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子组件、风机及具有其的扫地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223289发布日期:2022-03-12 12:47阅读:74来源:国知局
转子组件、风机及具有其的扫地机的制作方法
转子组件、风机及具有其的扫地机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扫地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转子组件、风机及具有其的扫地机。


背景技术:

2.扫地机是通过电机上的转轴带动叶轮旋转,以在密封的壳体内产生空气负压,从而将尘屑等杂物吸入扫地机内的清洁电器。为了支撑转轴和使转轴顺畅转动,通常会在转轴外套设轴承单元,套设轴承单元后,存在转子组件轴向长度过长的问题。转子组件长度过长,收容转子组件的壳体也会适应性增长,从而提高风机造价的成本,同时风机的重量会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转子组件、风机及具有其的扫地机,其能够降低转子组件的长度,以降低风机整机的成本,减轻风机的重量。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转子组件,包括:转轴;轴承单元,其沿所述转轴的轴向方向套设在所述转轴上,所述转轴部分延伸出所述轴承单元,并形成伸出部;动叶轮,其沿着所述转轴轴向方向套设在所述伸出部上,所述动叶轮的下端面和所述轴承单元上端面之间具有间距;其中,所述动叶轮与所述轴承单元之间的间距定义为l1,所述伸出部的轴向距离定义为l2;其中,l1和l2之间满足:0.15≤l1/l2≤0.25。
5.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转子组件还包括:磁铁,紧固在所述转轴上,所述磁铁和所述动叶轮分别位于所述轴承单元相向两侧;平衡环,紧固在所述转轴远离所述伸出部的另一端上;其中,所述磁铁下端面与所述平衡环上端面之间的距离定义为l3,l3≤0.3mm。
6.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动叶轮上成型有供所述转轴插入的插孔,所述动叶轮内可拆卸配接有安装环,所述安装环与所述插孔同轴设置,并供所述转轴插入,所述安装环与所述转轴过盈配合。
7.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安装环包括套部和沿着所述套部周向环绕成型的连接部;其中,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动叶轮相贴合,所述套部端部相对所述连接部向外凸出,并径向限位在所述插孔内。
8.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动叶轮之间连接有若干第一紧固件,所述第一紧固件沿着所述连接部圆周方向等距均匀分布。
9.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转轴为台阶轴,其包括大外径的第一轴部和小外径的第二轴部,所述轴承单元套设在所述第一轴部上,所述磁铁套设在所述第二轴部上。
10.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轴部和所述第二轴部之间形成限制所述磁铁轴向移动的台阶部。
11.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轴承单元包括:两个轴承,其沿所述转轴的轴向方向
套设在所述转轴上;以及套筒,其沿所述转轴的轴向方向套设在所述转轴上,所述套筒的一端与所述两个轴承的其中一个轴承抵接,另一端与所述两个轴承的其中另一个轴承抵接,所述套筒的外径和所述轴承的外径相同。
12.此外,本技术还提供一种风机,包括转子组件;定子组件,围设在所述转子组件的外周;以及壳体,用于安装所述转子组件和所述定子组件;其中,所述转子组件为上述所述的转子组件。
13.此外,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扫地机,包括上述所述的风机。
14.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动叶轮与轴承单元之间的间距与伸出部轴向距离的比值控制在0.15~0.25之间,能够保证轴承单元位于转轴的最佳支撑位置,同时也能够在不干涉动叶轮的情况下,缩短动叶轮和轴承单元间的距离,从而缩短转子组件在轴向方向上的长度,以降低风机整机的成本,减轻风机的重量。
【附图说明】
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转子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本实用新型转子组件的剖视示意图。
18.图3是图2转子组件在a处的局部放大图。
19.图4是图2转子组件在b处的局部放大图。
20.图5是图1转子组件的动叶轮的结构示意图。
21.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机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22.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机的剖视示意图。
23.图8是图6中壳体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24.图9是图6中壳体的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5.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非对本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6.本技术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27.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
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28.如图1至图3所示,对应于本实用新型一种较佳实施例的转子组件100,包括转轴11;轴承单元10,其沿转轴11的轴向方向套设在转轴11上,转轴11部分延伸出轴承单元10,并形成伸出部1111;动叶轮14,其沿着转轴11轴向方向套设在伸出部1111上,动叶轮14的下端面和轴承单元10上端面之间具有间距;其中,动叶轮14与轴承单元10之间的间距定义为l1,伸出部1111的轴向距离定义为l2;其中,l1和l2之间满足:0.15≤l1/l2≤0.25。
29.本技术通过将动叶轮14与轴承单元10之间的间距与伸出部1111轴向距离的比值控制在0.15~0.25之间,能够保证轴承单元10位于转轴11的最佳支撑位置,同时也能够在不干涉动叶轮14的情况下,缩短动叶轮14和轴承单元10间的距离,从而缩短转子组件100在轴向方向上的长度,从而降低风机整机的成本,减轻风机的重量。
30.轴承单元10包括沿转轴11的轴向方向套设在转轴11上的两个轴承12和套筒13,套筒13的一端与两个轴承12的其中一个轴承12抵接,另一端与两个轴承12的其中另一个轴承12抵接,套筒13与两个轴承12的外径相同。通过在轴承12和轴承12之间抵接套筒13,套筒13能够为其提供预紧力,从而降低噪音。
31.如图1、图2和图5所示,动叶轮14包括上板体141、下板体142和若干动叶片143。上板体141开设有导风孔141a,下板体142沿着导风孔141a的轴向,与上板体141相对且同轴设置,若干动叶片143连接在上板体141和下板体142之间,且绕着上板体141和/或下板体142的中心等距环设于上板体141和下板体142上。上板体141自导风孔141a至远离导风孔141a的方向,其部分向外弯折形成导风筒1411,导风筒1411能够对气流进行导向,以便气流更顺畅的进入动叶轮14内。下板体142中心开设有供转轴11穿过的插孔142a,上述的l1具体为靠近动叶轮14的轴承12的上端面与下板体142的下端面之间的间距。
32.动叶轮14内可拆卸的连接有一安装环16,安装环16与插孔142a同轴设置,动叶轮14通过安装环紧固在转轴11。
33.具体的,安装环16固定连接在下板体142上,安装环16和下板体142之间设置有第一紧固件17,以将安装环16紧固在下板体142上。
34.安装环16包括套部161和沿着套部161的周向环绕成型的连接部162。连接部162与下板体142相贴合,套部161端部相对连接部162端面向外凸出,并插设在插孔142a内,连接部162能够限制安装环16的轴向移动,套部161能够限制安装环16的径向移动,从而便于安装环16的装设。转轴11穿设在套部161中,且与套部161过盈配合或者粘接配合。
35.第一紧固件17数量为多个且沿着安装环16的连接部162的周向等间隔分布。第一紧固件17具体可采用螺栓、螺钉等螺纹紧固件。
36.如图2和图4所示,转子组件100还包括沿着转轴11的轴向方向紧固在转轴11上的磁铁15和平衡环18。磁铁15与转轴11之间通过胶水连接,磁铁15和动叶轮14分别位于轴承单元10相向两侧。平衡环18位于转轴11远离伸出部1111的另一端部上,平衡环18具体为一辅助轴承,且平衡环18采用直接压入的方式过盈配合在转轴11上。通过设置平衡环18,当转轴11在转动时,其能够限制转轴11的径向运动,以降低转轴11在转动时因动不平衡而产生的离心跳动。优选的,磁铁15下端面与平衡环18上端面之间的距离定义为l3,l3≤0.3mm。通过将磁铁15下端面与平衡环18上端面之间的距离限定在0.3mm以内,以使得转轴11的轴向
长度可进行缩短,进而降低转子组件100的整体长度。
37.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转轴11为台阶轴。轴承12套设在外径较大的转轴11处,以增大轴承12与转轴11的受力面积,从而减小轴承12的承受压强,进而改善因轴承12损坏而导致异音的现象,同时也能够延长电机的使用寿命。
38.具体的,转轴11包括第一轴部111和第二轴部112,第一轴部111和第二轴部112同轴设置,第一轴部111的外径大于第二轴部112的外径,第一轴部111和第二轴部112的连接处形成有台阶部113。轴承单元10和动叶轮14均套设在第一轴部111上,以便调整轴承单元10和动叶轮14之间的间距,从而便于后续装配。磁铁15套设在第二轴部112上,并与台阶部113相抵接,以对磁铁15进行轴向定位。诚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转轴11也可根据需要成型外径不同于第一轴部111的其他轴部,以便对动叶轮14进行轴向定位,本技术在此不作限定。
39.此外,如图6至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风机,包括壳体200、转子组件100和定子组件300,其中,壳体200用于安装定子组件300和转子组件100,转子组件100为前述的转子组件,定子组件300设置于转子组件100的磁铁15的外围。
40.壳体200包括基壳21、后盖22和风罩23。基壳21内部形成有相互连通的定子腔21a和轴承腔21b。定子组件300固定安装在定子腔21a内,转子组件100的轴承12和套筒13固定安装在轴承腔21b内,以支撑转子组件100,转轴11一端穿过轴承12和套筒13伸入到定子腔21a内,磁铁15和平衡环18均收容于定子腔21a内,后盖22可拆卸的连接在基壳21端部以封闭定子腔21a。
41.轴承腔21b远离定子腔21a的一端与外界相连通,转轴11的另一端向外伸出轴承12,并延伸至基壳21外,动叶轮14位于基壳21外并套设在该伸出端上,风罩23固定在基壳21上,且罩设在动叶轮14外,风罩23与动叶片143不相接触。
42.风罩23内形成有容纳动叶轮14的容风腔23a,风罩23上开设有与容风腔23a相连通的进风口23b,当动叶轮14旋转时,气流自进风口23b进入动叶轮14,并沿着动叶轮14流至指定位置。
43.优选的,风罩23的进风口23b和导风筒1411之间存在密封连接。具体的,风罩23包括用于围成进风口23b的内圈231和与内圈231相连接的外圈232,内圈231和外圈232之间形成有环形的容置槽233,容置槽233内嵌设有密封圈24,导风筒1411的端面与密封圈24紧密贴合。采用上述结构,其能够减少电机风量损失,提高电机吸入功率,进而增强工作性能。
44.本实施例中,为了提高导流效果,壳体200还包括定叶轮25,定叶轮25连接在基壳21和风罩23之间,以对流出动叶轮14的气流进行导流,减少因气流紊乱造成的能量损失,降低噪音,同时也能够使动叶轮14工作时产生更大的吸力和风量。
45.定叶轮25包括内轮体251、外轮体252和若干定叶片253。其中,内轮体251套设并紧固在基壳21上,风罩23连接在外轮体252的外周,若干定叶片253连接在内轮体251和外轮体252之间,且沿着内轮体251和/或外轮体252的周向等间隔分布。
46.为了便于安装定叶轮25,内轮体251中部开设有安装孔251a,基壳21端部凸出成型有与安装孔251a相匹配的筒部211,内轮体251套设在筒部211外,且与基壳21的端部相抵,以对定叶轮25的轴向和径向进行限位。内轮体251和基壳21之间过盈配合或者采用紧固件进行紧固。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拆装,优选在内轮体251和基壳21之间设置第二紧固件26,第二紧固件26为螺栓、螺钉等螺纹紧固件。第二紧固件26数量为多个,且沿着内轮体251
的周向等间距分布。
47.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外轮体252与风罩23采用卡接配合,以便风罩23的拆装和对动叶轮14和定叶轮25进行清洁。
48.风罩23与外轮体252相接触处的内轮廓与外轮体252的外轮廓相同,且相接触处的内径略小于外轮体252的外径,从而使得风罩23的内壁与外轮体252的外壁紧密贴合,防止气流泄露。
49.风罩23内壁沿其周向凸出形成有凸沿234,且凸沿234与外轮体252的端面相抵,凸沿234能够对风罩23进行轴向限位的同时,进一步提高风罩23与外轮体252间的密封性。在本实施例中,风罩23可采用弹性较佳的塑料材质。
50.参照图2、图4和图6,转子组件100还包括轴承支架19,轴承支架19设于轴承腔21b内、且围设在轴承12和套筒13的外侧,以使轴承12和套筒13的固定更牢靠。
51.轴承支架19包括筒体191和抵接部192。轴承12和套筒13收容于筒体191内,二者与筒体191可采用过盈配合或者胶粘的方式进行固定。抵接部192沿着筒体191的周向凸出成型在筒体191的外壁上,抵接部192与轴承腔21b的内壁相抵紧。
52.优选的,抵接部192为齿形结构,其能够减少与轴承腔21b的接触面积,从而便于轴承支架19装入轴承腔21b。抵接部192的数量为多个且沿着筒体191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以提高轴承支架19和轴承腔21b的连接稳固性。
53.参照图5和图6,风机还包括驱动组件400,驱动组件400设置在定子腔21a内并与定子组件300的电性连接,以对定子组件300进行供电,进而驱使磁铁15转动,从而带动转轴11转动。由于驱动组件400设置在定子腔21a,且定子腔21a由后盖22进行封闭,定子腔21a为密闭腔体,从而能够有效防止水汽进入,避免电机因进水汽而失效。且由于风罩23位于动叶轮14处,驱动组件400和风罩23分别位于电机的两端,使得驱动组件400远离进风口23b,其也能够减少驱动组件400与水汽接触的可能。
54.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扫地机,包括前述的风机。
55.综上所述,本技术通过将动叶轮与轴承单元之间的间距与伸出部轴向距离的比值控制在0.15~0.25之间,能够保证轴承单元位于转轴的最佳支撑位置,同时也能够在不干涉动叶轮的情况下,缩短动叶轮和轴承单元间的距离,从而缩短转子组件在轴向方向上的长度,以降低风机整机的制造成本,减轻风机的重量;
56.通过将磁铁下端面与平衡环上端面之间的距离限定在0.3mm以内,以使得转轴的轴向长度可进行缩短,进而进一步降低转子组件的整体长度。
57.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