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合电源电机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288784发布日期:2022-03-17 01:08阅读:97来源:国知局
一种混合电源电机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源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混合电源电机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2.现有技术中电机的动力来源通常采用交流电和直流电,电机的变频控制需要把交流电先整流成直流电。直流电的来源可能是蓄电池或者太阳能板,而蓄电池和太阳能的电压和交流电整流后的电压级别相差较大。对于这个问题,现有技术中通常的解决方案是采用buck电路进行转换,这种做法最大的问题就是buck电路体积较大、效率低、对整个系统的发热、体积和成本等多方面造成很大的影响,甚至会导致系统的设计失败。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通过控制模块的软控方式实现电压转换的一种混合电源电机控制装置。
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5.一种混合电源电机控制装置,包括控制模块、太阳能模块、交流电源模块和电机;太阳能模块、交流电源模块通过控制模块与电机电性连接;
6.控制模块能够在太阳能模块和交流电源直接进行选择切换,从而实现对电机的驱动。
7.进一步的,控制模块包括单片机,通过软控输出pwm波形。
8.进一步的,交流电源模块为110v或220v交流电,交流电源模块的火线与继电器电性连接,继电器与整流滤波模块连接,且交流电源模块的零线也与整流滤波模块连接,形成电源电压采样部分;
9.整流滤波模块的其中一端与隔离二极管的一端、电阻r00的一端一起接vm电压,电阻r00的另一端与控制模块的单片机连接,且电阻r00的另一端与电阻r01的一端连接,电阻r01的另一端与整流滤波的其中另一端一起接地。
10.进一步的,太阳能模块采用太阳能电池,太阳能模块的火线与电阻r04的一端、电阻r02的一端、隔离二极管连接,电阻r04的另一端与开关k1连接,开关k1的其中一端与控制电路连接,电阻r02的另一端与控制模块的单片机、电阻r03的一端连接,开关k1的另一端与电阻r03的另一端一起接地,形成太阳能模块的储能检测部分。
11.进一步的,继电器包括继电器rly1、二极管d10、三极管n1、电阻r71、电阻r72;继电器rly1的1、2号引脚直接连接二极管d10,二极管d10的负极接12v电压,二极管d10的正极与三极管n1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n1的发射极与电阻r71的一端一起接地,三极管n1的基极与电阻r71的另一端、电阻r72的一端连接,电阻r72的另一端与控制模块的单片机连接。
12.进一步的,继电器rly1的5号引脚与整流滤波模块的整流电路bd1的3号引脚连接,整流电路bd1的1、4号引脚直接并联7个极性电容,且该7个极性电容的正极与整流电路bd1的1号引脚连接,7个极性电容的负极与整流电路bd1的4号引脚一起接地。
13.进一步的,继电器rly1的3号引脚与温度传感器ntc1的一端连接,温度传感器ntc1的另一端与电容c26的一端连接,电容c26的另一端与电容c27的一端一起接地,电容c27的另一端与整流电路bd1的2号引脚连接;
14.温度传感器ntc1的另一端与电容c31的一端、电感l2的4号引脚连接,电容c31的另一端与电感l2的1号引脚连接,电感l2的3、2号引脚之间连接电容c32,电容c32与串联的电阻r77、电阻r78并联,且电容c32还并联有压敏电阻rv2,压敏电阻rv2的1号端接零线,压敏电阻rv2的2号端与保险丝f1连接,保险丝f1的另一端接火线。
15.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优点在于:
16.本实用新型通过控制模块的设计,避免了使用buck电路,从而解决了buck电路转换可能带来的体积增大,重量增加,成本提高,发热量大等问题,同时能够有效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框架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继电器部分电路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整流滤波模块部分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本方案中未做详细说明的部分均可采用常规技术手段进行实现。
21.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混合电源电机控制装置,包括控制模块、太阳能模块、交流电源模块和电机;太阳能模块、交流电源模块通过控制模块与电机电性连接。
22.控制模块能够在太阳能模块和交流电源直接进行选择切换,从而实现对电机的驱动。控制模块包括单片机,通过软控输出pwm波形。
23.具体的,交流电源模块为110v或220v交流电,交流电源模块的火线与继电器电性连接,继电器与整流滤波模块连接,且交流电源模块的零线也与整流滤波模块连接,形成电源电压采样部分。
24.整流滤波模块的其中一端与隔离二极管的一端、电阻r00的一端一起接vm电压,电阻r00的另一端与控制模块的单片机连接,且电阻r00的另一端与电阻r01的一端连接,电阻r01的另一端与整流滤波的其中另一端一起接地。
25.太阳能模块采用太阳能电池,太阳能模块的火线与电阻r04的一端、电阻r02的一端、隔离二极管连接,电阻r04的另一端与开关k1连接,开关k1的其中一端与控制电路连接,电阻r02的另一端与控制模块的单片机、电阻r03的一端连接,开关k1的另一端与电阻r03的另一端一起接地。太阳能模块也可以是蓄电池,或者说太阳能电池与蓄电池一起使用。此部分形成太阳能电池和/或蓄电池电压及储能检测。
26.继电器包括继电器rly1、二极管d10、三极管n1、电阻r71、电阻r72;继电器rly1的1、2号引脚直接连接二极管d10,二极管d10的负极接12v电压,二极管d10的正极与三极管n1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n1的发射极与电阻r71的一端一起接地,管n1的基极与电阻r71的另一端、电阻r72的一端连接,电阻r72的另一端与控制模块的单片机连接。
27.继电器rly1的5号引脚与整流滤波模块的整流电路bd1的3号引脚连接,整流电路bd1的1、4号引脚直接并联7个极性电容,且该7个极性电容的正极与整流电路bd1的1号引脚连接,7个极性电容的负极与整流电路bd1的4号引脚一起接地。
28.继电器rly1的3号引脚与温度传感器ntc1的一端连接,温度传感器ntc1的另一端与电容c26的一端连接,电容c26的另一端与电容c27的一端一起接地,电容c27的另一端与整流电路bd1的2号引脚连接。
29.温度传感器ntc1的另一端与电容c31的一端、电感l2的4号引脚连接,电容c31的另一端与电感l2的1号引脚连接,电感l2的3、2号引脚之间连接电容c32,电容c32与串联的电阻r77、电阻r78并联,且电容c32还并联有压敏电阻rv2,压敏电阻rv2的1号端接零线,压敏电阻rv2的2号端与保险丝f1连接,保险丝f1的另一端接火线。
30.综上,本方案通过控制模块的设计,避免了使用buck电路,从而解决了buck电路转换可能带来的体积增大,重量增加,成本提高,发热量大等问题,同时能够有效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31.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未做详细说明的部分均可采用常规技术手段进行实现。自然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