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母线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929407发布日期:2021-10-09 17:24阅读:95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母线槽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母线槽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智能母线槽。


背景技术:

2.母线槽,是由铜、铝母线柱构成的一种封闭的金属装置,用来为分散系统各个元件分配较大功率,在户内低压的电力输送干线工程项目中已越来越多地代替了电线电缆,在国外的发达国家,及我国的香港、澳门等已普及,在我国的广东广州,凡12层以上楼宇配电房出线,即引至楼层的主干线90%以上使用母线槽;630kva变压器至配电柜要使用母线槽,但是现有的母线槽还存在不足之处,所以需要一种智能母线槽。
3.现有的密集型母线槽由于内部结构与外壳是紧贴在一起的,这样容易母线槽的内部结构会出现快速发热的现象,而采用空气对流散热的方式会出现散热效果不佳的情况,不能达到充分散热的效果,容易导致智能母线槽受热损坏,并且现有的母线槽安装的高度需要根据实际安装地方的顶地高度做出吊架,才能进行安装,这样安装并不方便,且一旦发生误差还不好调整,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智能母线槽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母线槽,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装置散热不足,现有装置安装不便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母线槽,包括主体机构,所述主体机构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内部插设有第一螺栓,且第一螺栓的表面套接有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的内侧设置有接线端,所述第一壳体的内部固定有散热机构,所述散热机构包括铜块,所述第一壳体的内部固定有铜块,且铜块的外侧固定有铜管,所述第一壳体远离接线端的一侧固定有风扇,所述第二壳体的顶端固定有安装机构,所述安装机构包括第一固定杆,所述第二壳体的顶端固定有第一固定杆,且第一固定杆的内部插设有第二固定杆,所述第二固定杆的内部插设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杆的内部插设有第二固定块,且第二固定块的顶端固定有转块,所述转块的表面固定套接有橡胶套,所述第二固定杆的顶端固定有连接块,且连接块的内部插设有第二螺栓。
6.优选的,所述铜管为“s”形结构,所述铜管固定在铜块远离接线端的一侧。
7.优选的,所述风扇设置有六组,且六组所述风扇对称设置在接线端的两侧。
8.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杆的内部设置有与第二固定块相适配的环形滑槽,所述第二固定块插设在第一固定杆的内部。
9.优选的,所述第二固定杆的表面设置有螺纹,所述转块的内部设置有与第二固定杆相适配的螺纹孔,所述第二固定杆插设在转块的内部。
10.优选的,所述第二固定杆的内部设置有与第一固定块相适配的滑槽,所述第一固定块插设在第二固定杆的内部。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1)该装置设置有铜块和铜管,配合风扇,使装置散热效果更好,防止装置过热导致损坏,通过铜块将热量导向铜管,然后经过风扇将热量向外吹拂,使热量进行递减,降低装置高负荷工作时的温度,提高装置的使用寿命;
13.(2)该装置设置有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配合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使装置在安装时可以根据实际顶地高度而进行装置高度上的调整,提高装置的实用性,通过转动橡胶套,使第一固定杆进行移动,调节装置的高度,减少工作人员的压力,提高装置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正视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正视剖面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侧视剖面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3中a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19.图中:1、主体机构;110、第一壳体;120、第一螺栓;130、第二壳体;140、接线端;2、散热机构;210、铜块;220、铜管;230、风扇;3、安装机构;310、第一固定杆;320、第二固定杆;330、第一固定块;340、第二固定块;350、转块;360、橡胶套;370、连接块;380、第二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请参阅图1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智能母线槽,包括主体机构1,主体机构1包括第一壳体110,第一壳体110的内部插设有第一螺栓120,且第一螺栓120的表面套接有第二壳体130,第二壳体130的内侧设置有接线端140,第一壳体110的内部固定有散热机构2,散热机构2包括铜块210,第一壳体110的内部固定有铜块210,且铜块210的外侧固定有铜管220,第一壳体110远离接线端140的一侧固定有风扇230,第二壳体130的顶端固定有安装机构3,安装机构3包括第一固定杆310,第二壳体130的顶端固定有第一固定杆310,且第一固定杆310的内部插设有第二固定杆320,第二固定杆320的内部插设有第一固定块330,第一固定杆310的内部插设有第二固定块340,且第二固定块340的顶端固定有转块350,转块350的表面固定套接有橡胶套360,第二固定杆320的顶端固定有连接块370,且连接块370的内部插设有第二螺栓380;
22.进一步的,铜管220为“s”形结构,铜管220固定在铜块210远离接线端140的一侧,风扇230设置有六组,且六组风扇230对称设置在接线端140的两侧,铜管220能对热量进行传导,在热量传导到铜管220上后,会通过风扇230对铜管220进行降温,使装置进行降温,增
加装置的使用寿命;
23.进一步的,第一固定杆310的内部设置有与第二固定块340相适配的环形滑槽,第二固定块340插设在第一固定杆310的内部,第二固定杆320的表面设置有螺纹,转块350的内部设置有与第二固定杆320相适配的螺纹孔,第二固定杆320插设在转块350的内部,第二固定杆320的内部设置有与第一固定块330相适配的滑槽,第一固定块330插设在第二固定杆320的内部,在转块350转动时,由于转块350与第二固定杆320螺纹连接,转块350会进行移动,第一固定块330对第一固定杆310限位,使第一固定杆310不会发生转动,第二固定块340使第一固定杆310和转块350之间进行连接,并且使转块350转动时不会影响第一固定杆310,使第一固定杆310能上下进行移动,调节装置的高度,提高装置的工作效率。
24.工作原理:该装置工作时,接线端140工作时产生的热量经过铜块210导热,传递到铜管220上,再经过风扇230对铜管220进行降温,使装置降温,提高装置的工作效率,转动橡胶套360使转块350进行转动,转块350与第二固定杆320螺纹连接,在转动时会进行移动,转块350通过第二固定块340与第一固定杆310连接,在转块350移动时,会带动第一固定杆310进行移动,第一固定块330对第一固定杆310限位,使第一固定杆310不会转动,第一固定杆310上下进行移动,调节装置高度,可以根据实际安装环境进行调整,以上为本实用新型的全部工作原理。
25.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