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充电面板、面板组合件、无线充电面板的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512852发布日期:2022-01-15 09:34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无线充电面板、面板组合件、无线充电面板的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无线充电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无线充电面板、面板组合件、无线充电面板的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2.越来越多的电器具有无线充电功能,因此用户对配合无线充电电器的充电配件需求日益增加。
3.现有的无线充电器大多数为专供手机的无线充电器,包括内部的充电模块和外部的手机夹持机构或者支撑槽。
4.在生活、工作等环境中,其他用电器也具有无线充电需求,而现有的无线充电器无法满足上述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克服现有无线充电器只能单独供某一用电器(如手机)使用,无法服务多个用电器,通用性差的缺陷,提供一种无线充电面板、面板组合件、无线充电面板的安装结构。
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无线充电面板,包括无线充电模块,其特征是:至少两个所述无线充电模块固定设于一外壳内,所述外壳内对应每一所述无线充电模块配置磁吸体,所述外壳具有用电器的平面支撑面。
7.该无线充电面板,使多个用电器如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可以同时放置在平面支撑面进行无线充电。其中的磁吸体,能够使具有无线充电需求的用电器通过磁吸组件吸附在无线充电面板上,以起到定位和固定的作用。解决了现有无线充电模组小且不能同时支持为多个电器设备供电及快速定位的技术不足。
8.作为无线充电面板的优选技术手段:所述平面支撑面透光,所述外壳内对应每一所述无线充电模块配置指示灯。指示灯的灯光通过透光的平面支撑面向外发射,因此,通过指示灯的颜色、状态变化表达无线充电面板的工作状态,如不同颜色代表不同的状态,如充电是蓝色,故障是红色。
9.作为无线充电面板的优选技术手段:所述无线充电模块固定设于一pcb板,所述 pcb板布设有与所述无线充电模块电连接的控制电路。通过该pcb板及控制电路,实现无线充电模块的电路支持,使其充电工作得以优化。
10.作为无线充电面板的优选技术手段:无线充电模块呈环形而在所述无线充电模块的中间形成空白区域,所述磁吸体位于所述空白区域。可以帮助用电器快速定位,使用电器准确地吸附在无线充电模块上,令无线充电模块能够与用电器内部的充电模块正对,确保充电效果。作为可替换的技术手段:所述磁吸体呈环形围绕在所述无线充电模块周围。
11.作为无线充电面板的优选技术手段:为了便于装配,外壳包括可拆卸相互扣合的面板与底壳,所述面板和底壳之间形成安装空间,所述无线充电模块和磁吸体位于所述安
装空间;所述平面支撑面形成在所述面板的表面。
12.进一步的,所述底壳的边缘具有第一挡边;所述面板的边缘具有第二挡边,所述第二挡边向所述底壳延伸并围成一个恰好供所述底壳嵌入的开口;所述底壳嵌入所述开口,所述第一挡边与第二挡边重叠且二者卡扣在一起。
13.具体的,所述第一挡边的外侧面分布若干凸起的外卡扣,所述第二挡边的内侧面具有与所述外卡扣相互适配的内凸起或内凹槽,所述外卡扣与所述内凸起或内凹槽相配实现所述卡扣。
14.为了便于穿设线缆如电线,所述第一挡边与第二挡边上设有对应的线缆穿设通孔。
15.为了便于知道或者实现产品结构的多样化,所述磁吸体固定在pcb板或者所述面板上。
1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面板组合件,包括本实用新型的无线充电面板,还包括用电器,所述用电器内具有第二无线充电模块和第二磁性件,所述用电器依靠所述第二磁性件与磁吸体的配合吸附在所述无线充电面板上,所述用电器依靠所述第二无线充电模块与无线充电模块的配合实现充电。如,所述用电器为感应灯。
17.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无线充电面板的安装结构,包括安装结构体和本实用新型的无线充电面板,所述无线充电面板镶嵌于所述安装结构体,所述无线充电面板的平面支撑面外露于所述安装结构体。如,所述安装结构体为集成墙面、床头柜、写字台、梳妆台、吊顶中的一种。
1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9.1.无线充电面板具有平面支撑面作为供电平面,供电平面能够供多个用电设备进行无线充电。
20.2.对应每一无线充电模块配置磁吸体,用电器充电时能够快速定位。尤其是磁吸体位于环形无线充电模块的中心,使用电器准确地吸附在无线充电模块上,令无线充电模块能够与用电器内部的充电模块正对,确保充电效果。
21.3.无线充电面板与用电器构成面板组合件,实现新的功能组合,用电器包括但不限于感应灯。
22.4.无线充电面板可以融合到集成墙面、床头柜、写字台、梳妆台或吊顶中,赋予集成墙面、床头柜、写字台、梳妆台或吊顶新功能。无线充电面板融合到吊顶时,来为其他用电器或功能配件进行供电。
附图说明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无线充电面板的结构分解视图;
2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面板组合件的示意图;
25.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面板组合件的结构分解视图;
26.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无线充电面板的安装结构的示意图;
27.图中标号说明:
28.100无线充电面板;
29.110无线充电模块,111空白区域;
30.120外壳,121平面支撑面,122面板,123底壳,124第一挡边,125第二挡边, 126外卡扣,127线缆穿设通孔,128筋条,129定位柱;
31.130磁吸体;
32.140pcb板;
33.200感应灯;210第二磁性件;
34.300安装结构体。
具体实施方式
35.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36.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7.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技术特征的方法或产品,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技术特征,还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能够包含在该方法或产品中的其它技术特征。
38.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移门结构及具有其的集成电器进行详细介绍。
39.实施例1
40.如图1所示,该实施例是一种无线充电面板100,包括无线充电模块110、pcb板 140、磁吸体130、外壳120、指示灯。
41.为了便于组装和拆卸,外壳120包括可拆卸相互扣合的面板122与底壳123,面板122和底壳123之间形成安装空间,面板122的表面平面形成支撑面121。
42.底壳123的边缘具有第一挡边124;面板122的边缘具有第二挡边125,第二挡边125向底壳123延伸并围成一个恰好供底壳嵌入的开口;底壳123嵌入开口,第一挡边124与第二挡边125重叠且二者卡扣在一起。具体的,第一挡边124的外侧面分布若干凸起的外卡扣126,第二挡边的内侧面具有与外卡扣相互适配的内凸起或内凹槽,外卡扣与内凸起或内凹槽相配实现卡扣,即使面板与底壳之间扣合后能够相对固定。面板与底壳可采用塑料制成,借助塑料材质的弹性性质,在扣合与拆卸时外卡扣与内凸起或内凹槽能够卡扣在一起或者脱开。第一挡边与第二挡边上设有对应的线缆穿设通孔127。
43.具体实施时,作为前述底壳和面板装配的可替换的实施方式,底壳和面板之间相互扣合的具体结构可替换为其他形式,其作用是使面板和底壳扣合装配。
44.如图1所示,底壳123朝向面板的面上分布有若干筋条128。筋条能够提高底壳的结构强度。作为可替换的实施方式,底壳上不具有筋条。
45.具体的,图1中示出的筋条结构为交叉网状的筋条结构,筋条之间垂直交叉。作为可替换的实施方式,筋条之间交叉部位的夹角为锐角或钝角。作为另一种可替换的实施方式,筋条之间无交叉点。
46.进一步的,在底壳123上突起有若干用于定位pcb板的定位柱129。
47.至少2组无线充电模块、指示灯装配在pcb板上,pcb板布设有与无线充电模块电连接的控制电路。pcb板上对应线缆穿设通孔的部位设有供电接头,电源线可通过上述线缆穿设通孔穿入外壳内与pcb板电连接。
48.pcb板获电后,指示灯和无线充电模块可正常工作。
49.pcb板上设有若干定位孔,通过定位柱穿过定位孔来将pcb板定位在底壳上。
50.当将pcb板装配到外壳内后,即实现了至少两个无线充电模块固定设于外壳内。外壳内对应每一无线充电模块配置磁吸体,外壳具有用电器的平面支撑面。无线充电模块和磁吸体位于安装空间。
51.无线充电模块110呈环形而在无线充电模块的中间形成空白区域111,磁吸体130 位于空白区域111。可以帮助用电器快速定位,使用电器准确地吸附在无线充电模块上,令无线充电模块能够与用电器内部的充电模块正对,确保充电效果。所述磁吸体优选用磁钢或其他磁性件,磁吸体可以为圆柱形、或者其他形状如棱柱形。
52.作为可替换的实施方式,磁吸体呈环形围绕在无线充电模块周围。具体的,可以是多个磁铁呈环形围绕在无线充电模块的外侧,或者利用一个整块环形磁铁环绕在无线充电模块外围。此种设置方式虽然可以起到定位作用,但是由于磁吸体能够产生吸附能力的面积变大,导致用电器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被吸附,从而导致用电器虽然能够充电,但是用电器内部充电模块不易与无线充电模块正对,影响充电效果。
53.如图所示,磁吸体130固定在pcb板上。作为另一种可替换的实施方式,磁吸体固设于面板朝向底壳的面上。
54.平面支撑面透光,外壳内对应每一无线充电模块配置指示灯。
55.指示灯工作过程的例子是:待机时处于关闭状态,无亮光;有用电器使用当前无线充电模块进行正常充电时,对应的指示灯亮起蓝灯,或者闪烁蓝灯;当用电器使用当前无线充电模块,但是对应的无线充电模块没有正常工作时,指示灯亮起红灯,或者红灯闪烁。
56.实施例2
57.如图2-3所示,该实施例是面板组合件,其包括图1所示的无线充电面板100,还包括用电器,用电器内具有第二无线充电模块和第二磁性件,用电器依靠第二磁性件210与磁吸体的配合吸附在无线充电面板上,用电器依靠第二无线充电模块与无线充电模块的配合实现充电。作为例子,用电器为感应灯200。
58.鉴于该方案,无线充电面板可以配合其他用电器或功能配件进行组合使用。如图 2-3所示,无线充电面板100上吸附感应灯200,磁性件设于感应灯的底板上,当感应灯放置在无线充电面板上时,磁性件与无线充电面板内的磁铁相互吸附,使感应灯固定,并且正对无线充电模块,此时只要无线充电面板不断电,感应灯也会随时可以使用。感应灯内具有电池模块,在日常待机时,感应灯能够充足电量,即使停电也不影响照明。
59.作为可替换的实施方式,感应灯也可以更换为其他用电器。
60.实施例3
61.如图4所示,该实施例是无线充电面板的安装结构,其包括安装结构体300和图 1所示的无线充电面板100,无线充电面板镶嵌于安装结构体,无线充电面板的平面支撑面外露于安装结构体,以便充电使用。作为例子,安装结构体为集成墙面、床头柜、写字台、梳妆台、吊顶中的一种。
62.以墙面为例,在墙面上镶嵌无线充电面板,使墙面上具有一块能够吸附用电器的无线充电面板,感应灯可吸附在无线充电面板(墙面)上使用,可以吸附多个感应灯。在吸附感应灯的同时,还可以将手机吸附在墙面上进行充电,还可以将其他显示设备吸附在墙面上,既能获电,又能显示需要的信息,如屏幕设备,电子钟表等。并且拆除更换时,不会在墙面留下痕迹。
63.以吊顶为例,无线充电面板融合到吊顶中,嵌入或作为吊顶的一部分,来为其他用电器或功能配件进行供电。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