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筒式太阳能发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663193发布日期:2022-01-26 20:32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一种筒式太阳能发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筒式太阳能发电装置。


背景技术:

2.光伏发电就是利用电池半导体材料将太阳辐射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发电系统,由于太阳能是一种环保、绿色、可持续的新能源,全世界都积极对太阳能的开发利用进行广泛的研究;目前,很多场所都在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但由于光伏电池板平铺摆放需要占很大的面积,造成土地投资成本高,从而严重制约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发展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上述情况,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筒式太阳能发电装置,它采用光伏板呈多边形筒状分布于轴向水平设置的转轴外侧的设计结构,结合转轴及光伏板可以在竖直纵向分多层布置,从而克服了现有技术光伏电池板平铺摆放占地面积大的缺陷,投资成本低,有利于促进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快速发展,同时整体结构科学合理、简单紧凑,安装和使用方便,市场前景广阔,便于推广使用。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一种筒式太阳能发电装置,它包括机座,与机座转动连接的中空转轴,且中空转轴呈轴向水平设置于机座上,若干光伏板呈多边形筒状结构且同轴环形设置于中空转轴的外侧;所述中空转轴内设有逆变器用于将低压直流电转换为高压交流电,所述光伏板内设有电池组件,所述若干光伏板内的电池组件串联后再与逆变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逆变器的输出端经连接线缆与外部负载连接。
5.为了实现结构、效果优化,其进一步的措施是:所述中空转轴的一端与减速机构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减速机构的输入端连接有叶片。
6.所述中空转轴的外圆表面设有支撑架用于安装光伏板。
7.所述机座上转动连接有多根中空转轴,且多根中空转轴分层依次从上至下呈轴向平行分布。
8.所述每根中空转轴外侧分别对应设有呈多边形筒状结构的若干光伏板。
9.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所产生的有益效果:
10.(ⅰ)本实用新型采用机座上转动连接多根中空转轴并按从上至下分层布置,可实现在相同面积的土地上大量布置光伏电池板,能有效提升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功率和经济效益,解决了现有技术太阳能光伏电池板平铺摆放占地面积大的问题,显著降低了投资成本,有利于促进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
11.(ⅱ)本实用新型采用中空转轴的一端顺次连接有减速机和叶片,当风力较大时,通过叶片及减速机可带动中空转轴及光伏板缓慢转动,能有效减缓大风对中空转轴及光伏板的冲击,从而提升了设备的整体抗风冲击能力,有利于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维护费用;
12.(ⅲ)本实用新型采用中空转轴的结构,可降低设备的整体重量,有利于降低制作
成本,同时整体结构简便,安装和使用方便;
13.(ⅳ)本实用新型采用光伏板呈多边形筒状分布于轴向水平设置的转轴外侧的设计结构,结合转轴及光伏板可以在竖直纵向分多层布置,从而克服了现有技术光伏电池板平铺摆放占地面积大的缺陷,投资成本低,有利于促进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快速发展,同时整体结构科学合理、简单紧凑,安装和使用方便,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4.本实用新型广泛适用于太阳能发电配套使用。
1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16.构成本技术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图1中a-a剖视图。
19.图中:1-机座,2-光伏板,3-叶片,4-减速机构,5-中空转轴,51-支撑架,6-连接线缆,7-逆变器。
具体实施方式
20.参照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筒式太阳能发电装置,它包括机座1,与机座1转动连接的中空转轴5,且中空转轴5呈轴向水平设置于机座1上,若干光伏板2呈多边形筒状结构且同轴环形设置于中空转轴5的外侧;所述中空转轴5内设有逆变器7用于将低压直流电转换为高压交流电,所述光伏板2内设有电池组件,所述若干光伏板2内的电池组件串联后再与逆变器7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逆变器7的输出端经连接线缆6与外部负载连接,通过逆变器7可将光伏板储能的低压直流电转换为合适的高压交流电直接给负载供电或输送给国家电网;一般机座1上还安装有避雷系统,也可以安装防雷浪涌保护器(spd),可有效避免雷击的强电磁脉冲对光伏发电设备造成干扰和损害,达到保护设备的目的。
21.结合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中空转轴5的一端与减速机构4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减速机构4的输入端连接有叶片3,当风力较大时,风力可推动叶片3运转,从而经连接的减速机构4带动中空转轴5及光伏板2跟随缓慢转动,能有效减缓大风对设备的冲击,结合减速机构4能大幅降低中空转轴5及光伏板2的运转速度,有利于保障设备的连续正常运转;所述中空转轴5的外圆表面设有支撑架51用于安装光伏板2,通过设置支撑架51便于保障光伏板2的安装稳定可靠,定位准确;所述机座1上转动连接有多根中空转轴5,且多根中空转轴5分层依次从上至下呈轴向平行分布,所述每根中空转轴5外侧分别对应设有呈多边形筒状结构的若干光伏板2,利用分多层的方式布置中空转轴5,结合光伏板2呈多边形筒状结构分布在中空转轴5外侧,从而极大提升了光伏板的安装面积,解决了现有技术光伏板平铺摆放占地面积大的问题,有效降低了投资成本,显著提升太阳能光伏发电的效益;安装时,减速机构4设置于中空转轴5的一端,中空转轴5的另一端用于设置连接线缆6及逆变器,同时中空转轴5外侧的光伏板可沿轴向并列设置多排,便于增大发电功率。
22.实施例一,参考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中在机座上依次从上至下分布四层中空转轴,每根中空转轴外侧对应设置呈正八边形筒状结构的光伏板,且沿中空转轴的轴向
并行设置四排,则可在一个机座上安装128块光伏板;以光伏板主流尺寸1.6米
×
1.2米为例,平铺安装128块光伏板的占地面积为246平方米,而以本技术多边形筒状结构分布128块光伏板包括安装机座总共所需占地面积约为30平方米,一般上下相邻两层的间隔距离设为3~5米,可使设置四层分布的总高度不超过30米,施工安装简便、安全系数高,从而极大的解决了占地面积大、投资成本高的问题;目前,一般1.6米
×
1.2米尺寸的光伏板每年发电量为250度左右,上述安装128块光伏板的机座每年发电量可达3.2万度,以联通、电信或移动公司的户外通信塔基站一年耗电量约为3万度为例,只需在通信基站旁再建设一个128块光伏板的发电机座就能满足长期供电需求,且户外占地面积很少;如以路灯为例,当马路两旁使用250w的高压钠灯,其每年用电量为912度,当建设一个128块光伏板的发电机座,白天光伏板储能经调压器变压至合适电压,输出给蓄电池充电,晚上可实现给35盏路灯同时供电;本技术技术还能与风力发电的塔杆配装,即在风力发电的塔杆两侧各立一根支撑杆,可增加安装多根中空转轴及对应配装多边形筒状结构的光伏板,既能提高发电功率,也可用于风力发电叶片的维护平台使用,还可结合设置热风机用于对风力发电叶片进行除冰除尘作业。
2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并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