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配电设备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176506发布日期:2022-05-26 12:01阅读:66来源:国知局
一种输配电设备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输配电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输配电设备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2.大部分输配电设备为户外安装,在夏天的雨季时,容易产生高压的雷电,而输配电设备容易遭受雷电和雨水侵蚀,造成巨大损失,严重时会产生火灾等严重事故。因此需要为输配电设备设置避雷装置,但现有的避雷装置仅考虑到预防雷电和雨水侵蚀的问题,而未考虑到当天气炎热时,设备运行需要散热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输配电设备保护装置,在预防雨水侵蚀的基础上,保证了设备的高效散热需求。
4.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5.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一种输配电设备保护装置包括:配电箱,用于容纳输配电设备;防雨罩,与上述配电箱连接,上述配电箱位于上述防雨罩的防雨区内;支撑脚,与上述配电箱连接,用于将上述配电箱撑离地面;温度传感器,设于上述配电箱内,用于实时获取上述配电箱内的温度值;散热系统,响应于上述温度传感器,为上述配电箱内部降温,上述散热系统包括设于上述配电箱内壁上的循环冷凝管;控制器,上述控制器的输入端与上述温度传感器连接,上述控制器的输出端与上述散热系统连接;上述配电箱、防雨罩及支撑脚均由电的良导体材料制成。
6.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上述风扇包括:第一风扇,设于上述配电箱的侧壁上,用于吸收外界的冷空气;第二风扇,设于上述配电箱的侧壁上,用于排出配电箱内的热空气;上述第一风扇与上述第二风扇分别与上述控制器连接。
7.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一风扇靠近上述配电箱底部设置,上述第二风扇靠近上述配电箱顶部设置;上述第一风扇所在侧壁与上述第二风扇所在侧壁相对。
8.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一风扇及上述第二风扇均分别通过弯折式通气管与外界连通,上述通气管远离上述配电箱一端的开口的朝向水平或向下。
9.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上述防雨罩呈锥形,上述防雨罩的边缘设有檐边,上述檐边与上述防雨罩之间形成开口向上的凹槽,上述凹槽内开设有下水孔,上述下水孔与引流管连通,通过引流管将凹槽中的水引出。
10.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散热系统还包括:集水箱,上述集水箱的入水口通过第一支管与上述引流管的出水口连通;上述集水箱的底部还设有循环水入口和循环水出口,上述循环水出口通过出水管与上述循环冷凝管的进水端连通,上述循环水入口通过入水管与上述循环冷凝管的出水端连通;抽水泵,与上述出水管连通,用于将集水箱中的水送入循环冷凝管。
11.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出水管上靠近上述抽水泵的出水口处还设有单
向截止阀。
12.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上述集水箱内靠近顶部的位置设有液位传感器;上述第一支管上设有第一电磁阀;上述引流管的出水口连接有用于排水的第二支管,上述第二支管上设有第二电磁阀;上述液位传感器、第一电磁阀及第二电磁阀分别与上述控制器连接。
13.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循环水出口处还连接有排水管,上述排水管上设有第三电磁阀,上述出水管上设有第四电磁阀;上述第三电磁阀与上述第四电磁阀分别与上述控制器连接。
14.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上述下水孔处设有过滤网。
15.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上述防雨罩呈圆锥或棱锥状。
16.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控制器为plc。
17.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上述防雨罩远离上述配电箱的顶臂上设有便于雨水下滑的沟槽。
18.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9.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输配电设备保护装置,包括:配电箱,用于容纳输配电设备;防雨罩,与上述配电箱连接,上述配电箱位于上述防雨罩的防雨区内;支撑脚,与上述配电箱连接,用于将上述配电箱撑离地面;温度传感器,设于上述配电箱内,用于实时获取上述配电箱内的温度值;散热系统,响应于上述温度传感器,为上述配电箱内部降温,上述散热系统包括设于上述配电箱内壁上的循环冷凝管;控制器,上述控制器的输入端与上述温度传感器连接,上述控制器的输出端与上述散热系统连接。通过配电箱及防雨罩能够有效预防雨水侵蚀,通过设置在配电箱中的循环冷凝管可达到高效散热的目的。
附图说明
20.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3.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24.图4为防雨罩的俯视示意图。
25.图标:1-配电箱;2-防雨罩;21-檐边;22-下水孔;23-过滤网;3-支撑脚;4-温度传感器;51-第一风扇;52-第二风扇;53-通气管;61-循环冷凝管;62-抽水泵;63-集水箱;631
‑ꢀ
循环水入口;632-循环水出口;7-引流管;81-出水管;82-入水管;9-单向截止阀;101-液位传感器;102-第一支管;103-第一电磁阀;104-第二支管;105-第二电磁阀;106-排水管;107-第三电磁阀;108-第四电磁阀;200-输配电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26.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27.实施例1
28.请参照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输配电设备200保护装置,其包括:配电箱1,配电箱1 为近似全封闭的壳体,罩设在输配电设备200外;防雨罩2,设置在配电箱1的上方与配电箱1的顶部连接,以防止雨水侵蚀箱体,防雨罩2整体呈圆锥或棱锥形,以方便雨水从顶部滑落;支撑脚3,设置在配电箱1的底部,将配电箱1撑离地面,以减少与雨水的接触。由于输配电设备200在配电箱1中时处于一个相对密闭的环境,使得设备不容易散热,示例性的,可将输配电设备200固定在配电箱1的一侧内壁上,输配电设备200与配电箱1的内壁直接接触,可加快热量的传递。而若是在炎热的夏季,则配电箱1的壳体可能本身温度便较高,还可能导致反向的热传递,导致输配电设备200吸收外部热量。因此,本实施例中,则为配电箱1配设有散热系统,以帮助为配电箱1内部降温。为实现智能散热,示例性的,可在配电箱1内壁上固定温度传感器4,用于实时获取上述配电箱1内的温度值,并将获取的温度值传送至控制器(可以为plc),当温度值高于控制器内预先设定的第一阈值时,则由控制器向散热系统下发控制命令,控制散热系统工作,在此过程中温度传感器4持续将配电箱1内的温度值传回控制器,当配电箱1内的温度低于控制器内预先设定的第二阈值时,则由控制器向散热系统下发控制命令,控制散热系统停止工作。
29.示例性的,本发明实施例中主要通过风冷或水冷实现散热。直接与配电箱1中的热空气接触以带走热量的装置包括风扇或循环冷凝管61,它均设于配电箱1的侧壁上火配电箱1内。
30.另外,本实施例中,配电箱1、防雨罩2及支撑脚3均由电的良导体材料制成,如具备较好的抗压能力的钛合金等,由于配电箱1类似法拉第笼结构,其底部通过支撑脚3与大地相连,遭遇雷击时,基于电磁屏蔽原理,位于配电箱1内的输配电设备200并不会受到影响。进一步的,为减少防雨罩2上方残余的雨水,可在防雨罩2的顶部设置便于雨水下滑的沟槽(类似房屋顶部的瓦片排列结构)。
31.实施例2
32.示例性的,本实施例中,采用风冷的方式对配电箱1的内部进行散热(如图1或图2所示)。在配电箱1的侧壁上分别设有第一风扇51和第二风扇52,其中,第一风扇51用于吸收外界的冷空气,第二风扇52则用于排出配电箱1内的热空气。
33.优选的,上述第一风扇51靠近上述配电箱1底部设置,上述第二风扇52靠近上述配电箱1顶部设置。由于冷空气下沉、热空气上浮,因此热量更多的集中在配电箱1内的顶部,因此,实施例中,则将第二风扇52设置在靠近配电箱1顶部的位置,以便于将热量及时排出;而第一风扇51则设置在与第二风扇52所在侧壁相对的侧壁底部,如此,可加强空气的流通,令配电箱1内的空气由下至上流通,更大程度的带走配电箱1内的热量。
34.第一风扇51和第二风扇52分别与控制器连接,针对风扇的自动控制过程为:当配电箱 1内的温度传感器4检测到配电箱1内的温度值高于控制器内预先设定的第一阈值时,则由控制器向第一风扇51及第二风扇52发控制命令,令第一风扇51和第二风扇52开始工作,当温度传感器4检测到配电箱1内的温度值低于控制器内预先设定的第二阈值时,则由控制器控制第一风扇51和第二风扇52停止工作。
35.进一步的,为防止雨天雨水从第一风扇51和第二风扇52的缝隙中流入配电箱1内,本实施例中则在第一风扇51及上述第二风扇52的外侧连接弯折式的通气管53(如图1所示。
值得注意的是,该通气管53与外界连通的开口的朝向应是水平或向下的,如此可避免雨水从通气管53流入。
36.实施例3
37.为减少溅射到配电箱1上的雨水、泥水,示例性的,本实施例中,在上述防雨罩2的边缘设有檐边21,上述檐边21与上述防雨罩2之间形成开口向上的凹槽,上述凹槽内开设有下水孔22,上述下水孔22与引流管7连通,通过引流管7将凹槽中的水引出。
38.即落到防雨罩2上的水不会直接滑落到地上,而是汇入檐边21与上述防雨罩2之间的凹槽中,然后通过引流管7将水引至地下或排水沟,如此可更好的起到遮盖的作用,降低雨水对配电箱1的侵蚀。
39.实施例4
40.示例性的,本实施例中,采用水冷的方式对配电箱1的内部进行散热。如图2、图3和图4所示,散热系统还包括:集水箱63,用于存储雨水,而本实施例中则利用实施例3中的凹槽及引流管7作为雨水收集装置。
41.示例性的,本实施例中将集水箱63设置在地底下,集水箱63的入水口通过第一支管102 与上述引流管7的出水口连通;以便在雨天收集雨水储存,由于集水箱63设置在地底下,而地底下通常温度较低且不易受外界影响,如此,可令雨水的温度保持在一个较低的状态以保证冷凝所需。在上述集水箱63的底部还设有循环水入口631和循环水出口632,上述循环水出口632通过出水管81与上述循环冷凝管61的进水端连通,上述循环水入口631通过入水管82与上述循环冷凝管61的出水端连通;抽水泵62则连接在集水箱63的出水侧,用于将集水箱63中的水送入循环冷凝管61(图2中箭头表示水的流向)。
42.进一步的,为防止抽水泵62突然停止工作时,出水管81中的水回流对抽水泵62造成冲击,影响抽水泵62的使用寿命,在本实施例中,则在出水管81上靠近上述抽水泵62的出水口处设置单向截止阀9,以防止回流。
43.进一步的,为防止大型的垃圾流入引流管7造成堵塞,可在下水孔22处设有过滤网23 将垃圾过滤掉。
44.为避免在集水箱63中的水已装满的情况下继续向集水箱63中灌水。进一步的,可在上述集水箱63内靠近顶部的位置设有液位传感器101,并在上述引流管7的出水口处连接用于排水的第二支管104,即第一支管102与第二支管104也相互连通,则在第一支管102上设第一电磁阀103,第二支管104上设第二电磁阀105。液位传感器101、第一电磁阀103及第二电磁阀105分别与上述控制器连接。此时集水过程为:其中第一电磁阀103处于常开状态,第二电磁阀105处于常关状态,下雨时,如常收集雨水,当集水箱63中雨水达到液位传感器 101所在位置时,则由液位传感器101向控制发送液位信号,控制器接收到液位信号后,则控制第一电磁阀103关闭,第二电磁阀105打开,则此时引流管7通往集水箱63的路径被关闭,从上方收集的雨水通过第二支管104排至其他地方。而若是此时水冷系统启动,将集水箱63中的水抽出,水面下降,第二电磁阀105会再次打开,而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可在液位传感器101的下方设置第二液位传感器101,当水面低于第二液位传感器101所在位置时,才能再次打开第一电磁阀103。
45.当集水箱63的雨水使用时间过长,或是需要对集水箱63进行清洗时,则需要将集水箱 63中的水排出。为满足上述需求,本实施例中,则在循环水出口632处连接排水管106,
即排水管106同时也与出水管81连通,为避免混流,则在上述排水管106上设第三电磁阀107,上述出水管81上设第四电磁阀108;且上述第三电磁阀107与上述第四电磁阀108分别与上述控制器连接。当需要对配电箱1内部进行降温时则关闭第三电磁阀107、打开第四电磁阀 108;当需要排水时,则打开第三电磁阀107、关闭第四电磁阀108。第三电磁阀107和第四电磁阀108不能同时打开或关闭。
46.本实施例提供的水冷制冷方案,节能环保且不需要花费过多的能源令冷凝水保持低温状态。示例性的,可将循环冷凝管61固定在集水箱63的内侧壁与输配电设备200之间,与实施例2中的风冷设备结合可实现快速降温。
47.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