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尘散热式光伏组件接线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573305发布日期:2021-11-25 10:41阅读:98来源:国知局
防尘散热式光伏组件接线盒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技术领域,具体为防尘散热式光伏组件接线盒。


背景技术:

2.光伏接线盒介于太阳能电池组件构成的太阳能电池方阵和太阳能充电控制装置之间的连接装置,其主要作用是连接和保护太阳能光伏组件,将太阳能电池产生的电力与外部线路连接,传导光伏组件所产生的电流,尤其是在潮湿的地区,为了为光伏电池与外部线路的安全保护,因此光伏太阳能电池方阵就需要一种更为方便使用的光伏接线盒。
3.目前市面上的光伏组件接线盒大多采用半露结构,接线盒的局部会出现裸露在外界的环境中,在潮湿的地区长时间使用下,接线盒内部的线头接口位置会聚集大量的尘埃以及受潮,从而降低接线盒内部线头的散热能力,因此我们提出了防尘散热式光伏组件接线盒。


技术实现要素:

4.(一)实用新型目的
5.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防尘散热式光伏组件接线盒,具有阻隔尘埃散以及快速散热的特点。
6.(二)技术方案
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防尘散热式光伏组件接线盒,包括:
8.线盒机构;
9.封盖机构,所述封盖机构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线盒机构;以及
10.绝尘机构,所述绝尘机构压装于所述线盒机构与所述封盖机构,用于阻隔外界线路空气中的灰尘以及湿气。
11.优选的,所述线盒机构,包括:
12.底框,所述底框由底座和中空的边框组成,所述底座和边框形成用于电路元件安装的内置空间,所述边框开设有用于电路元件正、负接线柱穿设的通孔,
13.所述封盖机构包括:
14.顶盖;
15.插槽,所述插槽开设于所述顶盖,所述顶盖通过所述插槽插接于所述底框。
16.优选的,所述线盒机构,还包括:
17.环孔,所述环孔开设于所述边框,并与所述通孔位置对立;
18.所述封盖机构,还包括:
19.限位环,所述限位环开设于所述顶盖,在线盒机构与封盖机构装配的情况下,所述限位环与环孔相互对应;
20.所述绝尘机构包括:
21.金属直筒,所述金属直筒穿设于所述限位环与环孔。
22.优选的,所述封盖机构,包括:
23.内槽,所述内槽开设于底框的内置空间内;
24.透气滤孔,所述透气滤孔开设于所述底座内部,其一端穿过底座连通外部环境,另一端通过所述内槽连通内置空间;
25.滤板,所述滤板插接于所述透气滤孔内侧,用于吸附外部环境流入内置空间内的湿气。
26.优选的,所述线盒机构,同时包括:
27.矩形孔洞,所述矩形孔洞开设于所述底座;
28.卡扣,所述卡扣装配于所述矩形孔洞;
29.所述封盖机构,包括:
30.滑孔,所述滑孔开设于所述顶盖,在顶盖与底框装配的情况下,所述卡扣与所述滑孔扣合。
31.优选的,所述封盖机构包括:
32.散热内芯,所述散热内芯设置于顶盖的内部,用于内置空间与外部环境的气流交换。
33.优选的,所述金属直筒,包括:
34.梯形孔洞,所述梯形孔洞开设于所述金属直筒,且所述梯形孔洞的两端呈喇叭状向外延伸;
35.胶垫,所述胶垫固定设置于所述梯形孔洞的内部。
36.优选的,所述滤板为具有吸附空气中水汽的滤片或者吸附棉层。
37.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38.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底框、内槽、透气滤孔、滤板、顶盖、插槽和散热内芯,当底框内部太阳能电池方阵的线路与外界线路连接的线头在长时间使用下出现过热的情况时,底框的内腔与外界产生的温差会吸引外界的气流进入透气滤孔,并经过滤板对气流中的湿气进行吸附,并从内槽传输至底框的内腔,并将底框内腔的高温从散热内芯中排放至外界的空气中,从而能够保证了该装置可以有效的保护光伏电池方阵与外界线路的安全使用。
39.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环孔、限位环、金属直筒、梯形孔洞和胶垫,当外界线路穿过并延伸至金属直筒的内部,并从胶垫的内侧挤压到金属直筒的外部,从而能够保证了外界线路在使用的过程中,空气中的灰尘不会从外界线路的接口位置进入底框的内腔,进而影响底框内腔电路元件的正常使用。
附图说明
40.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41.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侧面仰视示意图;
42.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局部分散示意图;
43.图4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局部剖面示意图;
44.图5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内部分散示意图;
45.图6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内部剖面示意图。
46.附图标记:
47.100、线盒机构;101、底框;102、环孔;103、内槽;104、透气滤孔;105、滤板;106、矩形孔洞;107、卡扣;200、封盖机构;201、顶盖;202、滑孔;203、限位环;204、插槽;205、散热内芯;300、绝尘机构;301、金属直筒;302、梯形孔洞;303、胶垫。
具体实施方式
48.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49.如图1

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防尘散热式光伏组件接线盒,包括:线盒机构100;封盖机构200,封盖机构200可拆卸地安装于线盒机构100;以及
50.绝尘机构300,绝尘机构300压装于线盒机构100与封盖机构200,用于阻隔外界线路空气中的灰尘以及湿气,通过将外界线路安装在绝尘机构(300)中,当线盒机构(100)插接在封盖机构(200)上时,将绝尘机构(300)沿水平方向横插入线盒机构(100)与封盖机构(200)相互适配的环孔(102)以及限位槽(203)中,从而增强了装置整体的稳定性。
51.具体的,线盒机构100,包括:底框101,底框101由底座和中空的边框组成,底座和边框形成用于电路元件安装的内置空间,边框开设有用于电路元件正、负接线柱穿设的通孔,且边框呈椭圆形,通过边框与插槽(204)进行插接,当外界线路从顶盖201上开设的限位环203中引入,并从插槽204,中引出,接着再次将插槽204内侧引出的外界线路穿过环孔102,并将穿过环孔102的线路再次引入插槽204中,并从插槽204内侧引入顶盖201的内侧,从而增强装置整体的稳定性。封盖机构200包括:顶盖201;插槽204,插槽204开设于顶盖201,顶盖201通过插槽204插接于底框101。
52.具体的,线盒机构100,还包括:环孔102,环孔102开设于边框,并与通孔位置对立;封盖机构200,还包括:限位环203,限位环203开设于顶盖201,在线盒机构100与封盖机构200装配的情况下,限位环203与环孔102相互对应,通过将外界线路穿插在301的内部,并穿过302,接着将延伸至301外部的线路沿着203的外口穿入,并从204的内侧导出,接着将204内侧从导出的线路穿过102,然后再将穿过102的线路在此引入204的内侧,并从另一处203穿入201的内腔;绝尘机构300包括:金属直筒301,金属直筒301穿设于限位环203与环孔102,通过将外界线路穿插在绝尘机构300的内腔,并经过胶垫303的挤压防护,能够保证了外界空气中的灰尘不会进入底框101的内腔,从而降低了灰尘影响底框101内腔电路元件的散热能力。
53.具体的,封盖机构200,包括:内槽103,内槽103开设于底框101的内置空间内,通过将内槽103设置为梯形,利用内槽103位于底框101内腔底部的中部,并正对着底框101内腔的元件,能够增加了底框101内腔电路元件的使用寿命;透气滤孔104,透气滤孔104开设于底座内部,其一端穿过底座连通外部环境,另一端通过内槽103连通内置空间,通过将透气滤孔104底部的槽口设置为倾斜,当外界空气中的颗粒物随着气流漂浮,在经过透气滤孔104底部倾斜的槽口时,会将空气中的颗粒物进行阻挡;滤板105,滤板105插接于透气滤孔104内侧,用于吸附外部环境流入内置空间内的湿气,通过设置透气滤孔104,当外界空气中含有湿气时,空气经过透气滤孔104中处理,会将气流中的湿气进行吸收。
54.具体的,线盒机构100,同时包括矩形孔洞106,矩形孔洞106开设于底座;卡扣107,卡扣107装配于矩形孔洞106,通过将卡扣107设置为卡扣结构,利用卡扣107贯穿至滑孔202的内部,能够保证了装置方便快速使用;封盖机构200,包括:滑孔202,滑孔202开设于顶盖201,在顶盖201与底框101装配的情况下,卡扣107与滑孔202扣合。
55.具体的,封盖机构200包括:散热内芯205,散热内芯205设置于顶盖201的内部,用于内置空间与外部环境的气流交换,通过将散热内芯205的内侧设置为f形,当装置内部的电路元件温度升高后,外界的气流会从孔缝大的透气滤孔104中进入装置,并将底框101内部的热气传导至外界空气中,金属直筒301,包括:梯形孔洞302,梯形孔洞302开设于金属直筒301,且梯形孔洞302的两端呈喇叭状向外延伸;胶垫303,胶垫303固定设置于梯形孔洞302的内部。
56.具体的,滤板105为具有吸附空气中水汽的滤片或者吸附棉层。
57.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首先操作人员需要先将外界线路穿插在301的内部,并穿过302,接着将延伸至301外部的线路沿着203的外口穿入,并从204的内侧导出,接着将204内侧从导出的线路穿过102,然后再将穿过102的线路在此引入204的内侧,并从另一处203穿入201的内腔,然后擦做人员需要将顶盖201覆盖在底框101上,使得底框101的顶部插入插槽204的内侧,同时将位于矩形孔洞106内侧的卡扣107穿插在滑孔202的内部,接着操作人员需要将光伏电路的直流导线穿过顶盖201内部的两处圆孔,并将光伏电路的直流导线螺纹连接在底框101内腔底部的电路上,当底框101内腔底部的电路在持续工作状态下,底框101的内腔会产生大量热能,过高的温度会影响底框101内腔底部的电路元件,接着底框101内腔的高温与外界的温度在产生温差后,底框101内腔的高温会顺着散热内芯205的通道向外界散发,同时从透气滤孔104进入的气体经过滤板105后,滤板105会将外界气体中的水分进行吸附,从而确保装置的使用耐久。
58.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和边界、或者这种范围和边界的等同形式内的全部变化和修改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