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电系统用户外配电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046474发布日期:2021-10-24 07:23阅读:74来源:国知局
一种配电系统用户外配电箱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配电箱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配电系统用户外配电箱。


背景技术:

2.配电箱是按电气接线要求将开关设备、测量仪表、保护电器和辅助设备组装在封闭或半封闭金属柜中或屏幅上,构成低压配电装置。正常运行时可借助手动或自动开关接通或分断电路。故障或不正常运行时借助保护电器切断电路或报警。借测量仪表可显示运行中的各种参数,还可对某些电气参数进行调整,对偏离正常工作状态进行提示或发出信号。常用于各发、配、变电所中。
3.现有的配电箱种类很多,其中户外配电箱中包括一种立柱式的配电箱,该装置是通过支柱对配电箱进行支撑,使得处于一定的高度,现有的为了适应工作人员进行检修,从而立柱会设定为可调节式的,从而能够调节高度,在检修时工作人员无需弯腰操作,从而降低了工作人员的疲劳强度,现有的调节高度,往往是通过套管套在固定管外壁,利用限位机构进行限位,但是在使用的过程中,通电的线路往往会设定于套管和固定管内,在调节的高度的时候,往往会出现拉扯到电线,从而容易对电线连接处造损伤,现有的也有的为了防止出现拉扯电线进行预留一定长度的电线在管道内,但是每次拉伸后,避免电线缠绕堆积,还需要进行逐步复位,操作麻烦,影响检修效率,同时固定管和套管的连接处存在缝隙,潮气容易入侵,对内部线路造成影响。为此,需要设计新的技术方案给予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配电系统用户外配电箱,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配电系统用户外配电箱,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管,所述固定管的顶部套装有套管,所述套管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箱体,所述箱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
6.所述套管的外壁固定有罩壳,所述罩壳的内腔安装有卡块,所述卡块的左端通过弹簧和罩壳的内腔左侧壁连接,所述卡块的右端贯穿套管,所述固定管的外壁开设有条形槽,所述条形槽的内壁开设有卡齿,所述卡块的右端和对应的所述卡齿卡接,所述卡块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拉杆且拉杆贯穿于罩壳;
7.所述固定管的内壁设置有导线,所述导线的顶部绕接于转轴的外壁,所述转轴的两端均通过轴承和套管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转轴的左侧外壁固定套装有发条盘,所述发条盘的外壁通过固定杆和套管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导线贯穿固定管顶部处通过第二连接块和固定管固定连接,所述导线贯穿套管处通过第一连接块和套管内壁固定连接。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套管的两侧壁均固定有把手,所述拉杆置于把手内侧。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套管的尾端固定有与固定管适配的套
环,所述套环的内腔填充有石灰石颗粒,所述套环的内壁贴合于固定管处均匀开设有多组相同的孔洞。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固定管的尾端和安装板的连接处固定有加强筋。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安装板的表面四角处均开设有安装孔。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3.1、本实用新型通过手持把手拉动拉杆,从而能够带动卡块压缩弹簧,从而能够脱离卡齿,然后通过提拉套管,从而能够调节箱体的高度,在调节的过程中,导线的两端均被固定,利用转轴上缠绕的预留的导线,从而能够进行伸长,避免出现拉扯电线对电线造成损伤的情况,同时发条盘的设置,使得在恢复箱体高度后能够自动带动导线回绕进行复位,从而无需工作人员手动对电线复位,操作方便快捷,保证了检修的效率。
14.2、本实用新型通过套管和固定管连接处设置的套环,套环内部设置的石灰石颗粒能够进行吸潮,从而能够有效避免潮气的入侵,有效保护了固定管和套管内部的导线。
附图说明
15.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配电系统用户外配电箱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配电系统用户外配电箱的固定管和套管连接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配电系统用户外配电箱的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配电系统用户外配电箱的套环剖视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安装板;2、固定管;3、套管;4、箱体;5、顶板;6、套环;7、把手;8、条形槽;9、卡齿;10、罩壳;11、卡块;12、拉杆;13、弹簧;14、导线;15、转轴;16、发条盘;17、固定杆;18、第一连接块;19、第二连接块;20、孔洞;21、石灰石颗粒。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相连、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设置,或一体地连接、设置。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本实用新型中提供的用电器的型号仅是参考,可以通过根据实际使用情况更换功能相同的不同型号用电器。
24.请参阅图1

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配电系统用户外配电箱,包括安装板1,安装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管2,固定管2的顶部套装有套管3,套管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箱体4,箱体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5;
25.套管3的外壁固定有罩壳10,罩壳10的内腔安装有卡块11,卡块11的左端通过弹簧13和罩壳10的内腔左侧壁连接,卡块11的右端贯穿套管3,固定管2的外壁开设有条形槽8,条形槽8的内壁开设有卡齿9,卡块11的右端和对应的卡齿9卡接,卡块11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拉杆12且拉杆12贯穿于罩壳10;
26.固定管2的内壁设置有导线14,导线14的顶部绕接于转轴15的外壁,转轴15的两端均通过轴承和套管3的内壁活动连接,转轴15的左侧外壁固定套装有发条盘16,发条盘16的外壁通过固定杆17和套管3的内壁固定连接,导线14贯穿固定管2顶部处通过第二连接块19和固定管2固定连接,导线14贯穿套管3处通过第一连接块18和套管3内壁固定连接。
27.本实施例中,具体的,转轴15外壁缠绕导线14的长度大于发条盘16能够收缩的长度,从而在调节高度的时候,拉动套管3能够带动转轴15转动,从而释放导线14,避免拉扯导线,同时在回复高度后,发条盘16能够带动导线14自动回绕复位,从而无需人工手动复位,有效提升了效率。
28.本实施例中,套管3的两侧壁均固定有把手7,拉杆12置于把手7内侧,具体的,把手7方便手持进行提拉套管3。
29.本实施例中,套管3的尾端固定有与固定管2适配的套环6,套环6的内腔填充有石灰石颗粒21,套环6的内壁贴合于固定管2处均匀开设有多组相同的孔洞20,具体的,通过石灰石颗粒21能够对入侵的潮气进行吸收,从而避免潮气进一步进入套管3和固定管2内,有效保护了导线14。
30.本实施例中,固定管2的尾端和安装板1的连接处固定有加强筋,具体的,通过加强筋能够增加装置的稳固性。
31.本实施例中,安装板1的表面四角处均开设有安装孔,具体的,方便对安装板1进行安装固定。
32.工作原理:首先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顶板5能够进行防雨,同时固定管2尾端的安装板1利用螺栓固定于地面,然后当需要进行检修时,维修人工手持把手7,手指拉动拉杆12,从而带动卡块11向外侧移动,从而卡块11压缩弹簧13,从而使得卡块11脱离卡齿9,从而使得套管3能够升降,从而使得能够调节箱体4的高度,在调节高度的过程中,套管3会带动导线14进行拉伸,此时转轴15随之转动,从而释放导线14,避免导线被拉扯,由于导线14的缠绕长度大于发条盘16收缩长度,从而能够有效保证导线14不会被拉过头,当检修完成后,将箱体4复位,此时发条盘16会自动带动导线14进行回绕复位,从而无需人工进行复位,节省时间,提高了效率,同时在潮气入侵套管3和固定管3之间的缝隙时,通过套管6内腔的石灰石颗粒21能够吸收潮气,避免潮气进一步入侵,保护了电线14。
33.需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配电系统用户外配电箱包括的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在本装置空闲处,将上述中所有电器件,其指代动力元件、电器件以及适配的监控电脑和电源通过导线进行连接,具体连接手段,应参考下述工作原理中,各电器件之间先后工作顺序完成电性连接,其详细连接手段,为本领域公知技术,下述主要介绍
工作原理以及过程,不在对电气控制做说明。
34.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35.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