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附件安装加热校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200150发布日期:2022-05-31 06:12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缆附件安装加热校直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压输电电缆附件安装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缆附件安装加热校直系统。


背景技术:

2.加热校直工艺是电力电缆附件安装中极为重要的一道工序,其目的是消除电缆本体弯曲及绝缘回缩的机械应力。电缆生产存放过程会因巨大的外力影响产生弯曲的机械应力,呈弯曲状,根据电缆接头的安装工艺要求以及电缆长久稳定运行的要求,电缆接头附件安装前必须对电缆本体的机械应力进行消除,确保中间接头及接头两端相邻的电缆保持一条直线。同时加热校直可以加速电缆绝缘回缩,消除因绝缘回缩致使主体(应力锥)内半导电断口搭接长度等关键尺寸在接头安装后发生大的变化而产生的安全隐患。如果电缆弯曲,不仅导致附件安装过程中电缆处理尺寸产生较大偏差,不能满足接头安装工艺的严格要求,严重时电缆弯曲使电缆本体与应力锥之间产生了气隙,气隙位置能承受的电场强度将明显降低,成为电缆接头的明显薄弱点,击穿、爆炸的几率将会大增。
3.现有的加热校直工艺是电缆剥除铝护套后在电缆阻水带上绕包适量橡皮带(可用阻水带代替),外径略比开边圆夹管内径大,然后采用开边圆夹管(或角钢)按照弯曲方向压紧用铁丝挷扎固定,在圆夹管表面均绕包发热带加热校直。同时用一感温探头放置于阻水带层内,以控制加热机保持设定好目标温度持续输出热功率,再用保温毯包裹整开边圆夹管。从而控制电缆本体温度在设定温度的要求保持所需的时间。然后停止加热后自然冷却到室温。上述加热校直工艺流程复杂繁琐及专用器具复杂,加温带绕包间隙多大、感温探头放置位置各凭经验。开边圆夹管(或角钢)采用铁线挷扎,松紧度控制难度大。保温毯如何包裹等没有规范的工艺流程。相当多的施工队伍一直以来对加热校直这个工艺往往知其然,不知所以然;由于工艺及专用器具工序流程复杂,造成施工人员不懂其操作细节,长期一线施工经验告诉我们往往因加热控制方面的疏忽,轻则加热效果不佳,机械应力没有消除,重复返工,延误工期;重则电缆过火,损坏电缆半导电层、绝缘层,甚至是电缆报废都不是罕见的事情。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缆附件安装加热校直系统,解决了现有加热校直工艺容易因操作工序错漏而造成加热效果不佳,机械应力没有消除,重复返工,延误工期或者电缆过火,损坏电缆半导电层、绝缘层,甚至是电缆报废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技术方案为:一种电缆附件安装加热校直系统,包括夹管和夹紧装置,所述夹管由上夹具和下夹具组成,当上夹具和下夹具连接时形成将电缆芯夹持校直的夹持空间,在所述夹管设置加热装置;所述夹紧装置固定在所述夹管外侧。
6.所述夹管的夹持空间内侧壁上设置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和加热装置分别
与控制器连接。
7.所述夹管的外壁包裹保温毯。
8.所述夹紧装置包括基座、锁片和手柄,所述基座设置有容纳夹管的施压腔,所述锁片可上下活动地安装在所述基座的施压腔上方,所述手柄安装在所述基座上,手柄通过连杆机构连接所述锁片并驱动所述锁片上下活动,使所述锁片向基座的施压腔内夹持所述夹管接触施压;所述基座上设有固定所述锁片的锁紧块。
9.所述夹紧装置的数量为两个或以上,两个所述夹紧装置分别设置于所述夹管的两端。
10.所述上夹具和下夹具呈轴心对称设置,所述上夹具和下夹具分别是由同心设置的外侧圆弧面和内侧圆弧面通过连接端面连接组成。
11.所述外侧圆弧面和内侧圆弧面之间的夹层内设置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紧贴所述内侧圆弧面,用于对内侧圆弧面进行加热,以便将热量传递到电缆芯,以利于在夹紧装置的收紧加压下将电缆芯校直。
12.所述加热装置可以是盘在所述内侧圆弧面内表面的电热丝。
13.所述温度传感器可以是镶嵌在所述内侧圆弧面的外侧的安装槽内,温度传感器可以与电缆芯接触。
14.所述内侧圆弧面采用铝合金材料制成,具有良好的导热性与刚性。所述外侧圆弧面采用的是电木(酚醛树脂)材料制成,具有耐高温和绝缘的作用,且可以节约成本。
15.所述保温毯上设有方便绑扎的拉链或魔术贴或纽扣,以便于连接。
16.所述保温毯可以采用岩棉、玻璃纤维布等防火保温材料制成,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
1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构造简单,使用的器具简便且容易操作,工艺整体操作方便快捷,且可重复使用,节省耗材,大大提高电缆加热校直的工作效率,省时省力,携带方便,效果显著,应用前景广阔。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夹管结构侧视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工艺流程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说明。附图显示出了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其中各元件的结构特点,而如果有描述到方向(上、下、左、右、前及后)时,是以图1所示的结构为参考描述,但本发明的实际使用方向并不局限于此。
22.电缆附件安装加热校直系统,如图1所示,一种电缆附件安装加热校直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控制器1、夹管2、保温毯3和夹紧装置4,所述夹管2由上夹具21和下夹具22组成,当上夹具21和下夹具22连接形成空心圆柱体形状,将电缆芯夹持在上夹具21和下夹具22形成的内部夹持空间内。在所述上夹具21和下夹具22内均安装有温度传感器6和加热装置5,所述温度传感器6和加热装置5电气连接控制器1,所述温度传感器6将采集的温度数据传输
到控制器1中处理,所述控制器1控制加热装置5工作。所述保温毯3包裹在所述夹管2的外壁,用于避免热量损失。所述夹紧装置4固定在所述夹管2外侧,用于收紧夹管2,给与电缆芯校直压力。所述夹紧装置4包括基座41、锁片42和手柄43,所述基座41设置有容纳夹管2的施压腔,所述锁片42可上下活动地安装在所述基座41的施压腔上方,用于对夹管2收紧施压。所述手柄43安装在所述基座41上,手柄3通过连杆机构连接所述锁片42并驱动所述锁片42上下活动,使所述锁片42向基座41的施压腔内夹持所述夹管2接触施压。所述基座41上设有固定所述锁片42的锁紧块44,用于固定所述锁片42。进一步的,所述夹紧装置4的数量为两个或以上,两个所述夹紧装置4分别设置于所述夹管2的两端,两个所述夹紧装置4同时通过扳动施压,对电缆芯进行校直。进一步的,所述保温毯3上设有方便绑扎的拉链或魔术贴或纽扣。所述保温毯3可以采用岩棉、玻璃纤维布等防火保温材料制成,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
23.如图2所示,所述上夹具21和下夹具22呈轴心对称设置,所述上夹具21和下夹具22分别是由同心设置的外侧圆弧面201和内侧圆弧面202通过连接端面连接组成,分别形成同心的半空心圆柱体结构。优选的,所述上夹具21和下夹具22为实心的半空心圆柱体结构,可以承受极高压力,可以对放置在夹持空间内的电缆芯通过加压校直。在所述外侧圆弧面202和内侧圆弧面201之间的夹层内设置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5紧贴所述内侧圆弧面201,用于对内侧圆弧面201进行加热,以便将热量传递到电缆芯,以利于在夹紧装置4的收紧加压下将电缆芯校直。优选的,所述加热装置5可以是盘在所述内侧圆弧面201内表面的电热丝。所述温度传感器6可以是镶嵌在所述内侧圆弧面201的外侧的安装槽内,温度传感器6可以与电缆芯接触,可以最准确的测量到电缆芯的温度,并反馈到控制器1处理后控制加热装置5工作。优选的,所述内侧圆弧面201采用铝合金材制,具有良好的导热性与刚性。所述温度传感器5检测所述内侧圆弧面201的温度。所述外侧圆弧面202采用的是电木(酚醛树脂),具有耐高温和绝缘的作用,且可以节约成本。
24.一种电缆附件安装加热校直方法,如图3所示,基于上述的一种电缆附件安装加热校直系统,具体步骤如下:
25.s1.剥除电缆的金属护套;可以通过剥切的方式出去电缆芯外侧的绝缘金属护套,使电缆芯裸露;
26.s2.将电缆芯置于夹管内的夹持空间,并通过所述夹紧装置夹紧;具体的,先将温度传感器和加热装置设置在分别由同心设置的包括外侧圆弧面和内侧圆弧面组装成的上夹具和下夹具上,将上夹具和下夹具夹持在裸露的电缆芯上,安装夹紧装置4后套上防火保温毛毯;
27.s3.温度传感器和加热装置与控制器连接;
28.s4.通过控制器调节所述加热装置的温度及加热时间,启动加热,通过所述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控加热情况;
29.s5.加热时间达到后,关闭加热装置电源,并拆开防火保温毛毯;
30.s6.保持夹管夹紧电缆的导体,自然冷却至常温后,加热校直工艺完成。
31.以上校直方法省时省力,且效果明显;省却了很多复杂的专用设备,校直工序少,可以有效的降低操作难度;加热均匀可控,均匀性好,可以有效的消除机械应力,避免校直不合格导致的返工,也有效的避免电缆过火,损坏电缆半导电层、绝缘层,甚至是电缆报废的事故。
32.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大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实用新型说明内容所作的简单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