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田抽油机用永磁直驱同步电动机的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945029发布日期:2021-07-20 16:35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一种油田抽油机用永磁直驱同步电动机的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永磁同步电动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油田抽油机用永磁直驱同步电动机的结构。



背景技术:

游梁式抽油机是油田广泛应用的传统抽油设备,通常由普通交流异步电动机直接拖动。其曲柄带以配重平衡块带动抽油杆,驱动井下抽油泵做固定周期的上下往复运动,把井下的油送到地面。抽油机的动力系统是由电动机、皮带轮、减速器组成,异步电机的特点是启动电流大,运行电流小,无功功率大,功率因素低,易造成严重的功率损失。因此,减少抽油机电机拖动系统的能耗、提高电机运行系统效率、降低采油成本成为各油田实现节能增效的主要任务。目前市场上的抽油机用永磁电机是由壳体、定子、转子、电机轴、轴承组成一个完整独立的永磁电机,然后将整机安装在减速机上,占用空间较大,在安装时减速机与电机的同心度不易保证,噪声增大,降低了永磁电机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油田抽油机用永磁直驱同步电动机的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油田抽油机用永磁直驱同步电动机的结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左侧通过四个紧固螺栓螺纹连接有前端盖,所述壳体的右侧通过四个紧固螺栓螺纹连接有后端盖,八个紧固螺栓分别螺纹连接在前端盖和后端盖的表面四角,所述壳体的内部安装有驱动机构,所述壳体的中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小盖,所述小盖的左侧底部安装有油封,所述后端盖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定位机构,定位机构内设有护套,所述护套内水平转动连接有输出轴,所述壳体的底部安装有减速机。

优选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安装在壳体内部上端的定子,所述定子的下部转动连接有转子,所述定子和转子的两侧共同连接有支撑板,两个支撑板的两侧分别对应定子和转子均螺纹连接有螺栓,所述转子的底部四周套接有轴套,所述轴套位于壳体的中部,所述轴套的右侧与输出轴内端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后端盖表面的圆台,所述圆台的表面固定连接护套底部,所述圆台的表面四周等间距开设有六个减震孔,所述圆台与后端盖的中部贯通开设有轴孔,所述输出轴竖直安装在轴孔内,所述后端盖的表面左侧等间距开设有四个定位孔,所述后端盖的表面左侧开设有销孔,所述销孔位于四个定位孔的左侧上部。

优选地,所述前端盖的表面涂有平面密封硅橡胶。

优选地,所述定子为拼块结构,定子的四周缠绕有漆包线,所述壳体的顶部对应定子开设有限位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定子采用拼块结构,可直接将漆包线绕在预加绝缘拼块定子上,没有相间绝缘问题,没有嵌线造成的绝缘损伤,减少绝缘造成的故障。

2、采用的是无转轴、无轴承设计方案,把减速机输入端轴承外盖的止口、轴承定位尺寸和密封在电机壳体上进行设计,把电机的壳体安装在减速机上,并借用减速机的的轴和轴承当做永磁电机的轴与轴承,使得永磁电机成为一个完整体,有效解决传统抽油机拖动系统能耗大、运行系统效率低、采油成本高,以及目前市场上永磁电机的寿命和噪声的问题;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既解决了传统抽油机拖动系统能耗大、运行系统效率低、采油成本高,以及目前市场上永磁电机的寿命和噪声的问题,同时采用拼块定子铁芯,可直接将漆包线绕在预加绝缘拼块定子上,减少电机的轴向尺寸,减少电机的耗铜量,进而减少铜损,提高效率,提高运行品质,釆用拼块定子结构,减少绝缘造成的故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油田抽油机用永磁直驱同步电动机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油田抽油机用永磁直驱同步电动机的壳体内部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油田抽油机用永磁直驱同步电动机的结构的a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油田抽油机用永磁直驱同步电动机的结构的后端盖表面结构图;

图中:1壳体、2前端盖、3紧固螺栓、4后端盖、5圆台、6输出轴、7转子、8轴套、9油封、10小盖、11减震孔、12销孔、13定位孔、14轴孔、15护套、16定子、17减速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4,一种油田抽油机用永磁直驱同步电动机的结构,包括壳体1,壳体1的左侧通过四个紧固螺栓3螺纹连接有前端盖2,壳体1的右侧通过四个紧固螺栓3螺纹连接有后端盖4,八个紧固螺栓3分别螺纹连接在前端盖2和后端盖4的表面四角,前端盖2的表面涂有平面密封硅橡胶,通过前端盖2和后端盖4进行保护壳体1和减速机17,并通过紧固螺栓3进行加固。

在本实用新型中,壳体1的顶部对应定子16开设有限位孔,定子16和转子7的两侧共同连接有支撑板,两个支撑板的两侧分别对应定子16和转子7均螺纹连接有螺栓,转子7的底部四周套接有轴套8,轴套8位于壳体1的中部,轴套8的右侧与输出轴6内端固定连接,将拼块结构的定子16拼成一个整圆进行接线,然后把定子16压入到壳体1的相对应的尺寸位置上,与壳体1的轴向限位止口重合时安装到位,将后端盖4安装到壳体1的右侧,用高强度螺栓紧固使得壳体1顶部成为整体。

在本实用新型中,后端盖4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定位机构,定位机构内设有护套15,护套15内水平转动连接有输出轴6,壳体1的底部安装有减速机17,定位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后端盖4表面的圆台5,圆台5的表面固定连接护套15底部,减速机17与外部配套设备连接,并通过控制开关进行控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圆台5的表面四周等间距开设有六个减震孔11,圆台5与后端盖4的中部贯通开设有轴孔14,输出轴6竖直安装在轴孔14内,后端盖4的表面左侧等间距开设有四个定位孔13,后端盖4的表面左侧开设有销孔12,销孔12位于四个定位孔13的左侧上部,通过减震孔11对工作时的电动机结构进行减震作用,并通过定位孔13连接到外部配套的机械上,进行抽油使用。

在本实用新型中,壳体1的内部安装有驱动机构,壳体1的中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小盖10,小盖10的左侧底部安装有油封9,驱动机构包括安装在壳体1内部上端的定子16,定子16的下部转动连接有转子7,定子16为拼块结构,定子16的四周缠绕有漆包线,通过油封9端面朝外安装至小盖10内对应的油封9止口内,要注意油封9的安装方向,将油封9和小盖10的装配体整体沿减速机17输出轴6安装到壳体1内侧底部,然后用高强度螺栓紧固,将小盖10与壳体1锁紧,在小盖10安装完成后,需检查轴套8,确认轴套8锥面方向后,将轴套8安装在减速机17上。

在本实用新型中,油田抽油机用永磁直驱同步电动机的结构在装配时,首先在后端盖4上面机加相对应的减速机17轴承外盖止口、沟槽和轴承定位的尺寸,将拼块结构的定子16拼成一个整圆进行接线,然后把定子16压入到壳体1的相对应的尺寸位置上,与壳体1的轴向限位止口重合时安装到位,将后端盖4安装到壳体1的右侧,用高强度螺栓紧固使得壳体1顶部成为整体,通过吊车吊起壳体1,用丙酮等稀释剂清除后端盖4配合面的油渍及污迹,在配合端面处平面密封硅橡胶,将壳体1安装到减速机17输入端轴承端面处,与减速器输入轴端轴承内盖的安装孔对齐,安装从原设备上拆下来的螺栓,用扭力板手安装预紧,完成电机壳体1与减速机17的安装,之后安装小盖10,先把油封9端面朝外安装至小盖10内对应的油封9止口内,要注意油封9的安装方向,将油封9和小盖10的装配体整体沿减速机17输出轴6安装到壳体1内侧底部,然后用高强度螺栓紧固,将小盖10与壳体1锁紧,在小盖10安装完成后,需检查轴套8,确认轴套8锥面方向后,将轴套8安装在减速机17上,轴套8与减速机17为键连接,装配时注意键的位置,转子7支架上面的永磁体具有很强的吸力,应与铁质部件保持距离,安装时需用工装套进行导向,防止转子7因永磁体吸偏,导致永磁电机气隙不均匀,将圆环型工装安装至轴套8上,然后将转子7沿工装套方向安装到轴套8上,用扭力板手旋紧紧固螺栓3,转子7部分安装完成,取下工装套,安装前端盖2,前端盖2装配面处涂平面密封硅橡胶,紧固盖板螺栓,然后需要加固永磁电机底座,用平衡垫块调整水平,油田抽油机用永磁直驱同步电动机安装完成。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