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户外移动光伏电站发电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659974发布日期:2022-09-27 22:54阅读:43来源:国知局
一种户外移动光伏电站发电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光伏发电站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户外移动光伏电站发电系统。


背景技术:

2.现有离网储能光伏电站由以下部分组成:光伏组件、光伏支架、逆变器、蓄电池。现有的光伏电站首先在地面或屋顶进行基础施工,然后在桩基础上固定安装光伏支架,再将光伏组件安装于光伏支架上面。而控制器、逆变器、电池放置于室内。
3.这种光伏电站安装后无法移动,各组成部分放置分散,不利于在野外场合快速搭建。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户外移动光伏电站发电系统。
5.为实现上述目的,设计一种户外移动光伏电站发电系统,包括光伏组件模块、锂电池组、电气设备,所述电气设备包括控制器、逆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式的箱体,其内分隔成如下区域:
6.——锂电池组单元区域,其内放置锂电池组;
7.——电气设备单元区域,其内放置电气设备;
8.——光伏组件单元区域,其内沿箱体的前后方向设有滑轮排;沿箱体的宽度方向设有若干滑轮排,相邻的滑轮排之间设有隔挡,若干隔挡形成格栅;所述光伏组件模块在滑轮排上滚动推入相邻的两个隔挡之间;
9.所述控制器的一个接线端电连接光伏组件模块,所述控制器的另一个接线端依次连接锂电池组、逆变器。
10.进一步的,所述滑轮排包括沿轨槽的长度方向旋转连接在其内的若干滚柱;相邻的两个隔挡之间设有两排滑轮排,两排滑轮排之间设有间隔。
11.进一步的,所述箱体的后部水平设有电气件隔板,将箱体的后部分隔成上、下区域,位于下方的区域为所述电气设备单元区域。
12.进一步的,位于所述电气件隔板前侧,且高于电气件隔板上方的箱体内水平设有电池件隔板,位于电池件隔板上方的区域为所述锂电池组单元区域;位于电池件隔板下方的区域为光伏组件单元区域,位于电气件隔板上方及电池件隔板下方区域之间的格栅处用于走线。
13.进一步的,对应所述锂电池组单元区域上方的箱体的顶部设有电池吊装口,其上设有盖板。
14.进一步的,所述箱体正面对应锂电池组单元区域设有前电池区对开门;所述箱体正面对应光伏组件单元区域设有光伏区对开门;所述箱体背面对应电气设备单元区域设有电气区对开门;所述箱体背面位于电气区对开门上方设有布线对开门。
15.进一步的,所述光伏组件模块中的每个光伏组件背面带有折叠支架。
16.所述折叠支架,包括上折叠支架、下折叠支架;
17.所述上折叠支架包括横向固定连接在光伏组件背面上方的支架上主横梁、顶端旋转连接在上主横梁两侧的两个上支撑立柱、两端分别连接两个上支撑立柱底端的上连接梁;
18.所述下折叠支架包括横向固定连接在光伏组件的每个光伏组件背面下方的下主横梁、顶端旋转连接在下主横梁两侧的两个下支撑立柱、两端分别连接两个下支撑立柱底端的下连接梁;所述上连接梁与下连接梁相向于光伏组件的一面分别设有支架固定吸盘;
19.所述上支撑立柱长于下支撑立柱。
20.位于所述上主横梁与上连接梁之间的两根上支撑立柱之间还连接有上支架副横梁。
21.进一步,所述箱体的底部设有支撑脚。
22.本发明同现有技术相比,便于整体运输到野外,然后取取光伏组件直接使用;且其结构简单、布局合理、便于使用;箱体可完成全套发电系统的收纳与集成,将10kw级电站实现可移动式。
附图说明
23.图1为本发明中箱体的主视图。
24.图2为本发明中箱体的后视图。
25.图3为本发明中箱体的俯视图。
26.图4为图3中所示a-a剖示图。
27.图5为图4中所示的结构内设滑轮排后的示意图。
28.图6为图4中所示b-b剖示图。
29.图7为图4中所示c-c剖示图。
30.图8为箱体中放置有光伏组件模块的光伏组件单元区域的局部示意图。
31.图9为本发明中设有折叠支架的光伏组件。
32.图10为本发明上折叠支架中上主横梁的示意图。
33.图11为本发明上折叠支架中上支撑立柱的侧视图。
34.图12为本发明中上折叠支架的主视图。
35.图13本发明下折叠支架中下主横梁的示意图。
36.图14为本发明下折叠支架中下支撑立柱的侧视图。
37.图15为本发明中下折叠支架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38.现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说明,以帮助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理解,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39.实施例1
40.参见图1~图8,一种户外移动光伏电站发电系统,包括光伏组件模块2、锂电池组3、电气设备,所述电气设备包括控制器4、逆变器5,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式的箱体1,其内分隔成如下区域:
41.在所述箱体1的后部水平设有电气件隔板134,将箱体1的后部分隔成上、下区域;
42.位于下方的区域为电气设备单元区域12;其分布于整个箱体1后侧面的底部,由于逆变器、控制器属于电器部分,为了防止光伏组件模块2运输、抽取过程中碰撞电器部分,特对逆变器、控制器做单独区域进行安装放置;且在箱体1背面对应电气设备单元区域12设有电气区对开门17,有利于操作人员及时对控制器、逆变器进行观察与操作;
43.位于所述电气件隔板134前侧,且高于电气件隔板134上方的箱体1内水平设有电池件隔板135,位于电池件隔板135上方的区域为锂电池组单元区域11;对应所述锂电池组单元区域11上方的箱体1的顶部设有电池吊装口14,其上设有盖板20。由于锂电池组3重量较重,放置顶端可以达到为箱体1增加配重的作用的同时,还能确保锂电池组3不被重物挤压导致的安全隐患。吊装锂电池组3前将该盖板20打开,放置锂电池组3进入该区域,并进行安装,安装好后再将盖板20扣上即可;且箱体1正面对应锂电池组单元区域11设有前电池区对开门15,方便操作人员及时观察锂电池组3的运行情况。
44.位于电池件隔板135下方的区域为光伏组件单元区域13,其内沿箱体1的前后方向设有滑轮排131;沿箱体1的宽度方向设有若干滑轮排131,所述滑轮排131包括沿轨槽133的长度方向旋转连接在其内的若干滚柱131-1;相邻的滑轮排131之间设有隔挡132,若干隔挡132形成格栅,所述隔挡可采用隔板或隔架;
45.本例中采用4块用合页、拉扣连接好的光伏组件2-1构成的光伏组件模块2在滑轮排131上滚动推入相邻的两个隔挡132之间,且本例中相邻的两个隔挡132之间设有两排滑轮排131,两排滑轮排131之间设有间隔,确保光伏组件模块2的底部的连接合页处,在抽拉过程中不受影响;这种底部带滑轮排131的格栅结构非常方便光伏组件模块2的抽取、推放;极大的方便人工操作时的便捷性,起到省时省力的作用;
46.且所述箱体1正面对应光伏组件单元区域13设有光伏区对开门16,既可防止光伏组件模块2在运输过程中倾斜滑出箱体1,又方便抽放光伏组件模块2;
47.而位于电气件隔板134上方及电池件隔板135下方区域之间的格栅处用于走线,所述箱体1背面位于电气区对开门17上方设有布线对开门18,方便接线。其中,所述控制器4的一个接线端电连接光伏组件模块2,所述控制器4的另一个接线端依次连接锂电池组3、逆变器5。
48.同时本户外移动光伏电站发电系统中的控制器还设有远程通信接口,其通过远程通信接口连接无线通信模块,实现无线通信及远程控制、监视。
49.参见图9~图15,所述光伏组件模块2中的每个光伏组件2-1背面带有折叠支架21。所述折叠支架21,包括上折叠支架、下折叠支架;
50.所述上折叠支架包括横向固定连接在光伏组件2-1背面上方的支架上主横梁21-11、顶端旋转连接在上主横梁21-11两侧的两个上支撑立柱21-12、两端分别连接两个上支撑立柱21-12底端的上连接梁21-13;
51.所述下折叠支架包括横向固定连接在光伏组件2-1的每个光伏组件背面下方的下主横梁21-21、顶端旋转连接在下主横梁21-21两侧的两个下支撑立柱21-22、两端分别连接两个下支撑立柱21-22底端的下连接梁21-23;
52.所述上支撑立柱21-12长于下支撑立柱21-22,且所述上连接梁21-13与下连接梁21-23相向于光伏组件模块中的一面分别设有支架固定吸盘,用于折叠支架在折叠收拢后,
固定吸附在光伏组件背后,而不会随意摆动。
53.进一步的,位于所述上主横梁21-11与上连接梁21-13之间的两根上支撑立柱21-12之间还连接有上支架副横梁21-14。
54.在使用时,可以将光伏组件模块2从光伏组件单元区域13中抽出,然后将光伏组件模块2中合光伏组件2-1展开,并分别旋转展开每个光伏组件2-1背后的上折叠支架、下折叠支架,然后获取太阳转化为电能,然后供用电负载使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