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电力安装的紧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973955发布日期:2021-10-16 10:19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用于电力安装的紧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电力安装的领域,尤其是涉及用于电力安装的紧线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电力人员在安装架空线路时,需按照设计规范标准进行放线,在新建电力线路施工放线完成后,需将导线在杆塔上收紧,此时需用到紧线装置。
3.现有的紧线装置一般包括固定件、紧线件及驱动件,其中固定件用于将电缆待紧线部位夹紧固定;紧线件一般包括紧线辊及用于支撑紧线辊的支撑架,紧线辊转动连接在支撑架上;驱动件用于带动紧线辊转动,以实现电缆的紧线;在需要对电缆进行紧线时,可首先通过固定件将电缆适宜位置夹紧固定,后控制驱动件带动紧线辊相对支撑架转动,直至完成电缆的紧线操作。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以下缺陷:在对电缆进行紧线时,易因电缆夹紧固定效果不佳,导致最终电缆紧线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改善电缆紧线效果不佳的问题,本技术提供用于电力安装的紧线装置。
6.本技术提供的用于电力安装的紧线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用于电力安装的紧线装置,包括紧线件、固定件及驱动件,其中紧线件包括支撑架及转动连接在支撑架上的紧线辊,驱动件用于驱动紧线辊相对支撑架转动;支撑架包括支撑底板及设于支撑底板上表面的两支撑板,紧线辊转动连接在两支撑板间;固定件设于其中一支撑板正对紧线辊的一侧,固定件包括固定板及固定柱,其中固定柱设于支撑板正对紧线辊的一侧,固定板设于固定柱正对紧线辊的一侧,且固定板竖直截面大于固定柱的竖直截面。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对电缆进行紧线前,首先将电缆适宜位置挂至固定柱,后将电缆引至紧线辊处,使电缆周向侧壁与紧线辊周向侧壁对应位置抵接;其次控制驱动件带动紧线辊相对支撑板转动,以将电缆缠绕在紧线辊上,直至完成电缆的紧线操作;固定柱为电缆提供了着力点,固定板可对电缆做有效限位,从而便于实现紧线辊及驱动件等对电缆的夹紧,同时固定板的设置,便于提高电缆在紧线时的稳定性,从而提高电缆的紧线效果。
9.可选的,固定板与固定柱可拆卸连接。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不同直径的电缆更换不同大小的固定板,以使固定板可更加有效的对电缆进行限位,即使固定件对电缆适宜位置做更加有效的固定。
11.可选的,固定柱与对应支撑板螺纹连接。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电缆挂至固定柱上后,拧动固定板及固定柱使固定板向对应支撑板靠近,直至固定板及支撑板将电缆抵紧,从而进一步提高电缆紧线时的稳定性。
13.可选的,固定板与对应支撑板相互正对的侧壁上均设有橡胶板,两橡胶板相互正对的侧壁与电缆周向外壁对应位置抵紧。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板可对电缆做有效保护,同时橡胶板的设置增加了电缆与固定板及支撑板间的摩擦力,从而使固定件对电缆的固定效果更佳,进而提高电缆紧线时的稳定性。
15.可选的,远离驱动件的支撑板与紧线辊可拆卸连接,紧线辊正对该支撑板的一端为自由端,紧线辊自由端设有拆卸件,紧线辊自由端通过拆卸件与该支撑板可拆卸连接,且紧线辊相对拆卸件转动。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电缆紧线完毕后,通过拆卸件使紧线辊正自由端与对应支撑板分离,并由紧线辊自由端将缠绕的电缆取下,以便后续工序的进行。
17.可选的,靠近紧线辊自由端的支撑板与支撑底板滑移配合,支撑板沿支撑底板向远离驱动件的方向滑移;拆卸件包括拆卸板、拆卸筒及拆卸螺栓,其中靠近紧线辊自由端的支撑板上设有开口,拆卸筒插入开口内,拆卸筒正对紧线辊自由端的一侧为开口设置,开口贯穿拆卸板;紧线辊的中心轴由拆卸筒的开口插入拆卸筒并与拆卸筒转动配合;各拆卸螺栓贯穿拆卸板后与对应支撑板螺纹连接。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将缠绕后的电缆由紧线辊上取下时,可首先将各拆卸螺栓拧下,以使拆卸筒及拆卸板均处于自由状态,完成紧线辊自由端与支撑板的拆卸,从而便于电缆的取出;通过拆卸筒与拆卸板的配合,同时实现紧线辊自由端的可拆特性及转动特性。
19.可选的,拆卸筒内设有轴承,紧线辊通过轴承与拆卸筒转动连接。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轴承的设置,便于提高紧线辊相对拆卸筒转动的顺畅性。
21.可选的,驱动件包括电机、主动齿轮及从动齿轮,其中电机设于支撑底板上表面,主动齿轮与电机同轴固定,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啮合,且从动齿轮的中心轴与紧线辊的中心轴固定;主动齿轮及从动齿轮的转动轴线均平行于紧线辊的长度方向,且主动齿轮直径小于从动齿轮的直径。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控制电机使其带动主动齿轮转动,主动齿轮的转动带动从动齿轮的转动,从动齿轮最终带动紧线辊转动;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的配合,便于减小电机的转速,从而提高电缆紧线过程的稳定性。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1.在对电缆局部进行紧线前,首先将电缆适宜位置挂至固定柱上,后控制驱动件带动紧线辊转动,实现电缆的缠绕收紧;固定件的设置,便于提高电缆紧线时的稳定性,从而便于提高电缆紧线效果;
25.2.固定板与固定柱的可拆卸连接,便于对固定板进行更换;在对不同直径的电缆进行紧线时,可选择对应大小的固定板,以使固定板更加有效的对电缆进行限位;同时固定板的可拆卸设置,便于提高此装置的适用范围;
26.3.固定柱与对应支撑板螺纹连接,便于将电缆抵紧在支撑板与固定板间,从而使固定件整体更加有效的对电缆进行固定,进而便于进一步提高电缆紧线时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2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8.图2是为显示固定件及拆卸件的局部剖视图。
29.附图标记说明:1、紧线件;11、支撑架;111、支撑底板;1111、燕尾槽;112、支撑板;1121、燕尾条;12、紧线辊;121、自由端;2、固定件;21、固定柱;211、螺纹孔;22、固定板;221、螺柱;222、橡胶板;3、驱动件;31、电机;32、主动齿轮;33、从动齿轮;4、拆卸件;41、拆卸板;42、拆卸筒;43、拆卸螺栓;5、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30.以下结合附图1

2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1.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用于电力安装的紧线装置。
32.参照图1和图2,用于电力安装的紧线装置包括紧线件1、固定件2及驱动件3,其中紧线件1包括支撑架11及紧线辊12,紧线辊12与支撑架11转动配合,驱动件3用于带动紧线辊12相对支撑架11转动;固定件2设于支撑架11上,用于将电缆相对固定在支撑架11上;将待紧线电缆的适宜位置通过固定件2相对固定在支撑架11上,并使电缆置于紧线辊12周向侧壁适宜位置;后控制驱动件3带动紧线辊12相对支撑架11转动,以实现紧线辊12对电缆的缠绕,直至最终此装置完成电缆的紧线;设置固定件2,可首先将电缆某处相对固定在支撑架11上,便于提高紧线辊12对电缆的缠绕效果,从而最终提高此装置对电缆的紧线效果。
33.参照图1和图2,支撑架11包括支撑底板111及竖直设置在支撑底板111上表面的两支撑板112,紧线辊12转动连接在两支撑板112间,驱动件3设于其中一支撑板112背离另一支撑板112的一侧,紧线辊12远离驱动件3的一端为自由端121;本技术实施例中固定件2设于远离驱动件3的支撑板112上,且位于该支撑板112正对紧线辊12的一侧;两支撑板112可对紧线辊12做有效支撑,以提高紧线辊12转动时的稳定性。
34.参照图1和图2,固定件2包括固定柱21及固定板22,其中固定柱21螺纹连接在该支撑板112正对紧线辊12的一侧,且固定柱21位于紧线辊12上方;固定板22设于固定柱21靠近紧线辊12的一端,且固定柱21正对固定板22的一端开设有螺纹孔211,螺纹孔211和螺纹旋向与固定柱21的螺纹旋向相反;固定板22正对螺纹孔211的位置固设有螺柱221,螺柱221插入螺纹孔211并与螺纹孔211螺纹配合;固定板22正对固定柱21的一侧固设有橡胶板222,橡胶板222还固设在支撑板112正对固定板22的位置。
35.在对电缆进行紧线操作前,首先根据电缆直径选择适宜大小的固定板22,并通过螺柱221将固定板22相对固定在固定柱21上;将电缆套至固定柱21上,并反方向拧动固定板22使固定柱21及固定板22向对应支撑板112靠近,直至电缆抵紧在两橡胶板222间;橡胶板222的设置,可对电缆做有效保护,同时提高了固定板22及支撑板112与电缆间的摩擦力,以便固定件2对电缆做更加有效的固定。
36.参照图1和图2,靠近紧线辊12自由端121的支撑板112底部设有两相互平行的燕尾条1121,支撑底板111上表面对应位置均开设有燕尾槽1111,燕尾条1121及燕尾槽1111的竖直截面均以其远离支撑板112的一侧宽度最大;靠近紧线辊12自由端121的支撑板112通过螺栓与支撑底板111相对固定;紧线辊12自由端121设有拆卸件4,拆卸件4包括拆卸板41、拆卸筒42及多个拆卸螺栓43,其中靠近自由端121一侧的支撑板112上对应拆卸筒42的位置开
设有开口,拆卸筒42插入开口;拆卸板41正对该支撑板112的一侧与支撑板112对应位置抵接,各拆卸螺栓43贯穿拆卸板41后与支撑板112对应位置螺纹连接;拆卸板41为圆环板,拆卸筒42正对自由端121的一侧设有开口,紧线辊12的中心轴由拆卸筒42开口处插入拆卸筒42并与拆卸筒42转动配合。
37.电缆紧线完毕后,先拧动固定板22及固定柱21使固定板22向靠近紧线辊12的一侧移动,以便将挂在固定柱21上的部分电缆取下;后将各拆卸螺栓43拧下,并将用于相对固定对应支撑板112与支撑底板111的螺栓拧下,控制该支撑板112沿燕尾槽1111长度方向向远离紧线辊12的方向滑移,以便实现紧线辊12与对应支撑板112的分离,从而最终为电缆的取出提供便利。
38.参照图2,拆卸筒42周向内壁设有轴承5,紧线辊12的中心轴通过轴承5与拆卸筒42转动配合;轴承5的设置,便于提高紧线辊12相对拆卸筒42转动的顺畅性。
39.参照图1,驱动件3包括电机31、主动齿轮32及从动齿轮33,其中电机31与主动齿轮32同轴固定,且电机31固设于支撑底板111上表面;主动齿轮32转动连接在远离自由端121的支撑板112背离紧线辊12的一侧,从动齿轮33与主动齿轮32啮合,从动齿轮33与紧线辊12同轴固定,且从动齿轮33直径大于主动齿轮32;电机31通过带动主动齿轮32转动带动从动齿轮33的转动,以最终带动紧线辊12转动;主动齿轮32与从动齿轮33的配合,可对电机31转速做有效缓冲,以提高紧线时的安全性。
40.本技术实施例用于电力安装的紧线装置的实施原理为:在对电缆进行紧线时,首先根据电缆直径选择适宜大小的固定板22,后将电缆适宜位置挂至固定柱21上,并控制固定板22及固定柱21向靠近对应支撑板112的方向移动,直至两橡胶板222将电缆抵紧;其次将电缆其与待缠紧的部位拨至紧线辊12处,控制电机31最终带动紧线辊12转动,以实现电缆的缠紧,即实现紧线;固定件2的设置,提高了紧线辊12在对电缆进行缠紧时的稳定性,从而便于提高电缆紧线效果。
41.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