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分路检测和整路运行的组合式室内隔离开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601321发布日期:2022-01-22 11:21阅读:85来源:国知局
可分路检测和整路运行的组合式室内隔离开关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一种隔离开关,具体地说,涉及可分路检测和整路运行的组合式室内隔离开关。


背景技术:

2.隔离开关主要用于“隔离电源、倒闸操作、用以连通和切断小电流电路”,无灭弧功能的开关器件;隔离开关在分位置时,触头间有符合规定要求的绝缘距离和明显的断开标志;在合位置时,能承载正常回路条件下的电流及在规定时间内异常条件(例如短路)下的电流的开关设备;一般用作高压隔离开关,即额定电压在1kv以上的隔离开关。
3.但时隔离开关一旦对故障电路进行隔离后,就会导致该电路连接的工作单元停止工作,这样就会出现其余分路没有问题,因为隔离后导致整个电路无法运行,尤其在一些工厂,需要设备进行连轴工作,不仅要保证设备运行的安全性,还有提高工作效率,所以需要解决隔离开关隔离断电后,在其余分路正常的情况下,对断电的接点进行供电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可分路检测和整路运行的组合式室内隔离开关,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了可分路检测和整路运行的组合式室内隔离开关,包括供电单元、隔离单元和工作单元,所述供电单元包括主电源,所述主电源的输出端与工作单元电性连接,用于对工作单元进行供电,形成多个供电分路,所述隔离单元设置在工作单元和供电单元之间,用于对工作单元带电分路和无电分路进行隔离,隔离开关还包括电路检测单元,所述电路检测单元用于对带电分路进行检测,并向备用电源发出带电分路的状态信息,其中:所述供电单元还包括备用电源,所述备用电源用于在各个带电分路工作状态正常的情况下给无电分路连接的电器元件进行供电。
6.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隔离单元与工作单元之间线性连接有n个供电分路,其中:出现故障的供电分路为无电分路,其余供电分路为带电分路。
7.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隔离单元包括隔离开关区,隔离开关区对应n个供电分路断路器的位置均设置开关组件。
8.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供电单元上连接的供电分路上均设置断路器,所述开关组件采用对断路器两端隔离的方式进行断电。
9.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路检测单元包括温度检测模块、电流检测模块和状态信息输出模块,所述温度检测模块利用温度传感器对带电分路上的温度进行检测;所述电流检测模块用于对带电分路上的电流进行检测;所述状态信息输出模块用于将
温度检测模块和电流检测模块检测的结果输出至备用电源。
10.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温度检测模块和电流检测模块对带电分路的检测包括关联式检测和非关联式检测,其中:所述关联式检测用于对与无电分路有关联的带电分路进行检测;所述非关联式检测用于对所有带电分路的工作状态进行检测。
11.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流检测模块包括电流检测电路,所述电流检测电路包括比较器lt1,lt2、电阻r1,r2,r3,r4,其中:所述电阻r1和r2并联,并联后的输出端与比较器lt1的正极接口连接,所述比较器lt1的负极接口与电阻r4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阻r4的输出端还连接比较器lt2的正极接口,所述比较器lt2的负极接口与电阻r3连接,并经过电阻r3接地;所述比较器lt1,lt2的输出端与状态信息输出模块的输入端连接。
12.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阻r1和r4的输入端由主电源接入1.3-1.7v的电压。
13.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备用电源与工作单元和各个供电分路之间的接口连接。
14.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电源与备用电源线性连接形成充电电路。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1、该可分路检测和整路运行的组合式室内隔离开关中,电路检测单元对带电分路进行检测,并向备用电源发出带电分路的状态信息,并通过供电单元的备用电源接收该状态信息,只有在带电分路上电器元件无损坏的状态下,备用电源对无电分路连接的电器元件进行供电,从而通过检测再供电的方式保证各个供电分路的安全性,同时完成整体电路的运行,保证工作单元的工作效率。
16.2、该可分路检测和整路运行的组合式室内隔离开关中,若检测到带电分路上电器元件有损坏,此时备用电源不进行供电,避免供电后整体运行对带电分路上的电器元件造成二次损伤。
17.3、该可分路检测和整路运行的组合式室内隔离开关中,主电源是外界的接入电源,通过插头与外界插座连接即可实现外界电源的接入,这样利用主电源对备用电源充电就不用再接入电源给备用电源了,提高了对主电源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单元工作流程框图;图2为本发明的隔离单元与工作单元连接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的供电分路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的电路检测单元模块流程框图;图5为本发明的电流检测模块中电流检测电路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的主电源和备用电源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
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0.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施例目的在于,提供了可分路检测和整路运行的组合式室内隔离开关,包括供电单元、隔离单元和工作单元,供电单元包括主电源,主电源的输出端与工作单元电性连接,其主要目的是对工作单元进行供电,然后形成了n供电分路,其中:当n供电分路中有一个或者多个出现故障时,此时该供电分路断路,此时出现故障的供电分路为无电分路,其余供电分路为带电分路,尽管为无电分路,但是连接主电源的供电分路端还是存在电压的,因此在维修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为了保证出现故障的无电分路维修环境的安全性,隔离单元设置在工作单元和供电单元之间,其主要目的是对工作单元上连接的带电分路和无电分路进行隔离,具体请参阅图2所示,隔离单元包括隔离开关区,隔离开关区对应n个供电分路断路器的位置均设置开关组件,而供电单元上连接的供电分路上均设置断路器,请参阅图3所示,图中圆形为断路器,开关组件采用对断路器两端隔离的方式进行断电,即图中的a和b端,隔离后杜绝了主电源对无电分路进行供电,此时无电分路上不会存在电流,从而保证维修时的安全性,另外,还考虑到隔离开关对无电分路进行隔离后,工作单元是无法正常工作的,而且可能因为故障还会引起其余带点电路上的电器元件发生损坏,为此,隔离开关还包括电路检测单元,电路检测单元对带电分路进行检测,并向备用电源发出带电分路的状态信息,此时供电单元的备用电源接收该状态信息,若在带电分路上电器元件无损坏的状态下(即:各个带电分路工作状态均正常的情况下),备用电源对无电分路连接的电器元件进行供电,从而通过检测再供电的方式保证各个供电分路的安全性,同时完成整体电路的运行,保证工作单元的工作效率,值得说明的是备用电源与工作单元和各个供电分路之间的接口连接,从而保证每个供电分路出现故障后都能够实现备用电源的供电,以保证整体电路的运行;若检测到带电分路上电器元件有损坏,此时备用电源不进行供电,避免供电后整体运行对带电分路上的电器元件造成二次损伤。
21.本实施例中,对带电分路的检测原理如下:请参阅图4所示,电路检测单元包括温度检测模块、电流检测模块和状态信息输出模块,首先温度检测模块利用温度传感器对带电分路上的温度进行检测,与此同时,电流检测模块用于对带电分路上的电流进行检测,具体请参阅图5所示:电流检测模块包括电流检测电路,电流检测电路包括比较器lt1,lt2、电阻r1,r2,r3,r4,电阻r1和r4的输入端由主电源接入1.3-1.7v的电压,其中:电阻r1和r2并联,并联后的输出端与比较器lt1的正极接口连接,比较器lt1的负极接口与电阻r4的输出端连接,电阻r4的输出端还连接比较器lt2的正极接口,比较器lt2的负极接口与电阻r3连接,并经过电阻r3接地,从而通过比较器lt1和lt2让电流流过电阻r1,r2,r3,r4产生的压降作比较,若比较器lt1和lt2输出的高阈值电压小于或者等于低阈值电压时,比较器lt1,lt2的输出端才会输出高电平,通过输出的高电平判断出该带电分路是正常的,其上的电器元件无损坏,若出现低电平或者无输出则该带电分路处于异常状态,比较器lt1,lt2的输出端与状态信息输出模块的输入端连接,通过状态信息输出模块将温度检测模块和电流检测模块检测的结果输出至备用电源;
当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超过35-60℃时,则说明该带点分路处于异常工作状态,严重时会出现短路的现象,此时状态信息输出模块将检测结果输出至备用电源;备用电源只有收到所有带电分路正常的情况下才会进行供电。
22.此外,考虑到有些带电分路上的电器元件只有在无电分路上电器元件工作的情况下才能工作,此时需要对该带电分路进行关联式检测,为此,温度检测模块和电流检测模块对带电分路的检测包括关联式检测和非关联式检测,也就是说,只有检测到带电分路不工作时才是正常的,因此关联式检测是对该类带电分路进行单独检测;非关联式检测是对所有带电分路的工作状态进行检测,因为非关联式检测的前提是没有关联式的电路,所以无需考虑关联式电路的影响,直接对所有带电分路进行检测就可以,这样就适应了不同情况下的带电分路检测,扩大了检测的范围,避免检测范围小导致意外情况的发生。
23.除此之外,请参阅图6所示,主电源与备用电源线性连接形成充电电路,其主要目的是利用主电源对备用电源进行充电,这样备用电源就是蓄电池,主电源是外界的接入电源,通过插头与外界插座连接即可实现外界电源的接入,这样利用主电源对备用电源充电就不用再接入电源给备用电源了,提高了对主电源的利用率。
24.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发明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发明,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