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轮车柴油发动机用启动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409935发布日期:2022-01-08 02:20阅读:465来源:国知局

1.本实用新型涉及启动电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三轮车柴油发动机用启动电机。


背景技术:

2.发动机在以自身动力运转之前,必须借助外力旋转,发动机借助外力由静止状态过渡到能自主运转的过程,称为发动机的启动。启动电机可以将蓄电池的电能转化为机械能,驱动发动机飞轮旋转实现发动机的启动。目前,现有的启动电机通常存在以下问题,第一,行星齿轮盖板与转子组件为相邻设置,启动电机运行时,行星齿轮盖板容易移位,从而容易导致行星齿轮盖板与转子组件的铜线端部发生接触,由此在转子组件转动过程中造成铜线损坏,最终导致启动电机失效;第二,启动电机的电磁开关没有破冰功能,当环境温度低于0℃时,电磁开关的内部触点容易结冰(凝霜),此时电磁开关的动触点与静触点相接触时,由于触点表面有冰层,会导致电磁开关的静触点与动触点无法导通,从而导致启动电机无法转动;第三,现有的柴油三轮车发动机用启动电机的单向离合器通常为5滚柱结构,这种单向离合器能承受的正向打滑力矩≥150n.m,而现有的柴油三轮车发动机用启动电机最大功率为1.6kw,且适配的客户终端为单缸柴油发动机,排量为550cc,因此启动电机在启动发动机时,单向离合器承受的瞬时峰值力矩极大,最大可达到180n.m,容易造成单向离合器打滑,由此导致启动电机失效;第四,现有的柴油三轮车发动机用启动电机中无缓冲结构,启动电机在启动时,单向离合器齿轮与发动机飞轮为强制性啮合,因此,在啮合过程中,单向离合器齿轮与发动机飞轮容易发生齿顶齿的情况,极易由此导致发动机飞轮损坏及单向离合器的齿轮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三轮车柴油发动机用启动电机,其既能缓解输出齿轮与发动机飞轮之间的冲击力,起到保护输出齿轮和发动机飞轮的作用,还能限制行星齿轮机构与转子之间的挡板移位,保证启动电机在运行过程中的可靠性。
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三轮车柴油发动机用启动电机,包括机壳、转子、行星齿轮机构、电磁继电器,所述机壳的内壁固定设置磁瓦,所述转子位于机壳中心,转子轴与行星齿轮机构的行星架滑动配合,转子轴上的太阳轮与行星齿轮啮合,所述行星齿轮机构的齿圈固定在机壳内,所述行星齿轮机构与转子之间设有一挡板,所述挡板与磁瓦之间设置一限位套,用于限制挡板移位,所述行星架上设置输出轴,所述输出轴上设置一单向离合器,所述单向离合器外圈设置内花键套与输出轴花键配合,内圈设置输出齿轮,所述电磁继电器固定在机壳上,电磁继电器的动触点通过拉杆连接一拨叉,所述单向离合器的内花键套上间隙配合滑动座,滑动座的环形槽与拨叉卡接配合,一缓冲弹簧套在单向离合器的内花键套上,该缓冲弹簧一端限位于单向离合器的外圈,另一端限位于滑动座,所述缓冲
弹簧的初始应变力大于输出齿轮受到的阻力,且小于拨叉的推力,通过电磁继电器驱动拨叉推动单向离合器沿输出轴轴向移动,用于使输出齿轮与发动机飞轮结合。
5.所述电磁继电器的静触点与动触点相向一端的端面呈锯齿状。
6.所述单向离合器为六滚柱单向离合器。
7.所述限位套的外圆周上均布设置多个定位槽,该定位槽与机壳内壁设置的凸起形成周向定位。
8.所述滑动座包括弹簧座、限位环,所述弹簧座一侧向限位环凸起,使弹簧座与限位环之间形成环形槽,弹簧座另一侧形成限位槽对缓冲弹簧进行轴向限位,所述内花键套上固定设置卡簧对限位环进行轴向限位。
9.所述拨叉的叉脚上分别设有卡接孔,所述滑动座的环形槽中卡接有拨环,所述拨环的外圆周上设有卡接凸缘,所述拨叉通过卡接孔与拨环的卡接凸缘卡接固定。
1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机壳的内壁固定设置磁瓦,所述转子位于机壳中心,转子轴与行星齿轮机构的行星架滑动配合,转子轴上的太阳轮与行星齿轮啮合,所述行星齿轮机构的齿圈固定在机壳内,使转子轴将动力传递给行星齿轮机构的行星架。所述行星齿轮机构与转子之间设有一挡板,所述挡板与磁瓦之间设置一限位套,用于限制挡板移位,避免在转子轴转动过程中,因挡板移动至与转子的铜线端部接触造成铜线损坏,从而起到保护启动电机的作用。所述行星架上设置输出轴,所述输出轴上设置一单向离合器,所述单向离合器外圈设置内花键套与输出轴花键配合,内圈设置输出齿轮,使行星架能通过输出轴将动力传递给单向离合器的输出齿轮。所述电磁继电器固定在机壳上,电磁继电器的动触点通过拉杆连接一拨叉,所述单向离合器的内花键套上间隙配合滑动座,滑动座的环形槽与拨叉卡接配合,电磁继电器通电后,动触点向静触点移动,并同时拉动拨叉,使拨叉通过滑动座推动单向离合器轴向移动,一缓冲弹簧套在单向离合器的内花键套上,该缓冲弹簧一端限位于单向离合器的外圈,另一端限位于滑动座,所述缓冲弹簧的初始应变力大于输出齿轮受到的阻力,且小于拨叉的推力,通过电磁继电器驱动拨叉推动单向离合器沿输出轴轴向移动,用于使输出齿轮与发动机飞轮结合。使拨叉推动单向离合器轴向移动的过程中,缓冲弹簧基本不会发生弹性形变,从而保证在输出齿轮未与发动机飞轮接触前,拨叉能够推动单向离合器和缓冲弹簧整体轴向移动,当输出齿轮移动至与发动机飞轮接触时,单向离合器无法继续移动,此时电磁继电器的动触点继续移动,缓冲弹簧在发动机飞轮的阻力和拨叉的推力作用下发生弹性形变,通过压缩缓冲弹簧使其发生弹性形变来缓解拨叉的推力,从而缓解输出齿轮与发动机飞轮在齿顶齿情况下受到的冲击力,起到保护输出齿轮和发动机飞轮的作用。
11.所述电磁继电器的静触点与动触点相向一端的端面呈锯齿状,在触点表面结霜的情况下,静触点与动触点吸合接触时,静触点的锯齿齿尖与动触点表面碰撞破开冰层,同时碎冰从锯齿之间的齿槽中掉落,使静触点和动触点的端面露出,保证两个触点能顺利导通,能极大地提升启动电机在低温情况下的启动成功率。
12.所述单向离合器为六滚柱单向离合器,由于六滚柱单向离合器能承受的正向打滑力矩≥200n.m,防止单向离合器在启动电机在启动发动机时出现打滑,提高启动电机在后期使用过程中的可靠性。
13.所述限位套的外圆周上均布设置多个定位槽,该定位槽与机壳内壁设置的凸起形
成周向定位,避免限位套在机壳内发生转动,保证限位套的使用可靠性。
14.所述滑动座包括弹簧座、限位环,所述弹簧座一侧向限位环凸起,使弹簧座与限位环之间形成环形槽,弹簧座另一侧形成限位槽对缓冲弹簧进行轴向限位,所述内花键套上固定设置卡簧对限位环进行轴向限位,防止限位环、弹簧座轴向脱落,使拨叉只需推动弹簧座即可压缩缓冲弹簧,拨叉回位时,拨叉通过拉动限位环使输出齿轮与发动机飞轮脱开,同时使单向离合器轴向移动至原位。
15.所述拨叉的叉脚上分别设有卡接孔,所述滑动座的环形槽中卡接有拨环,所述拨环的外圆周上设有卡接凸缘,所述拨叉通过卡接孔与拨环的卡接凸缘卡接固定,使拨叉的两叉脚分别固定在拨环上,通过拨环推动单向离合器沿输出轴轴向移动。
16.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缓冲弹簧的装配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限位套的装配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电磁继电器的装配示意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单向离合器的结构示意图;
22.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滑动座的装配示意图;
23.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拨叉的结构示意图;
24.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限位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5.参见图1至图8,一种三轮车柴油发动机用启动电机的实施例,包括机壳1、转子2、行星齿轮机构、电磁继电器3,所述机壳1的内壁固定设置磁瓦4,所述转子2位于机壳1中心,转子轴5与行星齿轮机构的行星架6滑动配合,转子轴5上的太阳轮7与行星齿轮8啮合,所述行星齿轮机构的齿圈9固定在机壳1内,使转子轴5通过行星齿轮机构将动力传递给行星架6。所述行星齿轮机构与转子2之间设有一挡板10,所述挡板10与磁瓦4之间设置一限位套11,用于限制挡板10移位,避免挡板10在转子轴5转动过程中发生移位,能够解决挡板10因发生移位与转子2的铜线端部接触造成铜线损坏的问题,从而起到保护启动电机的作用,保证启动电机在使用过程中能正常运行。所述限位套11的外圆周上均布设置多个定位槽11-1,该定位槽11-1与机壳1内壁设置的凸起形成周向定位,避免限位套11在机壳1内发生转动,保证限位套11的使用可靠性。所述行星架6上设置输出轴12,所述输出轴12上设置一单向离合器13,所述单向离合器13外圈设置内花键套14与输出轴12花键配合,内圈设置输出齿轮15,使行星架6可通过输出轴12将动力传递给单向离合器13的输出齿轮15,单向离合器13的外圈设置螺旋内花键,输出轴12设置螺旋外花键与单向离合器13形成花键配合。所述单向离合器13为六滚柱单向离合器,由于六滚柱单向离合器能承受的正向打滑力矩≥200n.m,采用六滚柱单向离合器,当启动电机在启动发动机时能够防止单向离合器13出现打滑,保证启动电机能正常启动发动机,提高启动电机在后期使用过程中的可靠性。所述电磁继电器3固定在机壳1上,电磁继电器3的动触点通过拉杆连接一拨叉17,所述单向离合器
13的内花键套14上间隙配合滑动座,滑动座的环形槽18与拨叉17卡接配合,电磁继电器3通电后,动触点16向静触点20移动,并同时拉动拨叉17,使拨叉17通过滑动座推动单向离合器13轴向移动,所述电磁继电器3与车身电瓶电连接。一缓冲弹簧19套在单向离合器13的内花键套14上,该缓冲弹簧19一端限位于单向离合器13的外圈,另一端限位于滑动座,所述缓冲弹簧19的初始应变力大于输出齿轮15受到的阻力,且小于拨叉17的推力,通过电磁继电器3驱动拨叉17推动单向离合器13沿输出轴12轴向移动,用于使输出齿轮15与发动机飞轮结合。在拨叉17推动单向离合器13轴向移动的过程中,缓冲弹簧19基本不会发生弹性形变,从而保证在输出齿轮15未与发动机飞轮接触前,拨叉17能够推动单向离合器13和缓冲弹簧19整体轴向移动,当输出齿轮15移动至与发动机飞轮接触时,单向离合器13无法继续移动,此时电磁继电器3的动触点16继续移动,缓冲弹簧19在发动机飞轮的阻力和拨叉17的推力作用下发生弹性形变,通过压缩缓冲弹簧19使其发生弹性形变来缓解拨叉17的推力,从而缓解输出齿轮15与发动机飞轮在齿顶齿情况下受到的冲击力,起到保护输出齿轮15和发动机飞轮的作用。所述电磁继电器3的静触点20与动触点16相向一端的端面呈锯齿状,在触点表面结霜的情况下,静触点20与动触点16吸合接触时,静触点20的锯齿齿尖与动触点16表面碰撞破开冰层,同时碎冰从锯齿之间的齿槽中掉落,使静触点20和动触点16的端面露出,保证两个触点能顺利吸合导通,能极大地提升启动电机在低温情况下的启动成功率。
26.所述滑动座包括弹簧座21、限位环22,所述弹簧座21一侧向限位环22凸起,使弹簧座21与限位环22之间形成环形槽18,弹簧座21另一侧形成限位槽21-1对缓冲弹簧19进行轴向限位,所述内花键套14上固定设置卡簧23对限位环22进行轴向限位,防止限位环22、弹簧座21轴向脱落,使拨叉17只需推动弹簧座21即可压缩缓冲弹簧19,而拨叉17回位时,拨叉17通过拉动限位环22使输出齿轮15与发动机飞轮脱开,同时使单向离合器13移动至原位。所述拨叉17的叉脚24上分别设有卡接孔24-1,所述滑动座的环形槽18中卡接有拨环5,所述拨环5的外圆周上设有卡接凸缘25-1,所述拨叉17通过卡接孔24-1与拨环5的卡接凸缘25-1卡接固定,使拨叉17的两叉脚24分别固定在拨环5上,通过拨环5推动单向离合器13沿输出轴12轴向移动。
27.该启动电机运行时,电磁继电器3通电,动触点16向静触点20移动,驱动拨叉17推动单向离合器13、缓冲弹簧19整体沿输出轴12轴向移动,直至输出齿轮15与发动机飞轮接触形成齿顶齿,此时,动触点16继续移动,且拨叉17通过弹簧座21使缓冲弹簧19压缩发生弹性形变,直至动触点16与静触点20完全吸合接触,此时转子2得电使转子轴5发生转动,转子轴5通过行星齿轮机构将动力传递给输出轴12,并由输出轴12经单向离合器13将动力传递给输出齿轮15,最后旋转的输出齿轮15与发动机飞轮啮合,使发动机飞轮旋转,达到启动发动机的目的;然后电磁继电器3自动断电,动触点16与静触点20分离,驱动拨叉17通过拉动限位环22使单向离合器13与发动机飞轮脱开,同时使单向离合器13轴向移动至原位,缓冲弹簧19恢复弹性形变。
28.本启动电机通过缓冲弹簧19能极大地缓解输出齿轮与发动机飞轮齿顶齿时受到的冲击力,保护输出齿轮15和发动机飞轮,而且行星齿轮机构的挡板10与磁瓦4之间设置限位套11,可以限制挡板10移位,避免挡板10损坏转子2的铜线,能起到保护启动电机的作用,保证启动电机在使用过程中能正常运行,同时,由于电磁继电器3的静触点20端面呈锯齿状,能够在触点结霜的情况下破开两触点表面的冰层,从而极大地提升启动电机在低温情
况下的启动成功率,此外,本启动电机采用的是六滚柱单向离合器,能够防止单向离合器13发生打滑,保证启动电机能正常启动发动机,提高启动电机在后期使用过程中的可靠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