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万能充电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036733发布日期:2021-10-24 06:25阅读:85来源:国知局
一种万能充电座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充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万能充电座。


背景技术:

2.目前市面上的pogo

pin(弹簧式探针)充电座各式各样,但是几乎每个产品对应一个专用充电座,产品之间共用充电座几乎不可能,其主要是因为充电时所用的正极和负极接头之间的距离固定,而每种产品上的正极接点和负极接点的距离有多种。因此采用固定距离式的正极和负极接头均只能对单一的电子产品进行充电,多个充电器无法通用而造成了资源浪费。
3.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4.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万能充电座,解决现有技术中不同产品的pogo

pin设计距离不同,无法共用充电座的问题。
5.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6.一种万能充电座,其中,包括:
7.座体,所述座体内设置有充电电路;
8.第一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固定设设置在所述座体上;
9.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设置在所述座体内;
10.第二电极,所述第二电极连接在所述调节组件上,并通过所述调节组件的驱动而沿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电极的方向活动;
11.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分别电连接所述充电电路,且所述第一电极包括第一弹簧式探针,所述第二电极包括第二弹簧式探针;
12.所述第一弹簧式探针和所述第二弹簧式探针均延伸出所述座体的外表面。
13.进一步,所述调节组件包括:
14.丝杆支架,所述丝杆支架设置在所述座体内;
15.丝杆,所述丝杆转动设置在所述丝杆支架上;
16.所述第二电极还包括电极座,所述第二弹簧式探针设置在所述电极座上,所述电极座螺接在所述丝杆上。
17.进一步,所述丝杆支架包括支架底板,以及位于所述支架底板两端的支架侧板,两端的所述支架侧板上设置有轴承,所述丝杆连接在所述轴承上;
18.所述支架侧板上开设有螺纹孔,所述丝杆支架通过螺钉连接所述螺纹孔而固定在所述座体内。
19.进一步,所述丝杆的一端延伸出所述座体的外表面,且连接有调节旋钮。
20.进一步,所述座体朝向所述电极座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导向槽,所述电极座位于所述导向槽内滑移;
21.所述座体上开设有与导向槽相连通的通槽,所述第二弹簧式探针位于所述通槽内滑移。
22.进一步,所述万能充电座还包括主板,所述第一电极固定在所述主板上;
23.所述第二电极一端抵接所述主板,另一端通过第二弹簧式探针延伸出所述座体的外表面。
24.进一步,所述第二电极还包括反向弹性探针,所述反向弹性探针设置在所述电极座背离所述第二弹簧式探针的一端,所述反向弹性探针抵靠所述主板并连接所述第二弹簧式探针。
25.进一步,所述主板上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设置有接触片,所述反向弹性探针为所述滑槽内且抵接所述接触片,所述接触片电连接所述充电电路。
26.进一步,所述接触片覆盖所述滑槽的底面和侧面,所述反向弹性探针为所述滑槽内且抵接所述接触片,所述接触片电连接所述充电电路。
27.进一步,所述座体包括:底壳,设置在所述底壳上的前壳和后壳,所述前壳和所述后壳连接形成安装腔,所述充电电路位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均设置在所述前壳内壁上;
28.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沿上下方向并排设置。
29.进一步,所述前壳的下部弯曲凸出形成有托台;
30.所述前壳外表面倾斜设置,所述托台的上表面倾斜设置。
31.进一步,所述托台具体包括:托体壳和挡台,所述托体壳与所述前壳一体成型,并位于前壳的前部,所述挡台设置在所述托体壳的上表面。所述挡台倾斜设置。
32.进一步,所述挡台的上表面上还设置有一层柔性部,该柔性部可以是橡胶材料,一是对终端进行柔性接触,对终端的外壳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二是柔性部对终端有一定的摩擦力,这样对终端具有一定的固定作用。不会使终端在座体上乱滑动。
33.进一步,所述支架底板的表面上开设有穿线孔,用于连接外部电力的电缆从所述穿线孔中穿设,而主板贴附固定在所述支架底板上。
34.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万能充电座,通过在座体内设置调节组件,并通过调节组件驱动第二电极进行移动,当第二电极靠近第一电极时,第二电极上的第二弹簧式探针与第一电极的第一弹簧式探针的距离减小,通过第一弹簧式探针和第二弹簧式探针作为正极和负极对小型终端产品进行充电(例如智能手表,手环)。当第二电极远离第一电极时,第二电极上的第二弹簧式探针与第一电极的第一弹簧式探针的距离增大,通过第一弹簧式探针和第二弹簧式探针作为正极和负极对大型终端产品进行充电(例如平板电脑,手机等)。这样通过将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从而采用距离可调节式的正极和负极对多种电子产品进行充电,一个充电器就能满足多种规格的电子产品的充电需求,避免了浪费。解决现有技术中不同产品的pogo

pin设计距离不同,无法共用充电座的问题。
附图说明
35.图1是本发明一种万能充电座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36.图2是本发明一种万能充电座的实施例的剖视图;
37.图3是图2的a部放大图;
38.图4是本发明一种万能充电座的实施例的爆炸图;
39.图5是本发明一种万能充电座的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爆炸图。
40.图中各标号:100、座体;110、底壳;120、后壳;130、前壳;131、托台;132、托体壳;133、挡台;134、柔性部;135、导向槽;136、通槽;200、第一电极;210、第一弹簧式探针;300、调节组件;310、丝杆支架;311、支架底板;312、支架侧板;314、穿线孔;320、丝杆;330、调节旋钮;400、第二电极;410、第二弹簧式探针;420、电极座;430、连接部;440、反向弹性探针;500、主板;510、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4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万能充电座,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42.因为充电时所用的正极和负极接头之间的距离固定,而每种产品上的正极接点和负极接点的距离均是固定不变的。因此采用固定距离式的正极和负极接头均只能对单一的电子产品进行充电,这样导致一个电子产品就需要配备一个充电器,产品之间共用充电座几乎不可能,造成资源浪费,本发明揭示一种充电座,可解决因不同产品的电极触点设计距离不同,无法共用充电座的问题。
43.实施例一
44.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万能充电座,其中,包括:座体100,第一电极200,调节组件300,以及第二电极400。所述座体100作为充电座的壳体,在壳体内形成安装空间用于对各电子元器件,pcb板等的容纳安装。所述座体100内设置有充电电路(图示中未画出),所述充电电路用于将外部市电转换为对电子设备进行充电的电流,关于充电电路为现有技术,本发明不作详细说明。所述第一电极200固定设置在所述座体100上。所述调节组件300设置在所述座体100内,本方案中的调节组件300可以通过电控的形式进行驱动,这样对调节组件300的自动控制。另外所述调节组件300还可以采用手动形式,例如采用手动形式时,所述调节组件300从所述座体100内延伸出座体100的外表面。这样人手可以手动控制所述调节组件300。所述第二电极400连接在所述调节组件300上,并通过所述调节组件300的驱动而沿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电极200的方向活动。所述第一电极200和所述第二电极400分别电连接所述充电电路,这样使第一电极200和所述第二电极400分别作为正极和负极,当外部需要充电的终端上的充电接口的正极和负极分别与第一电极200和第二电极400进行对接后,能顺利的对终端进行充电。所述第一电极200包括第一弹簧式探针210,所述第二电极400包括第二弹簧式探针410,所述第一弹簧式探针210和所述第二弹簧式探针410均延伸出所述座体100的外表面。第一弹簧式探针210和第二弹簧式探针410用于分别与终端的正负极进行连接,第一弹簧式探针210和第二弹簧式探针410均具有一定弹性,这样通过弹性作用,使第一电极200与第二电极400抵接所述终端的充电接口时更加稳定。防止出现接触不良而影响充电过程。
45.上述实施例中,通过在座体100内设置调节组件300,并通过调节组件300驱动第二电极400进行移动,当第二电极400靠近第一电极200时,第二电极400上的第二弹簧式探针
410与第一电极200的第一弹簧式探针210的距离减小,通过第一弹簧式探针210和第二弹簧式探针410作为正极和负极对小型终端产品进行充电(例如智能手表,手环)。当第二电极400远离第一电极200时,第二电极400上的第二弹簧式探针410与第一电极200的第一弹簧式探针210的距离增大,通过第一弹簧式探针210和第二弹簧式探针410作为正极和负极对大型终端产品进行充电(例如平板电脑,手机等)。这样通过将第一电极200和第二电极400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从而采用距离可调节式的正极和负极对多种电子产品进行充电,一个充电器就能满足多种规格的电子产品的充电需求,避免了浪费。解决现有技术中不同产品的pogo

pin设计距离不同,无法共用充电座的问题。
46.本方案中所公开的第一弹簧式探针210,第二弹簧式探针410,以及后文中的反向弹性探针440,均属于pogo

pin(弹簧式探针)。本实施例中外露的弹簧式探针(pogo pin)用于连接终端的充电口,对终端进行供电。所述终端的充电口通常为pogo

pin母端,所述弹簧式探针(pogo pin)用于连接所述终端的pogo

pin母端而导通充电。弹簧式探针(pogo pin)是一种由针轴、弹簧、针管三个基本部件通过精密仪器铆压预压之后形成的弹簧式探针,其内部有一个精密的弹簧结构。pogo pin的表面镀层一般都镀金,可以更好的提高它的防腐蚀功能、机械性能、电气性能等。针尖具有尖针、抓针、圆头针、刀型针等。pogo pin一般应用于手机、通讯、汽车、医疗、航空航天等电子产品中的精密连接,可以提高这些连接器的防腐蚀性、稳定性、耐久性。由于pogo pin是一个很精细的探针,所以应用在精密连接器中可以降低连接器的重量以及外观的体积,可以让连接器更加精细美观。通过弹簧式探针与终端的pogo

pin母端进行接触式连接,从而实现接触式充电,不用外接插拔的充电线,结构简单,实用性高。
47.通常为方便充电座对终端的连接,也可以在所述第一电极200和第二电极400的周围区域设置有磁吸件(图示中未画出),例如在所述座体100的内壁上设置有磁吸件,例如磁吸件设置有两个,分别为第一磁吸件和第二磁吸件,所述第一磁吸件和第二磁吸件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二电极400的移动方向上,即所述第一磁吸件、第一电极200、第二电极400、第二磁吸件在一条直线上。同时第一磁吸件与所述第二磁吸件的磁极相反,这样当终端放置的方向为正确方向时,第一磁吸件和第二磁吸件能对终端进行正确吸引,从而使第一电极200上的第一弹簧式探针210、第二电极400上的第二弹簧式探针410与终端的充电口正确连接。而当终端的方向放置错误时,第一磁吸件和第二磁吸件均对终端的充电口进行排斥,从而使终端的充电口不能顺利连接到第一电极200上的第一弹簧式探针210、第二电极400上的第二弹簧式探针410,这样起到防呆的作用。防止充电时移动终端100的方向放置错误。
48.实施例二
49.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其中,所述座体100包括:底壳110,设置在所述底壳110上的前壳130和后壳120,所述底壳110位于下方,对前壳130和后壳120进行支撑,所述前壳130和后壳120设置在所述底壳110上方,并分别与所述底壳110可拆卸连接,所述前壳130和所述后壳120可拆卸连接。这样可以实现座体100的快速安装与拆卸。所述前壳130和所述后壳120连接形成安装腔(座体100内的安装空间),所述充电电路位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第一电极200和所述第二电极400均设置在所述前壳130内壁上。所述第一电极200与所述第二电极400沿上下方向并排设置,从而使充电位是上下方向,当终端抵靠前壳130外壁时,实现对终端的充电。易于想到,还可以将第一电极200
和第二电极400设置在底壳110上,这样充电时,终端需要立式插在底壳110上就能实现充电。
50.如图4、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所述前壳130的下部弯曲凸出形成有托台131,所述前壳130是呈上下形式的结构,通过在水平方向凸出凸台,能通过托台131对终端进行支撑,当终端放置在托台131上时,通过托台131对终端进行承载,使终端能平稳放置在充电座上进行充电。本实施例中的所述前壳130外表面倾斜设置,所述托台131的上表面倾斜设置。具体结构中,当万能充电座放置在桌面上时,以前盖和后盖所在的方向为前后方向,前后方向的两侧为左右方向,所述托台131朝向前凸出,所述托台131沿左右方向延伸设置,所述前壳130的前表面与竖直方向呈锐角设置,这样使前表面呈一定的斜度倾斜向下设置,当终端放置在前表面时,终端也处于倾斜状态,向下倾斜的终端就会在重力作用下而紧靠所述前壳130的前表面,这样通过终端自身的重力压紧位于前壳130上的第一弹簧式探针210、第二弹簧式探针410。从而能使终端在充电时与第一电极200和第二电极400连接的更稳定。
51.如图4、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所述托台131具体包括:托体壳132和挡台133,所述托体壳132与所述前壳130一体成型,并位于前壳130的前部,所述挡台133设置在所述托体壳132的上表面。所述挡台133倾斜设置。通过所述挡台133对终端进行限位,可以使终端稳定在放置在座体100上而与第一弹簧式探针210、第二弹簧式探针410进行抵靠连接。所述挡台133倾斜设置,所述挡台133的上表面朝从后向前的方向倾斜向上设置。这样当终端放置在挡台133上时,挡台133的上表面倾斜使终端能朝向所述前壳130的前表面倾倒,通过倾斜的挡台133对终端进行自动摆齐,这样就能更方便终端与万能充电座进行连接。
52.所述挡台133的上表面上还设置有一层柔性部134,该柔性部134可以是橡胶材料,一是对终端进行柔性接触,对终端的外壳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二是柔性部134对终端有一定的摩擦力,这样对终端具有一定的固定作用。不会使终端在座体100上乱滑动。
53.如图2、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所述调节组件300具体包括:丝杆支架310,以及丝杆320。所述丝杆支架310设置在所述座体100内,丝杆支架310沿上下方向延伸设置。所述丝杆320转动设置在所述丝杆支架310上。所述第二电极400还包括电极座420,所述第二弹簧式探针410设置在所述电极座420上,所述电极座420螺接在所述丝杆320上。通过丝杆支架310对丝杆320进行安装,使丝杆320在丝杆支架310上转动,通过转动丝杆320,丝杆320带动电极座420,从而使电极座420能沿着丝杆320的轴向移动,进而通过电极座420带动第二弹簧式探针410移动,使第二弹簧式探针410能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弹簧式探针210。实现两者之间距离的调整。适配不同的充电口,对多种终端进行充电。本实施例中的第一电极200也带有电极座,第一电极200的电极座不带螺纹孔,是固定式设置而不移动。由于丝杆320会避开第一电极200设置,而为使第一电极200和第二电极400上的探针在一条直线上,因此,第二电极400的电极座420与第一电极200的电极座420相比,第二电极400的电极座420会多出一段连接部430,连接部430沿左右方向延伸,连接部430上开设螺纹孔,电极座420通过连接部430上的螺纹孔螺接到位于左右方向一侧的丝杆320上,从而使第一电极200和第二电极400上的探针在一条直线上。
54.如图2、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所述丝杆支架310具体包括支架底板311,以及位于所述支架底板311两端的支架侧板312,两端的所述支架侧板312上可以设置轴承(图示中未标注),所述支架底板311沿上下方向延伸设置,所述支架侧板312位于所述支架底板311的
上下两端,所述丝杆320连接在所述轴承上。通过设置轴承,使丝杆320能更顺畅的转动。另外的结构中,可以不设置轴承,使支架侧板312上的通孔能套设在丝杆320上,对丝杆320进行限位即可实现丝杆320的转动。所述支架侧板312上开设有螺纹孔,所述丝杆支架310通过螺钉连接所述螺纹孔而固定在所述座体100内。这样通过支架侧板312使丝杆支架310连接在前壳130的内壁上,使前壳130形成一个整体进行装卸,方便装配。
55.如图2、图3所示,采用手动调节的方式,其具体结构为:所述丝杆320的一端延伸出所述座体100的外表面,且连接有调节旋钮330。通过设置在外部的调节旋钮330,方便人手进行握持,拧动调节旋钮330,进而带动丝杆320转动,转动的丝杆320带动第二电极400进行上下移动。易于想到,还可以采用电动驱动调节的方式,例如在所述安装腔内设置小型马达,通过齿轮连接所述丝杆,通过对马达通电而控制马达的正传,反转,以及停止,从而带动丝杆的正传、反转以及停止,进而通过丝杆来带动第二电极进行移动。实现自动调节的功能。
56.为实现第二电极400的定向滑移,在所述座体100朝向所述电极座420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导向槽135,所述电极座420位于所述导向槽135内滑移。这样对第二电极400的电极座420的左右两侧进行限位。使电极座420不会朝左右两侧移动。当丝杆320转动时,使第二电极400只能沿丝杆320的轴向进行移动。使第二电极400移动得更加稳定。所述座体100上开设有与导向槽135相连通的通槽136,所述第二弹簧式探针410位于所述通槽136内滑移。
57.如图3、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所述万能充电座还包括主板500,所述第一电极200固定在所述主板500上,所述主板500为充电电路的一部分,可以将充电相关的电元器件焊接在主板500上,在主板500上印刷电路,实现电路集成,这样就能使座体100更加小型化。通常在所述主板500上会连接有电缆,电缆可以连接设置在所述座体100上的接口,如usb,micer usb等规格的接口。或者是电缆直接延伸至座体100外部而用于连接外部市电。为使电缆能合理固定,在所述支架底板311的表面上开设有穿线孔314,所述电缆从穿线孔314中穿设,而主板500能贴附固定在所述支架底板311上,这样使结构更合理,利于充电器的小型化。所述第一电极200过贴片固定在所述主板500上,所述第二电极400一端抵接所述主板500,另一端通过第二弹簧式探针410延伸出所述座体100的外表面。具体为第二电极400朝向所述主板500的一端抵靠在所述主板500上滑移,主板500上位于第二电极400的抵靠区域设置为金属面,这样可以使第二电极400能始终与主板500进行电连接。第二弹簧式探针410延伸出所述座体100的外表面,方便与终端进行连接。
58.本实施例中的所述第二电极400还包括反向弹性探针440,所述反向弹性探针440设置在所述电极座420背离所述第二弹簧式探针410的一端,所述反向弹性探针440抵靠所述主板500并连接所述第二弹簧式探针410。通过反向弹性探针440与主板500进行抵接,这样在反向弹性探针440的弹力作用下,使第二电极400在移动的过程中能时刻与主板500进行接触,实现电连接。本实施例中的所述主板500上开设有滑槽510,所述滑槽510内设置有接触片,所述接触片为金属片,具体为所述接触片覆盖所述滑槽510的底面和侧面,所述反向弹性探针440为所述滑槽510内且抵接所述接触片,所述接触片电连接所述充电电路。通过设置滑槽510,使反向弹性探针440能在滑槽510内定向滑移,在第二电极400滑移过程中,不易使反向弹性探针440脱出滑槽510,且滑槽510的两侧也设置有接触片,这样使反向弹性
探针440与主板500的接触更稳定。保证了产品质量。
59.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万能充电座,通过上述结构,利用充电器的小型化,这样适用于智能手表的充电。例如,智能手表放置在座体100上,并通过挡台133的倾斜而使智能手表背面能倾斜抵靠到前壳130表面,使智能手表背面的充电接口能接触到所述第一电极200的第一弹簧式探针210和所述第二电极400的第二弹簧式探针410,从而实现对智能手表的充电。另外,为防止智能手表的背面凸起的感应器安装位置对充电接口的连接造成干涉,导致智能手表的充电口与第一弹簧式探针210和第二弹簧式探针410不能很好的进行连接。因此在所述前壳130上可设置下凹部而避让智能手表背面的凸起部,从而使智能手表的背面能平稳的抵靠在前壳130的前表面,实现更稳定的充电连接。
60.综上所述,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万能充电座,通过在座体100内设置调节组件300,并通过调节组件300驱动第二电极400进行移动,当第二电极400靠近第一电极200时,第二电极400上的第二弹簧式探针410与第一电极200的第一弹簧式探针210的距离减小,通过第一弹簧式探针210和第二弹簧式探针410作为正极和负极对小型终端产品进行充电(例如智能手表,手环)。当第二电极400远离第一电极200时,第二电极400上的第二弹簧式探针410与第一电极200的第一弹簧式探针210的距离增大,通过第一弹簧式探针210和第二弹簧式探针410作为正极和负极对大型终端产品进行充电(例如平板电脑,手机等)。这样通过将第一电极200和第二电极400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从而采用距离可调节式的正极和负极对多种电子产品进行充电,一个充电器就能满足多种规格的电子产品的充电需求,避免了浪费。解决现有技术中不同产品的pogo

pin设计距离不同,无法共用充电座的问题。其中,通过所述前壳130外表面倾斜设置,所述托台131的上表面倾斜设置,从而当终端放置在前表面时,终端也处于倾斜状态,向下倾斜的终端就会在重力作用下而紧靠所述前壳130的前表面,这样通过终端自身的重力压紧位于前壳130上的第一弹簧式探针210、第二弹簧式探针410。从而能使终端在充电时与第一电极200和第二电极400连接的更稳定。通过这样当终端放置在挡台133上时,挡台133的上表面倾斜使终端能朝向所述前壳130的前表面倾倒,通过挡台133的上表面倾斜设置,倾斜的挡台133对终端进行自动摆齐,这样就能更方便终端与万能充电座进行连接。本方案中通过转动丝杆320,丝杆320带动电极座420,从而使电极座420能沿着丝杆320的轴向移动,进而通过电极座420带动第二弹簧式探针410移动,使第二弹簧式探针410能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弹簧式探针210。实现两者之间距离的调整。适配不同的充电口,对多种终端进行充电。用简单的方式,实现了第二电极400的移动。通过在所述支架侧板312上开设螺纹孔,所述丝杆支架310通过螺钉连接所述螺纹孔而固定在所述座体100内。这样通过支架侧板312使丝杆支架310连接在前壳130的内壁上,使前壳130形成一个整体进行装卸,方便装配。通过设置在外部的调节旋钮330,方便人手进行握持,拧动调节旋钮330,进而带动丝杆320转动,转动的丝杆320带动第二电极400进行上下移动。通过在所述座体100朝向所述电极座420的一侧内壁上开设导向槽135,使所述电极座420位于所述导向槽135内滑移。这样对第二电极400的电极座420的左右两侧进行限位。使电极座420不会朝左右两侧移动。另外,通过将第二电极400朝向所述主板500的一端抵靠在所述主板500上滑移,主板500上位于第二电极400的抵靠区域设置为金属面,这样可以使第二电极400能始终与主板500进行电连接。而且通过反向弹性探针440与主板500进行抵接,这样在反向弹性探针440的弹力作用下,使第二电极400在移动的过程中能时刻与主板500进行接触,在第二电极400滑移
过程中,不易使反向弹性探针440脱出滑槽510,且滑槽510的两侧也设置有接触片,这样使反向弹性探针440与主板500的接触更稳定。保证了产品质量。
61.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