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相电动机正反转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475125发布日期:2022-01-12 11:16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一种三相电动机正反转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电机控制器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三相电动机正反转控制器。


背景技术:

2.电动机控制器可以由人工操作,也可以是遥控或者自动操作,可以只包括启动及停止电动机的功能,也可以包括其他较复杂的功能,电动机控制器可以用配合电动机的形式来分类,例如驱动永磁同步电动机、伺服电动机、串激或分激直流电动机,以及交流电动机。
3.三相电动机是指使用三相交流电驱动的交流电动机,三相电动机正反转控制器用来控制三相电动机正转及反转,一般的,三相电动机正反转控制器通常是使用若干个螺栓将其固定在需要的位置,使用这种安装方式在对三相电动机正反转控制器进行维护时,需要将螺栓全部拆除才可将三相电动机正反转控制器取下,十分麻烦,不利于三相电动机正反转控制器的维护。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方便对三相电动机正反转控制器的维护,本技术提供一种三相电动机正反转控制器。
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三相电动机正反转控制器,包括控制器本体以及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控制器本体的卡接组件,所述卡接组件包括卡接块,所述卡接块与所述安装板滑移连接,所述控制器本体上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开设有与所述卡接块相对应的卡接口,所述卡接块卡合在所述卡接口中。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控制器本体通过卡接组件与安装板相连接,需要将控制器本体从安装板上拆下时,只需将卡接块从卡接口中脱出,即可方便地将控制器本体从安装板上取下,方便了对控制器本体的维护。
7.可选的,所述卡接组件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卡接组件关于所述安装板沿长度方向的中心线对称设置。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组卡接组件共同对控制器本体进行固定,可以使控制器本体与安装板的连接更加稳定。
9.可选的,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上开设有容纳腔,所述卡接组件还包括弹簧,所述弹簧位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容纳腔的底壁相连,所述弹簧的另一端所述卡接块的一端相连,所述卡接块的另一端延伸出所述容纳腔外。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将控制器本体安装到安装板上时,控制器本体首先与卡接块相接触,继续移动控制器本体,弹簧被压缩,当卡接块的位置与卡接口相对应时,卡接块在弹簧的作用下卡入卡接口内,完成安装。
11.可选的,所述卡接组件还包括拉销,所述拉销的一端位于安装块外,所述拉销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容纳腔内且与所述卡接块固定连接,所述弹簧套设在所述拉销外。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需要将控制器本体拆下时,操作人员只需拉动拉销,使卡接块从卡接口中脱出,即可将控制器本体从安装板上拆下。
13.可选的,所述安装块与安装板之间设置有第一滑移块,所述第一滑移块沿水平方向滑移,所述安装块与第一滑移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移块通过第二滑移块与所述安装板滑移连接。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滑移块沿水平方向滑移,实现了对安装块所在水平位置的调节,可对长度不同的控制器本体实现卡合固定杆。
15.可选的,所述第二滑移块位于所述第一滑移块与所述安装块之间,所述第一滑移块与所述第二滑移块滑移连接,所述第二滑移块与所述安装板滑移连接,所述第二滑移块沿竖直方向滑移。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滑移块沿竖直方向滑移,实现了对安装块所在竖直位置的调节,当安装不同的控制器本体时,控制器本体上的卡接块的位置不同,也能通过调节安装块的位置,满足对控制器本体的卡合需求。
17.可选的,所述连接块与所述控制器本体可拆卸连接。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控制器本体受到撞击时,会出现卡接块发生折弯的情况,无法从卡接口中脱出的情况,可以通过将连接块从控制器本体上拆下的方式,将控制器本体取下。
19.可选的,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安装孔。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可以通过安装孔将安装板连接在所需位置。
21.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2.1.控制器本体通过卡接组件与安装板相连接,需要将控制器本体从安装板上拆下时,只需将卡接块从卡接口中脱出,即可方便地将控制器本体从安装板上取下,方便了对控制器本体的维护;
23.2. 当安装不同的控制器本体时,控制器本体上的卡接块的位置不同,也能通过调节安装块的位置,满足对控制器本体的卡合需求;
24.3. 卡接块发生折弯,无法从卡接口中脱出的情况,可以通过将卡接块从控制器本体上拆下的方式,将控制器本体取下。
附图说明
25.图1是用于体现本实施例整体结构的示意图。
26.图2是用于体现卡接组件结构的爆炸示意图。
27.图3是用于体现卡接组件结构另一视角的爆炸示意图。
28.图4是用于体现滑移组件结构的爆炸。
29.图5是用于体现滑移组件结构另一视角的爆炸示意图。
30.附图标记说明:
31.1、控制器本体;2、连接块;21、卡接口;22、延边;3、卡接组件;31、安装块;311、容纳腔;32、弹簧;33、卡接块;34、拉销;4、滑移组件;41、第一滑移块;411、第一导向块;42、第二滑移块;421、第二导向块;422、第一导向槽;423、第一锁紧槽;43、螺杆;44、螺母;5、安装板;51、安装孔;52、第二导向槽;53、第二锁紧槽;6、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32.以下结合附图1-5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3.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三相电动机正反转控制器。
34.参照图1,一种三相电动机正反转控制器包括控制器本体1以及安装板5,安装板5的四角处均开设有安装孔51,控制器本体1沿宽度方向的两个侧壁上均连接有连接块2,安装板5上设置有两组对应连接块2的卡接组件3,两组卡接组件3关于安装板5沿长度方向的中心线对称设置,卡接组件3用于对控制器本体1进行固定,安装板5上还设置有两组用于调节卡接组件3位置的滑移组件4,两组滑移组件4与两组卡接组件3一一对应。
35.参照图1,操作人员通过滑移组件4对卡接组件3的位置进行调节,以为完成对控制器本体1的卡接固定。
36.参照图2和图3,卡接组件3包括安装块31与卡接块33,安装块31与安装板5活动连接,安装块31上开设有容纳腔311,容纳腔311内设置有弹簧32,卡接块33的一端始终位于容纳腔311内,弹簧32的一端与容纳腔311的底壁固定连接,弹簧32的另一端与卡接块33位于容纳腔311内的一端固定连接,卡接块33的另一端伸出容纳腔311,卡接组件3还包括拉销34,拉销34的一端位于安装块31外,拉销34的另一端延伸至容纳腔311内与卡接块33固定连接,弹簧32套设在拉销34外,连接块2上开设有与卡接块33相对应的卡接口21。
37.参照图2和图3,操作人员在安装控制器本体1时,连接块2与卡接块33相抵接,弹簧32被压缩,继续移动控制器本体1,当卡接块33的位置与卡接口21相对应时,卡接块33在弹簧32的作用下卡入卡接口21中,完成对控制器本体1的安装固定。需要将控制器本体1取下时,拉动拉销34,使卡接块33从卡接口21中脱出即可将控制器本体1拆下,方便了对控制器本体1的维护。
38.参照图4和图5,滑移组件4包括第一滑移块41以及第二滑移块42,第一滑移块41位于安装块31与第二滑移块42之间,第二滑移块42位于安装板5与第一滑移块41之间,安装块31与第一滑移块41固定连接,第一滑移块41靠近第二滑移块42的侧壁上一体成型有第一导向块411,第二滑移块42上开设有与第一导向块411的第一导向槽422,第一导向槽422沿水平方向开设,第一导向块411滑移设置在第一导向槽422内。
39.参照图4和图5,第二滑移块42靠近安装板5的侧壁上一体成型有第二导向块421,安装板5上开设有与第二导向块421相的第二导向槽52,第二导向槽52沿竖直方向开设,第二导向块421滑移设置在第二导向槽52内。
40.参照图4和图5,第二滑移块42上开设有第一锁紧槽423,第一锁紧槽423与第一导向槽422相连通,安装板5上开设有第二锁紧槽53,第二锁紧槽53与第二导向槽52相连通,第二滑移块42以及安装板5上均设置有锁紧机构,以第二滑移块42上的锁紧机构为例,锁紧机构包括螺杆43,螺杆43的一端位于第二滑移块42外,螺杆43的另一端穿过第一锁紧槽423延伸至第一导向槽422内且与第一导向块411螺纹连接,螺杆43位于第二滑移块42外的一端螺纹连接有螺母44,螺母44与第二滑移块42相抵紧。
41.参照图4和图5,第一滑移块41的设置实现了连接块2沿水平方向的滑移,第二滑移块42的设置实现了连接块2沿竖直方向的滑移,当安装不同的控制器本体1时,操作人员可以根据控制器本体1上的卡接块33的位置,对第一滑移块41以及第二滑移块42进行调节,满足对控制器本体1的卡合需求,调节完成后,旋动螺母44,对第一滑移块41以及第二滑移块
42进行固定。
42.参照图3和图5,连接块2与控制器本体1可拆卸连接,连接块2沿长度方向的两个侧壁上均一体成型有延边22,延边22上设置有连接件6,连接件6采用螺栓。当控制器本体1受到撞击时,会出现卡接块33发生折弯的情况,或卡接块33出现破损或者锈蚀等无法从卡接口21中脱出的情况,可以通过将卡接块33从控制器本体1上拆下的方式,将控制器本体1取下。
43.本技术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操作人员根据控制器本体1上连接块2的所在位置,调节第一滑移块41以及第二滑移块42的位置,以满足装配需求。装配时,使控制器本体1与卡接块33的端头相抵接,继续将控制器本体1向靠近安装板5的方向推动,卡接块33在弹簧32的作用下卡入卡接口21中,完成对控制器本体1的装配。
44.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