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多功能无线充电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266846发布日期:2022-03-16 14:28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一种组合多功能无线充电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线充电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组合多功能无线充电器。


背景技术:

2.无线充电器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进行充电的设备,其原理和变压器相似,通过在发送和接收端各安置一个线圈,发送端线圈在电力的作用下向外界发出电磁信号,接收端线圈收到电磁信号并且将电磁信号转变为电流,从而达到无线充电的目的,无线充电技术是一种特殊的供电方式,它不需要电源线,依靠电磁波传播,然后将电磁波能量转化为电能,最终实现无线充电。
3.然而现有的无线充电器一般一次只能对一组设备进行充电,当需要针对多组设备进行充电时,只能购买相应数量的无线充电器或等第一组设备充电完成后,才能对下一组设备进行充电处理,从而不仅增加了成本,降低了充电效率,降低了使用率。


技术实现要素:

4.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组合多功能无线充电器,以解决现有的无线充电器一般一次只能对一组设备进行充电,当需要针对多组设备进行充电时,只能购买相应数量的无线充电器或等第一组设备充电完成后,才能对下一组设备进行充电处理,从而不仅增加了成本,降低了充电效率,降低了使用率的技术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组合多功能无线充电器,包括结构主体,所述结构主体的外侧设置有保护壳,所述保护壳的底部设置有底罩,所述底罩底部的四角处皆设置有底块,所述保护壳的顶部设置有充电组件,所述保护壳的一端均匀设置有多组散热孔,每两组所述散热孔相邻的一侧皆设置有开关,所述开关的一侧皆设置有小灯泡,所述保护壳一侧的中间位置处对接有导线。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直接将插头与通电的插座对接连接,然后将待充电设备放置在充电端的表面,使待充电设备的底部直接与磁条磁吸连接,从而保证了结构主体对待充电设备的充电的稳定性,通过设置的五组充电端、开关和小灯泡,使该结构主体可同时对五组设备进行充电,从而使一组结构主体替代了五组五险充电器,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充电效率,从而提高了使用率。
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充电组件的顶部设置有顶罩,所述顶罩的顶部均匀设置有多组隔条,每两组所述隔条相邻的一侧皆设置有充电端,所述顶罩顶部的两侧皆设置有绝缘垫,所述充电端顶部的两端皆设置有磁条。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待充电设备的底部直接与磁条磁吸连接,从而保证了结构主体对待充电设备的充电的稳定性。
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线远离保护壳的一侧设置有插头,所述导线的两侧皆通过塑胶圈分别与插头和保护壳密封连接。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塑胶圈使导线的两侧与插头和保护壳密封连接,提
高了密封性。
11.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充电端、小灯泡和开关的数目皆为五组,每组所述小灯泡、充电端和开关串联连接。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开关和小灯泡,可对充电端的充电情况进行实施监控,保证其正常充电,当有充电端不需要使用时,直接关闭开关,小灯泡熄灭,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能源的消耗。
1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顶罩顶部的两侧皆设置有放置槽,所述绝缘垫分别位于两组放置槽的内部,且绝缘垫与放置槽粘合连接。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绝缘垫避免了轻微电流泄露对使用者手部的影响,提高了安全性。
15.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四组所述底块的底部皆设置有阻尼垫,且阻尼垫为橡胶材质。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阻尼垫使结构主体放置的稳定性更好,同时利用底块稍稍抬高了结构主体底部与放置位置处的距离,便于散热。
17.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8.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五组充电端、开关和小灯泡,使该结构主体可同时对五组设备进行充电,从而使一组结构主体替代了五组五险充电器,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充电效率,从而提高了使用率,且利用开关和小灯泡,可对充电端的充电情况进行实施监控,保证其正常充电,当有充电端不需要使用时,直接关闭开关,小灯泡熄灭,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能源的消耗;
19.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磁条,待充电设备的底部直接与磁条磁吸连接,从而保证了结构主体对待充电设备的充电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2.图中:1、结构主体;2、保护壳;3、充电组件;301、顶罩;302、充电端;303、隔条;304、磁条;305、绝缘垫;4、底罩;5、开关;6、小灯泡;7、散热孔;8、底块;9、导线;10、插头。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4.下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对其实施例进行说明。
25.一种组合多功能无线充电器,如图1-2所示,包括结构主体1,结构主体1的外侧设置有保护壳2,保护壳2的底部设置有底罩4,底罩4底部的四角处皆设置有底块8,保护壳2的顶部设置有充电组件3,保护壳2的一端均匀设置有多组散热孔7,每两组散热孔7相邻的一侧皆设置有开关5,利用开关5和小灯泡6,可对充电端302的充电情况进行实施监控,保证其正常充电,当有充电端302不需要使用时,直接关闭开关5,小灯泡6熄灭,从而在一定程度上
降低了能源的消耗,开关5的一侧皆设置有小灯泡6,保护壳2一侧的中间位置处对接有导线9。
26.请参阅图1和2,充电组件3的顶部设置有顶罩301,顶罩301的顶部均匀设置有多组隔条303,每两组隔条303相邻的一侧皆设置有充电端302,顶罩301顶部的两侧皆设置有绝缘垫305,充电端302顶部的两端皆设置有磁条304,待充电设备的底部直接与磁条304磁吸连接,从而保证了结构主体1对待充电设备的充电的稳定性。
27.请参阅图1和2,导线9远离保护壳2的一侧设置有插头10,导线9的两侧皆通过塑胶圈分别与插头10和保护壳2密封连接,利用塑胶圈使导线9的两侧与插头10和保护壳2密封连接,提高了密封性。
28.请参阅图1和2,充电端302、小灯泡6和开关5的数目皆为五组,每组小灯泡6、充电端302和开关5串联连接,利用开关5和小灯泡6,可对充电端302的充电情况进行实施监控,保证其正常充电,当有充电端302不需要使用时,直接关闭开关5,小灯泡6熄灭,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能源的消耗。
29.请参阅图1和2,顶罩301顶部的两侧皆设置有放置槽,绝缘垫305分别位于两组放置槽的内部,且绝缘垫305与放置槽粘合连接,利用绝缘垫305避免了轻微电流泄露对使用者手部的影响,提高了安全性。
30.请参阅图1和2,四组底块8的底部皆设置有阻尼垫,且阻尼垫为橡胶材质,利用阻尼垫使结构主体1放置的稳定性更好,同时利用底块8稍稍抬高了结构主体1底部与放置位置处的距离,便于散热。
31.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使用时,直接将插头10与通电的插座对接连接,然后将待充电设备放置在充电端302的表面,使待充电设备的底部直接与磁条304磁吸连接,从而保证了结构主体1对待充电设备的充电的稳定性,通过设置的五组充电端302、开关5和小灯泡6,使该结构主体1可同时对五组设备进行充电,从而使一组结构主体1替代了五组五险充电器,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充电效率,从而提高了使用率,且利用开关5和小灯泡6,可对充电端302的充电情况进行实施监控,保证其正常充电,当有充电端302不需要使用时,直接关闭开关5,小灯泡6熄灭,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能源的消耗。
32.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但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实用新型的限制,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根据需要对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替换和变型等,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