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电缆沟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5302582发布日期:2021-06-04 13:39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一种预制电缆沟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1.本申请涉及电力设施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预制电缆沟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2.实现不同公共设备与供电设备连接的地下电缆铺装工作是市政建设的最基本内容;为了保护地下电缆,通常需要先在地面挖设基坑,在基坑中铺装电缆沟,而后将地下电缆铺设在电缆沟内,以对地下电缆进行防护。
3.相关申请号为2020107817663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预制电缆沟及其施工方法,包括预制排管,每一预制排管包括底板、相对设置于底板同一侧面上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设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远离底板处的侧壁上的盖板,以及位于底板两端的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均包括下单元体、中单元体和上单元体,上单元体上方以及上单元体下方均设置有第一弧形凹部,中单元体上下两侧均设置有第二弧形凹部;在施工时,首先开挖基坑,将预制排管的下单元体率先插入基坑内,将相邻预制排管端部贴合拼接在一起,然后将电缆率先插入第一弧形凹部内,之后使中单元体下方的第二弧形凹部与下单元体上方的第一弧形凹部对准而能够箍套到电缆上,再将第二批电缆插入中单元体上方的第二弧形凹部内,最后将上单元体下方的第一弧形凹部与中单元上方的第二弧形凹部对准而箍套到电缆上,从而实现电缆沟和电缆的安装。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上述下单元体、中单元体和上单元体相互独立,不便携带,使得预制排管的拼装操作较为不便,施工效率较低,故有待改善。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改善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预制排管的安装不便导致施工效率交底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预制电缆沟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预制电缆沟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预制电缆沟结构,包括若干个预制排管,每一预制排管端部贯穿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贯穿预制排管顶壁;所述预安装孔处两端分别插设有中板,所述安装孔内还插设有顶板,所述安装孔底部开设有第一凹部,所述中板两端分别开设有第二凹部,所述顶板朝向中板处的一端开设有第三凹部;所述预制排管顶壁且位于安装孔两侧分别设置有延伸板,所述安装孔侧壁开设有供中板和顶板滑移的活动孔;所述中板和顶板侧壁均转动连接有连杆,所述安装孔和延伸板侧壁共同开设有供连杆滑移的滑移孔;供所述顶板滑移的延伸板侧壁设置有让位块,所述预制排管顶壁沿其宽度方向开设有供让位块滑移的让位孔。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施工时,先开挖基坑,将预制排管放入基坑内,首先朝远离第一凹部的方向移动顶板,当与顶板相连的连杆移动至安装孔上方时,以连杆为中心转动顶板,以使得顶板远离安装孔,再将延伸板移动至让位孔远离安装孔处的一端,以避免顶板阻碍后续中板的转动;接着以同样的操作将中板转离安装孔,再将电缆铺设在第一凹
部内,再重新将中板插入安装孔内,再在位于中板上方的第二凹部内铺设电缆,最后将顶板重新插入安装孔内,在完成对电缆安装的同时,解决了不便携带中板、顶板的问题。
8.可选的,所述第一凹部、第二凹部和第三凹部侧壁均设置有橡胶垫层。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垫层的设置能够减小第一凹部与电缆,第二凹部与电缆,第三凹部与电缆之间的磨损,起到保护电缆的作用。
10.可选的,位于所述第二凹部和第三凹部上的橡胶垫层侧壁一体成型有限位块,每一所述活动孔内壁均开设有供限位块插设的限位孔。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孔和限位块的设置能够在不影响中板与顶板沿安装孔滑移的情况下,实现中板与第一凹部的稳固拼合,以及中板和顶板的稳固拼合。
12.可选的,位于同一所述预制排管上的两个中板之间共同连接有联动杆。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联动杆的设置实现了同一预制排管上的两个中板的固定连接,以便将两个中板同时取出或装入安装孔内,提高施工效率。
14.可选的,所述联动杆上设置有支撑板。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板的设置能够起到承接、支撑电缆的作用,以优化预制排管对电缆的稳定铺设。
16.可选的,所述预制排管顶壁且位于其一端对称开设有固定槽,每一所述固定槽内均插设有固定杆,每一所述固定杆与固定槽底壁之间共同连接有弹簧,所述固定杆远离弹簧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块,所述预制排管远离固定槽处的一端开设有供相邻预制排管上的连接块插设的连接孔。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拉固定杆,此时弹簧拉伸,然后将该固定杆上的连接块插入相邻预制排管上的连接孔内,弹簧回弹,以将连接块稳固插设与连接孔内,从而加强了相邻两个预制排管之间的连接关系,减小相邻两个预制排管沿其长度方向滑移的情况。
18.可选的,每一所述连接块内部转动连接有锁止杆,所述锁止杆端部垂直连接有锁止片,所述连接块内部开设有供锁止片贯穿的连通孔,所述预制排管靠近连接孔处的内壁设置有供锁止片插设的锁止孔。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连接块插入连接孔内部之后,转动锁止杆以将锁止片转出连通孔并插入锁止孔内,从而使得连接块在弹簧和锁止片、锁止孔的双重作用下稳固插设于连接孔内。
20.可选的,所述连接块背离连接杆处的侧壁设置有便于连接块快速插入连接孔内的导向面。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面的设置减小了连接块插入连接孔内部时的阻力,以提高加快相邻两个预制排管之间的拼接效率。
22.可选的,一种预制电缆沟结构采用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开挖基坑,并进行地基处理,使得地基底壁和内侧壁保持平整,然后向基坑内浇筑混凝土垫层;s2、预制排管插入基坑内,将每一预制排管上的连接块插入与之相邻的预制排管的连接孔内,再转动每一连接块上的锁止杆,以将锁止片插入与之相靠近的连接孔内;s3、沿安装孔高度方向滑出顶板,当顶板移动至安装孔上方时,将顶板转至安装孔一侧,再找远离安装孔处的一侧移动顶板;接着沿安装孔高度方向滑出中板,当中板移动至
安装孔上方时,将中板转至安装孔远离顶板处的一侧;s4、向第一凹部内铺设电缆,电缆穿过预制排管内部时,第一支撑板承接、支撑电缆;完成铺设之后,将中板重新插入安装孔内,并使得中板下方的第二凹部扣合在第一凹部上,使中板上的限位块插入对应位置的限位孔内;s5、再在位于中板上方的第二凹部上铺设第二层电缆,铺设完毕后,将顶板重新插入安装孔内,以使得顶板上的第三凹部扣合在中板上方的第二凹部上,使顶板上的限位块插入对应位置的限位孔内,最终完成安装。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施工时,先开挖基坑,将预制排管放入基坑内,首先朝远离第一凹部的方向移动顶板,当与顶板相连的连杆移动至安装孔上方时,以连杆为中心转动顶板,以使得顶板远离安装孔,再将延伸板移动至让位孔远离安装孔处的一端,以避免顶板阻碍后续中板的转动;接着以同样的操作将中板转离安装孔,再将电缆铺设在第一凹部内,再重新将中板插入安装孔内,再在位于中板上方的第二凹部内铺设电缆,最后将顶板重新插入安装孔内,在完成对电缆安装的同时,解决了不便携带中板、顶板的问题。
24.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朝远离第一凹部的方向移动顶板,当与顶板相连的连杆移动至安装孔上方时,以连杆为中心转动顶板,以使得顶板远离安装孔,再将延伸板移动至让位孔远离安装孔处的一端,以避免顶板阻碍后续中板的转动;接着以同样的操作将中板转离安装孔,再将电缆铺设在第一凹部内,再重新将中板插入安装孔内,再在位于中板上方的第二凹部内铺设电缆,最后将顶板重新插入安装孔内,在完成对电缆安装的同时,解决了不便携带中板、顶板的问题;2.上拉固定杆,此时弹簧拉伸,然后将该固定杆上的连接块插入相邻预制排管上的连接孔内,弹簧回弹,以将连接块稳固插设与连接孔内,从而加强了相邻两个预制排管之间的连接关系,减小相邻两个预制排管沿其长度方向滑移的情况。
附图说明
25.图1是实施例中一种预制电缆沟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中用于体现预制排管内部结构的爆炸图;图3是图2中用于体现a部分结构的放大示意图;图4是实施例中用于体现中板和顶板结构的局部爆炸示意图;图5是图2中用于体现b部分结构的放大示意图;图6是实施例中用于体现安装孔、活动孔和滑移孔之间位置关系的局部示意图;图7是实施例中用于体现中板、顶板与预制排管之间连接关系的剖视图;图8是实施例中用于体现中板和顶板脱离安装孔时的预制排管结构示意图;图9是实施例中用于体现相邻预制排管之间连接关系的局部剖视图。
26.附图标记说明:1、预制排管;11、安装孔;111、活动孔;112、滑移孔;113、限位孔;114、第一凹部;12、空腔;13、固定槽;131、固定杆;132、弹簧;133、连接块;1331、对接腔室;1332、锁止杆;1333、锁止片;1334、连通孔;1335、导向面;14、连接孔;141、锁止孔;15、让位孔;16、延伸板;161、让位块;17、第一电缆过孔;18、第二电缆过孔;2、中板;21、第二凹部;211、橡胶垫层;2111、限位块;22、联动杆;231、支撑板;3、顶板;31、第三凹部;32、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27.以下结合附图1

9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8.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预制电缆沟结构。参照图1和图2,一种预制电缆沟结构包括若干个预制排管1,相邻预制排管1的端部相互贴合;每一预制排管1端壁均贯穿开设有安装孔11,安装孔11贯穿预制排管1顶壁,预制排管1内部设置有供电缆贯穿的空腔12,空腔12与安装孔11相连通。
29.参照图1和图2,每一预制排管1靠近安装孔11底壁处设置有第一凹部114,每一预制排管1靠近安装孔11处的两端分别插设有中板2,中板2上端和下端分别开设有第二凹部21,位于中板2下端处的第二凹部21与第一凹部114拼合为第一电缆过孔17;每一预制排管1靠近安装孔11处还插设有顶板3,顶板3两端开设有第三凹部31,位于中板2上端的第二凹部21与第三凹部31拼合为第二电缆过孔18。
30.参照图3和图4,位于同一预制排管1上的两个中板2之间共同焊接有联动杆22,联动杆22外侧壁焊接有支撑板231,支撑板231的长度方向平行于预制排管1的长度方向,第一凹部114、第三凹部31,以及两个第二凹部21处均固定粘接有橡胶垫层211,位于中板2上方处的第二凹部21的橡胶垫层211最低点与支撑板231的上表面相齐平,位于第二凹部21和第三凹部31上的橡胶垫层211侧壁均一体成型有限位块2111,以通过支撑板231承接插入空腔12内的电缆。
31.参照图2和图5,预制排管1顶壁且位于其两端分别设置有延伸板16,位于安装孔11其中一侧的两个延伸板16上分别焊接有让位块161,预制排管1顶壁开设有供让位块161滑移的让位孔15,让位孔15沿预制排管1宽度方向开设;位于固定孔另一侧的延伸板16固定焊接于预制排管1顶壁。
32.参照图6和图7,安装孔11侧壁开设有活动孔111,活动孔111沿预制排管1高度方向开设,中板2两侧、顶板3两侧以及每一橡胶垫层211两侧均插设于对应位置的活动孔111内,活动孔111内开设有供限位块2111(参照图3)插设的限位孔113。
33.参照图6和图7,中板2和顶板3侧壁分别插设有连杆32,延伸板16和活动孔111内壁内共同开设有供连杆32滑移的滑移孔112;带有让位块161的延伸板16位于顶板3上的连杆32上方,焊接固定于预制排管1上的延伸板16位于中板2上的连杆32上方。
34.参照图7和图8,通过上移顶板3直至顶板3上的连杆32移动至延伸板16内,然后朝远离安装孔11的方向转动顶板3,并将顶板3和与顶板3相连的延伸板16移动至让位孔15远离安装孔11处的一端,避免顶板3阻碍后续中板2的转动;接着上移中板2直至中板2上的连杆32移动至延伸板16内,再朝远离安装孔11的方向转动中板2,此时中板2和顶板3位于安装孔11两侧,此时预制排管1上方敞口,可向第一凹部114内铺设第一批电缆;再将中板2重新插入安装孔11内,再在中板2上端的第二凹部21内铺设第二批电缆,最后将顶板3重新插入安装孔11内。
35.参照图8和图9,预制排管1顶壁且位于其一端对称开设有固定槽13,固定槽13位于安装孔11两侧,每一固定槽13内部分别插设有固定杆131,固定杆131远离弹簧132处的一端焊接有连接块133,预制排管1远离固定槽13处的顶壁对称开设有供相邻预制排管1上的连接块133插设的连接孔14,连接孔14位于安装孔11两侧,连接块133端壁设置有便于其快速插入对应位置的连接孔14内的导向面1335。
36.参照图8和图9,连接块133远离固定杆131处的内部开设有对接腔室1331,对接腔室1331内转动连接有锁止杆1332,锁止杆1332下端垂直焊接有锁止片1333,锁止片1333位于对接腔室1331内,连接块133侧壁开设有与对接腔室1331相通的连通孔1334,锁止孔141内壁开设有供锁止片1333插设的锁止孔141;将连接块133插入相邻预制排管1上的连接孔14内,然后转动锁止杆1332以将锁止片1333从连通孔1334转出对接腔室1331,并将锁止片1333插入锁止孔141内,以实现相邻预制排管1的拼接。
37.一种预制电缆沟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开挖基坑,并进行地基处理,使得地基底壁和内侧壁保持平整,然后向基坑内浇筑混凝土垫层;s2、预制排管1插入基坑内,将每一预制排管1上的连接块133插入与之相邻的预制排管1的连接孔14内,再转动每一连接块133上的锁止杆1332,以将锁止片1333插入与之相靠近的连接孔14内;s3、沿安装孔11高度方向滑出顶板3,当顶板3移动至安装孔11上方时,将顶板3转至安装孔11一侧,再找远离安装孔11处的一侧移动顶板3;接着沿安装孔11高度方向滑出中板2,当中板2移动至安装孔11上方时,将中板2转至安装孔11远离顶板3处的一侧;可在顶板3和支撑板231上表面嵌置把手,以便从安装孔11内取出顶板3和中板2。
38.s4、向第一凹部114内铺设电缆,电缆穿过预制排管1内部时,第一支撑板231承接、支撑电缆;完成铺设之后,将中板2重新插入安装孔11内,并使得中板2下方的第二凹部21扣合在第一凹部114上,使中板2上的限位块2111插入对应位置的限位孔113内;s5、再在位于中板2上方的第二凹部21上铺设第二层电缆,铺设完毕后,将顶板3重新插入安装孔11内,以使得顶板3上的第三凹部31扣合在中板2上方的第二凹部21上,使顶板3上的限位块2111插入对应位置的限位孔113内,最终完成安装。
39.本申请实施例一种预制电缆沟结构的实施原理为:在施工时,先开挖基坑,将预制排管1放入基坑内,首先将其中一个预制排管1上连接块133插入相邻预制排管1的连接孔14内,然后转动锁止杆1332以将锁止片1333插入对应位置的锁止孔141内,以实现相邻预制排管1的拼装。
40.接着朝远离第一凹部114的方向移动顶板3,当与顶板3相连的连杆32移动至安装孔11上方时,以连杆32为中心转动顶板3,以使得顶板3远离安装孔11,再将带有让位块161的延伸板16移动至让位孔15远离安装孔11处的一端,以避免顶板3阻碍后续中板2的转动;接着以同样的操作将中板2转离安装孔11,再将电缆铺设在第一凹部114内,再重新将中板2插入安装孔11内,再在位于中板2上方的第二凹部21内铺设电缆,最后将顶板3重新插入安装孔11内。
41.当位于中板2下端的第二凹部21盖合于第一凹部114上时,位于第二凹部21上的限位块2111插设于对应位置的限位孔113内,当位于顶板3上的第三凹部31盖合于位于中板2上端的第二凹部21上时,第三凹部31上的限位块2111插设于对应的限位孔113内,以将中板2和顶板3稳固插设于安装孔11内,从而最终完成了对电缆安装的同时,解决了不便携带中板2、顶板3的问题。
42.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