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电箱预留洞模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038923发布日期:2021-12-15 12:59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一种组合式电箱预留洞模板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配电箱洞口施工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组合式电箱预留洞模板。


背景技术:

2.目前,现有的墙体电箱预留洞施工一般采用木模板制作成矩形盒子,在木模板上开孔,便于预留线管伸入电箱,然后用方木将木盒子加固后,用胶带将木盒子侧面封堵严密,将木盒子放置于现浇墙体中部,墙体混凝土浇筑完成并具备一定强度后,将其拆除,形成配电箱预留洞。
3.上述施工方法具有以下缺点:1、采用模板和木方制作加固不牢固,容易变形、涨模;2、由于涨模,需要剔凿混凝土,费工费料,而且后期装修时由于电箱四周平整度不够,容易造成抹灰层及装饰面层开裂;3、所有木盒均为一次性,每施工完一个电箱预留洞,拆除时即破坏,不可周转,造成材料浪费;4、为避免混凝土流入木盒内部,在其表面用胶带封闭,大量使用塑料胶带,不够环保。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组合式电箱预留洞模板,具有安拆方便、可重复利用,不易变形的优点。
5.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预留洞口模板易变形、不能重复利用、不够环保。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7.本实用新型一种组合式电箱预留洞模板,包括底板、对应设置在底板左右两侧的左侧板和右侧板、对应设置在底板前后两侧的前侧板和后侧板以及盖放在底板上方的盖板;
8.所述底板上对应左、右侧板的位置分别设有第一插槽,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上分别设有与第一插槽配合的第一插板;
9.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靠近后侧板的一侧设有第二插槽,所述后侧板上对应设有与第二插槽配合的第二插板,所述第二插板上设有弹簧卡头,所述第二插槽的侧壁上设有与弹簧卡头配合的安装孔;
10.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靠近前侧板的一侧设有第三插槽,所述前侧板上设有与之配合的移动插板;
11.所述底板和盖板上均设有套管预留孔。
12.本实用新型一种组合式电箱预留洞模板,进一步的,所述移动插板包括设置在前侧板内的空腔、滑动设置在空腔内的第三插板、开设在前侧板上并与空腔连通的滑槽以及固设在第三插板上且滑动设置在滑槽内的拉杆,所述前侧板靠近第三插槽的一侧设有供第三插板穿出的孔洞。
13.本实用新型一种组合式电箱预留洞模板,进一步的,所述弹簧卡头包括设置在第
二插板内的滑道、滑动设置在滑道内且一端伸出第二插板内侧的插柱以及设置在滑道内驱使插柱的弹簧。
14.本实用新型一种组合式电箱预留洞模板,进一步的,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内侧面于其上部分别固设有用于支撑盖板的牛腿。
15.本实用新型一种组合式电箱预留洞模板,进一步的,所述盖板底面固设有把手。
16.本实用新型一种组合式电箱预留洞模板,进一步的,所述底板上于两个第一插槽之间固设有挡板,所述挡板和后侧板贴合连接。
17.本实用新型一种组合式电箱预留洞模板,进一步的,模板采用铝合金材质制成。
18.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9.本技术通过采用铝合金材质制成模板,强度、刚度以及稳定性好,并且通过组拼的方式对模板进行安装,安拆方便,可重复利用,周转率高;
20.并且本技术与现有的模板塑料胶带封闭相比,不采用破坏环境的材料,更加环保。
2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24.图3为本实用新型突出弹簧卡头的结构示意图;
25.图4为本实用新型突出移动插板的结构示意图;
26.图5为本实用新型盖板的侧视图。
27.附图标记:
28.1、底板;2、左侧板;3、右侧板;4、前侧板;5、后侧板;6、盖板;7、套管预留孔;8、第一插槽;9、第一插板;10、第二插槽;11、第二插板;12、弹簧卡头;13、安装孔;14、挡板;15、第三插槽;16、移动插板;17、滑道;18、插柱;19、弹簧;20、空腔;21、第三插板;22、滑槽;23、拉杆;24、牛腿;25、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29.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组合式电箱预留洞模板,包括底板1、左侧板2、右侧板3、前侧板4、后侧板5以及盖板6,底板1和盖板6上分别开设有套管预留孔7,上述模板均为铝合金材质制成,底板1顶面对应左侧板2和右侧板3的位置固设有第一插槽8,第一插槽8突出底板1顶面;左侧板2和右侧板3端部成型有与第一插槽8配合的第一插板9,第一插板9插入第一插槽8内将侧板安装在底板1上。
30.左侧板2和右侧板3靠近后侧板5的一侧于其端面上开设有第二插槽10,后侧板5上固设有与第二插槽10相对应的第二插板11,第二插板11与后侧板5相互垂直,且第二插板11上安装有弹簧卡头12,弹簧卡头12沿着第二插板1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多个;第二插槽10靠近内侧的侧壁上开设有与弹簧卡头12配合的安装孔13,将第二插板11插入第二插槽10内,弹簧卡头12卡入安装孔13,将后侧板5固定。底板1上于两个第一插槽8之间固定安装有挡板14,后侧板5贴合连接在挡板14的外侧,能够增加模板的密闭性,避免浇筑混凝土时漏浆。
31.左侧板2和右侧板3靠近前侧板4的一侧于其内侧面上固设有第三插槽15,第三插槽15与左侧板2或者右侧板3相互垂直。前侧板4上设有与第三插槽15配合的移动插板16,将移动插板16插入第三插槽15内,实现前侧板4的固定。
32.参照图3,弹簧卡头12包括设置在第二插板11内的滑道17、滑动设置在滑道17内且一端伸出第二插板11内侧面的插柱18以及设置在滑道17内驱使插柱18伸出滑道17的弹簧19,安装后侧板5时,按压插柱18缩回滑道17内,将第二插板11插入第二插槽10内,插柱18在弹簧19的作用下伸出滑道17插入安装孔13内,将后侧板5与左、右侧板3固定。
33.参照图4,移动插板16包括设置在前侧板4内的空腔20、滑动设置在空腔20内的第三插板21、开设在前侧板4外侧面并与空腔20连通的滑槽22以及固定安装在第三插板21上且滑动设置在滑槽22内的拉杆23,前侧板4靠近第三插槽15的一侧设有供第三插板21穿出的孔洞,将前侧板4安装在左、右侧板3之间,通过拉杆23移动第三插板21插入第三插槽15内将前侧板4与左、右侧板3安装固定。
34.参照图5,左侧板2和右侧板3内侧面于其上部分别固定安装有牛腿24,盖板6放置在牛腿24上,将模板的上口封闭。此外,盖板6底面固定安装两个把手25,两个把手25安装在一排套管预留孔7的两端,通过把手25便于后期拆除盖板6。
35.使用过程如下:
36.将左、右侧板3上的第一插板9插入第一插槽8内,将后侧板5上的第二插板11插入第二插槽10内,弹簧卡头12伸入安装孔13内固定牢固;将前侧板4的第三插板21从空腔20内拉出,插入第三插槽15内,固定,将盖板6放置预左、右侧板3的牛腿24上,从而形成稳定、牢固的箱体。将组拼好的箱体放置于现浇墙体预留洞口位置后,支设墙体模板,浇筑混凝土。
37.混凝土浇筑完成并具备一定强度后,拆除墙体模板,露出模板。首先将移动插板16通过滑槽22内的拉杆23从第三插槽15内拉回空腔20内,拆除前侧模板,再将后侧板5的弹簧卡头12按下,使之与左、右侧板3上的第二插槽10分离,将左、右侧板3从第一插槽8内抽出;然后通过盖板6把手25将盖板6取出,拆除后侧板5,最后拆除底板1。
38.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