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防尘结构的大车运行用电动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016997发布日期:2021-12-15 11:10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防尘结构的大车运行用电动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大车运行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防尘结构的大车运行用电动机。


背景技术:

2.大车运行需要通过电动机带动车子进行运动,电动机可以将电能转换成电能的机械设备,电动机的种类有很多,例如公开号为cn110957841a的一种易于更换电机盖的永磁电机,包括电机主体,所述电机主体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内卡块,所述内卡块的右侧外部套设有外卡环,所述外卡环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电机外罩
……
该易于更换电机盖的永磁电机,通过设置两个螺纹柱的螺纹方向相反,可以在转动外螺母的时候调节两个螺纹柱之间的间距,从而有效的解决了现在的永磁电机的电机盖拆卸及其困难,当内部出现问题后难以修理,耗时耗力的问题;但是该电机存在一定的缺陷:
3.1.该电机暴露在空气中,进而使空气中的灰尘进入到电机的内部,进而容易使电机内部出现异常,缩短电机的使用寿命;
4.2.该电机在进行运行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温度过高容易使电机内部出现异常,同时容易出现过载的现象,有一定的危险性;
5.因此我们便提出了具有防尘结构的大车运行用电动机能够很好的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防尘结构的大车运行用电动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目前市场上电机灰尘容易进入到内部和产生大量的热量的问题。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防尘结构的大车运行用电动机,安装有右防护框和左防护框;
8.右防护框,套在电机的左侧,所述电机的右侧设置有防止灰尘进入的左防护框;
9.包括:
10.第一链条机构,贯穿在所述电机轴的中间,所述第一链条机构轴的右侧贯穿固定有带动扇形齿轮转动的第二链条机构;
11.齿排,固定在所述右防护框的左侧中间,所述齿排的左侧设置有放置卡柱的通孔;
12.卡柱,螺纹连接在大齿轮的前端,所述第二链条机构轴的右端连接有带动转动框转动的扇形齿轮;
13.风扇,轴承在所述第一链条机构的右侧前端,所述第一链条机构轴的右侧贯穿有转动框;
14.固定板,固定在所述第一链条机构轴的右侧上方,所述固定板的上方前侧轴承有使拉绳缠绕的下锥形齿组,且固定板的上方中间轴承有带动下锥形齿组转动的上锥形齿组,并且上锥形齿组轴的左侧固定有与内齿块相互啮合的左齿轮。
15.优选的,所述左防护框包括:
16.移动槽,设置在所述左防护框的右侧内部,所述左防护框的右侧上方轴承有使绳索缠绕的大齿轮;
17.小齿轮,轴承在所述左防护框的上方右侧,所述小齿轮的前端固定与齿排相互啮合的前齿轮,通过齿排使前齿轮转动。
18.优选的,还包括有:
19.套筒,设置在所述左防护框的右侧上方内部,所述套筒的内部设置有上下移动的移动柱;
20.绳索,固定在所述移动柱的顶端,所述大齿轮轴的中间固定有绳索的另一端,拉动移动柱向上移动。
21.优选的,所述转动框包括:
22.外齿块,等角度分布在所述转动框的左侧四周,所述外齿块的内部等角度设置有带动左齿轮转动的内齿块,带动左齿轮同步转动。
23.优选的,所述扇形齿轮和第一链条机构两者的转动速度不同,所述大齿轮与小齿轮相互啮合,进而使第一链条机构和外齿块的转动速度不同。
24.优选的,所述通孔的直径大于卡柱的直径,且卡柱与左防护框构成滑动结构,实现对齿排的固定。
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具有防尘结构的大车运行用电动机;
26.(1)设置有大齿轮、小齿轮、绳索和卡柱,小齿轮转动使大齿轮同步转动,进而使卡柱向通孔的内部移动,实现对齿排的固定,通过移动柱向下移动,进而使绳索拉动大齿轮同步转动,进而使卡柱与齿排分离,实现对右防护框的拆卸,实现对电机的防护,避免灰尘掉入电机的内部;
27.(2)设置有风扇、拉绳、转动框和内齿块,通过转动框和内齿块转动进而使下锥形齿组转动,使拉绳缠绕拉动风扇转动,通过第一链条机构的作用使风扇转动,使右防护框和左防护框内部的热气进行流动,加大空气的流动速度,使热量散热的速度提高,避免热量过高使电机出现过载的现象。
附图说明
28.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剖结构示意图;
29.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30.图3为本实用新型左防护框俯剖结构示意图;
31.图4为本实用新型左防护框主剖结构示意图;
32.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4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33.图中:1、电机;2、右防护框;3、左防护框;301、移动槽;302、大齿轮;303、小齿轮;304、前齿轮;305、套筒;306、移动柱;307、绳索;4、第一链条机构;5、第二链条机构;6、齿排;7、通孔;8、卡柱;9、扇形齿轮;10、风扇;11、转动框;1101、外齿块;1102、内齿块;12、固定板;13、拉绳;14、下锥形齿组;15、上锥形齿组;16、左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3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5.请参阅图1

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具有防尘结构的大车运行用电动机,安装有右防护框2和左防护框3;
36.右防护框2,套在电机1的左侧,电机1的右侧设置有防止灰尘进入的左防护框3;
37.包括:
38.第一链条机构4,贯穿在电机1轴的中间,第一链条机构4轴的右侧贯穿固定有带动扇形齿轮9转动的第二链条机构5;
39.齿排6,固定在右防护框2的左侧中间,齿排6的左侧设置有放置卡柱8的通孔7;
40.卡柱8,螺纹连接在大齿轮302的前端,第二链条机构5轴的右端连接有带动转动框11转动的扇形齿轮9;
41.风扇10,轴承在第一链条机构4的右侧前端,第一链条机构4轴的右侧贯穿有转动框11;
42.固定板12,固定在第一链条机构4轴的右侧上方,固定板12的上方前侧轴承有使拉绳13缠绕的下锥形齿组14,且固定板12的上方中间轴承有带动下锥形齿组14转动的上锥形齿组15,并且上锥形齿组15轴的左侧固定有与内齿块1102相互啮合的左齿轮16。
43.左防护框3包括:移动槽301,设置在左防护框3的右侧内部,左防护框3的右侧上方轴承有使绳索307缠绕的大齿轮302;小齿轮303,轴承在左防护框3的上方右侧,小齿轮303的前端固定与齿排6相互啮合的前齿轮304;还包括有:套筒305,设置在左防护框3的右侧上方内部,套筒305的内部设置有上下移动的移动柱306;绳索307,固定在移动柱306的顶端,大齿轮302轴的中间固定有绳索307的另一端;扇形齿轮9和第一链条机构4两者的转动速度不同,大齿轮302与小齿轮303相互啮合;通孔7的直径大于卡柱8的直径,且卡柱8与左防护框3构成滑动结构;
44.结合图1

3,将右防护框2和左防护框3套在电机1的外部,右防护框2和左防护框3均呈网状结构,用手推动右防护框2向左侧移动,右防护框2带动齿排6同步移动,由于齿排6与前齿轮304相互啮合,齿排6移动使小齿轮303转动,由于小齿轮303与大齿轮302相互啮合,小齿轮303转动带动大齿轮302同步转动,小齿轮303转动使绳索307缠绕在小齿轮303轴的中间,绳索307拉动移动柱306在套筒305的内部向上移动,大齿轮302转动使卡柱8向前移动,当齿排6带动通孔7位于同一竖直平面时,这时卡柱8正好移动到通孔7的内部,实现对齿排6的固定,进而使右防护框2和左防护框3贴合,实现对电机1的防护,避免灰尘进入到电机1的内部,当需要对左防护框3进行拆卸时,用手推动移动柱306向下移动,移动柱306向下带动绳索307同步移动,绳索307移动使大齿轮302反向转动,进而带动卡柱8反向转动,使齿排6与卡柱8分离,使左防护框3与右防护框2分离。
45.转动框11包括:外齿块1101,等角度分布在转动框11的左侧四周,外齿块1101的内部等角度设置有带动左齿轮16转动的内齿块1102;
46.结合图4

5,当电机1运行时,电机1转动带动第一链条机构4同步转动,第一链条机
构4转动使第二链条机构5同步转动,进而风扇10转动,第二链条机构5转动带动扇形齿轮9同步转动,由于扇形齿轮9与转动框11相互啮合,扇形齿轮9转动带动转动框11同步转动,转动框11转动带动外齿块1101同步转动,外齿块1101转动带动内齿块1102同步转动,由于左齿轮16与内齿块1102相互啮合,内齿块1102转动带动左齿轮16同步转动,左齿轮16转动带动上锥形齿组15同步转动,上锥形齿组15转动带动下锥形齿组14同步转动,下锥形齿组14转动使拉绳13缠绕,拉绳13拉动风扇10绕着活动轴转动,进而使风扇10对不同角度的热量的进行吹动,加快内部的空气的流动速度,加快热量的散热。
47.工作原理:在使用该具有防尘结构的大车运行用电动机时,结合图1

5,齿排6移动使前齿轮304转动,前齿轮304转动使小齿轮303转动,进而带动大齿轮302转动,大齿轮302转动使绳索307缠绕,进而拉动移动柱306向上移动,通过外齿块1101转动使内齿块1102同步转动,进而使左齿轮16同步转动,左齿轮16通过上锥形齿组15带动下锥形齿组14转动,进而使拉绳13缠绕拉动风扇10转动,进而使风扇10对不同角度的热量进行散热,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48.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