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接触能量信息传输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682262发布日期:2023-07-05 21:09阅读:19来源:国知局
一种非接触能量信息传输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石油行业钻井工具,具体涉及一种非接触能量信息传输装置。


背景技术:

1、在油气田开发过程中为满足钻井施工需求,钻井工具需满足造斜、着陆、水平段整体施工需求,因而经常采用旋转导向仪器进行施工。在旋转导向钻井工具工作过程中,各短节之间需要进行能量与信号的传输,一般能量与信号的传输通过导电滑环来实现,导电滑环为接触式能量传输,结构简单,工作可靠,但仅适用于工作时相对静止短节之间的连接,若两者相对转动,随着导电滑环相对转动次数的增加,不可避免的出现磨损,若出现工具漏电现象将影响工具的正常工作。静止推靠式旋转导向工具在工作过程中,需要给不旋转外筒通电以供给执行部件使用。不旋转外筒与旋转芯轴在工作过程中有持续性的相对转动,且两者之间有可能短时间内会有少量油气介质或地层液,工作环境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非接触能量信息传输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非接触能量信息传输装置,包含电子外筒总成和电子内筒总成,其中,

3、所述电子外筒总成包括第二磁条挡圈、外壳体、第一磁条、外罩、第四磁条挡圈、旋变连接螺钉、第一高温线圈、外过线板和固定螺钉,所述电子内筒总成包括第一磁条挡圈、调整挡圈、内罩、第二磁条、第三磁条挡圈、内六角圆柱头螺栓、旋变固定键、内壳体、第二高温线圈和内过线板,

4、所述电子内筒总成以同轴的方式置于电子外筒总成内,在工作状态下电子内筒总成与电子外筒总成相对转动,两者之间存在间隙,所述电子外筒总成与第一磁条粘合,并通过第二磁条挡圈、第四磁条挡圈固定在外壳体上端,所述第一磁条上绕有第一高温线圈,所述第一高温线圈通过外过线板控制走向,所述电子内筒总成与第二磁条粘合,并通过内罩固定在内壳体上端,所述第二磁条上绕有第二高温线圈,所述第二高温线圈通过内过线板固定,所述外罩位于所述电子外筒总成的最内层,所述外罩径向固定外磁条和外线圈,所述电子内筒总成通过第二高温线圈与上端电子仓连接,所述电子外筒总成通过第一高温线圈与下端电子仓连接。

5、进一步,所述外壳体安装有o形圈密封结构。

6、进一步,所述第一高温线圈为多排多圈高温线结构,所述第二高温线圈为多排多圈高温线结构。

7、进一步,所述第一高温线圈、第二高温线圈在绕线过程中外侧需要套上高温热塑管,所述第一高温线圈、第二高温线圈需要达到200℃以上的耐高温要求。

8、进一步,所述第一高温线圈、第二高温线圈铺设之前需要将高温胶带放入第一磁条、第二磁条槽中。

9、进一步,所述第一磁条在圆周上进行均匀分布,所述第二磁条在圆周上进行均匀分布。

10、进一步,所述内壳体和旋转导向芯轴采用热装配的方式固定连接,所述热装配的加热温度为180℃-200℃。

11、进一步,所述内壳体上安装有旋变固定键和防转凸台,所述防转凸台和旋转导向芯轴进行配合。

12、进一步,所述外壳体采用l型或u型转弯结构的走线方式。

13、进一步,所述外过线板采用间隔曲线设置的过线方式,具有匹配的开槽方式,所述外过线板两侧的开槽数量相同,并采用固定螺钉固定在内壳体上。

14、进一步,所述内过线板上开有间隔曲线设置的过线槽,所述过线槽进行第一高温线圈的走线。

15、进一步,所述外罩上包含有多个均布孔。

16、进一步,所述外壳体外轮廓线与水平线呈一定角度。

17、进一步,所述内罩采用玻璃钢结构,所述玻璃钢结构固化温度条件依次为:在120℃条件下保温24h,在130℃条件下保温5h,在150℃条件下保温 3h,在165℃条件下保温1.5h,固化过程在高温烘箱内完成。

18、进一步,所述内罩在烘烤前先顺时针折叠50%缠绕,到达胶带缠绕槽下端时再按逆时针折叠50%缠绕。

19、进一步,所述第一高温线圈、第二高温线圈有间隔曲线设置的走线结构,最终形变压器形式结构。

20、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本发明非接触能量信息传输装置包含电子内筒总成和电子外筒总成,该非接触能量信息传输装置通过非接触式电磁耦合的方法同时达到电能与信号传输以及变压的功能,具有结构简单、便于安装、可靠性好等特点。



技术特征:

1.一种非接触能量信息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能量信息传输装置包含电子外筒总成和电子内筒总成,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触能量信息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触能量信息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非接触能量信息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触能量信息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触能量信息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触能量信息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触能量信息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触能量信息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触能量信息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触能量信息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触能量信息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

13.根据权利要求1或9所述的非接触能量信息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触能量信息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触能量信息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

16.根据权利要求1、3、4或5所述的非接触能量信息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接触能量信息传输装置,包含电子外筒总成和电子内筒总成;电子外筒总成包括第二磁条挡圈、O形线圈、外壳体、第一磁条、外罩、第四磁条挡圈、旋变连接螺钉、第一高温线圈、外过线板和固定螺钉;电子内筒总成包括第一磁条挡圈、调整挡圈、内罩、第二磁条、第三磁条挡圈、内六角圆柱头螺栓、旋变固定键、内壳体、第二高温线圈和内过线板。本发明非接触能量信息传输装置通过非接触式电磁耦合的方法同时达到电能与信号传输以及变压的功能,具有结构简单、便于安装、可靠性好等特点。

技术研发人员:张军锋,李晓军,范永涛,张健阁,罗维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