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信号电涌保护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040898发布日期:2022-05-17 11:03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一种信号电涌保护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保护器,具体是一种信号电涌保护器。


背景技术:

2.电涌保护器又称浪涌保护器,电涌保护器有用于整体电路保护,也有用于信号线路的保护。用于信号线路保护的电涌保护器,在特定环境下,需要缩小整个电涌保护器的厚度,实现电涌保护器的安装效果。
3.但是现有技术中,信号电涌保护器内设有体积较大的元器件,例如大功率电阻以及放电管,此种元器件在于线路板连接固定后,即使采用卧式的焊接方式,线路板的厚度与元器件的直径叠加,壳体内部就需要一个较大的空间,否则就无法实现安装固定效果。但是采用贴片式元器件的安装方式,会导致元器件的散热效果不佳,导致内部线路的使用寿命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信号电涌保护器。
5.本实用新型所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信号电涌保护器,其中,壳体以及设有插件元器件的线路板,线路板上设有若干个通孔,插件元器件部分穿过通孔。
6.采用此种结构设置,插件元器件部分穿过了线路板,从而使得整体的厚度与插件元器件的厚度适配,使得整个电涌保护器的厚度降低,同时,通孔的设置,使得整体的散热性更好。
7.其中,插件元器件均与线路板的正面焊接。
8.插件元器件与线路板的正面焊接,其引脚不会穿过线路板,缩小整体的厚度,使得线路板的背面可以直接与壳体贴合。
9.其中,壳体内设有凹槽,凹槽的两端与线路板的背面相抵,插件元器件部分伸入至凹槽内。
10.采用凹槽的设置,进一步提高整体内部的空间,使得插件元器件可以更好的实现穿过通孔的固定效果。
11.其中,壳体内设有若干个接线腔,接线腔内设有接线端子,接线腔朝向线路板一侧上设有卡槽,线路板上设有导电片,导电片穿过卡槽伸入至接线端子内。
12.导电片的设置,形成了线路板与接线端子之间的电气连接效果,而且通过卡槽的设置,使得导电片更好的实现固定,提高了线路板的固定强度。
13.其中,导电片上设有限位凸起,限位凸起伸入至卡槽内。
14.限位凸起的设置,使得导电片更好的与卡槽实现固定效果。
15.其中,导电片与线路板的连接端上设有第一缺口。
16.第一缺口的设置,使得导电片与线路板之间的接触面积变大,更多的焊锡可以进入至第一缺口内,提高导电片的电气连接效果以及固定强度。
17.其中,线路板上设有接地片,接地片伸出至壳体外。
18.接地片伸出至壳体外,实现了接地片与导轨配合,实现过电压泄流的效果,提高整体的防护等级。
19.其中,壳体上设有导轨槽,接地片上设有第一固定槽,第一固定槽位于导轨槽的一侧上。
20.第一固定槽的设置,实现电涌保护器整体与导轨之间的配合固定效果,同时,导轨与接地片直接连接,形成电气连通效果。
21.其中,壳体包括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第一部件上设有第二缺口,第二部件上设有延伸部,延伸部与第二缺口配合形成接线孔。
22.接线孔的形成,使得加工更为方便,接线孔的边壁强度更高,防止在注塑过程中,接线孔的边壁发生凹塌现象。
23.其中,第一部件上设有第一定位孔,第二部件上设有与第一定位孔适配的第一定位柱。
24.通过第一定位孔与第一定位柱的配合,使得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更好的实现配合效果。
附图说明
25.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26.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剖视图;
27.图3是图2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
28.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去除第二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29.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第二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0.实施例1:
31.参照附图1-5所示,一种信号电涌保护器,壳体1、线路板2以及接线端子3。
32.壳体1包括第一部件11与第二部件12,第一部件11上设有一个空腔18,第二部件12是用于封闭这个空腔18,空腔18内固定有接线端子3以及线路板2。
33.壳体1上设有若干个接线腔13、接线孔14以及紧固孔15,接线腔13的顶端与紧固孔15连通,接线腔13的侧面与接线孔14连通,外部导线穿过接线孔14伸入至接线腔13的接线端子3内,然后通过驱动螺栓运动,实现外部导线夹紧效果。本实施例中接线腔13的数量为六个,六个接线腔13分设在壳体1的左右两侧上,且位于同侧的三个接线腔13呈阶梯设置。
34.接线腔13朝向线路板2一侧上设有卡槽131,卡槽131与导电片22配合,实现导电片22的连接固定效果。
35.接线孔14与紧固孔15主要是用过第一部件11与第二部件12拼合形成,第一部件11上设有第二缺口111以及第一固定孔112,第二部件12上设有延伸部121以及第二固定孔122,当第一部件11与第二部件12拼合时,延伸部121与第二缺口111配合,形成了接线孔14,第一固定孔112与第二固定孔122配合,形成了紧固孔15。
36.为了更好的实现第一部件11与第二部件12的配合,第一部件11上设有第一定位孔
113,第二部件12上设有与第一定位孔113适配的第一定位柱123。通过第一定位孔113与第一定位柱123的配合,使得第一部件11与第二部件12更好的实现配合效果。此处,为了进一步提高整体的固定强度,第一部件11上还设有第二定位柱114,第二部件12上设有与第二定位柱114适配的第二定位孔124,第二定位柱114与第二定位孔124位于导轨槽16的一端上。进一步,当第一部件11与第二部件12拼接完成后,可以通过螺栓或熔接焊形成固定效果,本实施例中优选采用焊接焊实现固定效果。
37.第一部件11与第二部件12的中心位置上均设有凹槽115,凹槽115的设置,提高了内部的空间利用率,本实施例中凹槽115对应所有的插件元器件位置。
38.壳体1底面上设有导轨槽16,导轨槽16用于与导轨之间的配合固定,导轨槽16的一端上设有第一固定槽231,导轨槽16的另一端通过卡扣件实现固定效果。
39.线路板2上设有若干个插件元器件21、导电片22、接地片23以及通孔24,本实施例中插件元器件21可以为大功率电阻、单极放电管、双极放电管。需要说明的是插件元器件21即具备引脚的元器件。插件元器件21的数量为通孔24的数量一致,插件元器件21的两端与线路板2的正面焊接固定,其插件元器件21部分穿过通孔24朝向壳体1内壁延伸,需要说明的是,插件元器件21的引脚只是在线路板2的正面焊接,并未穿过线路板2至线路板2的背面。插件元器件21可以部分穿过通孔24与壳体1内壁相抵,也可以部分穿过通孔24与壳体1内壁存在一定间隙。
40.导电片22的数量与接线端子3的数量一致,导电片22一端与线路板2焊接固定,导电片22的此端上设有第一缺口221,通过第一缺口221的设置,使得导电片22与线路板2在焊接固定过程中,焊锡可以更好的流入至第一缺口221内,使得导电片22与线路板2之间的导电性能更好,同时提高了整体的固定强度。导电片22的另一端穿过卡槽131伸入至接线端子3内,此端上设有限位凸起222,限位凸起222伸入至卡槽131内,通过卡槽131的设置,使得导电片22更好的实现固定,提高了线路板2的固定强度。限位凸起222的设置,使得导电片22更好的与卡槽131实现固定效果。此处需要说明的是,导电片22整体为片状或长条状。
41.接地片23一端与线路板2连接固定,另一端伸出至壳体1外,接地片23伸出至壳体1外的一端上设有第一固定槽231,第一固定槽231位于导轨槽16的一侧上,第一固定槽231的设置,实现电涌保护器整体与导轨之间的配合固定效果,同时,导轨与接地片23直接连接,形成电气连通效果。
42.通孔24的数量与插件元器件21的数量一致,本实施例中通孔24为贯穿线路板2的正反两面,此处需要说明的是,通孔24的尺寸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通孔24的尺寸优选大于插件元器件21的尺寸。
43.当线路板2与壳体1形成固定,线路板2的背面与第一部件11的凹槽115两端相抵,即形成了线路板2背面中间位置与凹槽115之间形成间隙,此间隙可以供插件元器件21伸入或直接与凹槽115相抵。同理,在线路板2的正面也与第二部件12的凹槽115两端相抵,即形成了线路板2正面中间位置与凹槽115之间形成间隙,此间隙可以供插件元器件21伸入或直接与凹槽115相抵。
44.接线端子3位于接线腔13内固定,且导电片22伸入至接线端子3内,实现两者之间的电气连接效果。
45.采用此种结构设置,插件元器件21部分穿过了线路板2,从而使得整体的厚度与插
件元器件21的厚度适配,使得整个电涌保护器的厚度降低,同时,通孔24的设置,使得整体的散热性更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