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冷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850088发布日期:2022-02-09 15:03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冷电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冷电机。


背景技术:

2.根据冷却方式的不同,电机可分为风冷电机和水冷电机。风冷电机是通过风扇对电机进行冷却,但空气传热能力有限,该方式对散热量过大的电机而言效果欠佳,此外风扇不仅占用空间,而且会产生很大的噪声损耗大、恶化工作环境。水冷电机是以冷却水作为冷媒,通过水的流动来带走热量。全封闭的永磁水冷电机,因为可以大幅提高电机效率,实现较高的能效等级,因而对节能减排有着重大意义。由于是水冷式的,省去了冷却风扇,既提升了能量的利用率,也消除了风扇的噪音问题,可以适用于一些高度洁净的场合或者安静的环境等。此外,永磁水冷结构也可用于制造普通水冷电机,国内目前一般都使用螺旋管预埋式样的铸造外壳,或者使用外层薄壁圆筒的焊接结构,把冷却水的流道加工在内部的铸件表面,该表面和外筒封闭而构成水道。上述这两种方式都能实现电机的水冷效果,但是前一种方式成本比较高,后一种方式则可靠性差。
3.鉴于上述已有技术,本技术人作了有益的设计,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可靠性高且使用寿命长的水冷电机。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来达到的,一种水冷电机,包括外壳、前端盖组件、后端盖组件、转子以及定子,所述的前端盖组件包括前端盖、前端盖轴承以及联轴器,所述的后端盖组件包括后端盖和后端盖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的型腔内同轴地设置有内筒,所述的内筒的外侧壁与外壳的内侧壁之间的间隙内构成有冷却水流道,所述的外壳在外侧壁上间隔开设有与冷却水流道连通的冷却水进水口及冷却水出水口,所述的前端盖和后端盖分别设置在外壳轴向的两端,所述的转子的一端通过前端盖轴承支撑在前端盖的前端盖轴承腔内并伸出至前端盖外,转子的另一端通过后端盖轴承支撑在后端盖的后端盖轴承腔内,所述的定子与内筒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的前端盖在朝向外的一侧形成有联轴器安装腔,所述的联轴器设置在联轴器安装腔内且与转子传动连接,所述的外壳在内、外侧壁之间形成有沿轴向延伸的进油通道和出油通道,在前端盖的外侧表面且对应进油通道的位置设有与该进油通道连通的集油池,前端盖在对应出油通道的位置开设有连通外界的第一泄油通道,所述的后端盖上沿径向开设有连通进油通道、后端盖轴承腔以及出油通道的后端盖油通道。
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冷却水流道构成有多路,沿外壳和内筒的轴向平行间隔设置,且彼此相邻的两个冷却水流道之间通过通路首尾连通。
7.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前端盖组件还包括垫圈,所述的垫圈设置在联轴器和前端盖轴承之间。
8.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前端盖组件还包括前压板以及前固定螺钉,所述的前压板压设在联轴器的外侧端部且通过前固定螺钉与转子紧固连接;所述的后端盖组件还包括后压板以及后固定螺钉,所述的后压板压设在后端盖轴承的外侧端部,且通过后固定螺钉与转子紧固连接。
9.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进油通道形成在外壳高度方向的中间,所述的出油通道形成在外壳高度方向的底部。
10.在本实用新型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前端盖在四周边沿形成与外壳适配安装的折边,所述的外壳在外周侧壁上且朝向折边嵌设有前端盖密封圈。
11.在本实用新型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后端盖与外壳的端面配合安装,外壳在该端面上且朝向后端盖设有后端盖密封圈。
12.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冷却水流道结构合理,可靠性高,保证了良好的冷却效果,延长了使用寿命长且制造成本低;前、后端盖的轴承采用油润滑方式,代替了传统的油脂润滑,实现了免维护使用。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冷却水通道的截面示意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进油通道的截面示意图。
16.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出油通道的截面示意图。
17.图中:1.外壳、11.冷却水进水口、12.冷却水出水口、13.进油通道、14.出油通道、15.前端盖密封圈、16.后端盖密封圈;2.前端盖组件、21.前端盖、211.前端盖轴承腔、212.联轴器安装腔、213.第一泄油通道、214.第二泄油通道、215.折边、216.进油通路、22.前端盖轴承、23.联轴器、24.垫圈、25.前压板、26.前固定螺钉;3.后端盖组件、31.后端盖、311.后端盖轴承腔、312.后端盖油通道、32.后端盖轴承、33.后压板、34.后固定螺钉;4.转子;5.定子;6.内筒;7.冷却水流道、71.通路;8.集油池。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但对实施例的描述不是对技术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实用新型构思作形式而非实质的变化都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19.在下面描述中凡是涉及上、下、左、右、前和后的方向性(或者称方位性)的概念均是针对正在被描述的图所处的位置状态而言的,目的在于方便公众理解,因而不能将其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特别限定。
20.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冷电机,包括外壳1、前端盖组件2、后端盖组件3、转子4以及定子5。所述的前端盖组件2包括前端盖21、前端盖轴承22、联轴器23,所述的后端盖组件3包括后端盖31和后端盖轴承32。所述的外壳1的型腔内同轴地设置有内筒6,内筒6焊接在外壳1内部,用于固定定子5。所述的内筒6的外侧壁与外壳1的内侧壁之间的间隙隔离成多个区域,构成多路冷却水流道7,各冷却水流道7沿外壳1和内筒6的轴向平行间隔设置,且彼此相邻的两个冷却水流道7之间通过通路71首尾连通。所述的外壳1在外侧
壁上间隔开设有与冷却水流道7连通的冷却水进水口11及冷却水出水口12,冷却水经过冷却水进水口11进入各个冷却水流道7,最后经过冷却水出水口12排出。
21.所述的前端盖21和后端盖31分别设置在外壳1轴向的两端,与外壳1密封同轴组装,其中,前端盖21为电机的安装面,后端盖31为盲盖。所述的前端盖21在四周边沿形成与外壳1适配安装的折边215,所述的外壳1在外周侧壁上且朝向折边215嵌设有前端盖密封圈15。所述的后端盖31与外壳1的端面配合安装,外壳1在该端面上且朝向后端盖31设有后端盖密封圈16。所述的转子4的一端通过前端盖轴承22支撑在前端盖21的前端盖轴承腔211内并伸出至前端盖21外,转子4的另一端通过后端盖轴承32支撑在后端盖31的后端盖轴承腔311内,所述的定子5与内筒6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的前端盖21在朝向外的一侧形成有联轴器安装腔212,所述的联轴器23设置在联轴器安装腔212内且与转子4传动连接。由此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电机壳。
22.进一步地,所述的前端盖组件2还包括垫圈24、前压板25以及前固定螺钉26,所述的垫圈24设置在联轴器23和前端盖轴承22之间,所述的前压板25压设在联轴器23的外侧端部且通过前固定螺钉26与转子4紧固连接。所述的后端盖组件3还包括后压板33以及后固定螺钉34,所述的后压板33压设在后端盖轴承32的外侧端部,且通过后固定螺钉34与转子4紧固连接。
23.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还具有一个完整的轴承润滑通道。所述的外壳1在内、外侧壁之间形成有沿轴向延伸的进油通道13和出油通道14,所述的进油通道13形成在外壳1高度方向的中间,所述的出油通道14形成在外壳1高度方向的底部。在前端盖21的外侧表面且对应进油通道13的位置设有与该进油通道13连通的集油池8,前端盖21在位于进油通道13和集油池8之间的位置处开设有进油通路216。前端盖21在对应出油通道14的位置开设有连通外界的第一泄油通道213,同时还在该第一泄油通道213的一侧开设有连通内筒6型腔与外界的第二泄油通道214。所述的后端盖31上沿径向开设有连通进油通道13、后端盖轴承腔311以及出油通道14的后端盖油通道312。集油池8的液位上升后,润滑油通过进油通路216、进油通道13及该侧的后端盖油通道312流向后端盖轴承32,再经由另一侧的后端盖油通道312流入出油通道14,前端盖轴承22则依靠转子4旋转后的腔体飞溅出的润滑油进行润滑,润滑油最后从前端盖21上的第一泄油通道213、第二泄油通道214流出。
24.特别地,如果需要把前端盖21直接封闭到真空泵的腔体上,则所述的转子4可以做成空心,此时用泵的转子延伸代替电机转子,可以做到整机完全无泄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