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冗余电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429597发布日期:2021-08-27 11:06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通用冗余电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服务器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通用冗余电源。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设置在数据中心当中的服务器对于供电电源的需求也呈现多样化的趋势。为适配不同服务器的实际使用功能以及计算能力要求,不同服务器对应有不同的额定功率。目前常用的服务器供电电源是通用冗余电源。

通常情况下,大功率的服务器只能上架到具有特定的通用冗余电源的指定机柜中,该类特定的通用冗余电源通过支持大功率的电源插座与指定机柜中的总电源连接,以实现为大功率的服务器供电的作用。

然而,由于大功率通用冗余电源与普通机柜的安装环境难以适配,导致大功率冗余电源的使用受到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用冗余电源,能够提高大功率通用冗余电源的使用适配性。该通用冗余电源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通用冗余电源,该通用冗余电源包括电源外壳、n个电源输入接口、电源输出接口和供电电路,n≥2;

n个电源输入接口位于电源外壳的第一侧面,电源输出接口位于与第一侧面对向的第二侧面,电源输出接口凸出第二侧面;

供电电路位于电源外壳形成的容置空间内,供电电路包括n个供电电路输入端和一个供电电路输出端;

供电电路输入端与电源输入接口电性连接,供电电路输出端与电源输出接口电性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供电电路中包括n条单路电路以及合路电路;

n条单路电路相互并联;

n条单路电路的单路电路输出端与n个电源输入接口对应,第i条单路电路的单路电路输入端与第i个电源输入接口电性连接;

n条单路电路的单路电路输出端与合路电路的合路电路输入端电性连接;

合路电路输出端与电源输出接口电性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供电电路中还包括n条整流电路;

整流电路位于单路电路与合路电路之间;

n条单路电路与n条整流电路对应,第i条单路电路的单路电路输出端与第i条整流电路的整流电路输入端电性连接;

n条整流电路的整流电路输出端与合路电路的合路电路输入端电性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整流电路中包括至少一个二极管;

当单路电路发生故障时,二极管使与单路电路对应的整流电路中的电流断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通用冗余电源还包括控制电路;

控制电路位于电源外壳形成的容置空间内,控制电路与供电电路连接;

当通用冗余电源工作时,控制电路对单路电路与合路电路的工作情况进行管理。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控制电路中包括n个单路电路处理芯片;

n个单路电路处理芯片与n条单路电路对应,第i个单路电路处理芯片与第i条单路电路电性连接;

当通用冗余电源工作时,单路电路处理芯片实时记录单路电路的工作情况。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控制电路中包括合路电路处理芯片;

合路电路处理芯片与n条单路电路处理芯片电性连接;

当通用冗余电源工作时,合路电路处理芯片实时读取单路电路处理芯片中记录的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控制电路中包括i2c总线;

i2c总线与合路电路处理芯片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侧面具有第一孔洞,第二侧面具有第二孔洞,通用冗余电源中还包括风扇;

风扇位于电源外壳形成的容置空间内;

当风扇工作时,由风扇引起的气流自第二侧面向第一侧面流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n个电源输入接口为c14类型的电源输入接口。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在通用冗余电源的外壳上的相对的两个侧面,对向设置多个电源输入接口和一个电源输出接口,并且在电源外壳内部中进行供电电路的设置,使供电电路也对应具有多个输出端以及一个输入端,供电电路的输入端与电源输入接口分别对应,供电电路的输出端与电源输出接口对应。通过多个电源输入接口与单个电源输出接口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对应的供电电路的设置,使从每个电源输入接口内输入的电源进行叠加,并从电源输出接口当中输出,进而使通用冗余电源在工作电压适配大功率设备的情况下仍然可以在安装过程中适配普通机柜,提高了大功率通用冗余电源的使用适配性。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用冗余电源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用冗余电源安装于机柜中的安装方法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源输入接口在第一侧面上的排布方法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源输入接口在第一侧面上的排布方法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源输出接口与第二侧面的相对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用冗余电源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供电电路与外界电路的连接方式示意图;

图8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整流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9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供电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10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用冗余电源的示意图;

图1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电路与供电电路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1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控制电路与供电电路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1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控制电路与供电电路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1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供电电路的示意图;

图1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供电电路与控制电路的组合框图;

图1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侧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1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侧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18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风扇安装于通用冗余电源内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各个标号说明如下:

1-通用冗余电源;

11-电源外壳,12-电源输入接口,13-电源输出接口,14-供电电路,15-控制电路,16-风扇;

111-第一侧面,112-第二侧面;

1111-第一孔洞,1112-把手,1113-盖板,1114-指示灯,1121-第二孔洞;

141-供电电路输入端,142-供电电路输出端,143-单路电路,144-合路电路,145-整流电路;

1431-电源,1432-电磁干扰滤波器;

1451-二极管,1452-全桥整流电路,1453-变压电路,1454-莫斯管,1455-电容器,1456-变压电感装置;

151-单路电路处理芯片,152-合路电路处理芯片;

161-风扇把手;

200-机柜;

700-外界电路;

1501-电磁干扰滤波器,1502-整流滤波器,1503-交流直流转换器,1504-保持电容,1505-高带宽谐振开关电路,1506-理想二极管,1507-输出端,1508-光电耦合器,1509-第一处理芯片,1510-第二处理芯片,1511-i2c总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通用冗余电源是服务器的一种电源,其根据服务器的需求,可被分为多个类型。相关技术中,不同类型的通用冗余电源对应有不同型号的电源输入接口。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配高功耗服务器的通用冗余电源,该通用冗余电源通过在电源外壳的第一侧面上设置n个电源输入接口,并对应设置内部的供电电路,是通用冗余电源在工作过程中,通过电源输入接口进行的电流的接收,并在供电电路中进行电流的叠加,实现在电流输出接口处的大功率电流输出,而无需为实现大功率电流输出对应配置特定的电源输入接口,提高了通用冗余电源的使用适配性。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用冗余电源1的示意图。该通用冗余电源1包括电源外壳11、n个电源输入接口12、电源输出接口13和供电电路14;n个电源输入接口12位于电源外壳11的第一侧面111,电源输出接口13位于与第一侧面111对向的第二侧面112;供电电路14位于电源外壳11形成的容置空间内,供电电路14包括n个供电电路输入端141和一个供电电路输出端142;供电电路输入端141与电源输入接口12电性连接,供电电路输出端142与电源输出接口13电性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用冗余电源1为与服务器适配,且以模块化形式安装于数据中心的机柜中的电源。因此,电源外壳11需与机柜的模块化要求相适配。在一个示例中,电源外壳11的尺寸为长265mm,宽73.5mm,高40mm。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用冗余电源1的电源外壳11为金属外壳,或,塑料外壳。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于电源外壳11的实际材料不作限定。

请参考图2,当通用冗余电源1安装在机柜200当中时,其第一侧面111朝向机柜200的外侧,与第一侧面111相对的第二侧面112朝向机柜200的内侧。当第一侧面111与第二侧面112相对设置时,第一侧面111上的电源输入接口12即可与安装环境中的导线连接,实现对于通用冗余电源1的供电,而第二侧面112上的电源输出接口13即可插入服务器当中,通过电源输出接口13与服务器中的电路的电性连接,实现通用冗余电源1对于服务器的供电。在一个示例中,当电源外壳11的尺寸实现为长265mm,宽73.5mm,高40mm时,第一侧面111即为一个73.5mm×40mm的侧面,第二侧面112为其对向侧面,第二侧面112也为一个73.5mm×40mm的侧面。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源输入接口12的数量为n个,其中n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在一个示例中,如图3所示,电源输入接口12的数量为2个,2个电源输入接口12并列位于电源外壳11的第一侧面111上。在另一个示例中,如图4所示,电源输入接口12的数量为4个,4个电源输入接口12以2×2的阵列形式位于电源外壳11的第一侧面111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于电源输入接口12的具体数量以及电源输入接口12在第一侧面111上的陈列形式不做限定。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n个电源输入接口12实现为型号相同的n个电源插座。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源输出接口13的数量为一个。在通用冗余电源1与服务器电性连接的过程中,电源输出接口13插入服务器当中,故,如图5所示,电源输出接口13突出于第二侧面112。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输出接口13为金属材质,当通用冗余电源1处于工作过程中时,电源输出接口13带电。

在电源外壳11形成的容置空间内,具有将n个电源输入接口12以及一个电源输出接口13进行通电的供电电路14。该供电电路14具有n个供电电路输入端141,以及一个供电电路输出端142。在供电电路14中,n个供电电路输入端141中的电流将会叠加汇集至供电电路输出端142,并且以叠加后的输出电流向服务器进行输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供电电路输入端141与电源输入接口电性12电性连接,供电电路输出端142与电源输出接口13电性连接。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供电电路14即为通用冗余电源1的供电通道。

需要说明的是,相关技术当中,通用冗余电源1的电源输入接口12类型包括c14类型以及c20类型,其中,c14类型的电源插座是指符合iec60320-c14标准的电源插座,属于交流电输入电源的电源线接口,可以支持10a的电流通过。c20类型的电源插座是指符合iec60320-c20标准的电源插座,属于交流电输入电源的电源线接口,可以支持16a的电流通过。本申请实施例中,即可以通过供电电路14,将至少两个通过c14类型的电源接口输入12的10a的电流进行合流,最终输入与通过c20类型的电源输入接口输入的16a的电流等效的电流至服务器当中,实现服务器的正常工作。

接下来,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的通用冗余电源的工作原理进行说明:

在冗余电源进行工作时,工作环境当中的n条带电导线对应接入通用冗余电源的n个电源输入接口当中,同时,通用冗余电源的电源输出接口以插入方式接入服务器中。此时,通用冗余电源将会带电。在通用冗余电源带电后,位于电源外壳内的n个供电电路输入端将会通过与电源输入接口的电性连接,将电流导通入通用冗余电源的内部,并通过电流的合流处理,将合流后的电流通过供电电路输出端输出至服务器当中,以实现向服务器的供电。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通用冗余电源,在通用冗余电源的外壳上的相对的两个侧面,对向设置多个电源输入接口和一个电源输出接口,并且在电源外壳内部中进行供电电路的设置,使供电电路也对应具有多个输出端以及一个输入端,供电电路的输入端与电源输入接口分别对应,供电电路的输出端与电源输出接口对应。通过多个电源输入接口与单个电源输出接口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对应的供电电路的设置,使从每个电源输入接口内输入的电源进行叠加,并从电源输出接口当中输出,进而使通用冗余电源在工作电压适配大功率设备的情况下仍然可以在安装过程中适配普通机柜,提高了大功率通用冗余电源的使用适配性。

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对通用冗余电源内部的供电电路的电路排布,实现了在通用冗余电源中输出电流叠加生成输出电流的效果。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用冗余电源1的示意图。该通用冗余电源1包括2个电源输入接口12,电源输出接口13和供电电路14。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对应第一侧面111上的2个电源输入接口12,以及第二侧面112上的电源输出接口13的连接形式,请参考图6,供电电路14中包括2条单路电路143、2条整流电路145以及合路电路144。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源输入接口12的数量为2个,电源输出接口13的数量为1个。对应2个电源输入接口12以及一个电源输出接口13,供电电路14将设置与电源输入接口12数量相对应的单路电路143,以及与电源输出接口13相对应的合路电路144。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请参考图7,当供电电路14与外界电路700之间形成回路时,两个单路电路143以并联的形式进行连接。通过两个单路电路143以并联的形式进行的连接,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即通过两条单路电路143的单路电路输出端与合路电路144的合路电路输入端电性连接的方式,使2条单路电路143中的电流导通至合路电路144中,并在合路电路144中进行电压合路,以实现电流的叠加。也即,n条单路电路的单路电路输出端与n个电源输入接口对应,第i条单路电路的单路电路输入端与第i个电源输入接口电性连接。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每个单路电路143中通过的电流相等。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向单路电路143中输入的电流为可以为交流电输入,或,高压直流电输入,同时,最终进行电压合路144的电流具有对应的电压合路要求,故在单路电路143与合路电路144之间,进行整流电路145的设置,以实现对于输入单路电路143中的电流的整流。可选地,整流电路145位于单路电路143与合路电路144之间。2条单路电路143的单路电路输出端与2条整流电路145的整流电路输入端对应电性连接,也即,n条单路电路与n条整流电路对应,第i条单路电路的单路电路输出端与第i条整流电路的整流电路输入端电性连接。2条整流电路145的整流电路输出端与合路电路144的合路电路输入端电性连接。

请参考图8,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整流电路145中包括全桥整流电路1452以及变压电路1453。通过全桥整流电路1452的处理,单路电路143中的高压交直流电流将被转换为低压直流电流;通过变压电路1453的处理,低压直流电流将被进一步处理为符合合路电流的输入的电流,以实现合路电流输出与单路电流不相同的电流的效果。

可选地,整流电路145中包括至少一个二极管1451;当单路电路143发生故障时,二极管1451使与单路电路143对应的整流电路145中的电流断路。

二极管是设置在电路中,具有单向通电能力的元件。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当一条单路电路出现故障时,若不设置二极管1451,其他单路电路143向合路电路144供给的电流将会回流至出现故障的单路电路143当中,致使供电电路14出现整体性故障。而当二极管1451设置在整流电路145中时,如图9所示,由于二极管1451的存在,当单路电路143出现故障时,由于二极管1451的单向通电能力,合路电路144上的电流无法通过整流电路145回传至与该整流电路145相对应的,出现故障的单路电路143当中。

如图9所示,二极管1451的数量为1个。而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对应每个整流电路145,二极管1451的数量为至少一个,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于二极管1451的具体数量不作限制。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通用冗余电源,在通用冗余电源的外壳上的相对的两个侧面,对向设置多个电源输入接口和一个电源输出接口,并且在电源外壳内部中进行供电电路的设置,使供电电路也对应具有多个输出端以及一个输入端,供电电路的输入端与电源输入接口分别对应,供电电路的输出端与电源输出接口对应。通过多个电源输入接口与单个电源输出接口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对应的供电电路的设置,使从每个电源输入接口内输入的电源进行叠加,并从电源输出接口当中输出,进而使通用冗余电源在工作电压适配大功率设备的情况下仍然可以在安装过程中适配普通机柜,提高了大功率通用冗余电源的使用适配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通用冗余电源,由多条单路电路和合路电路共同组成供电电路,并使单路电路在相互并联之后与合路电路进行连接,使由每个电压输入接口对应的电流在经过单路电路后,可以在合路电路中进行电压合路以及电流均流,最终输出与服务器适配的电流与电压,进一步提高了通用冗余电源的使用适配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通用冗余电源,对应多条单路电路还设置有整流电路,在整流电路中,将由单路电路引入的电流进行整流与变压处理,将高压的直流电流或交流电流转换为低压的直流电流。进而使合路电路可以适应不同的输入电流,进一步提高了通用冗余电源的使用适配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通用冗余电源,通过在整流电路中进行具有单向导通功能的二极管的设置,使单路电路发生故障时,其他单路电路可以保持正常工作的状态,保证了通用冗余电源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对应供电电路,还设置有控制电路,也即带外控制通道,以在工作过程中对冗余电源内的单路电路与合路电路进行控制。同时,为保证通用冗余电源的散热效果,在通用冗余电源内还具有散热结构。图10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用冗余电源1的结构示意图。请参考图10,该通用冗余电源1包括电源外壳11、2个电源输入接口12、电源输出接口13、供电电路14、控制电路15以及风扇16。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电源外壳11实现为长265mm,宽73.5mm,高40mm的金属长方体。第一侧面111即为一个73.5mm×40mm的侧面,第二侧面112为其对向侧面,第二侧面112也为一个73.5mm×40mm的侧面。2个电源输入接口12并列位于第一侧面上,电源输出接口13位于第二侧面上,且电源输出接口13凸出于第二侧面112,以对应接入服务器当中。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电源外壳11的内部形成的容置空间内除了供电电路14外,还包括控制电路15,也即带外控制通道。

可选地,控制电路15与供电电路14连接;当通用冗余电源工作时,控制电路15对单路电路143与合路电路144的工作情况进行管理。

请参考图11,控制电路15与供电电路14电性连接。在二者电性连接的情况下,控制电路15可以对供电电路14中产生的数据进行读取。同时,控制电路15可以向供电电路14发送控制信号,以对供电电路14进行控制。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对应供电电路14中存在单路电路143以及合路电路144的情况,控制电路15可以对应单路电路143以及合路电路144进行分别控制。

可选地,控制电路15中包括2个单路电路处理芯片151,2个单路电路处理芯片151与2条单路电路143对应电性连接。也即,n个单路电路处理芯片与n条单路电路对应,第i个单路电路处理芯片与第i条单路电路电性连接。当通用冗余电源工作时,单路电路处理芯片151实时记录单路电路143的工作情况。

请参考图12,对应本申请实施例中的2个单路电路143,控制电路15设置有两个单路电路处理芯片151,每个单路电路处理芯片151分别与一条单路电路143进行连接。可选地,在单路电路143处于工作状态中时,会实时产生单路电路工作数据,单路电路处理芯片151即对单路电路工作数据进行记录,以实时确定与自身对应的单路电路143的工作情况。可选地,当单路电路143发生故障时,单路电路处理芯片151还可以发送控制指令,控制单路电路143停止运行。

可选地,控制电路15中包括合路电路处理芯片152,合路电路处理芯片152与2条单路电路处理芯片151电性连接,当通用冗余电源1工作时,合路电路处理芯片152实时读取单路电路处理芯片151中记录的数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控制电路15内,与合路电路144相对应的处理芯片为合路电路处理芯片152,合路电路处理芯片152的数量为1个,且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3,在与合路电路144连接之后,合路电路处理芯片152分别与单路电路处理芯片151建立电性连接。在此电性连接的基础上,合路电路处理芯片152还与单路电路处理芯片151建立有通信连接。由于单路电路处理芯片151对于单路电路143的工作状态进行获取,故通过合路电路处理芯片152与单路电路处理芯片151之间的电性连接以及通信连接,合路电路处理芯片152可以实时汇总各个单路电路工作数据,并根据单路电路工作数据,生成合路电路工作数据。

在通用冗余电源1工作的过程中,合路电路处理芯片152所执行的功能可以如下示例所示:

(1)、根据单个单路电路工作数据,判断与该单路电路工作数据对应的单路电路143以及整流电路145是否出现异常。

(2)、根据单个单路电路工作数据,生成对于该单路电路143的控制指令,并向与该单路电路工作数据对应的单路电路处理芯片151发送控制指令,在单路电路处理芯片151接收到该控制指令后,即对单路电路143进行控制。

(3)、根据单路电路工作数据的汇总,生成对于合路电路144的控制指令,并根据该控制指令直接对合路电路144进行控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于合路电路处理芯片152的具体功能不作限定。

可选地,控制电路15中包括i2c总线,i2c总线与合路电路处理芯片152连接。

i2c(inter-integratedcircuit)总线是用于连接合路电路处理芯片152以及控制其他设备的线路。可选地,i2c总线与计算机设备通信连接,通过i2c总线与计算机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计算机设备可以对单路电路工作数据以及合路电路工作数据进行知悉,也即,对于通用冗余电源1的状态进行确定。同时,计算机设备也可以通过i2c总线向通用冗余电源1中的合路电路处理芯片152以及各个单路电路处理芯片151发送控制指令,以对于通用冗余电源1进行整体控制。

对应上述对于供电电路14的描述,图1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供电电路14的示意图。请参考图14。该供电电路中包括2个单路电路143、2个整流电路145以及1个合路电路144。每个单路电路143中,均具有一个电源1431,该电源1431为交流电源,并与电磁干扰滤波器1432连接。在与电磁干扰滤波器1432连接后,单路电路143与整流通路145连接。整流通路145中包括具有6个莫斯管1454以及两个电容器1455的全桥整流电路1452。与该全桥整流电路1452相连接的为具有两个莫斯管1454、一个二极管1451以及一组变压电感装置1456的变压电路1453。在通过整流电路145之后,2个整流电路145中的电流即被叠加至合路电路144中,并进行输出,可选地,输出电压为12v。

同时,对应上述供电电路14与控制电路15的组合,请参考图15,其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供电电路14与控制电路15的组合框图。请参考图15,对应电源输入接口12的数量为2个的情况。在控制电路15以及供电电路14的组合中,具有完全相同的2个单路电路143和整流电路145,以及将最终的电压进行输出的合路电路144。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对应每个单路电路143和整流电路145,具有依次连接的电磁干扰滤波器1501、整流滤波器1502、交流直流转换器1503、保持电容1504、高带宽谐振开关电路1505以及理想二极管1506,并最终通过对应合路电路144的输出端1507输出电流。同时,交流直流转换器1503还于配置有光电耦合器1508的第一处理芯片1509连接,第一处理芯片1509即为单路电路处理芯片151;同时,第一处理芯片1509与第二处理芯片1510连接,第二处理芯片1510即为合路电路处理芯片152。第二处理芯片1510还连接有i2c总线1511。

可选地,第一侧面111具有第一孔洞1111,第二侧面112具有第二孔洞1121,通用冗余电源1中还包括风扇16,风扇16位于电源外壳11形成的容置空间内,当风扇16工作时,由风扇16引起的气流自第二侧面112向第一侧面111流动。

请参考图16,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除两个电源输入接口12以外,第一侧面111具有第一孔洞1111,第一孔洞1111实现为蜂窝型孔洞,且第一孔洞1111的数量为10个,以组成第一孔洞阵列。可选地,形成第一孔洞的材料为耐热材料。此外,第一侧面111上还具有把手1112、盖板1113以及指示灯1114,把手1112用于移动通用冗余电源1,指示灯1114用于指示通用冗余电源1的当前状态,盖板1113用于在闭合状态下对指示灯1114进行覆盖,在开启状态下使指示灯1114露出。

请参考图17,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除电源输出接口13以外,第二侧面112具有第二孔洞1121。第二孔洞1121为矩形孔洞,且第二孔洞1121的数量为18个,以组成第二孔洞阵列。可选地,与第一孔洞1111相同,第二孔洞1121也为耐热材质。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为保证通用冗余电源内的散热效率,在电源外壳11形成的容置空间内具有风扇16。

可选地,为保证风扇16拆卸的灵活性,风扇16对应有凸出于电源外壳11的风扇把手161。在一个示例中,请参考图18,在电源外壳11的底面上具有开口,风扇把手161即设置在开口内,对应地,风扇16设置在电源外壳11形成的容置空间当中,在风扇16工作时,风扇16引起的气流自第二侧面112向第一侧面111流动,也即,风扇16引起的气流自第二孔洞1121进入,自第一孔洞1111流出。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用冗余电源,在通用冗余电源的外壳上的相对的两个侧面,对向设置多个电源输入接口和一个电源输出接口,并且在电源外壳内部中进行供电电路的设置,使供电电路也对应具有多个输出端以及一个输入端,供电电路的输入端与电源输入接口分别对应,供电电路的输出端与电源输出接口对应。通过多个电源输入接口与单个电源输出接口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对应的供电电路的设置,使从每个电源输入接口内输入的电源进行叠加,并从电源输出接口当中输出,进而使通用冗余电源在工作电压适配大功率设备的情况下仍然可以在安装过程中适配普通机柜,提高了大功率通用冗余电源的使用适配性。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用冗余电源,通过对应供电电路进行控制电路的设置,使通用冗余电源在工作过程中,供电电路的工作数据可以被实时存储,同时,根据通用冗余电源的工作状态,可以对各个单路电路或合路电路进行电流控制,进一步提高了通用冗余电源的使用安全性以及使用适配性。

通过在通用冗余电源内设置风扇,并在对应风扇流动方向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上设置孔洞,使冗余电源在工作过程产生中的热量可以随风扇带动的气流进行及时散逸,进一步提高了冗余电源的使用安全性。

上述所有可选技术方案,可以采用任意结合形成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