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插拔防打火保护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847494发布日期:2022-04-27 14:04阅读:444来源:国知局
电池插拔防打火保护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车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电池插拔防打火保护器。


背景技术:

2.目前市场上的电动车,尤其共享电动车普遍存在电池插座烧坏现象。其原因为这类电动车电池或车辆无插拔防打火保护设计。插拔电池时控制器内部电容存在大电流充电(电流在100a以上),这种大电流在电池接通瞬间产生打火现象,烧坏电池插座和电源插头,使其铜件产生烧蚀斑,氧化变黑接触电阻变大接触不良,过电流能力下降,骑行中经常产生断电现象。日积月累越来越严重,最终导致电池和电源插头不能正常使用。电池需要退厂返修更换插座,电源插头只能直接报废,维修成本较高。
3.现有技术中采用带防打火设计的软件版电池来解决防打火问题,但它通过更换电池的方案来接解决,更换成本实在太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电池插拔防打火保护器。
5.本实用新型电池插拔防打火保护器,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防打火保护器串接于电动车控制器与电源线之间,防打火保护器内部电路包括电容负载预充电路、电容负载充电检测电路、回路电压检测电路、保护执行电路和负载短路保护电路;所述电容负载预充电路,它包括限流电阻或热敏电阻cptc,它的一端通过输入插头接电池负极,另一端通过输出插头接控制器负极;所述电容负载充电检测电路,它包括电阻r6、电阻r7、稳压管zd2和三极管qn3组成,电阻r6、电阻r7、稳压管zd2为qn3的偏置电路,电容负载充电初期,u1大于稳压管zd2电压,qn3导通;电容负载充电末期,u1电压低于压管zd2电压,qn3关闭;所述回路电压检测电路,它包括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稳压管zd1和三极管qn1、三极管qn2组成,电阻r1、电阻r2、稳压管zd1为qn1的偏置电路,回路电压高于zd1电压时三极管qn1导通,回路电压低于zd1电压时三极管qn1截止,电阻r3、电阻r4为三极管qn2的偏置电路,三极管qn1导通时将qn2基极接地,三极管qn2关闭,反之三极管qn2导通;所述保护控制与执行电路,它包括电阻r5、电阻r8、电阻r9、电阻r10、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容c4、稳压管zd3和mos管mn1、mos管mn2,通过三极管qn2和三极管qn3控制mos管mn1、mos管mn2的导通与关闭;所述负载短路保护电路,它包括热敏电阻cptc、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8、电阻r9、电阻r10、电容c2、电容c3、电容c4、稳压管zd2、稳压管zd3、三极管qn3、mos管mn1、mos管mn2,当负载短路时,电容电压u1=电池电压ue大于稳压管zd2的电压,三极管qn3导通,mos管mn1和mos管mn2的控制极接地,mos管mn1和mos管mn2截止,此时电池通过热敏电阻cptc进行放电。
6.所述热敏电阻cptc阻值10ω-500ω。
7.48v以下的电池稳压管zd1选用20~42v,60v电池稳压管zd1选用20v~52.5v。
8.mos管mn1、mosmn2根据控制器电流值选用一个或多管并联。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0.本保护器只需加装在电源线和控制器之间,安装方便、快捷,能有效地解决电池插座打火烧坏现象。不仅能够保护整车电源线插头不被打火烧坏,减少车辆火灾隐患,而且能够保护电池插座不被打火烧坏,延长电池使用寿命,提高车辆使用率,节省电池返厂维修费用,大大降低车辆维修成本。
附图说明
11.图1是电容负载预充电路原理图;
12.图2是负载电容充电检测电路原理图;
13.图3是回路电压检测电路原理图;
14.图4是保护控制与执行电路原理图;
15.图5是负载短路保护电路原理图;
16.图6是本实用新型产品示意图;
17.图7是本实用新型原理框图;
18.图8是本实用新型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9.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0.本实用新型产品外观如图6所示,本保护器1有它串接于电动车控制器与电源线之间,保护器的输出插头2连接电动车控制器,保护器的输入插头3连接电源线;它内部电路包括电容负载预充电路、电容负载充电检测电路、回路电压检测电路、保护执行电路和负载短路保护电路,能有效解决电池插拔瞬间造成的打火现象,保护电池插座和电源线插头不被烧坏。本保护器的原理框图如图7所示,本保护器的电路原理图如图8所示。
21.共享电动车和物流换电电动车在使用中需要频繁更换电池,在电池与电源线接通瞬间,保护器mos管处于关闭状态,电池通过限流电阻或热敏电阻cptc(阻值10ω-500ω)给控制器内部电容充电,电容负载预充电路工作,电容负载预充电路串接的充电限流电阻或热敏电阻cptc,限制负载电容的充电电流,有效解决电容初期大电流充电造成的打火现象。限流预充电电路如图1所示。
22.随着控制器内部电容的不断充电,电容两端的电压uc由零伏逐渐升高。电容充电初期电容电压较低,u1=ue-uc大于稳压管zd2的电压,qn3导通接地,mos管mn1和mn2不导通,cptc起到限流作用,不会发生打火现象。电容充电快要结束时,电容充电电流会变很小,电容两端的电压接近电池电压ue,u1=ue-uc小于稳压管zd2的电压,qn3关闭,mos管导通,此时mos管导通,也不会产生大电流打火现象。这部分电路就是负载电容充电检测电路,它有r6、r7、zd2(选用3-12v左右的稳压管)、qn3等组成,如图2所示。
23.该保护器第三部分电路是回路电压检测电路(如图3所示),它有稳压管zd1(48v以下的电池稳压管选用20-42v,60v电池稳压管选用20v-52.5v)、电阻r1、r2、r3、r4和三极管
qn1、qn2组成。当电池插头拔出后,负载电容c5的电量会通过负载泄放,电容c5两端的电压uc逐渐变低,低于稳压管zd1电压时,qn1截止,qn2导通,mos管mn1和mn2控制极接地,及时关闭mos管,确保电池再次插拔时不会产生打火现象。这部分电路的另外一个作用是低压输入保护作用,当电池电压ue低于稳压管zd1电压时,qn1截止,qn2导通mos控制极接地,mos管关闭,关断输出,保证电池不出现大电流放电,起到保护电池作用。
24.该保护器第四部分电路是保护控制与执行电路(如图4所示),它有电阻r5、r8、r9、r10,电容c1、c2、c3、c4,稳压管zd3(12v左右)和mos管mn1、mn2(mos管根据控制器电流值可选用一个或多管并联)等组成。通过qn2和qn3控制mos管的导通与关闭。保证电池插拔更换时,不出现打火现象。
25.本保护器另外一个作用是负载短路保护,(如图5所示)。当负载短路时,u1=ue(和电池电压一样大)大于稳压管zd2的电压,qn3导通,mos管控制极接地,mos管mn1和mn2截止,此时电池通过热敏电阻cptc进行放电,cptc会发热,随着cptc发热,其阻值会越变越大,放电电流逐渐变小,cptc不会发生热失控,从而保护电池、电源线和保护器不会被烧坏。
26.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