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开关柜换相的绝缘管母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438431发布日期:2021-11-17 23:13阅读:38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开关柜换相的绝缘管母线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开关柜换相的绝缘管母线。


背景技术:

2.目前,在供配电变电站室内,开关柜面对面布置时一般使用金属封闭母线桥架连接。根据有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检修维护习惯,当面向开关柜时,对于从左向右排列的母线,其相序一般要求为a

b

c;但当开关柜呈双列面对面布置,母线桥直接和两列开关柜连接,则必有一台开关柜的母排相序会反向,即从左到右的相序为c

b

a,与有关标准不符,且会增加保护和监测系统的识别工作量,给运行和电力作业带来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和不必要的麻烦。
3.在中/高压开关柜内由于带电母排绝缘要求高,在有限的开关柜柜体空间内实现母排相序彻底换相比较困难,当电压等级高且额定电流较大时,用封闭母线桥同样难以实现换相。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问题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的用于开关柜换相的绝缘管母线。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用于开关柜换相的绝缘管母线。
5.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方案如下:一种用于开关柜换相的绝缘管母线,包括配电室和两个开关柜本体,所述配电室的内顶壁固定安装有若干个矩形片,所述矩形片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中心轴,所述中心轴的后表面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内部设置有伸缩组件,所述中心轴的外表面套设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夹持组件,两个所述开关柜本体均位于配电室的内部,两个所述开关柜本体之间通过软连接对应连接有a相管母、b相管母和c相管母,所述a相管母、b相管母和c相管母均套设在对应夹持组件的内部。
6.进一步的:所述b相管母呈水平设置,所述a相管母和c相管母的长度一致,所述a相管母和c相管母呈上下“z型”布置。
7.进一步的:所述矩形片的表面贯穿开设有两个长条孔,两个所述长条孔呈对称设置,所述配电室的内顶壁对应开设有螺纹孔。
8.进一步的:所述套筒的后表面贯穿开设有若干个限位孔,若干个所述限位孔呈从上到下依次排布,所述套筒通过限位孔和伸缩组件与中心轴对应卡接。
9.进一步的:所述夹持组件包括两个弧形板,两个所述弧形板之间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两个所述弧形板的内壁均固定安装有软垫层,两个所述弧形板的端部均固定安装有凸块,两个所述凸块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10.进一步的:所述伸缩组件包括隔板,所述隔板的一侧与放置槽的内壁之间固定安
装有弹簧,所述隔板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顶杆。
11.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2.1、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夹持组件、套筒、中心轴和软连接等之间的配合,当开关柜本体面对面布置母排直接连接发生相序错位时,可在占用最小换相空间的前提下利用绝缘要求更小的管母实现相序换相,以满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要求,可以使开关柜本体不受相序因素的影响,利于开关柜本体的运营和维护,产品的体验感更好,实用性更高。
13.2、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矩形片、长条孔、伸缩组件和限位孔等之间的配合,可以实现夹持组件前后位置和上下高度的对应调节,进而可以更好的对管母进行限位,操作简单且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负担,满足了实际使用中的更多需求,适用性更强。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开关柜换相的绝缘管母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开关柜换相的绝缘管母线的a相管母、b相管母和c相管母俯视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开关柜换相的绝缘管母线的夹持组件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图3

a处结构放大图。
18.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9.1、配电室;2、开关柜本体;3、a相管母;4、b相管母;5、c相管母;6、套筒;7、夹持组件;8、软连接;9、矩形片;10、长条孔;11、限位孔;12、中心轴;13、放置槽;14、伸缩组件;701、弧形板;702、软垫层;703、凸块;1401、隔板;1402、弹簧;1403、顶杆。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下列段落中参照附图以举例方式更具体地描述本实用新型。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
21.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22.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23.如图1

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开关柜换相的绝缘管母线:包括配电室1和两个开关柜本体2,配电室1的内顶壁固定安装有若干个矩形片9,矩形片9的底部固定安
装有中心轴12,中心轴12的后表面开设有放置槽13,放置槽13的内部设置有伸缩组件14,中心轴12的外表面套设有套筒6,套筒6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夹持组件7,两个开关柜本体2均位于配电室1的内部,两个开关柜本体2之间通过软连接8对应连接有a相管母3、b相管母4和c相管母5,a相管母3、b相管母4和c相管母5均套设在对应夹持组件7的内部。其中,采用软连接8相连,可以提高导电性,调节管母的安装高度,起到冲击补偿的作用,并方便管母的维护。
24.具体的,b相管母4呈水平设置,a相管母3和c相管母5的长度一致,a相管母3和c相管母5呈上下“z型”布置。当配电室1内两排开关柜本体2呈面对面布置时,需要进行换相;由于开关柜本体2的宽度及深度受限,柜内又有很多元器件,如果将换相结构设置在开关柜本体2内,则会受到绝缘距离限制;如果采用母线桥换相,则整个桥架会显得空间大且笨重,不仅不美观,而且还会增加配电室1(预制舱)的高度。本实施例的b相管母4直接相连,a相管母3的中心线在b相管母4中心线以上150mm处,采用“z型”结构连接两个开关柜本体2,同样的,c相管母5的中心线在b相管母4中心线以下150mm处,采用“z型”结构连接两个开关柜本体2,实现相序的换相,可在占用最小换相空间的前提下利用绝缘要求更小的管母实现相序换相,以满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要求,可以使开关柜本体2不受相序因素的影响,利于开关柜本体2的运营和维护。
25.具体的,夹持组件7包括两个弧形板701,两个弧形板701之间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两个弧形板701的内壁均固定安装有软垫层702,两个弧形板701的端部均固定安装有凸块703,两个凸块703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使用时将管母对应放置到两个弧形板701的中间,通过凸块703和螺栓等结构的配合,可以实现对管母的有效限位,而设置的软垫层702,可以大大减少对管母外壁的损伤。
26.具体的,矩形片9的表面贯穿开设有两个长条孔10,两个长条孔10呈对称设置,配电室1的内顶壁对应开设有螺纹孔。套筒6的后表面贯穿开设有若干个限位孔11,若干个限位孔11呈从上到下依次排布,套筒6通过限位孔11和伸缩组件14与中心轴12对应卡接。伸缩组件14包括隔板1401,隔板1401的一侧与放置槽13的内壁之间固定安装有弹簧1402,隔板1401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顶杆1403。使用时通过矩形片9、长条孔10、螺纹孔和螺栓等结构的配合,可以实现夹持组件7和对应管母前后位置的快速调节;通过隔板1401、弹簧1402、顶杆1403和限位孔11等结构的配合,可以实现夹持组件7和对应管母上下高度的快速调节,进而可以更好的对管母进行固定,操作简单且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负担。
27.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为:使用时将管母对应放置到两个弧形板701的中间,通过凸块703和螺栓等结构的配合,可以实现对管母的有效限位;接着通过矩形片9、长条孔10、螺纹孔和螺栓等结构的配合,可以实现弧形板701和对应管母前后位置的快速调节;通过隔板1401、弹簧1402、顶杆1403和限位孔11等结构的配合,可以实现弧形板701和对应管母上下高度的快速调节,进而可以更好的对管母进行固定,进一步提高装配速度;安装完毕后,b相管母4直接相连,a相管母3的中心线在b相管母4中心线以上150mm处,采用“z型”结构连接两个开关柜本体2,同样的,c相管母5的中心线在b相管母4中心线以下150mm处,采用“z型”结构连接两个开关柜本体2,实现相序的换相,可在占用最小换相空间的前提下利用绝缘要求更小的管母实现相序换相,以满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要求,可以使开关柜本体2不受相序因素的影响,利于开关柜本体2的运营和维护,产品的体验感更好,实用
性更高。
2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本行业的普通技术人员均可按说明书附图所示和以上所述而顺畅地实施本实用新型;但是,凡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利用以上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而做出的些许更动、修饰与演变的等同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等效实施例;同时,凡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技术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等同变化的更动、修饰与演变等,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