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功率立式冲击破电机稳定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433970发布日期:2022-03-26 18:09阅读:78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功率立式冲击破电机稳定支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冲击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功率立式冲击破电机稳定支架。


背景技术:

2.冲击式破碎机,简称冲击破,俗称制砂机,是一种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高能低耗冲击破,其性能在各种矿石细破设备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目前最行之有效、实用可靠的碎石机器;
3.随着立式冲击破向着大型化发展,电机功率也随着,同时电机重量也随之加大,随着电机的加大,对电机座的承受能力要求也要增高,现有的支座稳定性不佳,减震防护效果不佳,在使用时,不能保证冲击破的稳定运行。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大功率立式冲击破电机稳定支架,解决了随着电机的加大,对电机座的承受能力要求也要增高,现有的支座稳定性不佳,减震防护效果不佳,在使用时,不能保证冲击破的稳定运行的技术问题。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大功率立式冲击破电机稳定支架,包括支架本体、安装座、减震垫、电机、护栏、冲击破本体和监测结构,所述支架本体上设置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减震垫,所述冲击破本体配合安装在减震垫上,所述电机安装在冲击破本体上,所述支架本体的顶部边侧上焊装有护栏,所述支架本体的底部安装有监测结构。
7.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监测结构包括承重座、缓冲弹簧、下沉杆、限位筒、橡胶垫、警示灯、固定板、电磁圈和电极球,所述承重座的底部安装有下沉杆,所述橡胶垫上安装有限位筒,所述下沉杆的底端配合穿插在限位筒内,所述下沉杆的外部套装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设置在限位筒与承重座之间,所述固定板固定在承重座的圆周面上,所述固定板的底部吊装有电极球,所述电磁圈设置在固定板的下方,所述固定板的顶侧安装有警示灯。
8.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冲击破本体的内部设置有动力结构,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动力结构的接收端连接。
9.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架本体的四角位置分别设置有监测结构,所述承重座焊装在支架本体的底侧。
10.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极球设置在电磁圈的内部,所述电极球的中心轴线与电磁圈的中心轴线在同一直线上。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本实用新型中,冲击破本体配合安装在支架本体上,在支架本体和冲击破本体之间设置有减震垫,能够起到减震缓冲的效果,在支架本体上设置有护栏,能够实现对操作人
员的防护,随着电机的加大,对支架本体的承受能力要求增高,保证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当支架本体的振幅过大时,电极球摆动幅度较大,电极球与电磁圈接触,能够实现警示灯通电,发出警告,能够提醒维护管理人员对冲击破的运行状态进行巡查,及时发现问题,能够更好的维护冲击破更好的作业,更好的实现对冲击破的保护。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大功率立式冲击破电机稳定支架整体结构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大功率立式冲击破电机稳定支架整体中支架本体结构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大功率立式冲击破电机稳定支架整体中图1中的a区域结构图;
16.图例说明:
17.1、支架本体;2、安装座;3、减震垫;4、电机;5、护栏;6、冲击破本体;7、监测结构;71、承重座;72、缓冲弹簧;73、下沉杆;74、限位筒;75、橡胶垫;76、警示灯;77、固定板;78、电磁圈;79、电极球。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9.下面给出具体实施例。
20.参见图1~图3,一种大功率立式冲击破电机稳定支架,包括支架本体1、安装座2、减震垫3、电机4、护栏5、冲击破本体6和监测结构7,支架本体1上设置有安装座2,安装座2上设置有减震垫3,冲击破本体6配合安装在减震垫3上,电机4安装在冲击破本体6上,支架本体1的顶部边侧上焊装有护栏5,支架本体1的底部安装有监测结构7,在支架本体1和冲击破本体6之间设置有减震垫3,能够起到减震缓冲的效果,在支架本体1上设置有护栏5,能够实现对操作人员的防护。
21.监测结构7包括承重座71、缓冲弹簧72、下沉杆73、限位筒74、橡胶垫75、警示灯76、固定板77、电磁圈78和电极球79,承重座71的底部安装有下沉杆73,橡胶垫75上安装有限位筒74,下沉杆73的底端配合穿插在限位筒74内,下沉杆73的外部套装有缓冲弹簧72,缓冲弹簧72设置在限位筒74与承重座71之间,固定板77固定在承重座71的圆周面上,固定板77的底部吊装有电极球79,电磁圈78设置在固定板77的下方,固定板77的顶侧安装有警示灯76,电极球79设置在电磁圈78的内部,电极球79的中心轴线与电磁圈78的中心轴线在同一直线上,冲击破本体6的内部设置有动力结构,电机4的输出轴与动力结构的接收端连接,支架本体1的四角位置分别设置有监测结构7,承重座71焊装在支架本体1的底侧,在支架本体1振动作业时,当支架本体1的振幅过大时,电极球79摆动幅度较大,电极球79与电磁圈78接触,能够实现警示灯76通电,发出警告,能够提醒维护管理人员对冲击破的运行状态进行巡查,及时发现问题,能够更好的维护冲击破更好的作业,更好的实现对冲击破的保护。
22.工作原理:在支架本体1上设置有安装座2,在安装座2上设置有减震垫3,冲击破本
体6配合安装在支架本体1上,在支架本体1和冲击破本体6之间设置有减震垫3,能够起到减震缓冲的效果,在支架本体1上设置有护栏5,能够实现对操作人员的防护,随着电机4的加大,对支架本体1的承受能力要求增高,保证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在承重座71的底部设置有下沉杆73,下沉杆73配合插接在限位筒74内,在承重座71与限位筒74之间设置有缓冲弹簧72,能够缓冲支架本体1的振动,降低作业时的噪音,在固定板77的底侧设置有电磁圈78,在电磁圈78的中心位置吊装有电极球79,在支架本体1振动作业时,当支架本体1的振幅过大时,电极球79摆动幅度较大,电极球79与电磁圈78接触,能够实现警示灯76通电,发出警告,能够提醒维护管理人员对冲击破的运行状态进行巡查,及时发现问题,能够更好的维护冲击破更好的作业,更好的实现对冲击破的保护。
2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大功率立式冲击破电机稳定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本体(1)、安装座(2)、减震垫(3)、电机(4)、护栏(5)、冲击破本体(6)和监测结构(7),所述支架本体(1)上设置有安装座(2),所述安装座(2)上设置有减震垫(3),所述冲击破本体(6)配合安装在减震垫(3)上,所述电机(4)安装在冲击破本体(6)上,所述支架本体(1)的顶部边侧上焊装有护栏(5),所述支架本体(1)的底部安装有监测结构(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功率立式冲击破电机稳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结构(7)包括承重座(71)、缓冲弹簧(72)、下沉杆(73)、限位筒(74)、橡胶垫(75)、警示灯(76)、固定板(77)、电磁圈(78)和电极球(79),所述承重座(71)的底部安装有下沉杆(73),所述橡胶垫(75)上安装有限位筒(74),所述下沉杆(73)的底端配合穿插在限位筒(74)内,所述下沉杆(73)的外部套装有缓冲弹簧(72),所述缓冲弹簧(72)设置在限位筒(74)与承重座(71)之间,所述固定板(77)固定在承重座(71)的圆周面上,所述固定板(77)的底部吊装有电极球(79),所述电磁圈(78)设置在固定板(77)的下方,所述固定板(77)的顶侧安装有警示灯(7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功率立式冲击破电机稳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击破本体(6)的内部设置有动力结构,所述电机(4)的输出轴与动力结构的接收端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功率立式冲击破电机稳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本体(1)的四角位置分别设置有监测结构(7),所述承重座(71)焊装在支架本体(1)的底侧。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功率立式冲击破电机稳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球(79)设置在电磁圈(78)的内部,所述电极球(79)的中心轴线与电磁圈(78)的中心轴线在同一直线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功率立式冲击破电机稳定支架,涉及冲击破技术领域,包括支架本体、安装座、减震垫、电机、护栏、冲击破本体和监测结构,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减震垫,冲击破本体配合安装在支架本体上,在支架本体和冲击破本体之间设置有减震垫,能够起到减震缓冲的效果,在支架本体上设置有护栏,能够实现对操作人员的防护,随着电机的加大,对支架本体的承受能力要求增高,保证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当支架本体的振幅过大时,电极球摆动幅度较大,电极球与电磁圈接触,能够实现警示灯通电,发出警告,能够提醒维护管理人员对冲击破的运行状态进行巡查,及时发现问题,能够更好的维护冲击破更好的作业,更好的实现对冲击破的保护。护。护。


技术研发人员:王要宗 王恒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洛阳元耐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8.05
技术公布日:2022/3/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