿,十分不方便且不及时,因此人们迫切需求一种新型的变电站智能除湿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变电站智能除湿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变电站无法及时除湿导致电器元件易损坏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变电站智能除湿装置,包括有安装壳,所述安装壳内设置有安装板和安装架,所述安装板的一侧设置有湿度控制开关和与之电连接的蓄电池、除湿机构和干燥机构,所述安装架内设置有八组防护板,所述防护板的两端均设置有连接柱,所述安装架的两侧均开设有八组安装孔,八组所述防护板通过所述连接柱穿设在所述安装孔内与所述安装架连接,所述连接柱的一侧设置有防脱板;所述防护板的一侧开设有控制槽,所述安装架的一侧设置有控制架,所述控制架的两端设置有滑块,所述安装架的内壁两侧开设有滑轨,所述控制架通过两组所述滑块分别卡设在两组所述滑轨内与所述安装架连接,所述控制架的内壁两侧均设置有八组控制柱,所述控制柱卡设在所述控制槽内;所述控制架顶部设置有两组气动杆,所述气动杆与所述湿度控制开关电性连接,所述气动杆与所述安装壳内壁顶部接触,所述滑轨底部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顶部与所述控制架底部接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除湿机构包括有四组排风扇,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四组安装口,所述安装口内设置有四组固定架,所述排风扇设置在所述固定架内,所述排风扇与所述湿度控制开关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干燥机构包括有传热框,所述传热框内设置有电热丝,所述电热丝与所述湿度控制开关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安装壳底部开设有两组固定槽,所述固定槽内设置有微型水泵,所述微型水泵的一侧设置有抽水管,所述安装壳的一侧开设有两组出水管分别与两组所述微型水泵连接,所述微型水泵与所述湿度控制开关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安装板的一侧设置有防潮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安装壳的两侧均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两组固定孔,所述固定孔内穿设有固定螺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变电站智能除湿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除湿装置结构简单,当变电站内的湿度达到预警值,湿度控制开关控制除湿机构、干燥机构运行,同时使气动杆伸长,推动控制架下移,在控制柱的作用下带动防护板沿连接柱转动打开,将变电站内的湿气排出,能有效的对变电站进行除湿,使用非常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变电站智能除湿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变电站智能除湿装置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变电站智能除湿装置的爆炸图;

图4为图3中a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变电站智能除湿装置的电路图。

图中:101、安装壳;102、固定板;103、固定孔;104、固定螺栓;105、固定槽;106、出水管;201、安装架;202、安装孔;203、滑轨;204、安装槽;301、防护板;302、连接柱;303、防脱板;304、控制槽;401、控制架;402、控制柱;403、滑块;404、气动杆;405、复位弹簧;501、传热框;502、电热丝;503、蓄电池;504、湿度控制开关;601、安装板;602、安装口;603、固定架;604、排风扇;605、防潮板;701、微型水泵;702、抽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变电站智能除湿装置,包括有安装壳101,所述安装壳101内设置有安装板601和安装架201,所述安装板601的一侧设置有湿度控制开关504和与之电连接的蓄电池503、除湿机构和干燥机构,所述安装架201内设置有八组防护板301,所述防护板301的两端均设置有连接柱302,所述安装架201的两侧均开设有八组安装孔202,八组所述防护板301通过所述连接柱302穿设在所述安装孔202内与所述安装架201连接,所述连接柱302的一侧设置有防脱板303;所述防护板301的一侧开设有控制槽304,所述安装架201的一侧设置有控制架401,所述控制架401的两端设置有滑块403,所述安装架201的内壁两侧开设有滑轨203,所述控制架401通过两组所述滑块403分别卡设在两组所述滑轨203内与所述安装架201连接,所述控制架401的内壁两侧均设置有八组控制柱402,所述控制柱402卡设在所述控制槽304内;所述控制架401顶部设置有两组气动杆404,所述气动杆404与所述湿度控制开关504电性连接,所述气动杆404与所述安装壳101内壁顶部接触,所述滑轨203底部设置有安装槽204,所述安装槽204内设置有复位弹簧405,所述复位弹簧405顶部与所述控制架401底部接触。

该除湿装置设置安装壳101用以固定安装板601和安装架201,设置安装板601用以安装湿度控制开关504、蓄电池503、除湿机构和干燥机构,湿度控制开关504可选用kts001湿控器,设置除湿机构将变电站(图未示)内部湿气排出,设置干燥机构将变电站内部积水蒸发,方便排出,设置安装架201用以安装防护板301,防护板301可沿连接柱302转动,设置防脱板303用以固定防护板301,设置滑轨203用以安装控制架401,控制架401可沿滑轨203上下移动,控制架401内的控制柱402穿设在控制槽304内,使控制架401上下移动时能带动防护板301沿连接柱302旋转打开或者关闭,设置气动杆404可通过伸长气动杆404推动控制架401下移,带动防护板301打开,设置复位弹簧405用以在气动杆404断电后推动控制架401上移使防护板301关闭,设置常闭的防护板301防止外界环境中的湿气进入变电站内,只有在变电站内湿度过高时方可打开,方便湿气排出;该除湿装置结构简单,当变电站内的湿度达到预警值,湿度控制开关504控制除湿机构、干燥机构运行,同时使气动杆404伸长,推动控制架401下移,在控制柱402的作用下带动防护板301沿连接柱302转动打开,将变电站内的湿气排出,能有效的对变电站进行除湿,使用非常方便。

请参阅图1至图3,所述除湿机构包括有四组排风扇604,所述安装板601上开设有四组安装口602,所述安装口602内设置有四组固定架603,所述排风扇604设置在所述固定架603内,所述排风扇604与所述湿度控制开关504电性连接。所述干燥机构包括有传热框501,所述传热框501内设置有电热丝502,所述电热丝502与所述湿度控制开关504电性连接。湿度控制开关504控制电热丝502加热,同时控制四组排风扇604在固定架603内转动,将变电站内的积水加热成湿气后通过排风扇604排出,能有效的对变电站内进行除湿。

请参阅图1至图3,所述安装壳101底部开设有两组固定槽105,所述固定槽105内设置有微型水泵701,所述微型水泵701的一侧设置有抽水管702,所述安装壳101的一侧开设有两组出水管106分别与两组所述微型水泵701连接,所述微型水泵701与所述湿度控制开关504电性连接。设置固定槽105用以安装微型水泵701,微型水泵701可选用kamoer-newkp20v小型自吸泵,设置微型水泵701在变电站内积水过多时通过抽水管702将积水直接排出,减小除湿机构和干燥机构的工作压力。

请参阅图1至图3,所述安装板601的一侧设置有防潮板605。防潮板605内为石灰材质,用以吸附空气中少量的湿气。

请参阅图1至图3,所述安装壳101的两侧均设置有固定板102,所述固定板102上开设有两组固定孔103,所述固定孔103内穿设有固定螺栓104。设置固定板102可通过固定螺栓104将该除湿装置固定在变电站的外壳上,方便该除湿装置的安装与拆卸。

综上所述,该除湿装置结构简单,当变电站内的湿度达到预警值,湿度控制开关504控制除湿机构、干燥机构运行,同时使气动杆404伸长,推动控制架401下移,在控制柱402的作用下带动防护板301沿连接柱302转动打开,将变电站内的湿气排出,能有效的对变电站进行除湿,使用非常方便;湿度控制开关504控制电热丝502加热,同时控制四组排风扇604在固定架603内转动,将变电站内的积水加热成湿气后通过排风扇604排出,能有效的对变电站内进行除湿;设置固定槽105用以安装微型水泵701,设置微型水泵701在变电站内积水过多时通过抽水管702将积水直接排出,减小除湿机构和干燥机构的工作压力;防潮板605内为石灰材质,用以吸附空气中少量的湿气;设置固定板102可通过固定螺栓104将该除湿装置固定在变电站的外壳上,方便该除湿装置的安装与拆卸。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