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堵装置及变电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837437发布日期:2022-02-09 14:06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封堵装置及变电站的制作方法

1.本公开涉及电力系统防护装置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封堵装置及变电站。


背景技术:

2.随着变电站大规模的推广应用,变电站设计安全性更是重中之重,为了安全性往往是设计前端增加了些复杂的结构,这样既增加了设计量使结构更加复杂,也使制作更加繁琐,同时还增加变电站整体的重量。
3.相关技术中,例如箱体式的变电站的底部会设置有绝缘板,绝缘板通常在箱体下部基坑中拆卸。在工作人员拆卸时,通常是将具有预留孔的绝缘板穿过线缆,再固定在箱体底部的钢结构底板上。然而,线缆和预留孔之间会有缝隙产生,通过封堵泥由下向上挤压以对缝隙进行封堵,但是这样操作会使部分缝隙密封不牢靠,在封堵泥干燥后部分会脱落,会导致小动物经缝隙进入进变电站而导致短路等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公开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封堵装置,该封堵装置能够保证线缆和预留孔之间缝隙密封的可靠性。
5.本公开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变电站,该变电站具有本公开提供的封堵装置。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线缆封堵装置,用于安装在变电站的底板上的供线缆穿过的预留孔处,所述封堵装置构造为贴合在所述底板的下方的箱型结构,并包括:
7.上封板,具有供所述线缆通过的第一通孔;
8.下封板,间隔地设置在所述上封板的下方,并具有供所述线缆通过的第二通孔;以及
9.连接部,围绕所述上封板和所述下封板的边缘设置,以使所述箱型结构周向封闭。
10.可选地,所述连接部包括沿周向依次拼接的多个支架,每个所述支架分别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底板上。
11.可选地,所述支架构造为开口朝向所述箱型结构的内部的u形件,所述u形件包括贴合到所述底板上的顶壁、间隔设置在所述顶壁下方的底壁以及连接所述顶壁和所述底壁的侧壁,所述上封板和所述下封板分别设置在所述顶壁与所述底壁之间。
12.可选地,所述下封板搭设在所述底壁上;所述侧壁的内侧面设置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支撑条,所述上封板搭设在所述支撑条上。
13.可选地,所述支撑条和所述顶壁之间的距离与所述上封板的厚度相匹配。
14.可选地,所述顶壁的一端开设有第一安装孔,另一端形成有与所述第一安装孔形状匹配的第一凸起,以使相邻两个支架拼接时,一者的第一凸起卡入到另一者的第一安装孔中;所述底壁的一端开设有第二安装孔,另一端形成有与所述第二安装孔形状匹配的第二凸起,以使相邻两个支架拼接时,一者的第二凸起卡入到另一者的第二安装孔中。
15.可选地,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分别为圆孔且轴线共线,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二凸起的横截面分别为圆形且轴线共线。
16.可选地,所述顶壁的一端形成有下凹台阶,所述第一凸起设置在所述下凹台阶上并朝上凸出,以使得相邻两个支架拼接时,一者的第一安装孔处的顶壁搭接到另一者的下凹台阶上,且二者的顶部平齐。
17.可选地,所述支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侧壁的外侧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构造为l型结构,其中,所述l型结构的竖直段固定到所述侧壁上,水平段用于贴合所述底板并与所述底板可拆卸地连接。
18.可选地,所述上封板包括上下叠置的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所述第一定位板和所述第二定位板分别具有侧向开口的第一u形槽,且二者的开口方向相反,两个第一u形槽围成所述第一通孔;
19.所述下封板包括上下叠置的第三定位板和第四定位板,所述第三定位板和所述第四定位板分别具有侧向开口的第二u形槽,且二者的开口方向相反,两个第二u形槽围成所述第二通孔。
20.可选地,所述第一定位板和所述第二定位板分别形成有多个所述第一u形槽;所述第三定位板和所述第四定位板分别形成有多个所述第二u形槽。
21.本公开的第二个方面,还提供一种变电站,包括底板,线缆以及供所述线缆穿过的预留孔,还包括用于封堵所述预留孔的封堵装置,所述封堵装置包括根据以上所述的封堵装置。
2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公开提供的封堵装置构造为箱型结构,通过间隔地设置上封板和下封板,线缆可以经形成分别形成在上封板和下封板上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伸入到基坑中,封堵填充物填充在上封板和下封板形成的间隔之间。通过下封板的支撑,避免了封堵填充物向下脱落的风险。在上封板和下封边的边缘围绕设置连接部,使得箱型结构能够周向封闭,防止封堵填充物从侧向脱落,进一步地提高了封堵填充物的封堵效果。通过连接部将封堵装置安装在底板上,保证了封堵装置安装的稳定性,从而确保对线缆和预留孔之间间隙的有效封堵,避免了小动物或其他异物进入缝隙进而导致短路等风险。
23.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24.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25.图1是本公开示一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封堵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6.图2是本公开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封堵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7.图3是图2的爆炸图;
28.图4是图2中封堵装置的局部结构安装在底板上的结构示意图;
29.图5是图2中封堵装置的另一局部结构安装在底板上的结构示意图;
30.图6是图2中封堵装置的再一局部结构示意图;
31.图7是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变电站安装的示意图;
32.图8是图7中a部分的主视图;
33.图9是图7中a部分的仰视图;
34.图10是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连接部的结构示意图;
35.图11是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连接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36.附图标记说明
37.1-上封板;11-第一定位板;12-第二定位板;101-第一通孔;2-下封板;21-第三定位板;22-第四定位板;201-第二通孔;3-连接部;31-支架;311-顶壁;3111-第一安装孔;3112-第一凸起;312-底壁;3121-第二安装孔;3122-第二凸起;313-侧壁;314-支撑条;315-连接件;4-线缆;5-底板;6-变电站7-基坑。
具体实施方式
38.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39.在本公开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顶”“底”“水平”“竖直”是根据本公开提供的封堵装置正常使用的情况定义的,具体可参照图7所示的图面方向。“内”“外”是指相应部件轮廓的内和外。本公开中使用的术语如“第一”“第二”等是为了区别一个要素和另一个要素,不具有顺序性和重要性。此外,下面的描述在涉及附图时,不同附图中的同一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
40.参照图1和图6,本公开提供的一种线缆封堵装置,该封堵装置可以用于安装在变电站6的底板5上的供线缆4穿过的预留孔处。根据本公开提供的一些实施例,封堵装置可以构造为贴合在底板5的下方的箱型结构,该箱型结构可以用于填充封堵填充物,例如封堵泥。封堵装置可以包括上封板1和下封板2以及连接部3。上封板1可以具有供线缆4通过的第一通孔101,下封板2可以间隔地设置在上封板1的下方,封堵泥可以设置在上封板1和下封板2形成的间隔中,能够保证封堵泥的充足,下封板2可以用于承托封堵泥,能够有效地防止封堵泥向下脱落,以能够保证封堵泥的填充量和稳定性,以确保对线缆4和预留孔之间的封堵效果。同时下封板2还可以具有供线缆4通过的第二通孔201,以使得线缆4能够依次经第一通孔101和第二通孔102伸出于封堵装置,以伸入到基坑7中,这样,封堵装置还具有对线缆4伸出预留孔部分的保护效果,提高线缆4在基坑7中的稳定性,从而能够提高变电站6的安全性。连接部3可以围绕上封板1和下封板2的边缘设置,以使箱型结构能够周向封闭,可以有效地防止封堵泥从封堵装置的侧面脱落,以进一步地提高封堵泥填充的稳定性,有效地降低了封堵泥脱落的风险,从而避免小动物或其他异物经预留孔和线缆4之间的间隙进入到变电站6造成短路的情况。
4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公开提供的封堵装置构造为箱型结构,通过间隔地设置上封板1和下封板2,线缆4可以经分别形成在上封板1和下封板2上的第一通孔101和第二通孔201伸入到基坑7中,封堵填充物填充在上封板1和下封板2形成的间隔之间。通过下封板2的支撑,避免了封堵填充物向下脱落的风险。在上封板1和下封边2的边缘围绕设置连接部3,使得箱型结构能够周向封闭,防止封堵填充物从侧向脱落,进一步地提高了封堵填充物的封堵效果。通过连接部3将封堵装置安装在底板上,保证了封堵装置安装的稳定性,从而确保对线缆4和预留孔之间间隙的有效封堵,避免了小动物或其他异物进入缝隙进而导致短路等风险。
42.参照图1和图2,连接部3可以包括沿周向依次拼接的多个支架31,通过设置多个支架31能够提高封堵装置组装和安装的灵活性,根据上述预留孔的大小,可以适当地调整支架31的数量。多个支架31可以沿周向依次拼接,提高了支架31之间的连接效果,进而保证整个封堵装置侧向的密封性,可以有效地避免封堵填充物从侧面脱落的风险。同时,每个支架31分别可拆卸地安装在底板5上,能够便于工作人员对封堵装置和线缆4等部件的检修与维护,通过支架31分别的与底板5连接能够有效地提高连接部3与底板5的连接强度,进而保证该封堵装置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使得封堵填充物对间隙的封堵的可靠性更强。
43.参照图3、图6以及图10-图11,支架31可以构造为开口朝向箱型结构的内部的u形件,u形件可以包括贴合到底板5上的顶壁311,通过贴合设置能够确保支架31和底板5的接触面积,从而可以确保支架31和底板5之间连接的稳定性。u形件还可以包括间隔设置在顶壁311下方的底壁312以及连接顶壁311和底壁312的侧壁313,上封板1和下封板2可以分别设置在顶壁311与底壁312之间,以通过连接部3将上封板1和下封板2边缘包裹,提高了封堵装置的整体效果,同时提高了封堵装置的密封性,上封板1和下封板2的边缘可以抵顶在侧壁313上,以进一步提高上封板1和下封板2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并进一步确保了封堵装置的密封性能,从而有效地避免封堵装置脱落的风险。
44.进一步地,参照图3、图6以及图10-图11,下封板2可以搭设在底壁312上,可以减少下封板2和连接部3之间紧固件的使用,根据本公开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为了提高下封板2和底壁312之间的连接强度,下封板2和底壁312之间还可以通过粘贴等方式进行固定连接,这里,本公开具体不做限定。侧壁313的内侧面可以设置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支撑条314,上封板1搭设在支撑条314上,通过连接部3自身形成的支撑结构,能够确保对上封板1支撑的稳定性,并减小了零部件的使用,符合轻量化设计原则,同时,提高了部件之间的整体效果。
45.进一步地,支撑条314和顶壁311之间的距离可以与上封板1的厚度相匹配。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公开中相匹配可以指的是:支撑条314和顶壁311之间的距离可以等于上封板1的厚度,这样能够确保上封板1和连接部3之间的连接强度,以提高上封板1安装的稳定性;或者,相匹配还可以指的是支撑条314和顶壁311之间的距离可以略大于上封板1的厚度,使得上封板1能够较为容易的设置在支撑条314和顶壁311之间的同时,还可以确保上封板1与连接部3之间连接的可靠性。这样,上封板1能够经连接部3稳定地贴合在底板5的下侧,进而确保封堵装置安装的稳定性。根据本公开提供的一些实施例,支撑条314的长度可以与上封板1的长度相匹配,或者多个段状的支撑条314沿上封板1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在侧壁313上,以能够进一步地提高上封板1与连接部3之间连接的稳定性,从而确保封堵装置的稳定性和整体效果,进而大大降低了封堵填充物发生脱落的风险。
46.参照图2、图3以及图10-图11,顶壁311的一端可以开设有第一安装孔3111,另一端可以形成有与第一安装孔3111形状匹配的第一凸起3112,以使相邻两个支架31拼接时,一者的第一凸起3112能够卡入到另一者的第一安装孔3111中。底壁312的一端可以开设有第二安装孔3121,另一端可以形成有与第二安装孔3121形状匹配的第二凸起3122,以使相邻两个支架31拼接时,一者的第二凸起3122卡入到另一者的第二安装孔3121中。这样,通过顶壁311和底壁312自身形成的连接结构,就能实现两个支架31的连接,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且减少了其他连接部件的使用,符合轻量化设计原则。
47.进一步地,参照图2、图3以及图10-图11,第一安装孔3111和第二安装孔3121可以
分别为圆孔且轴线共线,第一凸起3112和第二凸起3122的横截面可以分别为圆形且轴线共线,使得相邻两个支架31之间可绕第一凸起3112和第二凸起3122相对转动,上封板1和下封板2的外轮廓也可以构造成与预留孔内轮廓的构造相匹配,使得连接部3的轮廓可以与预留孔相匹配,从而使得封堵装置所形成的箱型结构的具体构造可以与预留孔相匹配,进而提高了封堵装置的通用性。
48.参照图2、图6以及图10-图11,顶壁311的一端可以形成有下凹台阶,第一凸起3112设置在下凹台阶上并朝上凸出,以使得相邻两个支架31拼接时,一者的第一安装孔3111处的顶壁31搭接到另一者的下凹台阶上,且二者的顶部平齐,保证了相邻两个支架31的之间连接效果,使得两个支架31之间的整体性更强,并且能够提高支架31顶面与底板5之间的贴合效果,从而保证了连接部3与底板5之间的连接强度。根据本公开提供的一些实施例,第二安装孔3121处也可以形成有下凹台阶,以使得在第二凸起3122卡入到第二安装孔3121时,底壁312的顶面能够平齐,进而保证对下封板2的支撑效果。
49.参照图1至图3以及图8,支架31还可以包括设置在侧壁313的外侧的连接件315,连接件315可以构造为l型结构,其中,l型结构的竖直段可以固定到侧壁313上,根据本公开提供的一些实施例,l型结构的竖直段和侧壁313之间可以通过焊接连接,以保证连接件315和侧壁313之间的连接强度,当然,侧壁313本身也可以作为l型结构的一部分,此外,水平段可以用于贴合底板5并与底板5可拆卸地连接,即通过l型结构将支架31安装到底板6上。根据本公开提供的一些实施例,水平段的长度可以与顶壁313的长度相匹配,并通过与底板5贴合设置,以保证连接件31和底板5之间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连接件31和底板5之间的连接强度,有效地确保了封堵装置的可靠性,从而使得封堵填充物能够在线缆4和预留孔之间进行较为牢靠的封堵。根据本公开提供的一些实施例,连接件315的水平段上可以形成有多个供紧固件穿过的紧固孔,通过紧固件连接连接件31与底板5,实现了可拆卸连接的同时,能够保证封堵装置和底板5之间的连接强度。
50.参照图1至图3以及图8,上封板1可以包括第一定位板11和第二定位板12,第一定位板11和第二定位板12上下重叠贴合设置,并且第一定位板11和第二定位板12可以分别具有侧向开口的第一u形槽,且二者的开口方向相反,两个第一u形槽能够围成第一通孔101,使得第一通孔101能够构造为内径与线缆4外径相匹配的圆形通孔,能够避免第一通孔101刮伤线缆4,确保了线缆4的安全性。通过使第一定位板11和第二定位板12错开设置,还能够调整第一通孔101的尺寸。还能够避免第一通孔101和线缆4之间存在较大间隙,保证了上封板1和线缆4之间的密封性和连接强度。
51.下封板2可以包括第三定位板21和第四定位板22,第三定位板21和第四定位板22可以上下重叠贴合设置,以保证下封板2对封堵填充物支撑的可靠性。第三定位板21和第四定位板22分别具有侧向开口的第二u形槽,且二者的开口方向相反,两个第二u形槽围成第二通孔201。使得第二通孔201能够构造为内径与线缆4外径相匹配的圆形通孔,能够避免第二通孔201刮伤线缆4,确保了线缆4的安全性。通过使第一定位板11和第二定位板12错开设置,还能够调整第一通孔101的尺寸。还能够避免第二通孔201和线缆4之间存在较大间隙,保证了下封板2和线缆4之间的密封性和连接强度,避免了封堵填充物向下脱落的风险。
52.参照图3,第一定位板11和第二定位板12可以分别形成有多个第一u形槽,第三定位板21和第四定位板22可以分别形成有多个第二u形槽。通过分别设置多个u形槽,以形成
多个第一通孔101和201,一方面可以使得封堵装置能够适应预留孔的大小,可以供多个线缆4穿过。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地减小上封板1和下封板2的开孔面积,保证上封板1和下封板2的封堵效果,还能够使得线缆4之间被有效地间隔,提高了线缆4的安全性。
53.具体地,本公开提供的封堵装置具体装配过程结合附图进行说明如下:参照图4,首先将两组支架31沿相互垂直的方向分别安装在底板5上,使得两组支架31构造为l型;然后将第一定位板11和第三定位板21安装与支架31连接,以通过支架31安装在底板5上,同时,将线缆4卡入至第一u形槽和第二u形槽中;参照图5,再在底板5上安装一组支架31,使得三组支架31构造为c型结构,这里,c型结构的开口方向与第一u形槽和第二u形槽的开口方向相同;接下来,将第二定位板12和第四定位板22以安装支架连接,以使封堵装置形成为如图6的箱型结构;然后经封堵装置的侧部开口朝封堵装置内部填充封堵泥;最后,如图8和图9所示,安装第四组支架31,以使得封堵装置周向封闭。
54.参照图7,本公开的第二个方面还提供一种变电站,包括具有底板5的建筑主体,底板5上开设有供线缆4穿过的预留孔,该变电站还包括上述的封堵装置。该变电站6具有本公开提供的封堵装置的所有有益效果,这里不再赘述。
55.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公开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56.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公开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57.此外,本公开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公开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公开所公开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