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率低振动的吸尘器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822462发布日期:2021-09-29 04:26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效率低振动的吸尘器电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吸尘器电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效率低振动的吸尘器电机。


背景技术:

2.在串激吸尘器电机领域现有的大多数电机分为支架式串激吸尘器电机和机壳式串激吸尘器电机。
3.现有的支架式串激吸尘器电机支架式电机一般由上支架、定子铁芯、转子铁芯、定叶轮、风罩、动叶轮、定子绕组、转子绕组等组成。
4.现有的吸尘器电机的支架式电机的上支架由bmc(团状模塑料)复合材料制作,bmc是一种半干法制造玻璃纤维增强热固性制品的模压中间材料,由不饱和聚酯树脂、低收缩/低轮廓添加剂、引发剂、内脱模剂、矿物填料等预先混合成糊状,再加入增稠剂、着色剂等,与不同长度的玻璃纤维,在专用的料釜中进行搅拌,进行增稠过程,最终形成团状的中间体材料,可用于进行模压和注塑。可见,bmc复合材料的注塑成型工艺要求较高,bmc复合材料成型法的缺陷较多,例如填充不良、气泡、脱模不良、翘曲、合流纹、光泽不好、裂纹,易导致批量报废,且报废处理难度大。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效率低振动的吸尘器电机。
6.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7.一种高效率低振动的吸尘器电机,包括上支架和下支架;所述上支架上左右对称固定电刷组件;所述电刷组件连接转子;所述转子穿过定子;所述转子通过紧固件固定在下支架内,且所述下支架之上盖有集风片;所述转子的转轴的第一端安装定叶轮和动叶轮。
8.其进一步的技术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架包括腹板;所述腹板的两侧对称设置第一翼缘和第二翼缘;所述第一翼缘和所述第二翼缘均与所述腹板相互垂直;所述第一翼缘的一侧设置第一支板;所述第二翼缘的一侧设置第二支板;所述第一支板和所述第二支板均和所述腹板相互平行;所述第一翼缘和所述第二翼缘之间为轴承室,所述轴承室内安装上固定环、滑动轴承和下固定环。
9.其进一步的技术特征在于:所述电刷组件包括碳素、弹簧和盖板;所述弹簧的一端抵接所述碳素,所述弹簧的另一端抵接所述盖板。
10.其进一步的技术特征在于:所述转子的转轴的第二端套有垫片、第一弹性元件和第一压圈。
11.其进一步的技术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元件为波形弹性垫圈。
12.其进一步的技术特征在于:所述定叶轮和所述动叶轮之间设置衬套和第二压圈。
13.其进一步的技术特征在于:所述定叶轮的中心设置橡胶套。
14.其进一步的技术特征在于:所述动叶轮的一侧安装第三压圈,且通过螺帽将所述
动叶轮固定在所述转子的转轴上。
15.其进一步的技术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为自攻螺钉。
16.其进一步的技术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架的轴线、所述定子的轴线、所述转子的轴线、所述定叶轮的轴线、所述动叶轮的轴线和所述下支架的轴线均在同一直线上。
1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8.1、本实用新型在生产过程中可减少2~3名员工,降低制造成本。
19.2、本实用新型在装配过程中不使用化学胶水,不损伤员工健康。
20.3、本实用新型在生产过程中因取消压轴承工位及涂抹胶水工位可避免受轴承开档的大小从而对整个电机的尺寸链影响,以及胶水涂抹不均匀或胶量小滚珠轴承在bmc上支架内跟转的品质事故发生,继而达到降低生产品质事故。
21.4、本实用新型的上支架组件生产方便、效率较高,品质易管控,不易出现bmc上支架类似缺料的现象发生。
22.5、本实用新型的上支架加工时使用一次成型的方式,产品制作过程中产生的误差小,这种制作方式也能够大幅度减少加工制作时的工序。
23.6、本实用新型将bmc复合材料改为铁制的上支架,将原bmc上支架+滚珠轴承改为支架组件,减少转子压轴承工序、塞电刷组件工序,大大降低生产成本。
24.7、本实用新型的上支架增加了转子固定结构的强度,降低了转子在运转中产生的振动,继而降低了电机的振动,从而减小了因误差引起的振动。
附图说明
2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图。
2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28.图4为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29.图5为电刷的结构示意图。
30.图中:1、上支架;101、腹板;102、第一翼缘;103、第二翼缘;104、第一支板;105、第二支板;2、电刷组件;201、碳素;202、弹簧;203、盖板;3、垫片;4、第一弹性元件;5、第一压圈;6、定子;7、转子;8、集风片;9、橡胶套;10、定叶轮;11、衬套;12、第二压圈;13、紧固件;14、动叶轮;15、第三压圈;16、螺帽;17、下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31.关于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对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左、右、前或后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来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此外,在全部实施例中,相同的附图标号表示相同的元件。
32.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
3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结合图1~图3,一种高效率低振动的吸尘器电机,包括上支架1和下支架17。上支架1由铁材质制成。上支架1上左右对称固定电刷组件2。电刷组件2连接转子7。转子7包括转子
铁芯、转轴、电枢绕组和换向器,其作用是保证并产生连续的电磁力矩,通过转轴带动负载做功,将电机的电能转化为机械能。转子7穿过定子6。定子6包括定子铁芯和套在极靴上的绕组,其作用是产生励磁磁通、导磁及支撑集风片8和下支架17。
34.转子7通过紧固件13固定在下支架17内,且下支架17之上盖有集风片8。优选地,紧固件13为自攻螺钉,把自攻螺钉拧入下支架17的预制孔里时,通过紧靠着预制孔周围材料的移位,以及把材料推入螺纹之间的空隙,进而形成与自攻螺钉相连接的内螺纹。转子7的转轴的第一端安装定叶轮10和动叶轮14。定叶轮10和动叶轮14之间设置衬套11和第二压圈12。定叶轮10的中心设置橡胶套9,橡胶套9的外壁贴合定叶轮10的中心内壁,橡胶套9保护滑动面。动叶轮14的一侧安装第三压圈15,且通过螺帽16将动叶轮14固定在转子7的转轴上。
35.转子7的转轴的第二端套有垫片3、第一弹性元件4和第一压圈5。优选地,第一弹性元件4为波形弹性垫圈,第一弹性元件4保护转子7的转轴的的表面防止螺栓螺母拧紧时划伤工件表面。
36.图4为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上支架1包括腹板101。腹板101的两侧对称设置第一翼缘102和第二翼缘103。第一翼缘102和第二翼缘103均与腹板101相互垂直。第一翼缘102的一侧设置第一支板104。第二翼缘103的一侧设置第二支板105。第一支板104和第二支板105均和腹板101相互平行。第一翼缘102和第二翼缘103之间为轴承室,轴承室内安装上固定环、滑动轴承和下固定环。
37.图5为电刷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电刷组件2包括碳素201、弹簧202和盖板203。弹簧202的一端抵接碳素201,弹簧202的另一端抵接盖板203。生产时,只需一名操作人员把碳素201放置于上支架1的刷架内,再把定子活线端的端子插入电刷组件2的刷架内,盖板203与定子活线端的端子接触使之导电,免去人工点焊,同时减少两台点焊设备,同时也避免因点焊后所剪线头掉入集风片8的进风口引发的电机异音及烧机,继而达到产线的合格率提升的目的,也可以避免电刷组件2的后盖板裸铜线残留的断口对后期装配整机时拿取电机的划伤,因取消点焊机,对车间噪音也有相对应的降低。
38.上支架1的轴线、定子6的轴线、转子7的轴线、定叶轮10的轴线、动叶轮14的轴线和下支架17的轴线均在同一直线上。
39.上支架1的安装原理如下:
40.上支架1通过冲压成型后,在第一翼缘102和第二翼缘103之间的轴承室内放置上固定环,再放入滑动轴承,接着放入下固定环,一次成型,成型后再使用铜管把电刷组件2的刷架铆接在上支架1上。
41.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42.动叶轮14主要是产生风,当动叶轮14以20000

30000转每分钟的高转速进行旋转时,进风口处会产生负压形成真空,进而形成吸力;定叶轮10的主要作用是使得动叶轮14产生的风量更加平顺的释放出去。
43.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
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44.以上描述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不是对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所限定的范围参见权利要求,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