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宝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546707发布日期:2022-04-07 07:41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充电宝的制作方法

1.本公开涉及移动电子设备的充电电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充电宝。


背景技术:

2.充电宝是一种个人可随身携带,自身能储备电能,主要为手持式移动设备例如无线电话、笔记本电脑等消费电子产品充电的便携式充电器,尤其应用在没有外部电源供应的场合。
3.然而,现有技术中的充电宝都带有或长或短的充电线,充电线的一端与充电宝连接,充电线的另一端与移动终端例如手机的充电口插接,充电宝和充电线是单独的两个部分,携带不方便,且容易丢失。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充电宝。
5.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充电宝,包括充电宝本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充电宝本体上的充电头;
6.所述充电宝本体具有用于支撑移动终端的承载面,所述承载面上开设有与所述充电头匹配的容置槽,所述充电头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容置槽内;
7.所述充电头上设置有充电端子,所述充电头相对于所述容置槽的槽底转动至预设位置时,所述充电头能够沿朝向靠近或者远离所述容置槽槽底的方向移动。
8.进一步地,所述容置槽内设置有转轴,所述充电头连接在所述转轴上,且可绕所述转轴转动;所述容置槽和所述充电头之间设置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第一端与所述容置槽连接,所述弹性件的第二端连接在所述充电头上,所述弹性件用于为所述充电头提供转动至所述预设位置的力。
9.进一步地,所述充电头上开设有条形孔,所述转轴穿设在所述条形孔中,所述充电头转动至所述预设位置时,所述充电头可沿所述条形孔的延伸方向移动,以使所述充电头沿朝向靠近或者远离所述容置槽槽底的方向移动。
10.进一步地,所述条形孔的内壁上设置有滑轨,所述转轴的外壁上设置有与所述滑轨匹配的滑槽,所述滑轨能够沿所述滑槽移动,以使所述充电头能够沿朝向靠近或远离所述容置槽槽底的方向移动。
11.进一步地,所述充电头上还开设有避让孔,所述弹性件的第二端滑动连接在所述避让孔内。
12.进一步地,所述避让孔靠近所述条形孔开设,且在所述充电头的侧壁上,所述避让孔的延伸方向和所述条形孔的延伸方向满足平行条件。
13.进一步地,所述容置槽和所述充电头之间设置有止挡结构,所述止挡结构用于在所述充电头转动至所述预设位置时,对所述充电头进行定位。
14.进一步地,所述止挡结构包括台阶槽和止挡凸部;所述台阶槽设置在所述容置槽的槽底上,所述止挡凸部设置在所述充电头的靠近所述台阶槽的一端上,所述充电头转动至所述预设位置时,所述止挡凸部挡设在所述台阶槽的与所述止挡凸部平行的一侧上。
15.进一步地,所述充电头转动至所述预设位置时,所述充电端子与所述承载面满足平行条件。
16.进一步地,所述充电头的靠近所述充电端子的一侧和所述容置槽之间还设置有弹性压板,按压所述弹性压板时,所述充电头自所述容置槽中开启或放入。
17.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8.本公开提供的充电宝,通过设置充电宝本体并在充电宝本体上设置有充电头,充电宝本体上还具有用于支撑移动终端的承载面,承载面上开设有与充电头匹配的容置槽,充电头可转动地连接在容置槽内;充电头上设置有充电端子,充电头相对于容置槽的槽底转动至预设位置时,充电头能够沿朝向靠近或者远离容置槽槽底的方向移动,以使充电端子能够插设在移动终端的充电口中。具体使用时,将充电头转动至预设位置,并将移动终端放置在承载面上,根据移动终端的厚度,将充电头沿朝向靠近或者远离容置槽槽底的方向移动,即调整充电头的充电端子相对于放置面的高度,以使充电头能够插设在移动终端的充电口中。基于此,本公开提供的充电宝上具有能够直接和移动终端的充电口插接从而为移动终端进行充电的充电端子,将移动终端放置在充电宝的承载面上即可利用充电头对其进行充电,无需使用充电线,携带方便,用户体验好。
附图说明
19.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1.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充电宝的立体示意图,其中,示意出了充电头转动至容置槽外的状态;
22.图2为图1的侧视图;
23.图3为图1的右视图;
24.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充电宝的俯视图,其中,示意出了充电头放置在容置槽内的状态。
25.其中,1、充电宝本体;11、承载面;12、容置槽;2、充电头;3、充电端子;4、转轴;5、弹性件;6、条形孔;7、避让孔;8、止挡结构;81、台阶槽;82、止挡凸部。
具体实施方式
26.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公开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对本公开的方案进行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27.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公开,但本公开还可以采
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显然,说明书中的实施例只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8.参考图1至图4中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充电宝,包括充电宝本体1以及设置在充电宝本体1上的充电头2;充电宝本体1具有用于支撑移动终端的承载面11,承载面11上开设有与充电头2匹配的容置槽12,充电头2可转动地连接在容置槽12内;充电头2上设置有充电端子3,充电头2相对于容置槽12的槽底转动至预设位置时,充电头2能够沿朝向靠近或者远离容置槽12槽底的方向移动,以使充电端子3能够插设在移动终端的充电口中。
29.在本实施例中,充电宝可以长方体、正方体、椭圆体等任意合适的形状,只要充电宝本体1自身具有充电头2,能够直接为移动终端进行充电即可,根据具体的使用情况可以任意选用,在此不做过多限制。
30.具体实现时,充电宝本体1上具有承载面11,该承载面11与移动终端相匹配,利用充电宝对移动终端进行充电时,可以将移动终端放置在该充电宝的承载面11上,利用充电宝本体1自身具有的充电头2即可对移动终端进行充电,使用时,由于移动终端直接放置在充电宝上,移动终端与充电宝的贴合性比较好,有利于用户单手握持,握持感好,携带方便,占用空间小,用户体验好。
31.根据一些实施例,承载面11上可以设置防滑纹,也可以在承载面11的外缘设置用于卡持移动终端的卡持结构,从而可以防止放置在承载面11上的移动终端从充电宝上滑落,有助于提高移动终端与充电宝的贴合性,充电时的稳定性高,安全性好。
32.在本实施例中,容置槽12与充电头2相匹配,使用时,充电头2从容置槽12中转出至预设位置,以为移动终端进行充电;不使用时,充电头2完全容置在容置槽12内,此时,充电头2不凸出于容置槽12的槽口,即充电头2的厚度不大于容置槽12的槽深,从而可以防止充电头2以及充电头2上的充电端子3裸露在外而造成破坏,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性好。
33.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充电头2只有在转动至预设位置时,充电端子3才能插入移动终端的充电口中,以为移动终端进行充电。
34.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当充电头2转动至预设位置时,充电头2上的充电端子3位于充电头2的靠近承载面11的一侧上。
35.在本实施例中,容置槽12可以开设在承载面11上的任意合适的位置处,只要容置槽12内可转动地连接有充电头2即可。
36.示例性地,参考图1和图4中所示,容置槽12开设在承载面11的边缘处,即容置槽12的其中一部分开设在承载面11和充电头2侧壁的连接处,如此设计,承载面11的空间利用率高,符合电子产品的轻薄化、体积小的发展趋势,占用空间小,方便携带。
37.可以理解的是,充电宝本体内设置有蓄电池和柔性电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简称fpc),fpc的第一端与充电端子3电性连接,fpc的第二端与蓄电池电性连接。当需要为移动终端例如手机进行充电时,将手机放置在承载面11上,并将充电端子3与手机的充电口连接,此时,蓄电池放电经fpc可为移动终端充电。
3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施例提供的充电宝,通过设置充电宝本体1并在充电宝本体1上设置有充电头2,充电宝本体1上还具有用于支撑移动终端的承载面11,承载面11上开设有与充电头2匹配的容置槽12,充电头2可转动地连接在容置槽12内;充电头2上设置有充电端子3,充电头2相对于容置槽12的槽底转动至预设位置时,充电头2能够沿朝向靠近或者
远离容置槽12槽底的方向移动,以使充电端子3能够插设在移动终端的充电口中。具体使用时,将充电头2转动至预设位置,并将移动终端放置在承载面11上,根据移动终端的厚度,将充电头2沿朝向靠近或者远离容置槽12槽底的方向移动,即调整充电头2的充电端子3相对于放置面的高度,以使充电头2能够插设在移动终端的充电口中。基于此,本公开提供的充电宝上具有能够直接和移动终端的充电口插接从而为移动终端进行充电的充电端子3,将移动终端放置在充电宝的承载面11上即可利用充电头2对其进行充电,无需使用充电线,携带方便,用户体验好。
39.在本实施例中,参考图2和图3中所示,容置槽12内设置有转轴4,充电头2连接在转轴4上,且可绕转轴4转动;容置槽12和充电头2之间设置有弹性件5,弹性件5的第一端与容置槽12连接,弹性件5的第二端连接在充电头2上,弹性件5用于为充电头2提供转动至所述预设位置的力,也就是说,充电头2能够在弹性件5的弹力作用下转动至预设位置。
40.具体实现时,容置槽12的相对设置的两槽壁上分别开有与转轴4相匹配的安装孔,转轴4的两端分别安装在容置槽12的两槽壁的安装孔中,并与安装孔相对固定。充电头2与转轴4枢转连接,从而使充电头2转动地连接在容置槽12内。
41.在本实施例中,弹性件5可以是弹簧、弹片等任意合适的弹性件5,只要弹性件5的弹性力能够使充电头2转动至预设位置即可。
42.其中,当充电头2完全容置在容置槽12中时,弹性件5处于压缩状态;当充电头2受外力作用解除在容置槽12中的容置状态时,弹性件5处于自然伸长状态,与此同时,充电头2在弹性件5的弹力作用下转动至预设位置。
43.使用时,只需给充电头2施加一个较小的外力,使充电头2解除在容置槽12中的容置状态,此时,充电头2在弹性件5的弹力作用下即可转动至预设位置。
44.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当需要将充电头2从预设位置转动至完全容置在容置槽12中时,给充电头2施加一个大于弹性件5弹力的外力,即可使弹性件5从自然伸长状态恢复至压缩状态,从而使充电头2从预设位置沿朝向靠近容置槽12槽底的方向转动,以使充电头2完全容置在容置槽12中。
45.在本实施例中,参考图1和图2中所示,充电头2上开设有条形孔6,转轴4穿设在条形孔6中,充电头2转动至预设位置时,充电头2可沿条形孔6的延伸方向移动,以使充电头2沿朝向靠近或者远离容置槽12槽底的方向移动至预设高度,从而可为不同厚度的移动终端进行充电。
46.在此需要说明的是,与转轴4平行的方向为充电头2的宽度方向,充电头2的宽度方向和容置槽12的槽宽匹配;与转轴4垂直的方向为充电头2的长度方向和厚度方向,其中,充电头2的厚度方向和容置槽12的槽深匹配,充电头2的长度方向和容置槽12在承载面11上的槽长匹配。
47.其中,条形孔6贯穿充电头2的宽度方向而开设,即条形孔6的轴向长度和充电头2的宽度相同,条形孔6在充电头2侧壁上的延伸方向即是沿充电头2的长度方向延伸,从而使充电头2转动至预设位置时,充电头2可沿条形孔6的延伸方向即充电头2的长度方向移动,以使充电头2靠近或者远离容置槽12的槽底,从而可以为不同厚度的移动终端进行充电。
48.另外,充电头2的预设高度,即是充电头2的充电端子3能够插接在移动终端的充电口中时的高度。
49.当充电头2在预设位置时,充电头2的靠近容置槽12槽底的一端与容置槽12的槽底之间具有避让高度,避让高度不小于充电头2的可升降高度。
50.进一步地,为了使充电头2在沿朝向靠近或者远离容置槽12槽底的方向移动时,充电头2不会在其宽度方向上晃动,在条形孔6的内壁上设置有滑轨,转轴4的外壁上设置有与滑轨匹配的滑槽,滑轨能够沿滑槽移动,以使充电头2能够顺利地沿朝向靠近或远离容置槽12槽底的方向移动,此时滑槽和滑轨的配合对充电头2的移动具有导向作用。
51.在本实施例中,参考图2中所示,充电头2上还开设有避让孔7,弹性件5的第二端滑动连接在避让孔7内,当充电头2沿朝向靠近或远离容置槽12槽底的方向移动时,弹性件5的第二端也在避让孔7内滑动。
52.其中,避让孔7可以开设在充电头2侧壁上的任意合适的位置,只要当充电头2沿朝向靠近或远离容置槽12槽底的方向移动时,弹性件5的另一端也能够在避让孔7内滑动即可。
53.优选地,参考图2中所示,避让孔7靠近条形孔6开设,且在充电头2的侧壁上,避让孔7的延伸方向和条形孔6的延伸方向满足平行条件。
54.在此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用于“满足平行条件”意在表明,避让孔7的延伸方向和条形孔6的延伸方向不需要绝对地平行,在允许的范围内,由于制造公差和装配,避让孔7的延伸方向可以相对于条形孔6的延伸方向稍微倾斜一定角度,此种情况下,也认为避让孔7的延伸方向和条形孔6的延伸方向平行。
55.在本实施例中,参考图2中所示,容置槽12和充电头2之间设置有止挡结构8,止挡结构8用于在充电头2转动至预设位置时,对充电头2进行定位,即止挡结构8可以防止充电头2过度旋转,以将充电头2止挡在预设位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用户体验好。
56.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止挡结构8包括台阶槽81和止挡凸部82;台阶槽81设置在容置槽12的槽底上,止挡凸部82设置在充电头2的靠近台阶槽81的一端上,充电头2转动至预设位置时,止挡凸部82挡设在台阶槽81的与止挡凸部82平行的一侧上,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止挡效果好。
57.参考图2中所示,在容置槽12的槽底向下设置有台阶槽81,充电头2的靠近台阶槽81的一端部分向下延伸形成止挡凸部82,当充电头2转动至预设位置时,止挡凸部82的靠近容置槽12的一面挡设在台阶槽81的与容置槽12槽深平行的一面上。
58.作为另一者可选的实施方式,容置槽12的槽底向上设置有止挡凸部82,充电头2的远离充电端子3的一侧上设置有台阶槽81,充电头2转动至预设位置时,止挡凸部82挡设在台阶槽81的与止挡凸部82平行的一侧上。
59.在本实施例中,参考图1和图2中所示,充电头2转动至预设位置时,充电端子3与承载面11满足平行条件,也就是说,充电头2转动至预设位置时,充电头2与承载面11垂直,以方便充电端子3插入移动终端的充电口中。
60.在此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用于“满足平行条件”意在表明,充电端子3和承载面11不需要绝对地平行,在允许的范围内,由于制造公差和装配,充电端子3可以相对于承载面11稍微倾斜一定角度,此种情况下,也认为充电端子3和承载面11平行。
61.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方便充电头2在使用状态和非使用状态之间切换,在充电头2的靠近充电端子3的一侧和容置槽12之间还设置有弹性压板,按压弹性压板时,充电头2从
容置槽12中开启或放入。
62.其中,按压弹性压板,充电头2可从容置槽12中开启,与此同时,充电头2在弹性件5的作用下转动至预设位置;对充电头2施加大于弹性力的外力,使充电头2自预设位置沿朝向靠近容置槽12槽底的方向转动至部分容置在容置槽12内,当充电头2接触到弹性压板时,充电头2即可完全容置在容置槽12内。
63.根据一些实施例,充电头2的靠近充电端子3的一侧和容置槽12也可以通过卡口和卡扣连接在一起。
64.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65.以上所述仅是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公开。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公开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述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